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抢的剩菜盲盒,究竟是捡漏还是踩雷?
5.9元可以买到价值15元的寿司卷;原价43.6元的面包,17.9元即可获得...最近,一种叫做“剩菜盲盒”的食品销售方式悄然兴起,因为贴上了“省钱、有趣、环保”的标签,备受年轻人追捧。但据相关媒体报道,“剩菜盲盒”更换随意性太大,购买者体验不一;一些“剩饭盲盒”存在日期标注不清、质量口感差等问题;还有一些现在做出来甚至“混”在“剩菜盲盒”平台上销售的产品,成为商家借机推广的渠道。
近年来,从消费升级到消费降级的转变来得如此突然,以至于一些年轻人,如李,刚刚适应升级的生活,就因为突然的危机感而开始存钱。如何用质量省钱?这时候剩菜盲盒就击中了大家的痛点。30元甚至40元的一条面包原价19.9元的时候,可以买两条。真的没有理由不去抢。
其实剩菜盲盒在国外已经流行多年了。虽然在国内流行是因为“省钱”,但产品设计的初衷其实是为了杜绝浪费,国内版本也是如此。当环保概念搭上消费降级的东风,剩菜盲盒能把商家和食客带多远?
01
年轻人“蹲下”抢购“剩饭盲盒”
剩饭盲盒是一种深受年轻人欢迎的“消费品”。据说是面包盲盒。事实上,商店在关门前把当天卖不出去的食物打包,然后打折出售。原麦丘的面包盲盒是社交平台上公认的性价比最高的盲盒之一,因此极难抢。
有过多次抢购经历的孙女士说,为了抢到心仪商家的“剩菜盲盒”,她会特意在手机上设置闹钟,提前3分钟等。有的商家一天只放3、5单,经常遇到秒不到的情况。
近年来,从消费升级到消费降级的转变来得如此突然,以至于一些年轻人,如李,刚刚适应升级的生活,就因为突然的危机感而开始存钱。如何用质量省钱?这时候剩菜盲盒就击中了大家的痛点。30元甚至40元的一条面包原价19.9元的时候,可以买两条。真的没有理由不去抢。
剩菜盲盒发达的一线城市,省钱的案例数不胜数。美食博主螃蟹,曾经在15元,下午茶时间,买了一块价值58元的巴斯克蛋糕。虽然生产日期是前一天,但是巴斯克的保质期是四五天,还是有利可图的。经过一周的努力,李终于抢到了19.9元的原麦丘。两种面包加在一起价值58元,相当于打了7折。
和剩饭盲盒的大部分用户一样,米兰也是原麦尚秋盲盒的忠实客户。“天气不好的时候更容易买到。”她总结道。如果天气不好,剩下的面包会更多,盲盒的数量可能会更多。也是这样,周末人多的时候货架上很少有盲盒。
看中剩饭盲盒的生意,一些公司做起了平台,微信小程序运营的“神奇包”、“饭盒”、“趣囊”在用户中很活跃。
作为北京第一批神奇包的用户,米兰体验了剩菜大火的全过程。最初只有望京店入驻原麦山山,后来店铺范围慢慢扩大。但门店的扩张远远跟不上食客的速度,盲盒越来越难抢。在望京工作,她不得不把取餐的半径扩大到大望路。
其实如果你只是把剩菜盲盒当成一种省钱的方式,它的性价比并不高。
首先,消费场景是固定的,绝大多数盲盒都是饭后取餐。烘焙餐多在晚上9点以后,店铺关门前吃。有的只有半个小时取货,还没结束。要争分夺秒去提货,商家已经过时了。米兰一般会看看加班日有没有值得买的饭。
另一方面,只能离线拍摄。如果算上沟通和时间成本,并没有想象中的划算。两位做过剩饭盲盒评测的美食博主告诉豹变,自从做了视频之后,就再也没有买过剩饭盲盒。“麻烦了,更好的盲盒剩菜不在身边。”
但是,如果你已经养成了买剩菜盲盒的习惯,这些问题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02
有人觉得很划算,有人呼吁打雷。
“省钱、有趣、环保”是很多年轻人热衷于“剩饭盒子”的原因。“三四个面包才十几块钱,只有原价的三分之一,这两天的早餐都跌了。”在面包店拿“盲盒”的张先生,已经是第三次下单了。在他看来,性价比是“剩饭盲盒”最大的优势。银耳莲子羹怎么做
还有人追求打开盲盒那一刻带来的乐趣和惊喜。“首先,不浪费食物的想法很吸引我,也满足了我开盲盒的心理。”何女士说。
然而,在有人热衷的同时,也有人称之为“踩雷”。古女士最近买了一个面包“盲盒”。“打开四个面包,都是我不喜欢的硬欧式面包和咸面包。我把面包在冰箱里放了几天,最后我把它扔掉了。本来买‘剩饭盲盒’的初衷是为了减少食物浪费,拆除自己不喜欢的味道,却造成了‘二次浪费’。”顾女士说。
记者发现,在某小程序上购买“剩菜盲盒”时,并不支持订单备注,这在一定程度上会让消费者购买的产品并不“满意”。一位卖“剩饭盲盒”的面包店店员告诉记者,每天放进“剩饭盲盒”的食物都很随意。“有时候顾客当场打开‘盲盒’,看到不喜欢的东西就会要求换,但‘盲盒’的规矩就是这样,不允许店家换。”
此外,随着“剩饭盲盒”的流行,消费者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盲盒’里的面包很干很硬,像是放了几天,再也不会买了。”“你一尝肉丸就知道不新鲜,吃起来特别吃力。”“老太太的蛋糕太难吃了,小蛋糕上的奶油都干了。就是把卖不出去的都放进‘盲箱’里,来清理库存。”此类差评的不断出现,也引起了消费者对“剩饭盲盒”食品质量的担忧。
03
“小而美”的商业模式能行得通吗?
作为一个很难定义的新生事物,剩饭盲盒是什么?平台的盈利模式能不能贯穿,应该怎么贯穿?如果要讨论这些问题,或许应该先看一组不能算“竞品”的对比。
剩饭盲盒作为一个平台,与美团的“好饭”一样,与“消费退化”的大潮有着深刻的联系,也是基于商家的盈利模式。但实际上,剩饭盲盒的使用体验很难和“拼好饭”相比。台湾茶叶
无论是使用时间的限制,还是距离的限制,本质上都是要求用户为低价额外付费。在这一点上,“做一顿好饭”可以算是一个真正以低价为导向的折扣外卖平台——你只需要动动手指就可以买到价格更低的外卖
正因如此,剩饭盲盒的用户群体注定更小。
更小的用户群体背后,是同样更小的平台。目前剩饭盲盒的操作平台都很年轻,体积都不大。部分本地商家主要以自己所在城市为主,向其他城市扩张的步伐有限。如何做蛋炒饭
2021年正式上线,官网显示覆盖43个城市,触达数亿人。2022年10月成立的趣袋主要在上海培育,2022年起步的饭盒主要在成都开发。
对于商家来说,剩菜盲盒平台其实没有外卖平台那么必要,更像是一个“锦上添花”的渠道。这意味着,在从商家抽取的同一商业模式下,剩饭盲盒平台很难像外卖平台那样与商家形成平衡关系,从而对商家起到监督作用。
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消费者很难要求平台处罚商家。在社交平台上,为数不多的关于剩饭盲盒的投诉中,“投诉难”占了大多数。招商难也在公司层面得到印证。曾有剩菜盲盒的头部企业“稀食魔包”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也表示,目前公司确实很难招商。
将消费退化衍生出的商业模式应用到“剩饭盲盒”上,似乎总有几步难以走通。所以想要理解,还是要回到故事的开头:剩菜盲盒其实是为了避免食物的浪费。如果它最大的目的是保护环境,避免浪费,那么对于目标用户来说,稍微晚一点,麻烦一点,似乎也是可以容忍的。
剩饭盲盒,说到底不过是乘着消费降级的东风起飞的环保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