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阿姨、古茗、茶百道集体冲刺IPO,谁撑大了中腰部茶饮品牌的野心?

文:李歡歡

來源:快消(ID:fbc180)

01

集體沖刺IPO

不得不說,今年新茶飲“回血”之後,再次成為消費領域熱度最高的賽道之一,行業話題可謂接連不斷。近日,奈雪的茶前腳宣布放開加盟,後腳就傳出了滬上阿姨、茶百道、霸王茶姬等中腰部品牌擬赴海外上市的消息。

據財聯社消息,滬上阿姨擬赴香港IPO,預計今年年底遞交招股書,上市籌備事宜將由中信證券和海通國際一起推進。對此消息,滬上阿姨回復快消君稱“不予置評”。這種不承認也沒否認的回應,反而引發了業內更多好奇。

同期還有市場消息稱,至少有六家中國奶茶連鎖店正在考慮海外IPO。其中,茶百道與滬上阿姨均考慮赴港IPO;霸王茶姬或與美國銀行和花旗合作,探討潛在赴美IPO事宜。該消息還稱,除蜜雪冰城外,其他幾家的IPO募資可能不會超過5億美元。

而就在一個月前,另一茶飲品牌古茗也二度傳出上市計劃。路透社消息稱,古茗選擇高盛和瑞銀安排香港上市事宜,預計明年初上市,計劃募集資金約3億美元。

不難發現,此輪密集傳出上市消息的茶飲品牌基本屬於行業中的中腰部品牌。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價格帶在10-20元之間,略低於喜茶和奈雪的價格帶;通過加盟實現快速擴張、從區域走向全國,大多數門店規模在5000-10000家,處於蜜雪冰城之後的第二梯隊,正在穩步向萬店邁進。

其中,滬上阿姨的門店數量已突破6800家,茶百道今年3月宣布門店數量突破7000家,古茗也有8000家左右的門店。三家規模不相上下,且均在今年初提出了明確的萬店計劃,古茗和茶百道是打算在今年內將門店總數開到萬家,滬上阿姨是到年底簽約門店超過1萬家。

相對而言,霸王茶姬的規模雖然小很多,但發展迅猛,且搶先一步在海外布局。霸王茶姬與茶顏悅色一樣,走的是新中式國風,2017年成立於雲南,2019年便開始出海,近一年多的時間,門店數量從不足500家擴張到了1800多家。海外門店布局方面,霸王茶姬已在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等地開出70多家門店,今年還將加速推進出海進程。

除了幾家品牌均位於第二梯隊,另一個有意思的點在於,這次IPO傳聞的時間點。一是頭部品牌奈雪的茶剛剛宣布放開加盟,這是繼降價之後的又一個具有標誌意義的大動作。頭部品牌們放下身段,對聚焦中端市場的古茗們來說,帶來的壓力不可忽視。

另一方面,此節點前後均有品牌傳出融資消息,霸王茶姬上市消息流出的當天被曝獲得美國對沖基金Coatue的融資,投後估值30億人民幣。一個月前,茶百道也完成了10億元首輪融資,投後估值180億元。可以看出,隨著茶飲消費的回暖,資本對該賽道的熱情也在回升。

02

茶飲第二股難做

紮堆沖刺IPO背後,或是中腰部品牌們被增長焦慮支配的恐懼。

與奈雪、喜茶積累了較高的品牌勢能不同,上述提及的茶飲企業在品牌定位、產品定價、商業模式、門店規模、地域分布等方面重合率較高,各品牌之間並無明顯的競爭壁壘,消費者也無忠誠度可言。在此情況下,品牌們只能比拼規模和價格。

有觀點認為,隨著行業增速的逐步放緩,今年將是茶飲賽道最後的窗口期,也是規模化暗戰的“賽點”。為搶奪市場,品牌們在線下貼身肉搏,十多家奶茶店聚集在一條街道、一個商場裏,線上則是滿天飛的各種低價券。

關鍵是,不論是跑馬圈地還是價格廝殺,供應鏈建設都是重中之重,需要大量資金的投入。古茗在定下萬店目標之後,也對供應鏈體系做了升級。比如,在配送頻次方面,門店較為密集的江浙區域,從兩天一配提升到一天一配,雲南等較為偏遠地區,從兩周一配提升到一周一配。

除了物流,門店拓展過程中,相應的倉儲、原料生產基地都是必須跟上的成本支出。今年3月,古茗宣布投資10億元在浙江諸暨建設其最大的原料生產基地,預計明年4月投入使用。茶百道也表示,10億首輪融資將主要聚焦智能生產加工基地和供應鏈基地等上遊建設。

供應鏈建設的高成本投入之下,登陸資本市場籌集更多資金就成了中腰部品牌的最好選擇。

不過,從前輩們闖關資本市場的前車之鑒來看,它們接下來的路“注定”不會一帆風順。與中腰部品牌一樣,靠規模取勝的蜜雪冰城雖然門店數量已突破2萬家,但上市之路卻依舊一波三折。

2022年9月,蜜雪冰城遞交招股書,計劃於深交所主板上市,估值近650億元,遠高於奈雪的市值。然而,這場高調出征並未按預想的路徑發展,今年初,監管部門將對核準制下的主板申報進行了行業限制,茶飲所在的餐飲連鎖涉及其中。

隨後,全面注冊制落地,在審主板IPO企業平移至滬深交易所獲受理,而蜜雪冰城並不在平移主板受理企業名單中。彼時,有消息傳出蜜雪冰城已撤回A股上市申請,轉為赴港IPO。可此次傳出或將海外上市的6家企業中,蜜雪冰城便是其中之一,但上市地點不詳。而蜜雪冰城方面對此消息的回應也是“不予置評”。

先行一步的蜜雪冰城最終能否拿下“茶飲第二股”,無人“先知”。另一方面,從奈雪的經歷來看,即便公司成功上市也不能解決經營層面的問題。上市兩年有余,奈雪如今仍在虧損的泥潭中掙紮,公司市值蒸發了200億,值得行業警惕。

從體量規模、供應鏈體系等綜合表現來看,中腰部品牌們似乎達到了境外IPO條件。但長期來看,如果品牌之間不能構建起自己獨有的護城河,規模化過程中免不了在同質化和價格戰中越“卷”越深,盈利問題也難以得到改善。如奈雪一般,如果公司長期不賺錢,資本就會用腳投票。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