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的冰柜里,东北大板元气森林可口可乐终有一战

文字:IC实验室

来源:集成电路实验室(ID: InsightsClub)

不久前,当我与薛璐交谈时,我提到了他们抢占中国市场的重要举措——“冷冻战略”。

事实上,铺渠道、抢冰柜并不是薛的首创。像可口可乐这样的行业巨头曾经靠这种打法在世界各地行走。

这么说吧,在快速消费品市场,无论你是卖冰淇淋还是饮料,对抗冰柜都是一套看似有点过时但屡试不爽的招数。

尤其是近两年,可口可乐、农夫山泉等传统饮料霸主联手围剿新秀“袁琪森林”,将冰柜大战推向了新的历史高度。

本期我想和大家聊聊国内商业市场上几场著名的冰柜大战,以及为什么大家都不肯放过冰柜。

01

首先,在我们谈论“冰柜大战”之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为什么我们称立式冰箱和卧式冰箱?

毕竟这样的标题似乎并不符合我们一贯的认知。正如马未都在《百家讲坛》中所说:“在中国人的观念中,柜子应该有门,盒子应该有盖。上盖是盒子,横拉门是柜子。」

按照这个标准,我们一般认为冰箱应该叫冰柜,冰柜应该叫冰箱。听起来有点迂回。其实冰箱和冰柜不仅仅是音译上的区别,还涉及到背后的发展历史。

一般来说,两者都属于制冷设备。只是冰箱兼具制冷和冷冻功能,而冷冻室更侧重于冷冻。

它们的诞生离不开制冷技术的发展。抵制康师傅苦瓜炒蛋

自1834年,一位名叫弗雷德里克·都铎的波士顿商人将冰冻的新英格兰湖冰运送到加勒比海、欧洲、印度等地以来,人们发现用冰制冷是一门好生意,而且是一门暴利生意。

但是人工制冰的发展要归功于一位名叫约翰·戈里的医生。19世纪40年代,疟疾和黄热病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流行,病房里没有足够的冰。基于医生的善心,戈里利用空气体膨胀时吸收热量,并发明了一种制冰装置为患者降温,后来还申请了专利。

微波炉做蛋糕视频

然而,人工制冰技术越成熟,都铎的冰生意就越受影响,因此都铎开始抹黑戈里的发明,并散布谣言说他生产的冰受到了细菌的感染。因此,哥里的制冰机一直没有量产。

然而,这是一个各种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不仅戈里,同时还有许多人对制冷技术的发展感到好奇。

例如,1854年,澳大利亚人詹姆斯·哈里森发明了第一台机械制冰机,并将其应用于啤酒厂。1879年,德国化学家和工程师卡尔·冯·林德发明了一种以氨为制冷剂的冰箱。

之后,经过反复改进,1922年,瑞典工程师布莱顿和门德斯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冰箱。

之后,冰箱进入中国市场。

在当时的人们眼中,这种制冷设备与我们清朝时期的冰箱非常相似,但它只是通电了,因此被称为冰箱,而后来传入中国的具有冷冻功能的冰箱被称为冰柜。

一般来说,除了工业应用外,冰箱、冰柜等制冷设备也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如速冻食品和冰淇淋。

尤其是冰淇淋,冰柜是储存它们不可或缺的架子,而作为即食物品,冰柜也是它们的展示架。

因此,在冰淇淋行业,抢夺冰柜是所有商家的惯用手段。

02

然而,最早意识到冷柜功能并以此占领市场、大肆宣传的并不是大名鼎鼎的和路雪,而是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风靡上海的“美妆品牌”冰淇淋。

它的制造商是海宁洋行,该洋行最初从事鸡蛋出口业务,由美国商人海宁于1913年创办。1925年,海宁洋行为解决鸡蛋加工淡季,决定引进美国冷饮设备生产冰淇淋。

丰富的外资和技术支持使“美容品牌”冷饮(包括冰棍、冰淇淋、冰砖等产品)在上世纪30年代一上市就非常受欢迎。

为了扩大“美的品牌”的品牌影响力,海宁洋行不仅在当时的各种主流报纸上刊登广告,还一次性从美国运来了500台功能齐全的大型冰箱。

这些定制的柜台式大型冰箱现在似乎就是我们所说的冰柜。

当时,海宁洋行规定,每个经销点只要能保证冰柜里只放“丽人牌”冷饮产品,就可以免费使用。这种独家做法和现在各大厂商的做法一模一样。

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此举无疑是对降维打击。类似的情况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和后期以及薛璐进入国内市场后再次出现。我就不细说了。

03

随后,利用冰柜推销自家产品基本成为各大冰淇淋厂商的常规操作,但玩出新花样的却是几年前突然走红的“东北大板”。

制造商是1992年在黑龙江大庆成立的红宝石。东北的一些学生小时候可能吃过这个牌子的冰棍。

不过,其“东北仪表盘”是2013年诞生的新产品,从其流行路径来看,它更像是一款彻头彻尾的网络名人产品。

首先,作为东北品牌,“东北大板”的第一站在上海。

我们知道,长期以来,国内冰淇淋市场由伊利和蒙牛两大乳制品品牌、以贺绿雪为代表的外国品牌以及在各地独立运营的本土品牌主导。

新品牌想要突围并不容易,尤其是要在全国范围内打开市场。

东北大板选择了资源最集中、竞争最激烈、机会最多的上海作为突破口。

其次,东北大板走差异化路线。

他并没有从一开始就打通大型超市这样的渠道,也没有与其他具有现有市场地位的成熟品牌进行激烈的斗争。相反,他专注于路边的各种小店、报刊亭甚至茶叶店。

这步棋中最重要的武器是冰柜。东北大板省去了中间商环节,直接联系这些终端的零售店,把冻库放在他们的店里。

而且,与和路雪、伊利等大牌冰柜相比,东北大板的冰柜体积较小,以绿色为主色调,以红底绿字为主要招牌,即使与其他冰柜并列,也有一定的辨识度。

可以说,迷你冷柜是我们在消费者接触东北大板时的第一印象。

东北大板本身简单的包装和相对低廉的价格,加上那些年影视掀起的复古怀旧风潮,正好呼应了大众的情怀。

再加上社交媒体的推广,它成为了自2014年以来冰淇淋行业的异军突起。

直到现在,提起东北大板,其“迷你冷柜”的突围策略仍是绕不开的话题。

04

在饮料行业,冰柜也是必需品。众所周知,冰镇可口可乐的口感比常温可口可乐高了不止一个档次。

早在1927年,可口可乐就进入了中国市场,并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家瓶子装饰工厂。当时在上海,可口可乐还专门建了一个报亭(类似于现在的报刊亭)。

此外,可口可乐最常出现的地方是在上海总会大厦、外星人俱乐部、高档酒店和西餐厅。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可口可乐借助大量报纸广告进一步打开知名度。而且,以小冰柜的形式,可口可乐走出了高档餐厅,深入街头。

当时,带有可口可乐品牌字样的小型冰柜是街头水果摊、烟草酒店、小餐馆、电影院等场所的标配。

这是可口可乐进入国内市场的第一个阶段,也完成了可口可乐最初的品牌认知。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可口可乐重返国内市场时,所处的市场环境更加复杂,不仅面临着国产品牌的崛起,还面临着老对手百事可乐的不断进攻。

可口可乐不仅降价促销,还花钱做广告。用冰柜占领线下销售渠道也是可口可乐的重要举措。

例如,可口可乐在20世纪90年代初发起了一场“终端革命”。

冰柜免费提供给零售店,并建立了一个庞大的销售团队,配备摩托车,以便他们可以直接将产品送到各个终端的零售店。

自2001年起,可口可乐开始实施“101计划”,并开始与第二和第三市场的经销商密切合作。

除了为零售商提供冰箱、冰柜和展示架等硬件设备外,还为他们提供相关行业知识的培训。

由于其先发优势和雄厚的财力,可口可乐的这些做法有效地压制了其他品牌。

然而,在市场竞争最激烈、最胶着的阶段,可口可乐的冰柜战略几乎因战场而无用武之地。

不知道有多少同学还记得小时候有一种饮料叫“很可乐”。

这款由娃哈哈于1998年推出的饮料,巧妙地以“爱国”意识建立了大众的品牌认知,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以广大农村小卖部为根据地,一步步占领市场。

短短几年间,它已成为除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之外的第三大饮料品牌。

当然,事实上,除了大城市之外,可口可乐在中国也有广阔的土地。自2003年以来,可口可乐也瞄准了农村市场。

首先,可口可乐在甘肃设厂,进一步保证了其生产力;

然后,以浙江和福建等东部沿海城市的村庄为起点,投放了一批可口可乐货架和冰柜。

最后,凭借7000台冰柜的猛烈攻势,我们准备拿下全国各地的农村市场。

然而,即使可口可乐有心,国内农村市场的整体消费环境还是跟不上。幸运的是,随着国家推动农村情侣商店的建设,为可口可乐实施冰柜战略提供了基础设施。

此外,随着冰柜的赠送,可口可乐还实施了“一元可乐计划”。

极低的价格,以及喝完退瓶的消费方式也符合农村地区的消费习惯,使得可口可乐逐渐在农村市场站稳了脚跟,甚至以更广的覆盖率挤占了非常可乐的市场份额。极低的价格和饮后返瓶的消费模式也符合农村地区的消费习惯,这使得可口可乐逐渐在农村市场站稳脚跟,甚至以更广泛的覆盖面占据了可口可乐的市场份额。

05

无独有偶,在国内饮料市场,尤其是瓶装水赛道,曾经与娃哈哈手撕康师傅的农夫山泉,绝对是战胜泉水的战斗。

农夫山泉的创始人是记者钟睒睒,因此农夫山泉擅长制造话题和打营销战,这一点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

钟睒睒

“农夫山泉有点甜”“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等广告词深入人心。

但另一方面,多年来,为了争夺市场,其在铺设渠道方面也是老手。

根据农夫山泉2019年的财务报告数据,截至年底,农夫山泉已覆盖全国超过237万个终端零售网点,其中78.9%位于低线城市,超过36万个终端配备了农夫山泉冰柜。

为此,当袁琪森林在2020年10月召开经销商大会时,唐彬森提出将8万台6层单门嵌入式摄像头的智能冰柜铺设到终端,并大举进入线下销售终端时,农夫山泉感到被冒犯了。

来源:界面新闻

06

当然,受到威胁的不仅仅是农夫山泉。在一个模式多年来一直稳定的市场中,我最害怕的是像这样的鲶鱼。

与农夫山泉、娃哈哈、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品牌相比,袁琪森林绝对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新物种。

它成长于互联网时代,走“轻量化”路线,并通过线上销售渠道杀出一条血路,其主打的“无糖气泡水”重振了一条新赛道,这使其在四五年内成为行业新贵。

袁琪森林可以说是来势汹汹,因此当它决定将目光投向传统企业并开拓线下市场时,自然会遇到重重阻力。

事实上,这些传统品牌在对付竞争对手袁琪森林时,就像江湖上的几个名门望族一样。

即使过去有许多江湖恩怨,但在那一刻,为了共同的目标,他们会暂时握手言和,统一战线,然后齐心协力围剿这个恶魔邪教。

因此,在高调结束袁琪森林之后,农夫山泉立即发起了一场针锋相对的“财神”活动,其口号之一是:“抓住竞争对手的冰柜,回购我们的冰柜。」

在这一年里,两大可乐品牌都在内部放下了狠话,想要干翻这片森林。

袁琪森林肯定也知道前面的路很难走。毕竟,在2019年之前,他们没有冰柜。当他们的气泡水在线下销售时,往往需要放在农夫山泉等品牌的冰柜中。

与农夫山泉拥有的近40万台冰柜和可口可乐拥有的近100万台冰柜相比,即使袁琪森林真的能一次性到位8万台冰柜,也只是杯水车薪。

然而,袁琪森林可以被视为一条捷径。它充分利用了自身的互联网基因,投入下沉市场的主力军是智能冷柜。

去年11月接受《后来》采访时,唐彬森被问到:“农夫山泉能做但你不会做的事情是什么?」。

他的回答是:“我们开发了自己的智能冷柜,可以在缺货时提醒销售员补货,而不是去现场检查。农夫没有这样做。」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智能冷柜不仅仅是大家印象中的产品陈列柜和展示平台,更是一个终端数据库。它可以通过联网收集所有一手销售数据甚至用户画像,从而实现更精准的广告投放。

袁琪森林销售数据的变化也能直观反映其智能冷柜的效果。

去年3月,其销售力较无冰柜时平均提升118%。此外,与传统冷柜半年的统计数据相比,智能冷柜销量平均增长74%,增长效率提升472%。

不过,唐彬森当时评论农夫山泉显然为时过早。

智能冰柜没有太高的技术壁垒,袁琪森林可以放进去,这意味着农夫山泉,包括可口可乐等其他品牌也可以放进去。

事实上,就在去年年底,农夫山泉董事长钟睒睒在公司会议上宣布,将斥资20亿元全面推广4门和3门智能冷柜在终端的应用,并已向智能冷柜制造商下了3万多份订单。

我想,饮料市场的冰柜大战已经被点燃,各方将陆续走到最后。说到底,无非就是谁更愿意为此买单,谁的资源更多。

07

从目前来看,“冰柜大战”将是一场持久战。

归根结底,无论是之前的传统冷柜还是现在的智能冷柜,对于这些品牌来说,冷柜都是渠道的符号,而奋战冷柜则是为了让自己的一方牢牢掌握销售终端。

特别是对于饮料和冰淇淋等快速消费品来说,夸张的广告和强烈的价值肯定往往不如触手可及的产品。

只有商家能够把产品传播到离消费者最近的地方,让每个人即使在偏远的地方也能买到,消费的闭环才能完成。

可想而知,在中国这么大的市场中,总会有各种品牌没有覆盖到的地方。因此,谁能更快地抢占这些销售终端,就意味着他们能拥有更多的市场。

当袁琪森林早期的“互联网+爆款”游戏逐渐失去威力时,人们发现,如果想要吸引更多消费者,仍然必须回到传统的渠道之争。

而在渠道方面征战了这么多年的老品牌,肯定不会轻易让新人得逞。

可以说,袁琪森林在现阶段挑起的冰柜大战是不可避免的,各方只会更加努力。

不过冰柜大战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大家都在用最本质的钱争夺资源。无非就是谁给经销商的利润更多,谁给零售店的折扣更多,谁就会相对更容易胜出。

因此,高端商战往往只需要最残酷的手段。

很多时候,人们不需要竞争谁的质量更好,谁的饮料更好,谁的冰淇淋更好。相反,他们只是切断你的生产线,破坏你的销售,抢走你的公章,让你的产品无处销售,无处可去。

毕竟,你的产品和质量对我来说不重要,但没有你,对我来说很重要。

参考资料:

“冰柜成了他们的战场”,冯仑不费吹灰之力。

为了捍卫冰柜,农夫山泉和袁琪森林“浴血奋战”,每日一人。

新浪科技《钟睒睒VS唐彬森:农夫山泉的线下狙击战始于夫妻俩店内的8万台冰柜》。

“为什么叫冰箱像柜子,叫冰柜像盒子?”,读一下。

上海的冷饮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