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上海的面包,怎么就成了北京特产
01
相比上海甚至天津,北京的西餐和面包涨的比较晚。
擅长写老北京的京派作家肖复兴说过这句话。
根据他在《临近世界末日:最后的老北京》一书中的研究,北京第一家面包店是1903年法国人开的德利面包店。
“从时间上看,北京这些面包店的出现,距离1858年上海老德记大药房开始销售面包,差不多有半个世纪的时间。”
不仅如此,面包在进京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主要卖给外地人。普通人对它敬而远之,尽管它叫洋馒头。
直到上世纪50年代伊利面包的出现,北京人才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用蜡纸包裹的伊利面包
它属于很多北京人。
面包启蒙
用肖福兴的话说,“面包真正进入了普通大众的生活。毫不夸张地说,是从伊利烘焙开始的。”
“很多经历过50年代的北京人都吃过伊利的面包,尤其是伊利的水果面包,几乎象征着那个年代北京人对面包的认知。"
1947年出生的肖福星记得,小学时,学校组织春游。一个班40多个学生,有一半人带了水果面包。
“面包里略带酸味的味道,春天飘在田野里,是记忆中那个年代最香的味道。”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
北京的孩子吃到了伊利面包。
/图为电影《祖国的花朵》剧照
伊利的水果面包,作为北京孩子春秋游的必备,至少已经屹立了40年。
1990年出生的张可欣(化名)回忆说,小学春游,她还是带了水果面包,还有炸泥香肠和茶叶蛋。
“上了初中之后,小包装的面包会有那种,义无反顾的面包就没有了。”
但直到现在,张可欣的父母外出“春游”,水果面包的地位依然不可动摇。“就是他们去颐和园什么的,一定要带水果面包。”
有一句话,北京的童年没有一个孩子被伊利的水果面包占领过。北京的孩子不知道颐和园,但知道义利。
02
所以,没有人会反对北京人的面包启蒙。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个启蒙是上海给的。因为伊利最早起源于上海。
张爱玲在小说《色戒》中,阐述了cue访问上海的好处。
王佳芝和易先生坐小汽车去。“又一个掉头,从伊利饼干线过马路到平安剧院...对面是刚才凯司令的咖啡馆,然后是西伯利亚毛皮店,绿房子女士时装屋..."
隔壁是易先生买王佳芝鸽子蛋的珠宝店。
在张爱玲的小说中
王怡和他的妻子正在去买“鸽子蛋”的路上
伊利饼干店后
从小说中的这个描述来看,伊利饼干行开在南京路,至少在40年代就已经很有名气了。
如今,伊利的logo上印着“成立于1906年”,北京街头的店铺招牌上写着“百年伊利”。
论伊利的标志
上面清楚地写着
“成立于1906年”
一百多年前,伊利的起点是南京路的一个小摊。
这个摊位是由一个名叫詹姆斯·尼尔的苏格兰人设立的,他原本是一艘英国海船上的厨师。
伊利创始人
詹姆斯·尼尔的肖像
他生产和销售苏格兰风味的西点和面包。晚上做饭,白天卖,虽然生意辛苦,但因为味道正宗,在租界里受到歪果仁的青睐。
当时的上海被称为“冒险家的天堂”,詹姆斯也是白手起家的创业故事。
他首先被福利公司带到摊位附近(Hall & amp;Holtz Corp .的老板想雇佣以前经营公司的食品部门。
在那里积累了几年的购物经验和创业资金后,詹姆斯很快建立了自己的公司——詹姆斯·尼尔&:公司。
也许他在上海生活了很多年,受到了中国文化的渗透。据说“义利”这个名字是詹姆斯引用中国传统儒家“先义后利”的思想,结合自己名字的谐音而杜撰出来的。
伊利洋行位于愚园路1489号,生产糖果、饼干、西点、面包,采用“前店后厂”的模式。
此外,它还在南京路、贝当路(衡山路)、麦尔Xi爱路(茂名南路)、兆丰公园(中山公园)和法国公园(复兴公园)设有零售店和西餐厅。
黑土豆
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
来自上海报纸
伊利洋行广告
早在百年前,伊利就有了堪比现在的服务意识和经营策略。
食物可以预订。每天早上,伊利卡车都会准时把客人点的面包和西点送上门。
为了保质保鲜,伊利面包都是晚上生产的。如果第二天卖不完,就都切片烤了再卖给外滩酒店。
伊利食品的包装纸上还印有生产日期,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
伊利巧克力
年度产品包装
看起来现代又洋气。
1915年,伊利“明星”牌奶油巧克力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
1937年,巧克力在上海家用工业品展览会上再次获得金奖,被称为“金牌巧克力”。
1937
伊利巧克力
赢得金牌
现在看看当年伊利的包装,透露着老上海的现代气息。
但随着1939年詹姆斯的去世和二战的爆发,伊利陷入低谷,几经易手。
到1946年,以许和倪家喜为首的一批实业家购买了250根金条(约312.5克/根),并更名为伊利食品公司。
至此,伊利结束了40年的外资企业历史。
03
那么,在上海几十年的伊利是怎么跑到北京的呢?
据说这两年北京“美食沙漠”的名号越来越响,沙漠从来不是一天形成的。
早在1944年,从外地来京多年的作家周作人就在一篇回忆和赞美苏州的随笔中“跺”了北京一脚,说它“做了五百年的首都,连一点点心都不做,真是可耻”。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再次成为首都,发展“点心”成为一些北京人的当务之急。
为了发展首都的食品工业,北京决定建造一座综合食品厂。北京新中国食品厂老板董祖洪来到上海,建议伊利北上。
于是,1950年冬,伊利从老上海的租界区搬到了北京。
次年10月,在广内王子坟(现广一街5号)落成占地4488平方米的新厂房,公司正式命名为“北京伊利食品有限公司”。
1951年
伊利在北京
新工厂建成了。
后来在1956年,为响应“繁荣首都”的号召,上海的老正兴酒楼、美味斋酒楼、普五坊南味肉店,连同一批美发、摄影、洗染等服务行业的名店,都迁到北京支援。
伊利比这些名店早6年搬到北京。
我刚搬来的时候,有48个员工是从上海搬来的。据住在工厂后墙的居民说,“说话带南方味,不吃酱油”。
(不吃酱油???本南不知道为什么北京居民会有这种误解...)
这些来自上海的工人按照操作规程有条不紊地工作,从不懈怠。下班后,男人穿上西装,女人穿上礼服,喜欢去舞池跳舞。
1951年
北京伊利食品有限公司
拍一张创立大会的照片
上海工人的精致和海派情调已经成为厂里的传奇。但伊利的面包在上海并没有继续走现代路线,而是很快入乡随俗,有了“北京味”。
以伊利的招牌水果面包为例,它脱胎于旧上海的“圣诞面包”。
这种面包本来是加了葡萄干、干皮之类的。也许是因为原料的匮乏,在北京,取而代之的是北京特产——果脯和坚果。
一个水果面包将近半斤重,里面有核桃、苹果脯、瓜条、蜜饯李子、葡萄干等。
水果面包中水果原料的“真诚”
惊险的
/摘自北京卫视《这就是北京》
面包有点黑,是核桃仁混在一起的颜色。
这种中西合璧的风格,加上那些年流行的蜡纸包装,让水果面包迅速流行起来。
藏着各种蜜饯水果和坚果
李逸郭子面包
北京人应该都吃过。
懂经典的北京人都知道选个小水果面包买。
因为当时还没有引进生产线,都是手工制作,水果分布也不是那么均匀。放入的水果越多,面包越不容易变大。
还有一种维生素面包,也是伊利的特产。
维生素面包魔法黄
来自核黄素
也就是维生素B2。
60年代中后期,由于物质匮乏,人们的健康状况并不理想。伊利的这种面包添加了维生素B2,以达到“食疗”的效果。
传说这种面包可以治脚气(其实是缺乏维生素B1引起的),是伊利最畅销的产品之一。
除了面包,伊利的动物饼干、巧克力、团结糖都是北京孩子的童年记忆。
在六七十年代。
工人展示
新出炉的伊利面包
北京的伊犁有多美?厂区所在的道路也因此更名。
据史料记载,伊利厂所在的广内太子墓,取“益”字于“李逸”,加附近广安门的“广”字,改名为“广益街”。
在六七十年代。
伊利食品生产线
伊利面包的出现刷新了北京人的饮食模式。在此之前,北京人的早餐和小吃无非是烧饼、火和馒头。美食天下网
当然,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伊利是妥妥的高档食品,不容易买到。
当时一个水果面包加三两粮票可以卖到38分钱,价格堪比一斤带鱼。
难怪电视剧《正阳门下》里,男主角韩春明要给自己喜欢的女孩送面包。
电视剧《正阳门下》剧照
英雄韩春明走进伊利食品厂。
这在当时是一份体面的工作。
就连北京人吃的第一顿洋快餐也来自伊利。
1984年4月20日,中国第一家西式快餐店——伊利快餐店开业。
餐厅位于北京西单南口的西绒线胡同,供应汉堡、火腿三明治和咖啡。
那天,150平米的店里挤满了从四面八方赶来品尝新鲜的北京人。
伊利停在
故宫门口的快餐车
受到热烈追捧。
04
改革开放后,受外资涌入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启蒙了几代北京人的伊利面包一度从市场上消失。
直到1992年,《北京晚报》才发表了一篇题为《伊利面包在哪里?,引起了北京人的共鸣,传统的伊利面包回归了。
1992年,
这篇文章发表在《北京晚报》上。
引起了北京人的共鸣。
近年来,“百年伊利”连锁店在北京遍地开花,门店超过100家。
除了伊利,一些店铺的招牌上还有北京一清食品集团公司旗下的兄弟品牌“北冰洋”的logo。白露吃什么
论“百年义利”的招牌
有时带有“北冰洋”标志。
/@禅淼
北京人童年的两个记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对“CP”。
从现代人的口味来看,伊利面包是什么味道?这是见仁见智的问题。
本南编辑部
伊利的几款招牌面包
尝一尝。
至于招牌水果面包,李抱一一家旗舰店有人评价说“还是小时候的味道”,“特别好吃,比现在的软面包好吃多了”。
但是本南编辑部尝了之后觉得果脯太甜了...
神奇的维生素面包可谓“你的蜂蜜就是你的砒霜”。有人说“味道纯正地道...我沉迷其中”;也有人呼吁:“请将维生素面包撤出面包行业。”
本南小姐尝了尝说,emmm,无可奉告。
还有一种乳白色的面包,异常紧实。
乳白色面包
子明小加比鱼
味道异常浓郁。
本南的好朋友评价说“口感介于馒头和面包之间”,也有人说“很少有人需要这种类似军粮,遇水膨胀密度极高的面包来充饥”。
不过有一种特别的“京味”芝麻酱威化饼干,本南说还不错。
卫华的芝麻酱味道
北京充满了风味
看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伊利在“北移”之后,在上海没有留下一点痕迹吗?
有一种说法是伊利整体搬迁到北京;
另一种说法是解放后,伊利留在上海的部分与另一家著名的饼干糖果厂沙利文合并为益民食品厂。
上海的读者一定记得,这种蜡纸包的面包在阿拉上海很早就有了。阿拉被称为“枕头面包”。
的确,老一辈上海人年轻的时候也带这种面包。上海面包厂的光明牌有咸甜两种口味。
光明牌精制蛋白粉鸡蛋面包包装纸
/江青共提供
选自《上海人物的故事》一书
至于上海的“枕头面包”是否与当初的义利有关,现在很难考证。
然而,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枕头面包”逐渐淡出上海人的视线,再也没有卷土重来。
在这里,请允许我们去“凡尔赛”。
因为,早在1985年,上海人就吃到了静安面包店从法国面包师那里学来的正宗法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