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得利创始人:年营收十亿,我到底做对了什么?

文字:焦亦萌

来源:新消费智库(ID: cychuangye)

兔年伊始,复合调味料企业吉得利公司(以下简称吉得利)迎来了“开门红”,完成了2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投资方为江苏省政府投资基金参股的“疌泉(兴化)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物产中大集团、温氏股份旗下温润投资。

吉得利在调味料行业有超过30年的历史,年营收从2016年的不到1千万,增长至2022年的超过10亿,净利润超过1亿。

短短几年,年营收翻了百倍,更传奇的是,实现这一丰功伟绩的是吉得利的“二代”卢明坤,他生于1987年,2016年才从父亲手里全面接手吉得利公司的业务。

本期新消费智库就采访到了吉得利CEO卢明坤、温润投资(温氏股份控股)投资总监翁伟鹏、疌泉(兴化)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负责人。最初卢明坤只是很谦虚地称自己是运气好,但这个热爱钻研《孙子兵法》、“毛泽东思想”的青年创业者也向新消费智库首次分享了自己的“战略思维”。

吉德利首席执行官陆明坤

01为什么我做复合调味料不选择大单品策略?

新消费智库:作为一个年轻的创业者,短短几年就把公司从年营收1千万做到超10亿,您是否方便跟我们分享一下您的独特方法论?

卢明坤:这个生意本来是我父亲的,他一直在做调味品生意,我从小接触比较感兴趣,上大学学的也是食品专业,在接手吉得利的生意之前,我有9年的互联网营销经历。我始终觉得调味料是小产品、大市场。从GMV的角度来讲,它可能很小,但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在家吃饭、在饭店吃饭、吃休闲零食,包括像周黑鸭这种卤味、元气森林这种饮料,它们都离不开调味品,它的范围还是挺广的,所以我对它足够感兴趣。

我可能运气比较好,我上大学那会儿,淘宝刚起来,没人在线上卖调味品,我那时就尝试过把自家产品放在网上卖,也把自家调味品做到类目销量第一。你要说我跟其他做调品的企业家有啥不一样的地方?可能就是认知不一样。

爆款我上大学时就搞过了,走爆款路线的人太多了。你像海天,一个单品10亿到20亿,它这类公司就很擅长把一个单品做到极致,生产足够多的产品,通过它丰富的渠道,卖给更多的消费者,但这种路径现在去做,我就感觉很难成功,很难再走出一个类似海天这种企业来。

新消费智库:为什么说现在做大单品很难成功?

卢明坤:比方说在长视频领域,你跟腾讯竞争,但人家已经很成功了,人家已经在高速公路已经重兵把守了,那你肯定走不出来。但抖音做了短视频就走出来了,对不对?

那同样,我们调味品也一样,那种很大的、绝对爆款、垂直的东西,其实留给我们的机会相对少一点,为什么呢?一旦你这类产品做起来,大公司立马通过它的渠道、品牌、整个供应链来给你做个降维打击。

新消费智库:可能立马就把你干趴下了,虽然你是原创,但他的综合能力更强。

卢明坤:对,所以我们还是要借鉴毛泽东的思想,要更灵活一点。耐克和路易威登都是两个很优秀的公司,耐克是卖货逻辑,专门做功能性包括怎么透汗、怎么适合运动,把这类衣服卖给更多人。但路易威登是人群逻辑,它开发的衣服其实是满足了一些人的诉求,它是为这群人做服务的,所以它既卖衣服,也卖首饰。

那我也是按人群逻辑去操作,这样的话,竞争对手它没有办法直接跟我打,因为它不知道怎么打我。那些做得很大的,第一,它看不上,第二它也不知道怎么弄,因为我们始终走的是两个方向。一个是在高速公路,一个是坐高铁或飞机 ,没有办法直接比。

那我做人群的话,一个品牌不可能覆盖所有的人,我就做品牌矩阵。

跨类目的也有很多企业做多品牌做得很好,比如说君乐宝,它虽然在牛奶中量级很小,但这几年我的切身感受是,它的品牌矩阵做得挺好的,比如悦鲜活牛奶主打高端牛奶,比如有机牛奶,酸奶又做简醇0添加。其实切入点很多,品牌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切入不同的人群。

这种打法在快消品上也得到了验证,比如联合利华宝洁它们,上百年的历史,它们的品牌也很多。同一家洗发水也有不同品牌,比如有的是去屑,有的是要乌黑,有的是要防脱,就是满足不同人群的诉求。

我把这种思维用到了整个调味品,因为调味品现在还是偏传统一些,成功的企业家也比较传统,相对做得比较好的企业家基本上都是五六十岁了。也正是因为传统,我觉得这个市场前景非常好,它正在发展初期,你看国外的调味品的渗透率、年均消费额等,中国的消费空间还是很大的。

我的方法论就是,用人群思维,先去了解你想做哪些人群,给他推系列的产品,而不是说吭哧吭哧研发一个产品,然后卖给所有的人。

小南瓜

坦率讲,我本身就是学食品的,复合调味不是芯片,不存在你研发的口味好吃,我研发的就不好吃,哪怕你研发地非常好吃,但再好吃的东西,比如说你最喜欢鱼香肉丝,但你天天吃它,也会腻的。但你喜欢吃川菜,那我每天让你尝试不同的川菜风味,我认为你就是能接受的,对不对?

所以这些年我一直致力于圈人群,我跟同事们说,不要致力于让单品一下子跑到类目第一,我们现在时机还没到,等我们公司整个组织架构、团队、渠道都丰满的时候,就像毛泽东说的,再从游击战到全面战争。

我们现在就是要养精蓄锐,当打造更多爆品矩阵的时候,把一个单品卖到一个亿的的时候,那我们就去打造100个这种爆款,才有可能去跟海天它们打仗。

新消费智库:但是宝洁它们虽然是做多品牌,也是做出了一些大单品出来的。

卢明坤:我并不排斥做大单品,只是想用不同的品牌孵化更多的爆款,让公司的抗打击能力更强一些。有点类似于小米智能家居生态那种感觉,它插座也卖,但可能卖不过公牛,它电视也卖,但可能卖不过TCL。

像一些初创型的公司,没有更多的选择,在他看来,可能从一个单品来做的话,从供应链角度、营销角度来讲,更聚焦一些。但我们2022年体量还可以,卖了10多个亿。所以现阶段去做大单品其实不适合我们,我们反而要考虑的是怎么去跟海天做竞争。

而TO B的企业,可能成长性更慢一些,它当初可能就是找了一两个大的连锁,一下子就起来了,但你要想持续获得连锁大客户,就很难了。

所以我们不和传统企业比爆品,我们要用反向思维,我们可能也有我们的生存空间。我自从把品牌矩阵搞完后,我以前感觉全是竞争对手,我现在就感觉没有一个竞争对手。

我们的品牌亨利摩根主打进口调味人群,它就是针对那些对进口调料有诉求的人群,因为调味品它是跨国界的,国外也有很多调味品很好吃,我们的进口调味料增速就特别快,我们扩张,就没有遇到竞争对手。

新消费智库:像你说国外也有一些好吃的调味品,怎么跟它们去竞争?

卢明坤:一方面,消费者更多的还是选口味,我只要做到口味跟它差不多,而国外的品牌毕竟是跨了一个国家,很多人对国外品牌的认知都是以国家或产区去认,比如日本品牌、意大利品牌。现在没有一个认真做进口品牌的,我感觉我没有遇到竞争对手,我没有看到有人在做这个事情。

另外一个我们的品牌食光往事也是这两年开始搞的,增速特别快,食光往事主打有机健康调味。

食光往事我们做的就是有机酱油、有机醋、有机香辛料、有机辣椒酱、甚至有机火锅底料,就是做有机。因为国外这种有机商超非常多,一个超市里全是有机的,未来中国这么多人,肯定是有不同的诉求,有些人对这个就是有极致要求,家里就是吃有机产品,那他也想用有机的调料品。前段时间那个海克斯事件就一下子让大家感觉,调味品原来也可以做零添加,也可以做有机的。

图片来源:品牌方提供

新消费智库:复合调味料做大单品不是最佳选项,是不是跟它本身的特性也有关系?

卢明坤:像基础的调味品,比如酱油、醋,可能一瓶能用大半年,但复合调味料比如火锅底料等一般都是一次性就用完了,所以复合调品它的优点是就是消费频率非常高,但是它也有缺点。缺点就是它的LTV生命周期不够长,可能酱油这些调味料,从一两岁的小孩到80岁的老人都在吃,但火锅底料特别是重庆那种重油重辣的,可能更多的是25-35岁之间的人去吃,特别是上了岁数的或者对健康有诉求的人群,他可能不愿意去吃这种重油重辣的口味。

我本人就对此深有体会,我年轻时感觉挺喜欢吃这种川味火锅的。但这两年我吃得越来越少,频率越来越低,为什么呢?因为我感觉味太重了,甭管什么食材,放在火锅里都是一个味儿,所以体验并不好,而且现在大家对健康的诉求越来越高,这种重油重辣的,对健康是不利的。

而且你看小朋友根本就吃不了辣的,老人也不愿意吃,毕竟有很多三高人群,所以复合调味料相比基础调味料,它的LTV要短一些,这就是我做复合调味料为什么要做人群,因为它的LTV足够短,你如果不通过人群去做品牌矩阵的话,很难做大。

图片来源:品牌方提供

02驾驭多SKU,还要比大单品成本低,吉得利怎么做?

新消费智库:吉得利最大的竞争力是什么?

卢明坤:我认为我们最大的竞争力就是我们能有足够的数字化运营的能力,能做到多渠道多品牌,因为单品的供应链、渠道都相对简单一些。多SKU是很考验能力的。

一般人跟我们打仗其实挺痛苦的,第一,它不知道该怎么跟我们打;第二很多互联网品牌刚起来,他自己没有工厂只能找贴牌;第三,他很难直接跟我去竞争,直接做线下的话,我们这两年其实线下投入更大,我们线下线上同时做。每年都有竞争对手,但每年他们都败下阵来了,说明我们的策略是对的。

新消费智库:你刚刚提到,其实要驾驭多品牌、多SKU、多渠道还是挺难的,吉得利是怎么做的?

卢明坤:第一,你企业家对这个认知要足够深,比如我们要做柔性供应链、多品牌,你得看到它的困难点在哪儿,要想怎么把它做好。那就要找工具。因为这几年互联网的发展帮助了我们很多企业,包括前几年互联网企业就已经在搞数字化营销改革、包括大中台思维。它都是将销售端和后端打通的,包括我们现在有很多生意参谋、数据银行,它都会从多维度给你分析生意,你只要把你整个供应链打通。

这个过程当然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从2016年开始我就想搞柔性供应链,但那时条件不允许,我们只能一步步来。从以前的一个小作坊到现在我们有4个工厂,设备从人工到全自动到现在慢慢上机器人,往工业4.0去做。但这一切的前提是企业的创始人或最高层,你得有一个诉求,迫使大家去做这件事,我们现在做得还不够完美,我相信未来会做得足够完美。

吉得利工厂

这其实就是要看公司掌握SKU的能力。你看京东从以前的数码拓展到图书,而当当落败,其实就是因为当当它没有足够的能力去驾驭全品类,它只能驾驭图书,慢慢地就见分晓了。不是说当当做得不好,只是两者驾驭多SKU的能力不同,当当可能会偏弱一些。

新消费智库:听起来很简单,但实际做起来应该还是很难的,难点在哪里?

卢明坤:非常难。我们前期都是用大量的excel表格去堆积,以前很多企业都不愿意做这个事情,都想着怎么省钱,省人工,我们的中后台每年要增加很多人去做这个事儿。比如这个品牌在你所在的渠道到底什么情况,盈利状况、增速状况、毛利状况、销售状况,从各个维度去给你做一些分析,给你提供生意上的指导。

这样,我就能很清楚地知道哪个区域是亏钱的,哪个区域不亏钱,或者哪个区域增速怎么样,就相当于有一个中台的概念在里面,很多人不搞这个东西,他都是大量花钱、搞渠道关系。

新消费智库:中后台给前端提供数据支撑的汇报周期是多久,月/周/天?

卢明坤:分渠道,线上对接的平台比较强,能时时刻刻把数据拉出去,我们能做到的是当天;线下,一般不一样,一些卖场,它可能是有的时候是一周,有的是一个月,所以线下更多的就是笼统的一个月之内,我们做一次整个复盘,然后去看单渠道的发展情况。

新消费智库:大单品更好做,多SKU其实更不好驾驭,那在成本方面,你怎么做到多品牌能比做大单品成本低?

卢明坤:在复合调味品这个领域,就算你把大单品做得很极致了,你的成本也不会比我少多少。

第一,复合调味品毛利很高。

我大概算了一下,你做大单品比我少3到5个点,就很了不起了。而我完全可以通过优化一些渠道去弥补。

调味品在整个市场的估值是很高的,你看中国上市前十名的食品企业,第一名好像是海天,什么伊利蒙牛都排在后面,但你看人家伊利蒙牛都千亿营收了,事实上却比不过一个一两百亿卖酱油的,就是因为调味品的毛利足够好。

第二,我有很多品类,我可以拿一些单品去做引流。做大单品的企业,它要去挣钱,但我不需要靠一个产品去挣钱。因为其它产品能给我带来源源不断的利润,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这种大单品的企业没有办法跟我直接竞争。除非它这个单品已经做到了足够多的消费者都认可。但现阶段这种产品还是很少的,除非是基础调味品,什么酱油、醋啊,可能大家对海天酱油、镇江香醋等认知度更高一些,但复合调味品很难做到。

第三,我通过多品牌多品类,覆盖了不同层级的市场,把这个市场卡死了。

所以我针对不同年龄段,弥补了复合调味品生命周期不足的这个问题。而且我每个品牌跟我自己品牌不存在竞争关系。

我们每个品牌,哪怕是同样的产品,都是在不同的价格带去做分布的,比如说我的卡比兽客单价就是1到10元,吉得利可能是从10元到20元,我的食光往事和亨利摩根可能是20元到40元之间,它的价格带其实都已经卡死了。从口味、人群,我们都卡死了,而且我们会越来越好。

03不做旗舰店,专做成熟渠道,吉得利怎么驾驭多渠道?

新消费智库:说完了驾驭多SKU,咱们再来说说多渠道,2022年营收10个亿,都是在C端吗?

卢明坤:我们大部分做得是B TO B TO C。就是说我们先卖给渠道,渠道再卖给消费者。我们不是说自己开个旗舰店,自己发货。

新消费智库:为什么不自己做旗舰店?

卢明坤:我感觉复合调味料品牌,它具有即时属性,就是我希望我的消费者,能通过最快的途径买到这个产品。我们是全链路运营,利用成熟的渠道,这样我的风险更低一些,我们有的渠道是餐饮,有的是大卖场,有的是电商,有的是即时零售。

图片来源:品牌方提供

新消费智库:你曾提到2016年你开始做线上化,遇到了线上超市的红利,那时候有别人做吗?为什么咱们能脱颖而出?

卢明坤:其他调味品企业那时更多的还是在做线下,而我做线上,第一是看到了机会,第二,我感觉没有第二条路让我选,我做线下时,别人已经都铺好渠道了,如果我要去做,需要付出更高的渠道成本,而当你的产品没有足够的特色,怎么去跟别人竞争?

新消费智库:所以你对渠道的变化是非常敏感的,包括自己手里有什么牌、竞争对手手里有什么牌,是非常清楚的。

卢明坤:那肯定是,而且我危机意识特别强。我那两年为什么拼命做品牌矩阵、做线下?就是我感觉流量红利马上要结束了,但有一点是不变的。

花样馒头枣做法100种

举个例子,卖鞋的那个百丽集团,之前在卖场里很厉害的。以前去大卖场的时候,除了一些国际大品牌,你会发现很多品牌看起来都和百丽没关系,但它都是百丽旗下的。他那个时候把所有的流量都吃到了自己手里。

新消费智库:其实你们的思维模式是一样的,只不过它在线下,你在线上。

卢明坤:对,同样的,做线上也是一样。流量到顶的同时,那就要通过精细化运营好好做品牌。

另一方面,你也要学会研究,如果说这么多人其实来买我们品牌的人很少,那为什么那些人不买我们品牌呢?可能他是不同的人,诉求不同,那一定要用不同的东西去吸引他。

所以这是我们这两年为什么拼命做线下的原因,我更看好即时零售,因为它跟我们的调味品的匹配度非常高。还是那句话,消费者做菜的时候,我希望他第一时间能买到我的产品。时间越短越好,这其实就是未来的趋势。而且从数据来看,我认为未来调味品90%的生意都在线下。

新消费智库:吉得利好像在线上宣传上相对缺乏,我看好像还没有官方微博。

卢明坤:是的,一方面是我们这几年一直在做内功,一直在建厂、铺渠道、扩大团队,没有更多的精力或资金放在种草上,包括抖音。

第二个是我们的柔性供应链,不允许我做这个事情。其实抖音直播这个事情,我两三年前就很看好,但是不适合我们。我所有的订单都已经排满了,都已经知道这些产品的去向了。我不能想象一个直播,一天给我卖一两百万,对我的供应链压力会很大,到时候供应链会很乱。我是不愁卖的,更多的是解决产能的问题,我不需要一个抖音让我爆单。事实上,我们去年就开始做了,抖音效果还可以,增速也很快。

新消费智库:你们怎么做线下渠道?

卢明坤:我们会建自己的数据库。我能知道我们单品在哪家大卖场、哪家店的日销是多少,这个单品如果在某个店连续五天没有销售额,我们会立马派理货员去看,到底是什么原因?我不是像一些其他的线下企业,每个店去铺理货员,那个费用是很高的,我们没有能力达到那种程度,只能精细化,把我们的效率做到极致。

而且作为线下传统企业,和采购打好关系,我认为这是基础。那想要在卖场里卖好,还要遵循这几点因素。

第一,你要对渠道有更强的掌控力。

第二,足够丰富的产品和竞争对手竞争。

第三,你得学会做营销,你不能什么活动也不能做,干卖那也不对。

其实,优秀的快消品企业,它一定是对渠道有足够强的掌控力,你研究可口可乐、农夫山泉、统一、康师傅,他们品牌强,但人家对渠道掌控力也不弱,你不能忽略了这个本质。

新消费智库:咱们做线下渠道的重点是什么?

卢明坤:第一,我是走KA路线,就是全国性大卖场,就跟那个修高速一样,先把高速修起来。通过大卖场把自己的品牌、供应链都建立起来。

第二,做渠道下沉,比如找一些便利店、经销商,让他们去覆盖我们的产品,根据数据去引导,比如只卖20个产品,不同的区域,卖的产品是不一样的,我不要求你多,只要求能活下来。

第三,就是餐饮端,别人都在研究大餐饮大连锁时,我们反而在做大C小B端的餐饮老板客户。这类客户有个什么好处呢?这些小店的诉求也很低,你只要给它开发了,工厂去生产就好了,它们对价格敏感度不是很高,利润很好,而且一般都是现款。所以我们认为大量这种群体的存在,是我们的机会,而且我们的增速也挺快的。

04投资人说

新消费智库:复合调味料这个品类相比单一调味品有什么特性?

温润投资(温氏股份控股)投资总监翁伟鹏:复合调味品和单一调味品不同的地方在于,以往的酱油等单品就可以卖到很大的销售金额。当我们说起大单品策略时,先是要看这个市场有多大,比如酱油它是一个很基础、刚需的品类,每一餐都要用,那它就是值得去做大单品的,因为它单品的市场足够大。但对复合调味品来说,中国地大物博,每个地方的饮食习惯、不同人群的偏好不同,所以复合调味品企业一般需要去洞察消费者,根据不同需求去研发更多不同产品的矩阵。

麦香鸡

新消费智库:复合调味料赛道里,为什么咱们选择投资吉得利?

翁伟鹏:一方面,吉得利CEO及团队具备互联网时代的营销经验和市场洞察能力、产品打磨能力,能够快速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对产品快速迭代;另一方面,公司在复合调味料领域有着20多年的积淀,有自己的工厂并能整合供应链资源。这是比较难能可贵的。

新消费智库:因为复合调味料口味的多变,导致这个赛道好像很“卷”,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翁伟鹏:充分自由的市场经济是公平的,大家用脚投票,有的赛道市场竞争者很多,恰恰说明它本身是一个大市场。我们去各个城市的便利店、商超做调研时发现,复合调味料确实品牌繁多,见过的、没见过的都有,这个行业的集中度还低,优秀的企业还是有机会凭借相对竞争优势来获取更多份额。

新消费智库:咱们是什么时候关注到复合调味料这个赛道的,未来最大的机会在哪里?

疌泉(兴化)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负责人:调味料这个赛道主要的好处是市场前景还是比较广阔的,特别是符合了消费升级、场景细化的趋势。从既有调味品上市公司的财务表现来看,盈利能力普遍比较强。而且这个市场比较分散,目前只有酱油等少数细分品类有大公司,未来有出现领导品牌的机会。

新消费智库:怎么看待复合调味料好像很难做大单品这个事情?

疌泉(兴化)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负责人:复合调味料本身是一个比较新的赛道,成长是需要时间的,再加上现在的企业相对还比较小,从客观上看形成大单品的阶段可能还没到。

其实在西式餐饮上是有大单品的,比如现在有两家公司,它们都是做新奥尔良烤翅腌料的。一家是已经上市的宝立食品,它们这个单品的营收也有几个亿了;还有一个企业叫特味浓,它的新奥尔良烤翅腌料单品也超5亿了。为什么说新奥尔良烤翅腌料这个能成为一个大单品,因为烤翅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大的品类了。因为有肯德基和必胜客这种企业经过多年的推广,已经让下游的新奥尔良烤翅腌料成为一个很大的品类了。

而中式餐饮的标准化和规模化远远落后于西式快餐,它好像没有肯德基这种足够庞大的连锁品牌,中式或其他的复合调味料的味道还没出现大单品,是因为时候未到。像现在吉得利是10亿营收,那等吉得利到了20亿、30亿营收时,它肯定也会有超过5亿的大单品出现,我相信未来,一定会出现的。当然,中式复合调味料里的重庆鸡公煲的调味料可能规模比较大,只是可能没有品牌化、规模化,都是在作坊里。

新消费智库:投资吉得利的逻辑是什么?吉得利相比同赛道其他企业优秀的点在哪里?

疌泉(兴化)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负责人:第一,吉得利的团队是一个新旧结合,从卢明坤卢总的父亲开始,他们做调味料已经30多年了,和其他网红品牌不一样,毕竟对这个行业的理解都有超过30年的历史。第二,卢总他们团队自从跟他父亲做完交接后,整体团队很年轻很有斗志,包括有时候我跟卢总讨论问题都12点多了,他们还在工作,团队的人也都很年轻,有时候都晚上9-10点了还在开会,整个团队很年轻、很有活力,事在人为嘛,这比较打动我们。第三,吉得利他们还是有自己的经营理念,在充分利用互联网营销经验,但没有走上烧钱、恶性循环那一套网红打法,其实他们是有自己的经营诀窍的。

新消费智库:您刚刚提到吉得利对调味品有30多年的沉淀,这个对行业的深入理解体现在哪里?

嘉祐基金负责人:其实体现在很多方面。最初级的,你做得时间长了之后有的事儿你就不会去碰,比如往胡椒粉里加淀粉,如果短期进入的一些企业可能会觉得反正别人也看不出来,容易被诱惑去冲动做一些这样的事情。但在这个行业时间长了以后,吉得利他们知道这种事情会影响企业发展,因为看到了太多同行在这样乱搞,然后被大的供应商、渠道给驱逐出去了,就不会做这些短视的事情。

第二,比较重要的就是他们对供应链是比较清楚的,比如说哪里的花椒最好,他们经过这么多年的理解,有自己的理解和渠道。而不是说一个新的品牌,我有钱,然后再去想,要去哪里买花椒,中国从南到北到处都是花椒,当然主要是在西部地区了,那你去哪里找?而且花椒长得都一样,你没有经验,你说你靠颜色靠大小靠什么的你没法去识别了,那这些东西的话都是吉得利他们的一个基建。

第三,对价格的波动把握地比较好。比如这段时间价格高了,那价格到底是高还是低?你不知道,如果你有超过30年经验,你就知道现在的价格值不值得收购,会根据历史情况和周围因素去判断是不是可能还会下调一些?所以他们在上游去找到合适的产品、把握进货成本等方面都比较清楚。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