娟姗奶又把牛奶价格推高了一截儿

文:齊敏倩

來源:市界(ID:ishijie2018)

我們今天能實現“牛奶自由”,離不開一個名叫虞振鏞的人。

1920年,時任清華大學教授的虞振鏞赴美求學,專門攻讀乳牛學。學成歸來時,他專門從美國選購了“荷斯坦”、“娟姍”和“安雪”三個品種的13頭奶牛,一路悉心照料,歷時一個多月把這13頭奶牛帶回了清華園。

虞振鏞在清華周邊建立起的“北京模範奶牛場”,也成為我國自辦現代化奶牛事業的起點。

雖然清華奶牛場有三個品種的奶牛,但從那至今的100年裏,荷斯坦牛由於年產量最高,一直是我國奶牛的主流品種,占奶牛總數的半數以上。

不過近兩年,原本小眾的“娟姍牛”卻成了牛中“網紅”。伊利、認養一頭牛、新希望等企業紛紛推出娟姍奶。今年,伊利金典娟姍奶更是一口氣冠名了《乘風破浪的姐姐》和《脫口秀大會》兩檔熱門綜藝。

荷斯坦牛的“高產”滿足了我國牛奶從無到有的普及;而娟珊牛的走紅,滿足的則是對高品質牛奶的追求。乳企之間的競爭,從之前拼奶源、拼營養成分,到如今直接拼奶牛品種,這背後都是因為我國液態奶行業正變得越來越卷。如此一來,發力高端化被視為一條不錯的出路。

01
越來越貴的牛奶

消費者張盼第一次聽說娟姍奶時,根本沒有意識到娟姍是一種牛的品種,還以為“娟姍”是其產品的名字。

娟姍牛,原產於英國澤西島,18世紀英國為了保證娟姍牛的純種繁育,還曾頒布法令禁止其他品種的牛引入澤西島。到了19世紀,娟姍牛被引入到溫莎農場,成了英國王室指定乳品。

不僅在國內有了“王室專用”的名頭,美國、加拿大等國也開始引進良種娟姍牛,到現在娟姍牛已經成了這些國家的重要品種。

(娟珊牛)

跟其他的奶牛品種相比,娟姍牛體型小,而且更耐熱抗病,繁殖性也更強,最容易順產。雖然有一定的品種優勢,但娟珊牛價格並不比其他牛更高。據做進口奶牛生意的張超說,目前一頭進口娟珊牛的價格在2萬元左右,而一頭荷斯坦牛的價格則是3萬左右。

跟娟珊牛的“平價”不同,娟姍奶堪稱“奶中貴族”,售價遠高於普通牛奶。以伊利金典娟姍奶為例,電商平台折後價基本為9元/250ml,大約是普通純牛奶價格的3倍。

按照各大乳企的說法,娟珊奶之所以這麽貴,主要有兩大原因,一是因為娟珊牛少;二是因娟姍奶更有營養。

據《三聯生活周刊》報道,在目前國內700萬頭左右的奶牛存欄量中,娟姍牛的數量僅占約1.7%。為數不多的娟姍牛,偏偏產的奶比普通牛更有營養。

其中,最明顯的當屬脂肪和蛋白質,娟珊牛奶的脂肪含量在5%左右,個別牛產的奶還能到8%,而常見的荷斯坦牛奶則為3.7%左右。不僅脂肪含量高,娟姍奶脂肪還更容易分離,所以是加工奶油的理想原料。

蛋白質方面,娟珊奶含量約為4.3%,比荷斯坦牛要高二三成。脂肪、蛋白質含量更高,所以娟姍奶在口感上也會相對更“醇厚”。

稀缺性和高營養,讓娟姍奶成了高端牛奶賽道的“香餑餑”。其實,娟姍奶也只是一個縮影。近些年,牛奶價格越來越貴,尤其是在一線城市。

我們在北京探訪發現,不少便利店賣的牛奶以低溫奶為主,其中最便宜的低溫奶也在3元左右;常溫奶產品較少,而且很少會賣普通袋裝牛奶,最便宜的基本都是伊利盒裝奶,售價2—4元不等。

浦銀國際統計的數據也顯示,過去十年,我國液態奶零售價持續上升。白奶(純奶)與酸奶的零售價比12年前增長60%—70%,年均復合增長率在4%—5%以上,高於我國整體CPI(消費者價格指數)增速。

牛奶價格上漲除了上遊原料奶價格上漲的推動外,更重要的原因在於整個行業產品結構升級,也就是高端牛奶越來越多。

02
“卷”出高端

在我國乳制品行業,真正打響高端化“第一槍”的產品,是蒙牛2005年推出的特侖蘇。當時,我國乳制品行業經過了十多年的快速發展,正處“混戰”之中。

我國乳制品行業發展較晚,剛建國時,我國年產奶量只有20萬噸,人均只有不到0.4公斤,對絕大多數人來說,牛奶都是“稀罕物”。

改革開放後,我國乳制品行業也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不過當時的牛奶以巴氏滅菌奶為主,保存時間短,所以企業輻射範圍小,基本只能賣到本地市場,行業參與者也以地方乳制品企業為主。

上世紀90年代,瑞典包裝企業利樂開始進入我國市場,它們的無菌包裝專利可以把牛奶保質期延長到幾個月。“利樂包”、“利樂枕”的出現一下子擴大了牛奶市場,也徹底改變了我國牛奶行業的競爭格局,蒙牛、伊利逐漸成為全國兩強,將曾經盤踞各地的“老大們”狠狠甩下。

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04年我國奶類總產量達2368萬噸,比1995年增長2.5倍。那些年,牛奶是真正“供不應求”,企業甚至不需要有工廠,只要做個品牌一樣能把牛奶賣出去。1999年剛成立的蒙牛,到2003年營收已經超過40億元,創下大名鼎鼎的“蒙牛速度”。

雖然增速快,但當時的牛奶市場還沒有形成絕對的龍頭,所以“群雄逐鹿”競爭也很激烈。

到2004年前後,一線城市的牛奶市場基本已經飽和,二三線城市還處於市場教育階段,各乳制品企業為了搶市場不惜展開激烈的“價格戰”,我國牛奶行業迎來第一次“內卷”。

以蒙牛為例,2004年其毛利率、凈利率分別下滑了約3個和1個百分點。小企業的日子自然也就更難過了。中國奶業協會調查發現,2006年光是捆綁銷售和特價促銷活動,中國乳品企業就減少了50億元收入,相當於全行業利潤的91%。

為了停止“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式價格戰,同時遏制奶業亂象,2007年各大乳企還在南京簽訂了《乳品企業自律南京宣言》。

當然,任何一家企業都不能把自己的將來押注在競爭對手“停戰”上。面對價格競爭和產品同質化,蒙牛、伊利這樣的大企業早就開始了通過產品創新和渠道拓展的方式脫困。產品方面,乳企除了推出乳飲料外,另一個普遍的舉措就是發力高端。

2005年,蒙牛推出了高端產品“特侖蘇”。特侖蘇在蒙語裏面是“金牌牛奶”的意思,通過這個高端產品蒙牛既打出了差異化,也提高了利潤水平。

2006年,另一乳制品龍頭伊利也順勢推出高端品牌金典。從那之後,我國高端牛奶不斷升級迭代,從拼奶源、到拼營養成分、強調有機,再到如今的拼奶牛品種,各種概念層出不窮。

以特侖蘇為例,浦銀國際整理發現,2005年成立以來特侖蘇已經進行了6次產品更新迭代,單價也從最初的5.4元增長至9.9元。

乳企的高端化,恰好碰上了之前持續多年的消費升級,得以乘風而起。2005年剛成立的特侖蘇,到2021年銷售額已經達到300億元,占蒙牛營收的三分之一左右。受高端產品提振等影響,2005年到2021年,蒙牛毛利率也上漲了約14個百分點。

國元證券數據顯示,2016年到2021年我國高端液態奶零售額從878億元增長到了1849億元,而同期普通液態奶銷售額卻幾乎沒有增長。

03

光有高端還不夠

牛奶高端化,無疑讓乳企吃到了甜頭。在乳業專家宋亮看來,發力高端幾乎已經成了整個行業的“慣性思維”。再加上近幾年行業整體增速放緩,乳企依舊在高端道路上停不下來。

歐睿咨詢數據顯示,2015年以來我國白奶、酸奶和乳飲料銷量增速均有所放緩。其中,Wind數據顯示,從2015年到2021年,國內常溫奶銷量年度復合增長率只有2.58%,行業增長主要由價格驅動。

可今時不同往日,原來高端牛奶賣的好,有一個重要的基礎是消費升級。當下,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注重性價比,高端牛奶還能賣的好嗎?

讓我們分地區來看,宋亮表示,一二線城市的白奶市場其實已經比較飽和,未來的增量主要在下沉市場。浦銀國際數據也顯示,2020年,北京人均乳制品消費量已經達到30千克,比日本還多5.6千克;上海這一數據則為23.1千克,與日本相當。

高端奶在一二線城市有客戶群,但同時競爭也很激烈。在下沉市場,則還需要挖掘市場需求。

一位縣城的牛奶經銷商告訴市界,在縣城及以下的市場賣的最好的牛奶還是最便宜的普通袋裝純牛奶。“一箱二三十,最多四五十;更貴的低溫奶和高端牛奶,我們這基本賣不動。”

宋亮也認為,2022年整個乳制品行業已經到了新的消費階段,原本的行業升級可能會遇到障礙。這種情況下,如果頭部乳企還是只靠高端產品怕是“飲鴆止渴”,小企業盲目跟隨大企業走高端化則更危險,因為一旦大企業開始用高端產品做促銷,小企業的生存狀況將會更加艱難。

其實,隨著整體液態奶銷量增速放緩,近些年乳制品企業也在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比如奶粉和奶酪等。

2021年伊利入股嬰幼兒配方奶粉企業澳優,成為其最大股東;奶酪也被視為公司的重要發力業務;2020年至今,蒙牛數次出手收購奶酪企業妙可藍多的股份,如今已是妙可藍多的控股股東,持股比例達35%。

除了這種品類創新外,在宋亮看來,我國的乳制品企業還可以提升產品研發和創新實力,拓寬產品線,比如做溢價率更高的專業營養品。

雀巢、達能這兩大全球食品巨頭走的都是這條路子。雀巢剛成立的時候,只是一家賣奶粉的企業,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靠著給前線送巧克力、煉乳,名聲大噪。二戰之後,雀巢通過並購、研發等,將業務範圍延伸到了寵物食品、醫療器械、專業營養品以及食品等諸多行業。

如今,雀巢、達能的特醫嬰幼兒配方奶粉,以及針對糖尿病等特殊人群的專業營養品發展也都不錯。

從利樂包裝進入中國算起,我國的牛奶行業其實也才快速發展20余年。雖然近些年行業增速有所放緩,但跟其他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增長空間。以2019年為例,數據顯示,我國人均乳制品銷量僅有全球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這麽大潛力的市場,乳企實在不該只靠“高端化”這一條路子。畢竟,絕大多數消費者對於牛奶這種日常消費品價格還是很敏感的。漲價,總有漲不動的時候。

參考資料:《清華學校時期的農學教育與研究》,清華大學校史館

《娟姍牛品種特性及適應性飼養研究》,中國奶牛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