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风口的中式烘焙店,凉得更快

文:沈帥波

來源:進擊波財經(ID:jinbubo)

大家好,我是沈帥波,今天我們講的這期,有點復雜。我們的投稿粉絲小E講的是她的爸爸老E的創業故事。這個故事比較有意思的地方是,老E不是一個創業新手,而是西式烘焙開店老炮,目前有開8家西式烘焙店,都經營的不錯。然後呢,最近兩年,老E又開了3家中式糕點店,目前2家店正式關門,剩下的一家引入了西式面包才得以活著的故事。

老E的中式糕點,關門得相當經典,可以說踩中了開中式糕點店的所有坑,所以一定不要錯過!

(本文由我們原創的視頻腳本根據文字特性修改而來。歡迎大家關注我們的視頻號鴨!各平台名字均為:@進擊的沈帥波)

先簡單介紹下老E的情況:

老e大學就讀的是食品工程專業,在他們這個年代大學生還是很少的。雖然學歷很牛逼,但是最後還是在老家開了一家面館維持生計。這一幹就是熬到了40多歲。

但老E又非常勵誌,在2005年一些機緣巧合之下,帶著自己的不甘心,在浙江的一個三線城市開了自己的第一家西式烘焙店,十幾年的經營下來,目前擁有了8家連鎖門店,而且都是一個人的,沒有引入任何資本。(真的挺勵誌了 勸各位粉絲可以回家PUA一下父母,不要再把年齡當借口了)

01

老E總結,為什麽他能做起來西式烘焙店,有3點:

1、時機好,2005年的時候烘焙行業還沒像現今這樣百花齊放,他又很努力很堅持地搞下去了

2、老e比較老派,有匠人精神,所以對各種原材料的把關都很嚴格,這讓他的生意充滿了口碑營銷,但也導致了他的西式烘焙沒有引入資本進一步大規模擴張,因為擔心自己管控不了品質

3、產品、裝修的及時更新換代。

Eg.比如說蛋黃酥這個產品,老E在杭州一家面包店吃到後驚為天人,大費周章得知了一個消息:蛋黃酥是那家店請了一位中國台灣的老師傅做的,於是立馬花了大價錢把這個師傅請了過來做類似的產品,並根據當地人的口味進行調整。現在老E西式烘焙店裏的蛋黃酥已經是每年中秋店裏賣得最好的產品。

Eg.經常去別的城市學習, 調研,嘗試被他認可的產品,就帶樣品回來讓店裏的師傅學習。

Eg.從開業至今換過三次門店的裝修風格。每一次的裝修都要更年輕、符合主力消費人群的喜好。

這十幾年經營西式烘焙店的期間,老E很早就萌動做中式糕點的想法,但那時候這類中式點心大多數還是以路邊攤小攤販等等,按斤稱,價格也都比較低廉,中式店的整個配套的產業鏈都沒有起來,配套的包裝、裝修,在當時都還沒有成熟的供應商。直到近幾年隨著國潮風的興起,市面上中式糕點的品牌也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老E覺得時機已到!上天給了他第三次機會開啟人生上升階段!

首先他有開店的本金;其次有人手,可以抽調現有門店的老員工,無論是後台的烘焙師傅、中工,還是前台的銷售、門店經理,由他們來帶新店的新員工都不用擔心有什麽問題,最後,他還有一部分穩定的原料供應商,對原材料的價格都心知肚明,也不容易被坑。可以說是每個方面都有著現成的經驗和熟練工。

想著自己無論如何總不能比不過那些跨行入局的小白。當時就覺得要發了,一口氣在老家一個二線城市,租了3個門面,一家社區店,一家檔口店、一家商場店,立刻就搞起了連鎖,定位平價路線的品牌。我們先來剖析這三家店門店位置和店型踩中的坑,再來集中說中式糕點店的品類通病。

02

第一家社區店,在一個商場的對面,附近有10萬人規模以上的社區。因為要做三個門店的中央工廠和原料倉庫,所以第一家門店面積非常大,有2層樓,滿足各種品類制作,原料倉儲,電腦打單系統,衛生更衣的要求。

但是這家店的裝修比第二家、第三家還要遲完成,除了面積大的原因以外,主要原因是老E非常“龜毛”(這是小E的原話),極度追求細節,導致裝修施工都拖了很長時間。2021年9月租下門面,一直到今年的4月才開始試營業。

不過開業沒多久,對面商場居然也入駐了一家中式糕點!有了競爭壓力後,女兒小E決定,必須要趕在它開門之前,把店的知名度打起來!於是他們趕緊在線上平台做一波營銷,為了沖單量,做了很大力度的促銷活動,買30-20!在這期間,店鋪的銷售情況還是非常可觀的,單日維持在250-300單。但是這波開業的這波熱度只持續了一個月。原因呢我們後面說。

第二家檔口店的面積非常小,只有20平左右,客人不能進店,需要讓櫃員打包好之後在窗口取。但是地理位置非常好,位於步行街的路口。這裏附近不僅有學校、商務區、還背靠一個小商場的入口,旁邊就是公交車站。平日裏的人流量都非常大,就不要提上班高峰期了,整條街都人頭攢動。本來以為這是個天選之子般的好位置, 但實際開業之後發現:

  • 雖然人流量很大,但是大多數腳步匆匆,很少會有人停下看看。

  • 最致命的是,附近的一條街上已經有過太多的中式糕點店,幾乎把整個品類都做爛了,而且都是開開關關,前前後後更新換代過很多家。這就導致,這附近的居民都已經對中式這個品類不感興趣了。

  • 這條街上每一家店都會安排店員在門口招攬生意邀請試吃,還有很多健身房、教培類的推銷,大多數人對路邊推銷的都很厭煩。周圍只有類似85°C這樣的剛需型的西式面包店生意稍好一些。

  • 沒想到日照竟然也成為了一個問題,每天的日曬長達4小時以上,導致唯一的開放式冷櫃無法儲藏產品。

第三家店是商場店,租金是三家店之中最高的。但是小e發現,即使在打折活動期間,客群入店的時間也是非常短暫的。別看商場早上9點半開門,但是只有下午5點以後客流才會多起來,晚上9點也就散得差不多了,看似你買的是一整天的房租,但是實際上你的有效時間只有4小時。

這些都是租的鋪面造成的坑,但這不是最難的,因為如果只是鋪面問題,老E完全有經濟能力再挑挑地段重新開店,真正打破希望是中式糕點的品類問題。

03

我們以中西烘焙對比來說明問題:

1、首先,中式糕點的消費場景遠不及西式烘焙。

在《天貓2022烘焙糕點行業趨勢報告》中有一個part是關於不同烘焙賽道所在的消費場景,我們可以看到,西式烘焙的品類幾乎占據了各種場景,而中式糕點的消費場景卻只有下午茶、時令贈禮、和養生場景;

我們可以每天一個面包當早飯,但很少有人每天吃桃酥吧,因為我就是桃酥重度愛好者,我都沒法天天當飯吃。

2、中式糕點的成本要高於西式。

  • 中式外場成本遠高於西式,西式店裝修最常見的就是玻璃展示品櫃台+一些開放式冷櫃或中導櫃。客人自取後結賬,一般只要一個店員就足以維持前台的運營。但是中式店因為產品都比較小和易碎,如果你告訴他只能像西式店那樣一盒一賣很多人就直接不要了。而且對中式糕點不像西式面包逐漸融入我們的日常,很多人對中式糕點的一些產品反而是不了解的,需要詢問,這就導致中式糕點的非開放櫃台就需要兩個人,一個打包、介紹,一個結賬。

  • 利潤點不及西式烘焙。

老E告訴我們,經營一家烘焙店,不管是西式還是中式的,必須要3天的銷售額抵得上一個月的房租才算是合格線。對西式烘焙來說,店裏常見的那些7塊-15塊的面包,對店家而言都是不賺錢的,只是引流產品,真正盈利的是蛋糕、禮盒。中式店裏那些糕點利潤同面包一樣,只能跑量引流,但缺少像蛋糕甜點這種利潤型產品,只依靠中式節日的禮盒又明顯“不解渴”。

最大的利潤點直接消失了,客單價又很難再往上提。大多數人對中式店的定位依舊停留在菜場幾塊錢一斤的狀態,客單價可能只有西式店的五分之三。消費觀念也和一些一線城市有很大差別,當地能接受的烘焙單品最高的價格可能就在20左右。

3、抄襲、同質化嚴重

2018年鮑師傅正品店僅有26家,但山寨“鮑師傅”品牌店數量卻超1.000家,嚴重的侵權抄襲問題阻礙了整個中式烘焙行業的健康發展。

此外,中式烘焙目前是一個同質化嚴重、創新力不足的狀況。

比如說西式烘焙店裏,老E跟小E經常會去各種上海常州等各地的烘焙店,去看一些新穎的好的產品,每次都有新收獲,但是中式店的話,基本上就是肉松、芝士、麻薯、鹹蛋黃等人氣原料排列組合,去哪家吃都覺得似曾相識,大家賣的東西都大差不大的,無非就是一些蛋卷、麻薯、酥餅,沒什麽新意。

現在為了彌補虧損,第一家大型的中式店裏也開始大量做土司面包。而第二第三家店,受到場地限制,後台都沒辦法在裏面做大的蛋糕,只能依賴於第一家店的車間,但是配送運輸的成本又很高根本分攤不了成本。他們也試過上線外賣平台,但是現如今外賣平台每天給的推廣量是很有限的,會根據銷售量來計算,等於說店家必須做到第二天的銷量比前一天高,平台才會給到源源不斷的流量扶持,很多時候店家不得不去刷單來維持每天的單量。

小e還和不下10家外賣代運營公司聊過,但是這些運營公司費用都很高,小e結果計算如果和他們合作雖然有單量,但是核算下來自己就是打白工。

根據運營公司的建議,如果要上線平台,定價需要比你原本正常的門店價再上調15%-20%才能保持收支平衡。在新開業的前兩個月,如果要沖刺外賣單量,幾乎要壓掉50%以上的利潤。

並且像面包糕點這樣的烘焙行業,運營公司給過一個大概的數字,如果你的的原材料成本在整體成本的30%以下,那上線平台還有可能做到盈利。這就意味著老E如果選擇上線外賣平台,就得把好的原料換成次的,而老E一把年紀,實在沒法騙自己的良心,最終,老E 還是老老實實重操舊業,繼續搞好手上的幾家西式烘焙店。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