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小众水果被盯上!油柑后,黄皮能在茶饮店卖火吗?
最近,茶飲品牌集中上架新品“黃皮”。
這款地方性小眾水果,能在茶飲店流行起來嗎?
單店最高日銷100+杯,茶飲店爭相上黃皮
幾乎一周內,一款新水果在茶飲店爭相上架——黃皮,不同區域、不同規模的品牌都在推出:
6月20日,益禾堂在限定區域推出海鹽蜜黃皮新品。
6月25日,喜茶在北上廣深部分門店上架黃皮仙露和多肉黃皮仙露兩款新品。明天(6月30日),這兩款產品將在全國門店推出。
奈雪的茶旗下品牌台蓋上新滿滿小黃皮,同樣主打老鹽風味;樂樂茶推出手搗多肉黃皮,保持黃皮果肉特色;混果汁也上架好胃黃皮水。
茶力小怪獸是第2年上架黃皮,在原有產品升級基礎上,又推出兩款高濃度新品。
上架黃皮的品牌,還遠不止於此:總體看,集中在廣深地區,但如長沙的果呀呀等廣深區域外,也有品牌推出。
作為一款相對小眾的水果,黃皮銷量也比較可觀:
據了解,益禾堂的海鹽蜜黃皮,上市不久單店單天較高可賣出100多杯,在近期新品中屬於銷量排名靠前的產品。
台蓋的黃皮也是今年新品中數據表現最好的產品,近段時間廣深暴雨,靠這款產品還起到拉升營業額的作用。
黃皮究竟是款什麽水果,如何上新?來逐一解讀。
口感酸甜的地方性水果,有一定大眾基礎
1、口感酸甜的地方性水果
茶飲店賣黃皮,是選擇了一款小眾水果。
黃皮主產於我國南部,廣東、廣西、台灣、福建種植較多。在此之前,主要的食用方式是當地人腌漬、榨汁或做菜,可以算“民間做法”,市面上幾乎沒有相關的零售類產品推出。
從外觀看,黃皮呈黃褐色卵狀球形,外有柔毛;剝起來似龍眼,果肉乳白色、半透明,口感多汁酸甜。
從特性上看,根據記載,黃皮具有消食、理氣、化痰的功能。因此品牌在推出時會寫出“生津潤氣”、“助消化”等介紹。
作為一款季節性水果,每年夏至後進入黃皮產季節,持續到9月份。
2、相比油柑:略大眾,但記憶點弱
黃皮之前,茶飲店流行過一個小眾水果油柑(點藍字,了解油柑:油柑)。將黃皮與油柑相比發現:黃皮大眾熟知度更高,但口味記憶點較弱。
這是油柑、黃皮果、龍眼三種水果的百度指數對比,時間截取2020年1月到2021年6月:
可以發現,在2020年,油柑沒有被統計進熱度指數中,側面體現了其小眾性。而黃皮果與龍眼相比,黃皮果熱度略低於龍眼,但整體差別不明顯,會在各自的產季迎來一波熱度高峰。
說明作為地方性食用的水果,黃皮日常的普及性會高於油柑,但其“國民度”也不低。
不過從產品層面講,油柑先酸澀後回甘的口感記憶點是其被記住、能破圈的關鍵,黃皮的口感特色驚喜點弱於油柑。
從社交平台看,網友表示:喜歡黃皮、喜歡的是”記憶中的味道、童年的味道”,北方消費者對這一水果的喜好度不高。
統計10個品牌,拆解如何賣好黃皮
通過茶飲店的上架,黃皮有機會受到更多關注、並流行起來嗎?這是許多品牌在進行的努力,總結了10個品牌目前上架的黃皮產品,如下:
1、研發方式:老鹽、多肉是主流做法
可以發現,黃皮的做法主要集中在3個方面:
老鹽/海鹽,延續經典風味
在黃皮的傳統吃法裏,鹽漬黃皮、老鹽黃皮水是常用做法。茶飲店上架這個水果,大多也是將黃皮汁與茶、海鹽糖漿搭配使用,延用這一經典風味。
從研發的角度看,黃皮中加鹽,也能起到提鮮的作用。
手搗/手錘,體現多肉質感
讓消費者吃到新水果、體現黃皮的新鮮感,多個品牌的做法是通過手搗、手錘的方式保留果肉,體現“多肉”。
但黃皮果子小,每個都有2、3個核,剝皮去核的流程復雜,對門店出品環節是個考驗。
據了解,在門店出品都要經過鑷子夾核、剝皮的過程。還需考慮國家食品安全標準,並結合門店單量做好效期和儲備管理。
另外,黃皮皮薄,在儲存運輸環節需要做好管控,挑揀、裝箱、成熟度都需要管理,以減少損壞。
瓶裝,體現價值感
在呈現形式上,延續油柑的做法,多個品牌選擇用瓶裝的方式賣黃皮,體現價值感。
總結下來,黃皮可采用的搭配方式比較廣泛,基本的研發原則可以總結為:
茶:與綠茶、烏龍茶、普洱茶等多種茶都可以搭配;
水果:草莓、芒果、黃桃也適配,但研發建議,結合其酸性口感,更適宜與檸檬、柑橘等酸性水果搭配;
特色搭配:氣泡水的研發方式也在被使用;
小料:加入青梅凍等風味相近的小料
讓消費者認識新水果,台蓋隨產品送一顆黃皮鮮果
2、再看成本:1杯3元成本,售價20元以上
目前來看,黃皮市場價集中在5~8塊錢。
從利潤率上看,一杯黃皮產品用到160~200克鮮果,按8元/斤售價,一杯成本在3元上下,大部分品牌單杯售價20元以上,利潤是可觀的。
據了解,隨著茶飲店的推出,已經出現漲價的勢頭。從總體供應情況看,黃皮處於產季、且在廣東廣西廣泛種植,供應鏈是充足的。
而在考慮黃皮是不是要上架時,更應該考慮這個小眾水果的地域限制。
目前來看,上架黃皮的品牌多集中在廣深地區,如益禾堂等連鎖品牌也是在限定地區推出。對小眾水果的認知、口感的接受度是上架黃皮時值得留意的。
黃皮的啟發:茶飲上新要走小眾路線嗎?
隨著黃皮的上架,有一個現象值得討論:茶飲上新品要選擇小眾水果了嗎?
分析一下多品牌上黃皮背後的原因:
1、上新品,是一次品牌曝光機會
越來越多品牌認識到,上新是獲取銷量和品牌關注度的方式。
激烈競爭下,10款產品,只要抓住1款,品牌就會有“被看見”的機會。要有一個產品被人記住,就容易有“出位”的機會。
據了解,深圳有品牌上架的油柑產品,就幫助門店實現營業額20%的增長。
2、要被記住,普通水果難出創意了
芒果、草莓等等常規大眾性水果的開發方式已經充分。
年初油柑在飲品店上架後銷量、消費者反饋俱佳,啟發茶飲店上新品要有創意、被記住,需要挖掘小眾水果做創新。
3、供應鏈發展是支撐基礎
6月底黃皮進入產季,有大量供應的基礎;同時茶飲企業的供應鏈成熟度得到近一步發展,能夠支撐新的原料可以被快速開發、投入門店多年使用。
另外,在供應鏈處理環節,油柑、黃皮都屬於加工技術工藝要求低的水果,有推廣的條件。
但小眾水果是個值得長期挖掘、深開發的領域嗎?
在油柑、黃皮的思路下,藍莓、蔓越莓、沙棘都是還未被挖掘的新品,以及到潮汕地區發掘清爽型水果、小吃也成為新的研發方向。
但茶飲的本質是做大眾需求,研發有廣泛接受度的產品,為了創新而小眾,這個路能走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