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开始哄抢科学家

很多人心里都有一个固定的印象,“做科研”和“赚大钱”永远不可能兼得。

无论是活了几十年的老一辈科学专家,还是身边科研院所的工程师;无论从客观条件还是主观态度来看,与其他职业相比,科研,尤其是基础学科的科研,意味着更枯燥的生活,更艰难的挑战。

科研工作严谨而艰难,需要多次实验和思考才能凝聚一点点进展,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失败率极高,不确定性非常大。这自然与赚钱所追求的效率、确定性、规模化、可复制性相违背。

当“低垂的果实”被采摘时,科学研究的难度更大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平均年龄推迟了6年,而一个真正的科学家在生命的前四十年还在学习知识,直到六七十岁才能达到攻克新难题的水平。把一生都花在这上面不一定会有结果,更不要说把精力分在“赚钱”上了。

但随着观念和社会分工的进步和变化,科研之路出现了分叉。一是继续研究科学本身,二是把研究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

许多人开始选择后者:

中国科学院计算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陈创立寒武纪;

香港中文大学信息工程系教授、工程学院杰出学者唐晓鸥创办了商汤科技。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统计学博士朱思溢创办依图科技;

慕尼黑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专家余凯创立了地平线;

曾就职于世界顶级光学研究中心麻省理工学院SMART3D光学系统组的黄元浩建立了奥比中光;

专注于步态识别的银河水滴创始人黄永珍曾是自动化研究所智能感知与计算研究中心的副研究员...

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走出实验室,来到办公楼。科学家成为企业家,是否可以同时“搞科研”和“赚大钱”?

用另一种方式改变世界

其实历史上有很多案例,不仅搞科研,还赚了很多钱,改变了世界。

在后来被《纽约时报》评为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十天之一的1957年9月18日,8名年轻科学家集体向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肖克利创办的公司递交了辞呈。

在著名投资家洛克的帮助下,八个年轻人得以结识飞兆集团的老板谢尔曼·飞兆,并成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半导体公司——飞兆半导体公司。在这八个人中,诺伊斯和摩尔(摩尔定律的发明者)后来创立了今天的科技巨头英特尔。

再比如ARM的创始人赫尔曼·豪泽,他拥有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的物理学博士学位。这个实验室产生了29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包括电子、中子、波粒二象性、DNA双螺旋结构等重要发现。

然而,他的科研生活并不被家人和朋友看好:“你这样下去,永远也赚不到钱。”

直到1978年,他认识了剑桥当地的企业家克里斯·库里(Chris Curry),并决定共同创办剑桥处理器有限公司,从而打开了商业世界的大门。据悉,他目前身价高达1.5亿英镑,在新西兰拥有自己的农场和海滩。而ARM在业界已经认可了不可替代的价值。

科学的应用总是有价值的。从科学家的角度来看,并不是所有人都追求纯理论研究。“做技术的人其实都有这个想法,希望自己做的事情能影响更多的人。”第四范式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家屠维维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周丽淇电视剧

当科学真正落到场景中,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将是巨大的。

“面对科学家下海的问题,我们不必感到羞耻。是情感绑架。很多技术只有落地到应用层面才能体现价值,应用场景中的各种情况和数据也能反哺科研。”一位学院派企业家说。

科学和商业有冲突吗?

用另一种方式改变世界听起来很酷,但一个核心问题决定了这种方式能否走远——人的问题。

在史明资本创始合伙人黄明明看来,“大牛的光环没用”,很多科学家“没有工程能力,更谈不上产业化能力”。联想创投总裁贺志强曾表示,投资寒武纪,最担心的是从中科院孵化出来的团队是否有经营企业的能力,是否有商业运作的头脑。

在过去的历史中,兼具科研能力和商业思维的人无疑是凤毛麟角。当科学家走进阴暗的商业世界,他们能吃吗?

对于人来说,商业世界利益错综复杂,风向瞬息万变。但是学术界强调的是不被外界干扰,好好学习。从研究室到办公楼,科学家改变的不仅仅是物理空房间,还有心理状态。

对于公司来说,既然成了公司,就必然要遵循“公司”的游戏规则。一旦登陆资本市场,就得被投资人拷问:有没有核心技术?商业化情况如何?投入产出效率高吗?

目前,许多“真正的科技企业”仍在亏损,一些上市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明确表示,可能面临短期无利可图的风险、未补偿亏损持续扩大的风险、R&D投资持续增加、R&D业绩无法及时转化的风险。蜜蜜桃

这个时候,投资人很难有科学家的热情买单,市场的反应可能会在无形中将企业引向更有可能产生结果和成果的业务。毕竟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故事早已上演过很多次了。

如果说科学家掌握的技术是那个“1”,那么产品化、商业化的能力就代表了“1”背后的“0”。创业后能走多大、多远,就看这个“0”了。

这是一个好时机

两者都有解决办法吗?

在硅谷,科学家创业的路径往往是先有想法或核心技术,再成立公司,找投资人和律师完善知识产权和申请专利,最后找工程师团队。所谓工程师团队,不仅要掌握技术,还要能够将技术转化为产品。他们往往有很强的能力将技术和创意转化为产品。

除了依靠帮助想法落地的工程师,很多创业型科学家也选择了“团队合作”——他们自己并不成为CEO,而往往以联合创始人和CTO的身份存在。

2019年,主要针对大学创业团队的投资机构奥塞奇大学伙伴(OUP)选取了263家由4000多名科学家创办的初创企业进行分析研究。OUP将这些CEO分为四组来描述创始人与知识产权的关系,即“校友创始人”、“教授CEO”、“教授是创始人但不是CEO”和“外部授权”。

结果显示,“教授是创始人但不是CEO”成为主流,263家企业中有90多家是由大学教授创办的,但教授并没有担任他们的CEO;只有20多家企业由教授创办并担任其CEO,是上述四种类型中最少的。红烧鱿鱼的家常做法

OUP研究创始人与知识产权关系分布图

但是,并不是科学家进入商界的唯一途径,为大公司服务也是不错的选择:

埃里克·霍维茨(Eric Horvitz),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微软首席科学家,自1993年起在微软工作。

张量流的开发者杰夫·迪恩(Jeff Dean)是华盛顿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工程师博士,自1999年以来一直在谷歌工作。

雷·库兹韦尔(Ray Kurzwell),美国著名发明家、未来学家,现任谷歌首席科学家。

深度学习之父、2018年图灵奖得主Yann LeCun就职于脸书人工智能研究所...

全世界的医师商业化都是一件很常规的事情,但是在中国,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时代正在给他们前所未有的机会,让他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再进一步。

黄永振曾在多次采访中提到,“银河水滴步态识别技术是中科院自动化所四代科研人员克服重重困难,二十年磨一剑的成果。”

2017年5月10日,中科院计算所I-Tech创新创业学院成立。研究所所长孙宁辉在成立仪式上表示,创新创业研究所就是要帮助科研人员完成创业的角色转换。

一位投资人曾在采访中表示,近年来高科技公司一直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对象,这也是设立科技创新板的原因。他说:“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太低,亟待提高。科学家创业是比较好的形式之一,国家也有省钱的决心。"

虽然如前所述,进入商界的科学家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但随着大公司的吸纳、政策的支持、人才的涌现,以及自身的优秀特质:远超常人的科技知识、在实验室锤炼出来的沉稳性格、科技投资圈的老朋友,科学家或许真的有很好的机会从幕后走上前台,进入商界施展抱负。

回过头来看,“做科研”和“赚大钱”其实并不冲突。科研的落地需要场景的支撑,场景的应用自然能带来很多价值。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