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电商终成「赚钱的生意」
文:妮 可
來源:零售氪星球(ID:LS-KXQ)
企業不是不能批,但不該被瞎批。
比如,盒馬扛不住“新零售”大旗了,叮咚買菜會不會成為下一個每日優鮮之類的臆斷……
這幾年,包括每日優鮮“倒下”的諸多業內洗牌,嚴重拖累了同行,要治好這種懷疑後遺症,只能靠賺錢的成績單。
過去數年,一些生鮮電商的名聲確實不大好。互聯網式燒錢補貼大肆擴張拼規模,低毛利、高損耗,不能自我造血,灰頭土臉退場的玩家不少,讓人不免看衰這“幾捆白菜蘿卜”的生意。
不過,吹盡黃沙始見金。當短跑選手們陸續出局,這些年,不往深走,構建能力、創造新價值的生鮮電商們,已陸續看到賺錢的曙光。
2022年,盈利,是生鮮電商們提及業績時極為活躍的關鍵詞。
01
為生鮮電商“正名”
11月17日,在阿裏巴巴最新發布的2023財年第二季度業績裏,盒馬為代表的直營業務終於熬成“新亮點”。
財報提及,截至2022年9月30日,阿裏巴巴直營及其他收入同比增長6%至人民幣647.25億元,主要受惠盒馬收入的強勁增長,其線上訂單收入占比保持在超過65%的高水平。
在這個季度,正是通過提高毛利率、降低線上訂單履約成本及提升運營效率,盒馬實現了健康的同店銷售增長和顯著減虧。
截至2022年9月30日,不包括開業不到12個月門店,絕大多數盒馬門店的現金流為正。
“我相信盒馬盈利近在咫尺了。”
今年10月底,盒馬CEO侯毅在供應商大會上提及,“很多人說,做生鮮不打價格戰、不補貼沒法做生意。”侯毅說,“因為我們堅持了品質,不打價格戰,今天盒馬也成功了。”
2021年,盒馬年內新開四城市均實現首月盈利。此外,三江購物也曾披露,其運營的寧波盒馬實現連續六個月盈利。
有接近樸樸超市人士稱,這家總部在福建的前置倉生鮮電商在福州、廈門市場已實現盈利超過一年,深圳、武漢、成都、廣州等市場正在爬坡。
叮咚買菜,在11月發布2022年Q3財報後,創始人兼CEO梁昌霖說,“按現在的發展速度,完全可以在今年Q4基本實現Non-GAAP標準盈利。”
2021年12月,叮咚買菜上海地區就實現整體盈利。2022年Q2,叮咚買菜Non-GAAP凈利潤2000余萬,首次實現階段性盈利。
2022年Q3財報顯示,叮咚買菜平台營收下降,但毛利潤同比大漲58.2%,達17.9億元。毛利率達30.0%,比2021年3季度的18.2%提高了12.8個百分點。
2021年Q3開始,叮咚買菜實行“效率優先,兼顧規模”的策略。目前看,效果已然顯現,2022年Q3成本降幅很大,達-17.9%,帶動毛利潤大幅增長。
一直以來,生鮮電商被廣為詬病的就是燒錢換份額,補貼搶顧客,不能自我造血,難以為繼。但通過效率改善和商品力提升,叮咚買菜的自我造血能力提升很快。
2022年Q3,叮咚買菜費用合計21億元,比去年Q3的31.5億元下調33.4%。總費率35.3%,而去年同期為50.8%。
分拆看,占比最大的履約費用從去年3季度的23.1億元下降至本季度的16億元,下調超過30%。履約費率為26.8%,比去年同期優化10.5個百分點。
叮咚買菜CSO俞樂認為,這主要源於客單價提升和一線人效的持續優化。
商品力提升,叮咚Q3的AOV(Average order value,平均訂單價值)對比去年同期提升25.0%。前置倉配送人效對比去年同期提升15.8%,倉內人效對比去年同期提升29.6%。
此外,叮咚買菜客單價比去年同期提升25.0%,單個新下單用戶的獲客成本對比去年同期也大幅下降32.6%之多。
毛利率大幅提高,總費率顯著下降,帶來的積極變化便是虧損收窄。2022年Q3,叮咚買菜虧損率為-5.8%,同比去年優化26.7個百分點。Non-GAAP口徑下的虧損率-4.8%,同比去年優化27.1個百分點。
叮咚買菜創始人、CEO梁昌霖說,“叮咚買菜已從一個需要外部輸血的創業公司,逐漸成長為一個能夠自我造血的、有強大生存能力的創業公司。”
而在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看來,今年1月起,盒馬就已在保持較高增長前提下,呈現穩定的造血能力。
“2022年,盒馬鮮生銷售額同比增長超25%,盒馬X會員店增長超247%,奧萊和鄰裏的增長達555%。”
在10月的供應商大會上,從盒馬首席商品官趙家鈺公布的數據看,盒馬的發展,比很多人想象的好得多。
02
從效率到商品:生鮮電商的能力和價值
生鮮電商要怎麽進入盈利正循環?
很簡單,回歸零售本質。一方面,應用技術降本增效,顯著高於傳統零售;一方面,供應鏈和商品上發力,不斷提供滿足新一代消費者需要的新商品,匹配新生活方式,品質更高,價格更低。
這兩個方面,無論盒馬,叮咚買菜,還是樸樸超市,這幾年都花了很大功夫,也在逐漸顯效。
目前看,盒馬的數字化操作系統是一個核心壁壘,包括門店運營、商品庫存實時計算、補貨系統、門店間和第三方運力的調度等,均需大量建模和復雜算法以及基於分鐘級別的SOP支撐。
知名零售專家顧國建曾舉了一個例子:盒馬鮮生上海浦東金橋店,線上最高可達20000多單/天,同樣位於上海松江一家大型連鎖超市線上出單量1400單/天時,整個賣場已一片混亂,兩家商超都是4000多平米,但線上承接能力天壤之別。
在顧國建看來,差別在於,盒馬對所有業務環節、作業時間和動作形成標準化作業流程和數字化,從而實現更高效率。
梁昌霖說,未來,叮咚會持續在食品研發、農業科技和技術數據算法等方面持續研發投入,這些基礎設施投入將加強競爭優勢,帶來長期價值。
《第三只眼看零售》披露,2022年起,樸樸超市針對倉儲、門店、履約等各環節進行流程優化降低成本。一位樸樸超市內部人士說,“其實是向管理要效益。互聯網行業創業之初跑馬圈地,管理較粗放,精細化運營可以較大提升人效,降低成本。”
未來的零售,商品運營力是不可或缺的基本功,但一定是全渠道運營,具備強大數據能力和數字化,生鮮電商有先天優勢。
除了技術降本增效,這些年,生鮮電商在上遊供應鏈的改造和投入,積累下來,推動商品形成更高毛利率。
一位業內人士評價說,“長期看,就這幾捆白菜(的生意)上,上遊很多事情做下來還是很有意義的。”
“盒馬的增長和提效,一方面來自於豐富的自有品牌商品和差異化商品,很好地滿足了城市消費者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另一方面,則來自近幾年盒馬對生鮮供應鏈的重投入。”江瀚認為。
11月15日,盒馬在杭州的最新一家自建供應鏈中心投產,這是盒馬供應鏈在全國布局的8座供應鏈中心之一,此前武漢、成都兩座供應鏈中心已在今年陸續投產。
截至今年10月,盒馬已在全國構建5大樞紐中心、8個供應鏈運營中心、百余個產地倉、銷地倉,倉儲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110條幹線線路。
這套倉網服務體系,降低供應商供給成本,也讓盒馬的新商品開發、生產和銷售快速落地和規模化。
一份2021年的行業研究顯示,中國超市百強企業裏,自有品牌商品平均銷售占比僅為4.3%。而囊括生鮮、標品、3R食品的盒馬自有品牌銷售占比,今年已達35%——幾乎與山姆會員商店在國內市場實力相當。
對叮咚買菜來說,這兩年加速構建具體場景和細分人群商品,努力提高平台上售賣商品的品質。即使這些努力和投入成本,有時候消費者在短期看不到。
梁昌霖舉過一個例子,為了避免韭菜、小蔥種植中普遍存在的農藥農殘超標,叮咚團隊跑遍中國10多個省份,最後通過D-GAP和訂單種植來建立品質靠譜的韭菜和小蔥基地。
一個生鮮供應商說,他接觸的一些平台幾乎不在乎商品農藥殘,無門檻上架,出問題罰款下架再上,“但叮咚買菜從源頭嚴控”。
電商模式已不是核心競爭力,更像是一種基建,用更高效率,以及更好商品吸引消費者,生鮮電商成為更領先的零售商。
盒馬首席商品官趙家鈺透露,目前用戶平均在盒馬上一個月消費4.5次,是很高的黏性。今年盒馬付費會員同比增長有50%,盒馬鮮生店和X會員店消費的用戶越來越多。
而叮咚買菜,隨著叮咚商品力和商品品質提升,代表叮咚“忠粉”的叮咚會員用戶,次月留存率高達84.2%。
叮咚買菜CSO 俞樂認為,“這些會員在叮咚時間越久,月度GMV貢獻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
03
代表未來的生鮮電商
任何一個行業初起,總是隨著海量玩家進入,不斷淘汰,最終留下具有強韌生命力的玩家。
直到現在,還有人質疑盒馬陷入多業態探索的迷宮,或者將叮咚買菜部分城市業務收縮視為失敗的信號,也看不到樸樸超市在南方市場的風生水起……
如果深入了解生鮮電商們近年的努力,在技術上持續投入降本增效,在供應鏈和商品上不斷深入布局,以及獲得消費黏性的加速提升,就不會草率看衰生鮮電商。
這幾年,內外交困,商超業面臨巨大的轉型壓力。行業轉型的節點,積極探索的生鮮電商是最積極的力量。
對於電商,更需長期主義視角。無論亞馬遜,還是京東,都是虧了N年才全面盈利,判斷的關鍵是:不斷的投入是不是變成能力積累,變成價值創造。
有行業人士預測,再有20年,中國一定會出現像“沃爾瑪”一樣的零售巨頭——候選者一定是從眼下代表最先進生產力的生鮮電商裏誕生。
生鮮電商還在不斷迭代和長肌肉,終將會成為一門賺錢的好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