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变美”的闭环式解决方案,“妆食同研”品牌Indie Pure乐了如何让1+1大于2?

 浪潮導讀:在健康純凈的肌膚狀態之外,消費者更想要的是一種不被束縛的精神與生活態度。

美妝和食品行業,是過去兩年新品牌崛起最主要的兩大陣地。

其中的一些共性趨勢,比如健康、天然、成分黨;以及彼此之間的互補屬性,比如食補與護膚的協同效應,讓這兩個水大魚大的超級賽道開始孕育出一些新的物種和可能性。

一方面,主打“妝食同源”的化妝品開始活躍了起來,資生堂、FANCL、絲芙蘭、Nordstrom等美妝品牌紛紛上架口服美容產品,而POLA為首的保健品公司也表現搶眼;

另一方面,從口服玻尿酸、膠原蛋白肽做切入,以buffx、wonderlab為代表的功能性食品開始在年輕群體中風靡……整個垂直市場仍處在早期的藍海狀態,空間巨大,增速可期。

這其中,有一家低調且頗具戰略與實力的公司——健康護膚獨立品牌Indie Pure樂了。

 

他們將概念升維成“妝食同研”,同時切入兩條賽道,在研發端與科技端做重投入,不去做流量玩家,卻取得了非常好的市場成績,近期還完成了數千萬元的首輪融資。

近日,浪潮新消費專訪Indie Pure樂了創始人Kris,從市場、產品、理念三個維度討論了“妝食同研”在當下消費環境中的緣起、形塑與未來。看似新奇的概念背後,其實隱藏著Z時代所帶來的產品創新思路與巨大市場機會。

01

內外兼修的“變美”市場需求

“妝食同研”品牌帶來入局良機

Indie Pure樂了的初印象,這是一個定位非常獨特、有意思的新創品牌。

不同於大多專注於護膚美妝或功能性食品的品牌,Indie Pure樂了同時切入了這兩條賽道——既有護膚品,也有功能性食品,即「妝+食」,這是目前市場上很少見的跨品類策略。

但對於消費者來說,「雙管齊下」已不是什麽新鮮事。從外在妝容、防護到內在口服美顏,愈發追求精致的Z世代年輕人已經習慣了內外兼修。CBNData發布的《2020中國美顏消費趨勢白皮書》也顯示,護膚風尚正由外在的護膚調理轉向至美容內服,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注重美麗的“內在修行”。

針對這樣新興的用戶需求,市場其實已經有了相關的解法,那就是“妝食同源”。

這不是一個新概念,早在古時的中醫體系中,已有“內服外用”的理念存在,很多食物都有藥用價值。到了現代,最先興起的是“藥妝”,強調植萃精華與微生物成分的天然性、安全性;而後口服美容產品也如雨後春筍般開始出現,通過飲食或天然成分的內服來達到養顏美容效果的食潮開始風靡。

這樣的浪潮不僅吸引了眾多新創品牌入局,很多國際大廠甚至跨界巨頭也虎視眈眈。例如可口可樂推出了全新的γ-氨基丁酸膠原蛋白肽植物飲品,蒙牛的凝純系列、伊利的新食機系列等產品也都涉及膠原蛋白的內服場景。

Indie Pure樂了創始人Kris有不同的看法,她認為,對於市場端來說,消費者認知中的“妝食同源”,其實偏向於“將一種核心有效成分,同時運用到妝和食兩個產品中”。這種概念的嚴格定義反而限制了產品的創新和發展空間。

比如,有些食品中的核心營養物質和有效成分,如果要應用在護膚層面,其實需要在防腐、濃度、有效性、與其他成分是否互斥等多個層面進行考量。在很多情景下,這並不是最理想的一種解決方案,有時甚至與消費者的期望背道而馳。

Kris強調,消費者通過內服外用所追求的,並不是“同一種物質”,而是要解決“同一個需求”。實際上,市場呼喚的是一整套有機的、閉環式的產品解決方案。

因此,跳脫出“妝食同源”的框架,不糾結於“源”的一致性,產品才能更靈活的基於同一個功能,去進行不同配方,不同應用場景的研發。這也是Indie Pure樂了品牌創立的初心之一,“妝食同研”才能更加契合地擊中當下消費者的需求痛點。

所謂“同研”,指的是「妝」和「食」的產品針對共同需求去研發,不一定采用同樣的成分,但一定達到1+1>2的效果。這並不是為了凸顯品牌概念而生造的新詞,而是從消費者視角出發的重新定義。

類似的理念在國外也有可以對標的品牌存在。比如在美國,耶魯大學皮膚科教授創立的同名品牌裴禮康是這個領域中的佼佼者;在日本,以美白丸為主打產品的雙賽道品牌Pola也曾風靡一時。

這樣的市場定位,或許獨特,但恰逢其時。Indie Pure樂了將賽道升維,突破了單一「妝」和單一「食」的一維市場布局,用雙賽道的二維市場站位結合輕醫美場景下的專業補劑,構建起穩固的市場與品牌發展結構。

 

談到為什麽是現在來做這麽不一樣的品牌,Kris也提到她對於當下市場的三個洞察:

第一,從產業的角度看,近年對生物活性物質的研究取得了非常大的進展,在產品化層面有著很高的天花板。而從燕窩酸,麥角硫因這些活性物質,到終端消費品,這中間需要有品牌來做翻譯和解釋,去傳達給消費者。

第二,從宏觀的角度看,當一個經濟體的人均GDP邁過1萬美元的時候,個性化、本土化、情感化的消費需求會迎來爆發,當下的中國正好處在這個消費變革的歷史節點上。

第三,從微觀的角度看,Z世代消費者對於奶茶、燒烤等品類的消費頻次明顯變高,在生活習慣上也會面臨熬夜等場景。伴隨而來的肌理與生理問題將衍生出一系列新的需求,例如抗糖。這將給新創品牌提供一個很好的市場切入口。

“追求‘朋克養生’的這批年輕人,他們怎麽在生理和心理上達到一種追求健康的自恰?代餐或許不是最好的解法,消費者追求的是‘既要又要’,一邊喝著奶茶一邊吃著抗糖片,然後就能又享受美味又保持美麗。我們認為這樣合乎人性的底層邏輯才是跑得通的。”

02

拆解Indie Pure樂了的產品壁壘

重科技、強場景成為關鍵

不過,食品和美妝終究是兩個賽道,跨行業的產品研發和市場策略有著天然屏障。“妝食同研”意味著需求端存在一定意義上的同源性,但在商業上,兩者的生意邏輯和供應鏈邏輯可能完全不同。這對於一個初創品牌來說是不小的挑戰。

 

 

Indie Pure樂了科技溯源—華熙生物世界透明質酸博物館

怎麽去克服中間的一系列難題?Indie Pure樂了其實也經歷了很多的調整與探索。

首先是產品策略上的優化迭代。

最開始,團隊主打的是CP產品套裝,也就是用針對同一需求的配套產品去打開市場。但是大家發現,消費者對CP產品組合的認知,是需要時間來積累的。雖然這種策略並不是不行,但對於一個新創品牌來說,快速的提高市場認知度更加重要。

因此,Indie Pure樂了慢慢轉變成了大單品策略,先用白芸豆抗糖片這樣的單品打開市場,再以食帶妝,用“食+妝”的方式樹立消費者對於品牌的形象認知。

 

“因為從消費頻次和消費痛點來看,‘食’這個賽道是更容易切入的,只要消費者對Indie Pure樂了有了‘抗糖’的認知,我們可以自然地將這個底層邏輯延展到CP產品組合上。”事實上樂了的策略也開始奏效,越來越多的人在良好的單品體驗後開始購買樂了的妝食產品

這樣的調整,是在順應人性、尊重消費者既有習慣的同時,傳遞出新的品牌理念,慢慢地教育和培育市場,讓品牌與消費者共同成長。

再來看研發端對科技的重投入。

要想真正打通“妝”與“食”中間的閉環,光靠產品策略還不夠。研發端的實力,才是一個產品品牌真正能立起來的底氣。

目前市場上,雖然也有很多主打口服美容、功能性食品的新創品牌,但大部分團隊的重心依然在品牌塑造和前端流量玩法的創新上。落地到產品研發,很多僅僅停留在把現成的專利拿過來用,通過工廠ODM/OEM的方式生產出來。

Indie Pure樂了的策略是與科研巨頭華熙生物研究院共創,從最源頭的成分科技端去做研發,創造更多的可能性,形成產品的科技壁壘。

 

華熙生物本就是世界透明質酸的隱形冠軍,穩據全球市場的半壁江山。同時也是業界公認的科研先鋒,近年圍繞生物活性物質的研發和生產,聚焦大健康在

功能性糖和氨基酸領域有長足發展,GABA、麥角硫因、依克多因更多被普及應用。

Indie Pure樂了通過與華熙生物研究院的共研共創,成功將Resetage抗糖專利應用於市場,打造抗糖內外養膚的閉環。同時在護膚線中,利用了華熙生物核心發酵技術所生產的玻尿酸原料。在抗糖片上,Indie Pure樂了則采用了美國phase2白芸豆,活性指標(AAIU)是市售其他白芸豆的5倍。

除此之外,Indie Pure樂了的原料合作方Symrise、DSM、BASF、CRODA均是世界一線,為品牌鋪設了夯實的科技基礎與完整的科學底層邏輯。

最後是市場洞察的凝練與精準。

“5D小白飲”這款Indie Pure樂了的明星產品為例:最初立項研發的動機,就是團隊看到了Z世代消費者中不一樣的需求——年輕人對於光電醫美項目的消費,已經呈現出高滲透、高頻次、快餐化的趨勢;但是整個市場中,只有術後修復的面膜產品,醫美垂直賽道的術前、術中、術後口服修補市場仍是一片空白。

 

因此,團隊找到了三甲醫院出身的資深成分顧問Kenjijoel、京西醫院的皮膚科醫學博士李凱醫生等諸多專業醫學人士,就光電醫美項目後膠原蛋白的生成修復,定向的研發了口服產品“5D小白飲”。用14項前沿科技和17種精粹成分,來解決醫美術後的疤痕修復、減黑美白、立體補水等痛點需求。

 

這中間有不少的取舍與打磨,譬如產品的口感、容量、粘稠度怎麽決定,用玻璃瓶還是塑料瓶,怎麽讓消費者去堅持飲用……Indie Pure樂了對每個細節都做了反復的論證和研發,在原料端、驗證端、包材端和劑型端進行了上百次的測試,歷經9個月才將初代產品定型。

正因為非常精準地捕捉到了Z世代的需求點,“5D小白飲”甫一上市,就成了Indie Pure樂了復購率最高、轉化率最高的產品,還斬獲了2021年時尚健康美妝大賞-抗糖補劑大獎。

 

這樣的案例無數次發生在產品的研發過程中,例如:

·“氨基酸凈透潔面霜”限定在了100mg的扁平包裝形式,就是為了能夠讓消費者帶上飛機,在行李箱中也易於收納;

·相較於市場上的其他競品,“白芸豆抗糖片”對口感更加重視,產品的味道、甜度、軟硬度、吞咽感受等等都經歷了60-70輪左右的測試,讓消費者的食用感受更加愉悅;

·“水光氣泡糖”為了解決發泡成分的脹袋問題,與工廠合作研發鋁膜袋上的幹燥劑工藝,是目前市場上同品類能夠做到獨立包裝的唯一一家;

·……

在這三大方面的支撐下,Indie Pure樂了突出的產品力得到了非常良好的市場反饋,除了上述提到的「5D小白飲」,明星產品「樂了三好面膜」「樂了抗糖片」,分別獲得瑞麗美容大賞年度容養組合創新大獎;

三好面膜還登上了天貓小黑盒緊致塗抹面膜榜單的第一名,得到了行業專家、權威媒體、消費者的一致好評。

 

03

從產品到理念

“美沒不同”與Z時代獨立精神同頻共振

Indie Pure樂了不是流量型的玩家,走到今天,雖不能說完成了品牌完整的從0到1,但也在迅速的補齊認知,踏實地走到了0.5的關口。

新創品牌最忌諱的就是自嗨,很多品牌都在說要洞察年輕人,但很少有真正做出符合年輕人預期的產品,這裏面的誤差是如何產生的?

談到這一點,Kris認為,當下的年輕人被“過度的標簽化”了。“我們看到市場上的很多報告,一直在用各種標簽給年輕人做分型,給他們打上不同的符號。實際上年輕人深層次的情緒和自我,是不可以被簡單定義的。”

因此,恰如品牌名所呈現的一樣:Indie spirit,獨立的精神,Pure skin,純凈的身心。Indie Pure樂了在品牌表達上特別側重於Z世代自我審美意識覺醒,用「美每不同」來傳遞自身的精神主張。

 

“在健康純凈的肌膚狀態之外,他們更想要的是一種不被束縛的精神與生活態度。”

“美每不同”,用審美平等建立與新世代陪伴式的溝通方式,Indie Pure樂了希望能從產品到理念,更進一步的積極引導新一代年輕人對於美、價值觀的正向認知。

這樣的引導還也體現在對產品的環保設計與包裝上,比如Indie Pure樂了全線使用可降解可回收的包裝包材,國內首創環保鐵盒化妝品包裝形式,在玻璃瓶包裝上使用打印工藝,替代標簽;同時采用環保紙張、100%甘蔗原料軟管包材等等。

“雖然使用像甘蔗原料包材這樣的材料,會增加我們的成本溢出,但「環境友好」是Z世代特別在意的一個點,我們就不能去放棄。”

 

我們發現,Indie Pure樂了不像市場上的其他玩家一樣,在品牌層面或體現傳統滋養,或主打先鋒潮酷,它的品牌表達和選擇的方式更契合Z世代所追求的精神畫像——獨立、自由、個性、多元、環境友好。

Indie Pure樂了來說,無論是雙賽道的產品選擇,還是未來所主打的【CP產品組合】的銷售策略,“陪伴”與“引導”將成為品牌最重要的兩個關鍵詞。

因此,這種自我表達的共通與精神層面的共鳴,或許能讓Indie Pure樂了更擊中消費者的情緒,讓品牌的理念價值得以更好的展現出來。

不局限於產品賽道與市場固有的框架認知,而是從消費者的根本需求出發,針對“變美”的內外兩面提供閉環式的解決方案。同時,找準更垂直、顆粒度細的場景來做產品研發的切入口,用科技實力來支撐產品力,用獨立精神來彰顯品牌價值。

Indie Pure樂了讓我們看到,在消費變革的浪潮中,一個更懂Z世代變美需求的聆聽者,一個商業模式上先鋒式的探索者。

Indie pure樂了近期也完成數千萬Pre-A輪融資,投資方為雅迪數媒集團,本輪融資將用於產品研發、品牌建設、團隊建設等。“妝食同研”看似新奇的概念背後,是團隊高度凝練的市場認知與產業思考,也讓品牌的成長有了更多的空間與生命力。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