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毛利“糖水”,第三次折戟IPO

文:李珂 

來源:快消(ID:fbc180

01

三次折戟,燕之屋撞上什麽墻?

據證監會官網顯示,原擬定於近日上交所主板上會的廈門燕之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燕之屋)撤回IPO申報材料,發審委決定對其取消審核。

公開信息顯示,成立於1997年的燕之屋作為國內頭部燕窩產品品牌,現旗下擁有常溫即食燕窩、鮮燉燕窩、幹燕窩及其他燕窩衍生產品。根據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發布的報告,按照CAIQ溯源燕窩進口數量排名,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燕之屋均位居國內燕窩進口商首位。 

品牌創立20余年以來,燕之屋從一開始的家庭作坊做到了年銷售10多億元的品牌企業。目前,燕之屋線下以加盟形式為主,並開出600多家實體店;其創始人黃健曾喊出“百億企業,百年品牌”的口號。

2011年,燕之屋曾計劃赴港上市,因“毒血燕”事件折戟IPO。2021年,燕之屋再次沖擊港股無果,最終無奈轉向A股。彼時,香港證券分析師林曦公開表示,他認為“合規性”可能是燕之屋當時不得不終止在港上市的最根本原因。燕之屋很可能並沒有在香港獲得相應經營燕窩的資質,因為內地和香港的法律不同,燕窩在香港被等同於藥品管理。

據燕之屋新版招股書披露:2021年,其營收為14.99億元,同比增加15.38%;同期的凈利潤為1.72億元,同比增加41.06%。

不過,光鮮背後卻不乏質疑的聲音。例如,與燕之屋廣告鋪天蓋地相對應的,是不少消費者質疑它存在誇大宣傳的嫌疑。在今年上半年,燕之屋在推出碗燕產品廣告時,打出了“聽說懷孕吃燕窩比較好”等廣告宣傳語,被業界專家質疑存在“誇大宣傳、誤導消費者”,涉嫌違反《廣告法》。

據國家市場監管理總局官網顯示,燕之屋即食燕窩並未擁有藥品、保健食品的批號,燕之屋經營食品的類別為“罐頭、飲料”。燕之屋一邊提示虛假宣傳可能會給企業或整個行業帶來負面影響,一邊卻又在各大平台大肆宣傳自己的產品是食療中的佳品,可以幫助“美容養顏”、“促進胎兒智力發育”、“調理身體補充營養”等等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涉嫌欺騙、誤導消費者。

在IPO申請書中,燕之屋強調自己擁有非常強大的科研團隊,而且未來融資金額中很大一部分也將投向科研中心的建設與改造,但從財務角度來講,燕之屋並不是一家科研驅動的企業。根據招股書,從2018年到2021年6月,燕之屋研發費用分別為1305萬元、1874萬元、1766萬元和956萬元,分別占營業收入的1.8%、1.97%、1.36%和1.35%。

事實上,在2018-2021年,盡管燕之屋的營收平穩上升,但過度依賴於廣告宣傳帶動銷量,研發投入占比實則相對極低。以2021年為例,其銷售費用為4.51億元,占營收比高達30.8%;其中,宣傳推廣費高達2.67億元。與之鮮明對比的是,公司同期研發費用僅為1894.64萬元,當期營收占比僅為1.26%。

今年4月,燕之屋曾收到證監會的上市申請反饋意見,指出燕之屋公司歷史上存在出資不實的情形,要求燕之屋說明公司廣告等相關宣傳材料的具體宣傳口徑,相關宣傳是否存在虛假宣傳等合規風險,公司是否因此受到行政處罰;是否通過降低產品單價促銷、大量廣告營銷支撐業績等。此外,反饋意見要求燕之屋說明關於燕窩的營養價值介紹等相關材料、數據來源,是否有權威出處。

值得注意的是,燕之屋在臨門一腳時的突然退出並非偶然。在同一天舉行的發審會上,出現了四家企業中兩家退出的局面;而據統計,今年以來已有183家申請IPO的企業撤回了申報材料放棄審核,其中滬深主板IPO前取消審核以及主動撤回數量較多。在快消領域,西安冰峰飲料股份有限公司也曾於今年5月向證監會申請撤回申報材料。

對此,有行業人士分析,這有可能與經濟大環境變化導致企業發展戰略變化有關,因為企業進行IPO時會擬定募集資金的投資方向,很多企業的融資都計劃用於擴大現有生產規模或擴充業務範圍,但隨著經濟環境變化,這種擴張式發展規劃可能會進行調整。而對上市公司來說,改變募集資金投向屬於較重大的變化,在這種背景下,主動撤回申報終止IPO也是一種選擇。

02

不可持續,燕窩企業該拿出“誠意”

燕窩主要產自東南亞,特別是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雖然傳入中國已有幾百年的歷史,但因為價格太過昂貴,此前食用並不普遍。近年來,隨著國人消費能力提升、恩格爾系數降低,中國逐漸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燕窩消費國。

在燕窩產業的初級發展階段,行業形態粗放且雜亂,商家們多是直接出售幹燕窩,且各種渠道、品相的產品魚龍混雜。

2011年,“毒血燕”事件爆發。當年,浙江工商通過大規模抽檢,發現血燕不合格率達到100%,亞硝酸鹽含量嚴重超標。原來,大量通過糞便熏染或色素染色的燕窩,逃避監管進入中國市場。消費者信心受挫,行業遭遇重創,隨後中國限制燕窩進口。

而鮮燉,是經歷2011年“血燕醜聞”和2012年“八項規定”出台後,燕窩行業想到的新辦法。很多商家看到了幹燕窩背後巨大的即食燕窩市場,於是紛紛將燕窩做成飲品狀態。不僅免去了大家親自去沖泡的過程,還可以將利潤最大化。

去年9月,全國城市農貿中心聯合會燕窩市場專業委員會發布白皮書顯示,我國燕窩市場總體呈現供給側與需求側雙增長格局,2020年國內燕窩消費市場規模達到400億元左右,年增長率33%。

近幾年,鮮燉燕窩已經成為整個行業的必爭之地,業內出現了像小仙燉、燕之初、燕小廚等品牌,且成長迅速。不過,這也帶來新的監管難題。其中,幹燕窩在大部分情況下,看品相就能分辨出品質等級;但經過食品工業加工成碗燕、鮮燉燕窩及其他產品後,消費者往往難以分辨其價值,成為行業亂象的根源之一。

2020年,有機構對多款即食燕窩進行測試後發現,燕之屋、同仁堂、康富來等品牌的產品,97%以上是糖水及增稠劑,營養價值不如雞蛋和牛奶。其中,某頭部帶貨網紅銷售的即食燕窩,其唾液酸含量僅為0.014g/100g,蔗糖含量4.8%,碳水化合物為5%,不含蛋白質和氨基酸,以《中國藥文化研究會即食燕窩團體標準》“理化指標”來看,本質上就是“糖水”。

對於眾多燕窩生產商家而言,如果燕窩功效遭到重大質疑,消費者不再願意為此類產品買單,面臨的可能是業績滑鐵盧。

這方面,資本市場上已有先例。公開信息顯示,人民日報微博曾稱阿膠、紅棗、紅糖這些“補血神品基本沒用”;後來國家衛計委(現國家衛健委)全國衛生12320官博發文稱,“阿膠由驢皮熬制,主要成分就是膠原蛋白,因為沒什麽鐵,所以也沒有補鐵補血的作用”。功效屢遭質疑後,有著“滋補國寶”之稱的東阿阿膠,在2019年業績出現大滑坡,營收大降59.53%,至今也未能恢復到2018年之前的營收水平。

而從燕之屋的屢次上市折戟來看,若要論“保健品+金融”的玩法,燕窩比起阿膠還差點火候。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