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袋装水,为何难普及?

文:李青林

來源:全食在線(ID:iallfood)

昨天晚上有人問我一個奇葩的問題。

為什麽水都用瓶子裝?

我說不用瓶子裝難道盆裝?

對方沉默了許久,說你out了。

水還可以用袋子裝。

我說像青島散啤那樣嗎?

對方說比那個還高級。

見我沉默了,就發來一張照片。

是最近網上傳播很火的娃哈哈為亞運會提供的袋裝純凈水的圖片。

我心說這種包裝很新嗎?我家樓下賣豆漿的早都用這種包裝了。

說明這是一個成熟的技術。

於是對方又問我,既然是成熟技術,為什麽各大水飲品牌都沒有將其作為主推包裝,反而喜歡用瓶裝。

是呀,為什麽呢?

於是我失眠了。

雖然飲料已經進入淡季,但娃哈哈袋裝水的出現似乎又把消費需求帶到了旺季。

很多網友表示建議量產,看來大家對瓶裝水的審美已經達到了極限。

其實能夠用袋子裝的液體東西很多,例如我們的調味品、果汁、可吸果凍、軟飲料,還有......

而這個技術最早是使用在航天員身上,因為在太空環境中,袋裝水可以更好地節約空間,並且在失重環境下更方便的飲用。

在航天員身上實踐後,袋裝水也開始在地球上普及。

與普通的瓶裝水相比,袋裝水更加健康安全。

這就好比和輸液一樣,飲用水從袋內流出和管道的整個過程處於負壓狀態,沒有任何的外界空氣進入,實現了密封進水。

基本上杜絕了二次汙染,也就是說對方喝你的瓶裝水你會嫌棄對方的口水。

但對方喝你的袋裝水,你只需要把瓶口擦幹凈就行,只要他不是故意惡心你吐進去。

而且這種出水方式本質是通過大氣壓對包裝外部的壓力作用實現出水,所以不用放進嘴裏,用手擠一下就能把水呲出來。

不僅適合情侶還適合基友。

恍惚間我似乎看到了商機。

但我上網搜了一下,發現其實袋裝水的品牌還是挺多的,甚至有媒體統計過目前全國有1000多家袋裝水生產及相關領域。

但這些品牌似乎很多人都沒聽過。

下面出道選擇題,凡是知道這些袋裝水品牌或者見過甚至買過這些袋裝水品牌的請在文末扣個666。

蘇溪山泉、黃山竹滴、南泉媽媽、聽竹、福源泉、榕脈、安吉竹泉、品江南、可潤、水谷、鵝當家、第三元素、官露等等。

這些袋裝水容量較大,在1升到7升之間。

怪不得知道的人不多。

所以,娃哈哈袋裝水的出現,本質上是按照亞運會場館制度定的包裝。

沒想到卻讓年輕人眼前一亮。

而袋裝水的使用場景似乎更加廣泛,比如露營,可以整幾袋大容量的袋裝水,既節省空間還耐喝。

再比如小容量的袋裝水可以輕松放進包裏,而當下的包裝袋質量完全可以抵禦正常的擠壓,但如果你把它踩在腳下摩擦那就是你的不對了。

但為什麽這個成熟的技術沒有大規模的應用到水飲身上?

從廠家的立場來看,可能瓶裝水更容易長途運輸,並且能夠將包裝畫面感立體的呈現在消費者眼前,更容易搶占排面。

畢竟瓶子還有個造型,還能拉個花樣。

但袋子就是袋子,你只能改變袋子上的圖片,卻無法改變袋子的形態。

就拿娃哈哈袋裝水來說,從審美上似乎無法和瓶裝水相媲美,雖然實用性很高。

但品牌的目的不僅僅是賣產品,還要打廣告。

扔進垃圾桶的瓶子,不僅能夠為收廢品的創收,而且能夠直觀的看到一個水飲品牌在市場上的占有率。

但喝光水的袋子,就好比《西出玉門》裏的皮影人,不容易引起注意。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袋裝水的價格可能比瓶裝水更高。

在京東8升的袋裝水2袋售價是52元,算下來1升是3.25元,這個價格在瓶裝水中屬於中上價格。

再看這家袋裝水,350ml,6袋,售價是49元,單袋售價是8.1元。

這價格在瓶裝水中屬於高端級別了。

所以,娃哈哈真的出袋裝水,價格基本上也處於這個範圍內。

你還會買嗎?

可見袋裝水技術很成熟,但大多品牌並沒有將其作為主力產品,就一定有道理。

當然如果品牌能夠把袋裝水作為創新產品或跨界聯名的產品推出,或許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畢竟和投廣告相比,這種小眾範圍的限定款,更容易吸引年輕人的注意。

在崇尚價值感的今天,消費者不僅需要好產品,更需要有趣的產品。

但就目前情況來看,袋裝水可能短期內無法大規模普及。

畢竟在我們的常識裏,水要容器裝。

如果有一天你家樓下超市真的出現了袋裝水,一袋還賣3元以上,相信大多數人都會蹦出一句話。

啥水,賣這麽貴!

而袋裝水真正普及的一天,其實是袋子成本下降的那天。

畢竟一款能裝,環保,抗壓的袋子,工藝復雜度一定要比瓶子高。

在消費者眼裏,瓶子和袋子所產生的價格差是不同的,即便袋子成本在高,也會覺得很便宜。

更多的消費者也會認為沒必要。

畢竟習慣了圓柱體的瓶子,很難接扁平感的袋子。

與其大規模推出惹一身罵,不如小範圍出現還能吸引注意力。

畢竟品牌的創意,終究要回歸利益。

企業不是藝術大師,而是利潤專家。

娃哈哈的袋裝水,看看就好,有緣得到的,發個朋友圈就行。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