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啤酒也跨界,做无糖茶胜算几何?

文字:菲奥娜

来源:食品研究交流FTA(ID:FTA(ID:FTA _ 21 Food)

最近,青岛啤酒入局茶饮领域,推出新品优活家大麦茶,顺应如今无糖茶饮新趋势。

来源:优活家天猫旗舰店

饮用场景上,也与日常的啤酒产品有重合之处,比如社交休闲、户外露营、夜宵晚餐等,功能也是与聚餐适配,主打的就是解腻。

老牌酒企,能否在新式茶饮里突出重围呢?

碧生源减肥茶怎样喝

01青岛啤酒为何要做大麦茶?

无糖茶饮这么多,为何青岛啤酒要选择切入大麦茶?

一方面,是跟青岛啤酒自身的技术优势有关。

相比其他茶品类,啤酒在大麦上的操作更有经验。啤酒企业本来就有制麦技术,擅长萃取麦汁,这次做大麦茶,做啤酒时的经验和资源也能用上,比如原料用的是优质的二棱、六棱大麦,酒类实验室的技术也能利用,再加上双倍高温烘焙,能够产生独特的爆米花香气。

另一方面,也跟大麦茶这几年的热度有关。

大麦茶是这几年最火的茶饮品类之一,无糖茶如今成为最大的消费风口,作为无糖茶的一种,大麦茶本身也有不少卖点,综合了0糖0脂等常见特点之外,还有低热量、麦香等优势,好喝的口感加上健康的成分,也踩中了年轻人的消费需求风口。

在养生方面,大麦茶也能很好地契合人们的需求,有专家研究,发现大麦茶里含有抑制癌变的物质,如今暑期天气炎热,大麦茶还有降温消暑的作用,因此也是不少茶饮品牌青睐的品类。

无糖茶饮很火,其中植物领域又是更加垂直、更细分的重点赛道,用玉米、大麦、菊花等等原材料做茶饮料并不稀奇,而且在品牌的集体宣传下,如今年轻人也开始接受这些茶饮料。

不过,青岛啤酒做大麦茶的价格也不算便宜,一瓶5元,这也是一般茶饮快消品牌的价格带,比如元气森林的玉米纤茶,东方树叶等,一瓶也要5元左右,价格上青岛啤酒并没有明显的优势。

来源:袁琪森林天猫旗舰店

目前从卖点来看,大麦茶并不稀奇,大麦茶还是可口可乐的爆品之一,在日本被称为“10年来增长最快的新品”,在这个赛道,青岛啤酒显然要面对强势的对手。

韭菜

青岛啤酒做大麦茶能否成功,还有待时间验证。

02无糖茶饮,竞争激烈

无糖茶饮,如今是竞争极为激烈的领域。

无糖本身就是风口,自从元气森林将“0糖”等卖点向大众普及之后,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将目光投入无糖茶赛道,这两年又有向植物基垂直品类进击的趋势。

目前,在无糖茶领域,主要有几种玩家。

一种是老牌快消玩家。元气森林发布了一款“麦茶”,用的是大麦、荞麦等谷物,配料表上也很干净,没有太多的“狠活”。元气森林在无糖茶饮也做出了不少成绩,比如玉米纤茶已经破亿,也是妥妥的爆品。

第二种是新茶饮品牌。比如喜茶曾推出过大麦茶,取名空茶,卖点是“喝出一身空”,用的是大麦、玄米等萃取,比拼的也是配料表干净。

来源:喜茶

第三种则是跨界选手。比如可口可乐就很重视茶饮产品,它推出的大麦茶,想出了一个独特的卖点:壶煮,也就是大麦茶最传统的做法,让大麦茶的香气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市场反馈也不错,有数据显示,上市不到一年,就卖出了3亿瓶,成了可口可乐的又一招牌产品。

盼盼也曾推出玄米大麦茶,原料上选的是中国六棱大麦,饮用场景也是主打“怕油腻”,紧跟这股植物茶风潮。

过去的大麦茶常见于饭店里的壶泡茶,如今摇身一变成了网红饮品。目前市面上的大麦茶,也有几个共同点:比如原料都是围绕二棱大麦、六棱大麦,而且除了0糖0脂之外,还有0咖啡因,这也是大麦茶不同于一般茶饮料的差异点。

不过,当各家都是以此为宣传卖点的话,也会带来一个问题,就是各家差异化并不明显,而且竞争更加激烈。

03青岛啤酒,胜算几何?

能成为无数品牌的心头好,连啤酒企业都要跨界来做茶饮料,大麦茶的潜力有多大?

有数据显示,大麦茶在全球的市场规模约为210亿元,显然这是个可观的市场。所以,能够看到很多品牌都来下场做大麦茶,不过目前来看也存在一些问题,也是各家突破的重点。

首先,是如何打破同质化,虽然大麦茶的口感、功能甚好,但各家品牌目前的特点却很类似,产品线也很单一,可以再继续深挖一下消费人群,比如针对不同人群推出相应产品,细分儿童、老人、白领等群体,都有各自的产品需求,品牌可以聚焦在细节上,找到自己产品的独特卖点,或者更直接点,可以换个思路,在价格上体现出竞争力。

其次,产品还是王道。很多消费者对大麦茶还是停留在饭店茶水的概念,如何打破消费者的刻板印象,真正让大麦茶品类和品牌打出去,显然还需要各位玩家的努力。

品牌可以先尝试拓展更广的消费场景,还需要在产品本身下功夫,在包装上可以再显眼一些,比如日本麒麟的大麦茶,就会随时更新包装,甚至包装随着季节变化,一年推出十几种新包装。或者在原料上再多下功夫,挖掘更多不常见的优质原料,让消费者总有新鲜感,也让喝茶这件事本身变得更加有趣。

糍粑鱼的做法

总之,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大麦茶赛道胜出,还需要品牌再多花点心思在产品体验上,毕竟最后都是消费者买单,只有让消费者感受到品牌的诚意,而不是蹭风口搞噱头,品牌也才能在市场真正站稳脚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