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掉喜茶,奈雪很着急

文:冯晓婷

来源:燃烧元素(ID:chaintruth)

以前的对手现在是“一家人”。

12月5日,乃雪茶(02150。HK,以下简称“乃雪”)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乃雪与乐乐茶业签署投资协议,总代价为5.25亿元(人民币,如未标注,下同)。

交易完成后,乃雪将成为乐乐茶的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为43.64%。

现在回想起来,乃雪对乐乐茶的大力投入,仿佛早已有迹可循。

上海,乐乐茶的发源地,是奈雪知名的“全国第二总部”,在上海设立了烘焙和咖啡研发中心。同时,2021年9月,奈雪投资约1.8亿元在上海买下一栋写字楼,作为上海总部和华东区域总部的办公场所。

奈雪在上海的门店数量仅次于深圳,甚至超过广州。

对于奈雪和乐乐茶的投资事件,各方持有的观点也是大相径庭。

食品行业分析师朱直言,现在整个茶叶进入了一个“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节点,他并不看好乃雪和乐乐茶的结盟。“对于最近被负面新闻困扰的乐乐茶来说,他肯定会选择抱大腿。相比之下,奈雪有上市公司背景。所以成为乐乐茶的控股股东也就顺理成章了。但从行业背景来看,我觉得这个联盟并没有太多这种亮点,更像是‘同舟共济’。”

但从近期二级市场的反馈来看,市场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截至12月6日收盘,奈雪股价为7.55港元/股,盘中一度上调至8.49港元/股,创下奈雪半年来的新高。

圖/奈雪的茶股價走勢來源/同花順 燃次元截圖

然而,即便如此,奈雪上涨趋势的股价表现也较其上市时的“高峰期”大幅腰斩。

业绩数据难言乐观,奈雪的亏损仍在扩大。财报数据显示,奈雪2021年调整后净亏损1.45亿元。仅在2022年上半年,调整后的净亏损为2.49亿元,超过2021年的亏损。

然而,连年亏损的奈雪为了“提高市场渗透率,培养消费习惯”,加快了扩张步伐。在扩张策略下,奈雪的门店数量也多于曾经的巨头喜茶。

在扩张野心的驱使下,门店数量超过喜茶后,乃雪斥巨资成为乐乐茶的控股股东。在高端新茶电路,曾经的“行业老二”乃雪直指第一宝座。

但在新式茶飲總體格局中,奈雪的優勢地位還遠不能確立。

01樂樂茶“低賣”

乐乐茶终于被“接受”了

在这个好消息出来之前,乐乐茶已经在阴霾中很久了。在外界看来,2021年7月是乐乐茶开始走下坡路的转折点。

此前有传闻称喜茶有意收购乐乐茶。当时,喜茶创始人聂云珍在朋友圈对“喜茶要收购乐乐茶”的消息进行了统一回复。“经中间人介绍,我确实有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但在深入了解内部情况、业务数据和情况后,我已经完全、彻底、坚决地放弃了。”

血浆鸭

知情人宋安回忆说,尽管聂云尘的声音引起了矛盾,引起了很大争议,但他还是把乐乐茶推到了悬崖边上。“从2020年疫情开始,乐乐茶的经营就出现了问题,因为资金链紧张,所以急需血液。那段时间,乐乐茶也接触了不少投资人,但因为交易对价,没有谈成。聂云臻的朋友圈,相当于揭开了乐乐茶的老底子。哪个投资人听了这话还敢投资乐乐茶?”

就在喜茶正面回应停止收购乐乐茶的第二天,LatePost随后发文称,获悉乐乐茶正在寻找下一轮融资。乐乐茶在这篇文章中也提到了它在2019年的价值。“我们之前的主要融资是在2019年10月,相当于1.75亿人民币,投后估值17.1亿人民币。”

从乃雪与乐乐茶的交易来看,乃雪以5.25亿元换得乐乐茶43.64%的股权,也就是说乐乐茶的估值为12.03亿元,且不考虑2021年网上40亿元的估值,仅乐乐茶2019年提到的17.1亿元,就比乐乐茶目前的估值高出40%。

换句话说,经过三年的发展,乐乐茶在一级市场的估值泡沫被一一戳破

在拿到奈雪的投资之前,乐乐茶最新的融资历史停在了2020年7月。宋安告诉燃烧的元,他无法找到外部融资的时候,也是乐乐茶陷入困境的时候。为了渡过难关,乐乐茶通过收缩店面布局来节约成本,同时也向外借钱。

对于乐乐茶陆续关店这件事,最受触动的是芋头和乐乐茶欧版包的粉丝婷婷。“在广东,一家乐乐奶茶店都找不到。”

由于工作性质,婷婷经常去省会广州短途出差。自从2017年尝了第一块乐乐茶,她就养成了每次下班都去乐乐奶茶店买面包的习惯。“他的芋头和肉松是我的最爱。可能是受我的影响,我身边的朋友也喜欢他的产品。每次去广州出差,都会买一大包。”

然而,2022年2月,广州最后一家店——乐乐茶带领会展购物广场店宣布正式关闭。凌展购物广场店是乐乐茶在广州开设的第三家店,也是乐乐茶在广州关闭的最后一家店。广州另外两家店已于2021年关闭。

除了全面退出华南市场,乐乐茶还相继关闭了Xi和重庆的门店。从乐乐茶目前的门店分布来看,乐乐茶仅在全国16个地区有门店,大部分位于华东地区,尤其是上海。

“乐乐茶植根于上海,华东是乐乐茶的主阵地。早些年,为了占领市场,乐乐茶在全国一二线城市开店。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专注华东市场,关闭华东市场以外的零散门店,是最好的解决方案。”宋安分析道。

关于乐乐茶的对外借款,公告信息是最有力的说明。

公告中明确提到“[S2/]2020年、2021年,独立第三方投资机构向郭先生(乐乐茶创始人)提供贷款。Lelecha HK为债权人借款提供担保。本公告日,乐乐茶香港持有的目标公司股权已因债权人贷款被债权人冻结。”

奈雪出资的5.25亿元中,有2.6亿元用于偿还上述借款。

因此,這筆交易雖然樂樂茶作價比3年前還要低,但奈雪對於樂樂茶來說,是白衣騎士般的存在,替樂樂茶解決了債務的燃眉之急。

02奈雪不虧

对于乃雪来说,与乐乐茶的交易并不亏。

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很明显奈雪看中的是乐乐茶在华东的品牌效应。正如乃雪所说,“标的公司作为现有茶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具有良好的品牌实力和消费者认知度,尤其是在华东地区。”

上海是奈雪除了深圳以外最看重的城市。奈雪2022年中期业绩报告数据显示,在奈雪披露的六大城市奶茶店数据中,上海以64家门店排在深圳之后。不过上海也是六个城市的门店业绩经常“鹤尾”的那一个。

2022年上半年,上海的门店营业利润率是6个城市中唯一为负的,为-16.2%。虽然疫情等外部因素对门店业绩影响较大,但根据2021年年报的数据,上海的这一业绩指标也排在倒数第二,其中上海门店的营业利润率为11.6%,与深圳门店的21.7%有明显差距。

关于门店营业利润率有10%左右的差距,奈雪在2022年3月举行的投资者关系会议上也提到,“上海确实有一些友商的先天优势,上海更喜欢咖啡文化,或者有更多小众品牌供消费者选择,这让我们在上海的发展更具挑战性。”

乐乐茶一定属于乃雪所说的“上海朋友”的范畴。虽然乐乐茶全国只有100多家店,但在上海有近60家,门店数量与乃雪相当。

更巧的是,乐乐茶和乃雪在同一个细分赛道上互为对立面。喜茶、乃雪、乐乐茶都是高端茶的代名词,被誉为“高端茶三巨头”。当然这种说法已经过时了,但还是可以用来说明奈雪和乐乐茶的竞争关系。

与喜茶主打“奶茶”不同,奈雪和乐乐茶都主打“烘焙+茶饮”。虽然主茶有差异,但店里有现成的烘焙品出售。虽然乐乐茶的市场规模在缩小,但是乐乐茶在烘焙产品上的用户口碑比奈雪好,曾经风靡一时的脏包也是乐乐茶首创的。

虽然乐乐茶还处于亏损状态,但是相比奈雪,乐乐茶的亏损相对要小很多。

2020年和2021年,乐乐茶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7.3亿元和8.7亿元,税后亏损分别为2000万元和1800万元。2021年,奈雪主营业务收入和税后亏损分别为42.97亿元和45.26亿元。

相当于,奈雪2021年营业收入比乐乐茶高5倍。虽然奈雪调整后净亏损1.45亿元,但比乐乐茶高出8倍多。

另一方面,在此次投资中,奈雪也将风险控制在了有效范围内。

根据要求,奈雪缴纳的5.25亿元中,3.25亿元用于老股转让,2亿元用于增资。值得注意的是,用于增资的2亿元中,有1亿元是带有“约定条件”[S2/]。即“贷款人收到目标公司(即乐乐茶的主体公司上海茶场,下同)偿还的贷款后10个工作日内”。

公告称,“为增强目标公司的短期流动性,奈雪同意根据目标公司的资金需求,分阶段提供总额不超过人民币8,000万元的贷款。”这意味着,为了从乃雪那里拿到1亿元的认购款,乐乐茶需要向乃雪借上限为8000万元的贷款,贷款还清后,乐乐茶就可以拿到这1亿元。

在乐乐茶发展前景不明朗的背景下,乃雪将部分出资的条件设定为“偿还借款后”,乃雪显然留了一手。

“可以簡單理解為,樂樂茶當下需要錢,但是奈雪又擔心錢投進來都打了水漂。所以協議結果是,奈雪照樣拿出現金滿足樂樂茶當下資金方面的需求,但是這筆錢不能當作投資,而是貸款。”宋安解釋,對於奈雪來說,投資風險也可以有效降低。

03奈雪不想當“老二”

投资交易后,乐乐茶依然独立运营,但对于乃雪来说,成为乐乐茶的控股股东后,原本复杂多变的市场格局变得清晰起来。

无论是对于至今仍留在消费者心中的“高端茶三巨头”格局,还是对于乐乐茶盘踞多年的华东地区,奈雪在成功拉拢乐乐茶成为“友军”后,直接面对的竞争对手只有一个。

与乐乐茶相比,Xi茶更容易被外界拿来与乃雪相提并论。在2021年之前,奈雪长期占据行业第二的位置,甚至在奈雪夺得“新茶第一股”并成功登陆港交所很长一段时间后,这种行业格局也没有改变。

根据乃雪茶2021年初公布的招股书,2020年新茶行业高端市场格局中,乃雪以18.9%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喜茶以27.7%的份额排名第一。

有意思的是,在奈雪上市敲定的前几天,有投资界消息称,喜茶最新一轮融资即将尘埃落定。经多方确认,喜茶此轮投资方均为老股东,融资过程历时数月,估值达到600亿元。当时奈雪的开盘市值只有324亿港元。

然而,正如三年来乐乐茶的估值不增反减一样,无论是喜茶上市之初业内前所未有的600亿元估值,还是奈雪上市之初324亿港元的市值,都成为了未来两年各自发展轨迹的天花板。

正如乃雪先上市一样,乃雪的野心也绝不仅限于头顶“新茶第一股”的光环。

从开店数量来看,当年的“行业老二”乃雪已经将喜茶甩在身后。奈雪招股书数据显示,到2020年底,喜茶拥有690家门店,而奈雪同期门店只有489家。但不到两年,奈雪的门店数量就比喜茶多了100多家。

即使在疫情期间,奈雪也一直在全国各地开店。相比喜茶放下身段加入进来,奈雪明确表示,不考虑加盟模式就成为乐乐茶的控股股东。

在扩张的道路上,乃雪丝毫没有犹豫。“加密”是奈雪用来形容2021年全年的战略,指的是一线、新一线、二线城市的门店扩张。今年11月,奈雪创始人彭鑫在卡门2022万饮力年会上表示,奈雪将在11月迎来第1000家直营店。

但是,就算奈雪店比喜茶多,要改变行业的市场格局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东北证券研报显示,奈雪标准店和PRO店的年平均效率分别为5.1万元/平方米和5.8万元/平方米。相比之下,喜茶标准店和GO店的年平均效率分别为9.4万元/m2和12.2万元/m2。

此外,喜茶凭借先发优势更早进入消费者的脑海。“奶雪店比喜茶还多?”很多90后奶茶爱好者在听到喜茶和乃雪这两个品牌的门店数量排名时,都表达了上述感叹,但他们往往会跟一句话,“但蜜雪冰城的门店数量,谁也比不上。”

事实也是如此。就连奈雪现在的门店数量也超过了1000家,与蜜雪冰城的22000家门店相比相形见绌。

同时,随着喜茶、乃雪相继降价,一杯过去20到30元的价格被主动降到20元甚至个位数的价格带。过去被称为高端茶的乃雪和喜茶与新茶行业其他品牌的差距也在不断缩小。

也意味着奈雪的竞争早已不局限于与喜茶的互相追逐,而是加入到新茶行业的激烈竞争中。这样一来,奈雪的“加密”战略威力就大打折扣了。

为了抢占市场,乃雪不断增加门店密度,但在市场快速扩张的同时,乃雪的亏损也在扩大。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收20.44亿元,同比下降3.8%;调整后的净亏损为2.49亿元,相比2021年同期的4800万元是巨亏。

随着新茶行业竞争的加剧,新一轮的排位赛已经悄然开始。

奈雪和乐乐茶的合作只是暂时拉起了一道防线。为了夺得第一,乃雪需要继续武装自己,因为只有实力才能支撑他的野心。对于业绩长期承压的乃雪来说,可谓任重道远。

*宋安和婷婷为化名。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