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当劳,为什么是成年人童心最后的归宿

正文:非常有趣

来源:浪潮工作室(id: wellestudio 163)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前几天在一些麦当劳买鸡块的时候,以往细心的店员这次没有递给你一叠纸巾。

不是他忘了,这是麦当劳在儿童节前发起的一个小“恶作剧”。

麦当劳没有纸巾会怎么样?

01

一张纸巾把成年人变回了孩子

一张小小的纸巾,在生活中是一个不起眼的存在,但当它不在的时候,就会引发无数尴尬的场面。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和crush第一次约会,他选择了一家浪漫的西餐厅,但吃完后发现手边没有纸巾,牛排的酱还在嘴里;

或者工作日的外卖午餐,店家忘记放纸巾,你不得不叼着沙拉酱偷偷溜进公司卫生间,拿出一张卫生纸...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足以构成一个成年人的“社交死亡”时刻。

但只有一个地方,在没有纸巾的情况下,一个长期“成熟稳重”的成年人打破了工作,把餐桌礼仪和卫生习惯抛在了脑后,那就是麦当劳。

5月25日至26日,麦当劳举办了“无纸巾日”,在店内偷偷藏了一台摄像机,想看看在不提供纸巾的情况下,大人和小孩的真实反应。

隐藏的摄像机,记录了一些有趣的画面:

时髦的年轻女孩,拿起麦乐鸡后,不仅不顾形象地吮吸手指,还会不自觉地开心地摇摆;

荷兰瓜

本来一个人好好吃饭,拿到麦当劳的折纸玩具后,还没来得及把嘴里的鸡块咽下去,就开始低头研究了。

优雅稳重的爷爷,在别人不注意的时候,会偷偷吸自己的大拇指,吃剩下的糖醋酱...

对于孩子来说,不用纸巾似乎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某個門店的攝像機,捕捉到了這樣一則溫馨的畫面:來吃麥當勞的一家三口,最初父母還很拘謹,只有小朋友在蹦蹦跳跳、拿著雞塊開心地搖擺;漸漸地,年輕的父母也被這種氣氛感染,和孩子做起了遊戲、拿著雞塊“碰杯”……

或许,孩子那种“不在乎形象”的快乐,正好可以把纯真传递给大家。

当工作人员拿出儿童版迷你甜筒时,孩子们的反应不是先准备纸巾,而是甜甜一笑,收下这份“小礼物”。

对孩子们来说,没有什么比吃冰淇淋更快乐的了。即使蛋筒融化在你的手中,粘在你的嘴角,那也是“甜蜜的烦恼”。

无论是脆皮麦酱鸡,还是糖醋鸡块,孩子们都是徒手抓起,送到嘴边。

如果三五个孩子在一起,会用一大箱麦乐鸡搭起“积木”,筑起一座纯真的堡垒。

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大多数人的脸上都不是尴尬或者尴尬,而是纯粹的幸福。

在大多数餐厅,“无纸巾”带来的是尴尬和尴尬,但在麦当劳,它却成了人们卸下成人包袱,获得片刻快感的小小“借口”。

还记得小时候纸巾其实不是餐桌上的“必需品”吗?即使番茄酱满脸,冰淇淋在手中融化,也不用担心“吃”。

但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这样纯粹的快乐,就像退潮的海浪,在生活中偷偷地消失了。

只有在麦当劳,徒手抓起麦乐鸡,吃完薯条后嘴角还留着面包屑和酱料,依然显得自然合理。

這個小小的“無紙巾日”活動,還成為了社會性的話題,讓網友忍不住參與、討論:原來一張紙巾,就能讓成年人變回小孩。

02

麦当劳隐藏的不仅仅是“纸巾”[S2/]

"吃麦乐鸡需要纸巾吗?"这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没有人注意到这样的细节。

但在成人的世界里,还是有很多玩“纸巾”的“规则”。他们编织成一张大网,捆绑着成年人的言行:

比如不能拒绝酒和应酬,不能摆脱西装高跟鞋,可以委婉礼貌...这些东西作为“成年人”的标志牢牢地绑在成年人身上。

成年人的生活裏總少不了各種應酬 / 圖蟲創意成年人的生活中总有各种各样的娱乐/创意。

1976年,社会心理学家bernice Nugato提出了“社会时钟”的概念:所谓“社会时钟”是社会对适龄行为的共同期望——从餐桌礼仪和问候,到工作时买房、结婚、生子,社会成员总是被明示或暗示开始这些行为是“合适的”[1]。

换句话说,就是“老了怎么办”——过了徒手抓食物的年龄,你只要学会用刀叉或筷子,“吃饭不说话”,饭前饭后擦嘴就行了。

这个社会时钟,一方面确实给了一个人最经济的“生活样本”,降低了决策成本;另一方面,也让每一个成年人受到“成熟”的规训。

心理学家荣格提出了一个经典概念:“内在儿童”[2]。他认为,我们在童年经历的或好或坏的记忆,构成了内在的“内在儿童”。这个“内心的孩子”会吸收照顾者的言行,内化为自己的依恋模式,最终影响长大后的人际关系。

在国外社交媒体上,#innerchildhealing和#innerchildlove等标签已经被浏览了数十亿次[3]。越来越多的人认同和寻找自己内心的“孩子”,以了解和治愈自己长大后的情绪状态。

当然,在各种成人法中,也有成人隐藏了内心的“孩子”,失去了快乐的能力:《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18-34岁的青少年成年后焦虑水平平均高于其他年龄段[4]。

这些“情绪稳定”的成年人,成年后可能真的不开心。

大人甚至敢在没人的时候发泄自己不开心的情绪。

麦当劳用一张纸巾解构了“成年人外表”的严肃和沉重,让成年人在活动中找回失去的纯真,不再被年龄束缚。

这个小小的“恶作剧”背后,隐藏着人类常用的减压方式:转移。

所谓转移,就是当一个对象的情绪无法直接向其对象表达时,转移到其他更安全、更能接受的对象身上。

沿着“社交时钟”行走所带来的各种隐性压力,在我们走进麦当劳拒绝纸巾的那一刻得到了充分的释放:肆无忌惮的吃让我们想起了童年,想起了在麦当劳度过的无忧无虑的时光。

放肆的吃相,讓我們想起小時候無憂無慮的時光 / 圖蟲創意无拘无束的吃让我们想起了年轻时无忧无虑的时光。

麦当劳把纸巾和滴答作响的“社交时钟”藏了起来。在这个时代空,只有快乐的真理在流动。

[S2/]03

麦当劳,童心的最终归宿

为什么麦当劳是人又可以变回小孩子的地方?

是的,对于很多人来说,麦当劳不仅仅是一个快餐品牌,更是一代人童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990年在深圳,中国第一家麦当劳开业,成为全球化时代的一个小音符[5]。

从那天起,麦当劳叔叔、麦当劳生日会、欢乐乐园餐、赠品玩具,这些时尚、有趣、温暖的符号,构成了80后、90后这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麦乐鸡,小时候最爱吃的鸡,让大人和童年保持联系。

走进麦当劳,儿童游乐场塑料地板的味道混合着麦乐鸡和汉堡的香气,能瞬间唤起一个成年人的“普鲁斯特效应”——那几十年的美味和快乐的味道,就像人生的锚点,让人找到最初的自己。

只要再闻到熟悉的麦乐鸡味道,就像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大嚼麦乐鸡。

这背后是麦当劳“把孩子当孩子”的品牌策略。

在麦当劳之前,几乎没有连锁餐厅会推出特别的“儿童套餐”。儿童座椅足够多,已经是“最大的温柔”了。

麥當勞店面一向給顧客帶來一種溫馨愉快的氛圍 / 圖蟲創意麦当劳店一直给顾客带来温馨愉悦的氛围。

但在这里,不仅座位的大小可以满足大部分孩子的需求,还有特别的儿童乐园,店员对孩子耐心的态度……都让孩子感到“被重视”。

当然,“把孩子当孩子”可能并不稀奇。鼓励成年人做孩子,麦当劳可能是为数不多的餐饮企业。

“儿童乐园套餐”不仅是儿童专属,还对童心未泯的成年人开放;海贼王、小黄人等爆款联合IP玩具,每次都精准踩在“大孩子”的“怀旧雷达”上;最近推出了“鸡块游戏机”,让麦乐鸡和游戏机这两个小时候最渴望的东西实现了“梦想联动”...

在二手交易市场,“麦当劳联名”甚至是重要的收藏品类。90年代的世界杯系列赛、“汉堡大盗”、“老大哥奶昔”等被遗忘的名字又回到了人们的视野。

所有这些符号和记忆,让麦当劳成为成人和儿童的“安全空室”,给人怀旧和安慰:它能装下你的纯真,你的脆弱。

某种程度上,麦当劳给了成年人童心的最终归宿。今年6月1日,让我们在麦当劳变回孩子。

参考资料:

[1] Neugarten B L,Moore J W,Lowe J C. 1965。年龄规范、年龄限制和成人社会化。

[2]维基百科。2023.内心的孩子。

[3]时间。2023.为什么每个人都在研究自己内心的孩子?

[4]陈祉妍·郭飞. 2020.2020全国精神卫生调查报告:现状、趋势与服务需求[C].

[5]麦当劳中国官网. 2023.30年。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