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登5年北京米其林的上海菜馆,屋里厢凭什么?

10月12日,“2024北京米其林指南”榜單揭曉,屋裏廂被評為米其林二星餐廳,這是它第五年獲得米其林二星殊榮。

在北京美食圈流傳一句話,“想吃上海菜,就去屋裏廂。”在2024米其林指南發布前夕,搜狐美食見到了屋裏廂創始人、上海菜名廚朱海峰,一起聊了聊他眼中的上海菜,朱海峰堅信,真正好的菜,是有溫度的,這份溫度,正是廚師思想的表達。

# “讓年輕人去體驗真正的上海菜”

與許多進京的上海菜,選擇改良口味、適應市場不同,傳承最傳統的上海本幫菜是屋裏廂最核心的定位,也是朱海峰創立屋裏廂伊始就確定的方向。

時間回到幾年前,坐在北京胡同裏,朱海峰有了做一家上海私房菜的想法。上海菜既分為傳統的本幫菜,又分為新海派,思考過後,朱海峰決定做最傳統的口味,“讓年輕人去體驗真正的上海菜是什麽樣子。”

那時候,朱海峰想得很簡單,就是分享美食、認識朋友,飯館的名字叫屋裏廂,用上海話講,是“家”的意思,這也是為了讓客人找到回家吃飯的感覺,“放松、舒服,沒有任何條條框框”。

就這樣,屋裏廂從小胡同,開到南鑼鼓巷,一個包間加兩三桌散台,再到現址的三裏屯,地點一直在變,但屋裏廂的裝修風格一直是樸素、溫馨,簡潔大方的,味道也始終如一。

屋裏廂的大菜單裏,招牌菜一直是上海最傳統的本幫菜,比如本幫熏魚、花雕醉雞、糖醋小排、蔥油面、酒釀圓子等。一些在北京不太能吃到的“老菜”,在屋裏廂同樣可以一飽口福。

這裏所說難尋的老菜,有的是由於技法傳承的局限,不能還原老味道,還有的是在市場化的過程中,因為經濟收益有限,而慢慢少有人做了。

比如,田螺塞肉,聽起來簡單,就是把螺肉混合豬肉,塞在田螺中一起燒制即可。但在實際操作中,想要達到最佳的口感,是需要一定技法支撐的,並且也比較耗時。因此,在北京的許多上海菜館中,都沒有田螺塞肉這道菜,但屋裏廂將它保留了下來。

在朱海峰看來,這很平常,“做起來談不上特別難,熟悉就得心應手了,就看願不願意去做。”

在追求快捷、效益的當下,這份願意已經頗為稀缺。談及日漸流行的預制菜,朱海峰認可預制菜的便捷與標準化,在能保證味道的前提下,確實適合做簡餐快餐。但它無法滿足精致餐飲的需求。

一個好的廚師,就像好作家,需要有豐富的想象力。同樣地,朱海峰也覺得,“一個真正好的菜,是有溫度的。”這個溫度,指的是廚師的想法,他想要通過菜表達什麽內容。一道菜,就是一個賦予了廚師想法的作品,這一點,預制菜顯然無法匹敵。

# 在現有基礎上,再往前走一小步

屋裏廂菜單中,還有一大部分是時令菜,主要是根據時令變化去嘗試新的菜品。春天,春筍上市,做腌篤鮮;夏天,可以做蠶豆、絲瓜、“六月黃”和黃鱔;秋天有刀魚,冬天有冬筍、塔菜、大閘蟹。

不過,對於新菜品的嘗試,朱海峰從不輕易說創新二字,他覺得,“創新很難,想要讓創新成為經典更難。”真正的創新,需要有理有據,更需要時代和文化的浸染。因此,他更喜歡用改良和微調來總結。

朱海峰常說,“我們對菜品做嘗試時,就是要思考怎麽在現有的基礎上,再往前走一小步。”

哪怕是這一小步,都需要經過很多嘗試和思考。八寶鴨,是上海菜中一道經典的“功夫菜”。傳統的八寶鴨,味道類似於紅燒,吃上去是糯的,但朱海峰想要嘗試微調,與別的口感進行融合。

八寶鴨,圖源屋裏廂公眾號

在經過很多次嘗試後,朱海峰將鴨子改良成脆皮的形式,再在熱砂鍋裏墊好一層小蔥,保證制作過程中小蔥的香味可以通過脆皮滲入。這樣一來,八寶鴨的口感就會跟上海的香酥鴨有了一定的融合。

同時,在國外的工作經歷也讓朱海峰思考中餐與西餐的融合創造。比如說“滬市牛肉”,這一道屋裏廂的招牌菜,就是二者結合的嘗試。在口味上,朱海峰用西式黑胡椒與中式白胡椒碰撞,在調料上,又用了西式的黃油、中式的耗油和蒜。口味叠加、不斷碰撞。

朱海峰覺得,牛肉全熟,“口感不一定會最佳”,所以他大膽地引用了西式牛排的熟度劃分,分成不同熟度,供食客們選擇,“5分熟,汁水多一點,8分熟,香味濃一點。”為這道菜品增加了多元化的體驗。

對於新的嘗試,朱海峰永遠保持開放的學習心態,無論是天津農家樂的家常燉雞,還是上海串門時家裏做的蔥油蠶豆,他都願意去了解和交流。

# “在一個菜系和文化面前,人是很渺小的”

連續五年獲得米其林二星餐廳,在北京的上海菜館中,屋裏廂獲得的榮譽是最高的。不過時至今日,屋裏廂都沒有開分店,朱海峰覺得,是自己的基礎建設還不夠完善。

圖源屋裏廂公眾號

這與個人風格有關。朱海峰說,作為廚師,有人屬於“低頭鉆研的”,還有人是“不斷嘗試的”。在過去,朱海峰屬於前者。

他是烹飪學校出身,在建國賓館工作過,也在廣東、山東、天津、陜西等地的社會餐飲接觸了很多不同的菜系,“做菜一板一眼”。有了國外經歷的工作後,他更自信,對於廚師的理解更深,慢慢地向“不斷嘗試的”類型變化,成為“居中”型的廚師。既有低頭鉆研的一面,也有不斷嘗試的一面。

這在某種程度上符合上海菜的特點與發展。朱海峰覺得,上海菜與上海文化息息相關,“都是海納百川”。因此,想做好一家上海菜館,是要在保留根和精華,保留地方特色,並且要善於變化,不能一成不變。

這個根,取決於上海菜各派系傳承的邏輯,“不管核心是什麽口味,集中體現什麽文化,把它展示出來,這就對了。”

在此基礎之上,考驗的就是廚師的表達。“雖然說是藝術品有些誇張,但菜就是廚師的作品。”

直到現在,朱海峰依舊看重分享與表達。他在屋裏廂裏將 100 平方的單間變成了私廚空間。門口一整面酒櫃墻,擺滿了朱海峰的私人收藏以及客人寄存的紅酒。餐桌旁邊設有一個料理台兼吧台,可以為食客完成“隱形菜單”。

很多時候,是食客提出一個想吃的菜品,朱海峰做好後,大家再一起品嘗、探討,去改良,創造更多的可能性。這個過程中創作出來的菜品,不見得每次都是成功的,但他覺得,基於一個大家都感興趣的話題,不斷交流互動,“本身就是一起做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朱海峰總是覺得,“在一個菜系以及菜系背後蘊含的文化面前,人是很渺小的”,所以想要菜系、行業發展,想要真正展現出菜系的文化底蘊,更需要前後輩、同行之間的接力、借力。

作為行業中的一份子,“我們要跟更多食客去分享技能、作品,行業內的人更有義務去傳承。這是實實在在的兩點。”

出品|| 搜狐美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