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人、IP、品牌…流量焦虑下,成功出圈究竟凭什么?
品牌之外是什么?其实就是宗教。一个品牌最终要打造的是粉丝对你的爱。这里面有两个关键点——文化内涵和价值观。
新产品和品牌越来越多,流量越来越紧,越来越分散。怎么才能找到新的突破口?从红人和IP演变成品牌背后的故事来看,品牌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5月21日,在Foodaily fbic 2021 brand & amp;在营销专场中,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微阅读的合作伙伴&;李事业部负责人李孝道、红人事业部副总裁、欧游集团创始人苏成、胖鲸头条CEO作为主持嘉宾,共同探讨“红人、IP、品牌,走出圈子的成功是什么?”》。
新消费“新”在哪里?从红人到品牌,从IP到品牌,有什么可以借鉴的经验?如何解决交通焦虑?品牌的终极意义是什么?从新的商业环境,成功的品牌案例,到如今的流量问题,再到极致的品牌意义,让我们来看看本次圆桌的精彩讨论内容。
01
“新”消费的本质是什么?
祎凡:在新的商业环境中,这里的所有客人也交易或了解了许多品牌。你认为新消费的本质是什么?
苏成:新消费是指组织和结构的变革。所谓新,总是和原来的物种不一样,每个时代的消费品都会有自己的品牌。十几年后,很多企业会落后于新时代,这将为新消费和新创业品牌的发展和诞生带来机遇。如果抓住年轻人的消费习惯、标签、场景,抓住当下的一些生产要素,比如电商、物流、流量、内容,重组整个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品牌会有更好的生存和发展能力。我觉得这就是企业形式的新消费的本质。
周莹:在陈帆看来,新消费的本质变化和趋势是消费者自身的变化。陈蕃成立至今已有十年,我们已经覆盖了超过3.5亿的用户。我们是更接近年轻消费者的群体。它们带来消费观念、消费习惯、消费需求的新变化,进而衍生出一系列新的消费趋势。
在消费观念上,随着年轻人的民族自豪感增强,Z世代的人不再盲目追求国际大牌,但对品牌的忠诚度在降低,更愿意尝试一些新品牌,为新品牌创造了新的机会。
在消费习惯的改变上,在互联网时代去中心化逻辑的支撑下,名人占据的流量和话语权正在逐渐超越传统的中心化媒体。随着越来越多的平台和名人的出现,消费者习惯在社交平台上关注与自己审美相同的名人,并依赖他们做出消费决策,这对于新品牌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可以低成本快速触达消费者。
在消费需求升级方面,现在的年轻人有很强的个性化需求。他买一个产品,不再想证明给别人看,比如非要用大牌的口红,而是选择一个他觉得很酷的颜色,哪怕是30块钱的口红,关键是他喜欢。此外,年轻人对一些新事物的需求升级了,比如注重包装的颜值,或者新的消费理念,比如零糖低脂,或者注重居家经济、宠物经济,这些都为新品牌选择细分赛道提供了机会。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李孝道:然后两位讲了需求的变化,我来分享一些不变的东西。今天主要讨论营销方向,营销的核心是通过用户需求管理获取和留住客户。需求会变,但需求的本质是什么?它的本质其实是人的欲望的满足,人的欲望是不会变的。它写在我们的基因里,也可以在圣经和刑法中看到。
那么,什么发生了变化?是因为我们的意识形态变了,我们的平台变了,满足人性和欲望的形式开始变了,所以需求变了。既要看到变化的一面,也要看到不变的一面。
02
从交易案例来看,
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
魏凡:苏先生不仅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营销操盘手,还是一个投资家。那么从投资人的角度来看,新品牌成功崛起的因素有哪些?
苏成:品牌本身就是一种知名度,不是品牌时代,而是时代的品牌。我们会非常注意每个时代的环境是什么样的,不同环境下产生的品牌形态是完全不同的。在最早的时候,2014年和2015年,我们更关注酒精饮料,如江和桃花嘴。2015-2017年互联网零食时代,我们和很多品牌都有合作。比如我们帮助三只松鼠、百草味、良品铺子从小圈子进入大众视野。2018年,方便快餐才刚刚开始。我们帮助过秭归锅、莫小贤等品牌共同成长。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总结三点:
第一,关注时代消费者想要什么。什么是消费品,其本质是人的欲望,通过文化组合表现出来,这是品牌最原始的形式。最重要的一点是消费者想要什么,想要什么标签,在这种趋势下需要什么生活方式。如果把握和迎合了这一点,这个品牌就有了先天优势。
第二,创始人本人,我们平时投资的品牌,一定要有赚钱的能力,能够支撑公司,对行业非常了解,自己才能生存发展。这是品牌和企业生存发展最关键的1,后面还会有很多0。
第三,品牌创始人或创始团队有伟大的梦想。如果你对品牌没有很深的感情,只是卖货,那么这个品牌是没有未来的。我们希望看到创始人有一个伟大的梦想,在某个领域做得很棒或者创造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总有一个想法。我认为没有创意的品牌是不存在的。现在品牌都有想法了。
魏凡:以李子奇这个品牌为例。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
李孝道:第一,我想说的是运气。梅子纯者难求,人不可复制。你能找到好的伴侣吗?他有继续进化,成长为这样一个大IP的天赋和能力。只能说上天给了你一个恩惠。
第二,在我们看来,我们踩的是时事,我们当时看到了三大趋势:
首先,文化自信和国潮的兴起,2015-2016年,我们发现故宫开始火了。那时候很少有人谈国货,但是年轻人很喜欢传统文化。故宫什么都没做,只是变年轻了,年轻人喜欢只是一个小动作。但这在侧面印证了一点,那就是每个人骨子里都是热爱和认同传统文化的。目前与文化相关的老字号品牌或企业大多过于火爆,但放低身段也能立刻受到追捧。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关伟
二是数字经济。在我们之前,会有淘宝品牌。当时淘宝品牌只是把它作为一个推广渠道。核心是价格战。没有成为品牌,于是一波淘宝品牌倒下了。后来微博、Tik Tok、小红书扎堆之后,电商和互联网不再仅仅是商品推广的平台,而是有了更多的品牌曝光、传播、共鸣和社群属性。然后会有一波升级的品牌淘机会,这是快消品新品牌的机会。
最后,我们发现很多地域美食没有被挖掘出来,很多东西值得重新挖掘和提炼,带到其他城市年轻人和用户的餐桌上,这就是我们想要做的:让传统文化时尚化,让地方美食全球化。
图片来源:李自凯
周莹:今天我要分享的是陈帆和杨天振共同开发的品牌Plusmall。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是怎么和杨天振合作的。我总结了四个维度:
首先,在品牌方面,陈蕃迅速抓住消费者的需求,在细分领域定位和布局赛道。起初,杨天真在微博中提到她要做大码女装。当时有很多粉丝给她留言问“你什么时候开店?”。陈蕃抓住了这一消费者需求。我们回去看了一下,发现大码女装已经成为一个上百亿规模的淘宝特色市场。但是大码女装领域没有非常头部的品牌。这个细分赛道是我们可以选择深耕的地方。
第二,在产品端,杨天振作为明星端口,可以直接与消费者对话,收集消费者需求,然后反向推动供应链,生产粉丝喜欢的产品。从下面杨天振和微博的评论来看,除了什么时候开店,很多评论都在说产品端的内容。以前人们认为大码女装是黑色、灰色、宽松、塑身、避免肥胖等字眼。不过,杨乃琛和微博在下面评论说,消费者已经留言了各种需求,比如紧身、露背、可以穿到正式场合的连衣裙和裙子等等。数万粉丝私信、私信,反向引导了陈凡的产品研发和创新。
再次,在营销端,选择能形成视觉对比的流量话题和事件,突破消费者的关注门槛。
现在是全民选秀时代,我们为杨天真的大码女装做了一个线上选秀。通过陈凡红人矩阵的整合营销能力,在社交平台上设计了自带流量的“杨天真选择最美大码女生”话题在线稿。然后将选出的五位穿品牌衣服的“最美大码女生”提升为时尚杂志封面,形成视觉对比。
第四,销售转化端也是大家最核心的关注点。我们选择了小红书,一个直播很短的流量洼地。当时Plusmall上线仅75天,总成交额超过1680万元,成为全民大码女装品牌,创下小红书电商直播新纪录。
魏凡:一个特别完整的闭环,杨天振和李自凯自带流量,但是流量不一定能实现很好的转化。还需要匹配消费趋势,找到独特的品类进行深度管理,还包括营销端敏锐的洞察力和执行力。也很重要。
03
如何解决交通焦虑?
红人经济越来越火,线上流量竞争越来越激烈。品牌都希望找到新的突破口?无论对于传统品牌还是新品牌,如何更好的融合线上线下,打好组合拳?
对于这个问题,苏成老师分享了中国10-15年的流量模式演变,希望通过把握流量背后的变化规律,把生意做得更好。
苏成:大家都在关注流量。再往前看,流量背后是什么?我们是做内容营销公司起家的,更看重的是流量构成的逻辑。我觉得流量分为两个逻辑,一个是欲望构成流量。他又渴又饿,这是一种流动。还有就是基于内容的流量,他想接触一些新的内容,不管是长视频还是短视频,这是流量背后的本质逻辑。
在新的业态中,我们要研究流量模型,这个模型决定了品牌好不好,我们每个时代的多个流量点差别还是比较大的。
2014-2015年,我们踩着古装的环境,大家对超现实古幻世界的幻想带来了大量的流量传播。比如最典型的案例——桃花醉酒,相信大家都看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只是用一部剧创造了一个大的范畴。目前酒馆和旅游景点看到一种酒叫桃花嘴,可以说是中国第一款女用酒。
在未来,时代的流量成为了电商在淘宝上架的红利期。这期间曝光很多,场景也很多,但场景营销成为了最大的抓手。当时大量影视剧密集植入矩阵触达消费者,这种模式更容易圈粉。
在下一个时代,最近三到四年,小红书、Tik Tok、短视频、草环境带来了推荐,留下来形成流量微模型。回想起来,觉得挺有意思的。以后该怎么办?大家都说不会堵车。拼多多已经分开很多了,Tik Tok好像流量也很多,看起来挺分散的。
我们集团在投资方向上又进行了一次大的调整。而是更关注下一个周期的流量模型。我们认为整个在线流量过于复杂。
大家都会注意一个细节。三年前流行什么词——宅经济,所以大家都待在家里,给我一碗面就够了。今天在家呆着的人好像越来越少了,尤其是疫情的影响。家够了,不想待在家里,催生了一大波生意。
图片来源:漫咖啡
比如疫情期间逆势开了100家店的咖啡漫,估值特别高。茶餐厅生意兴隆。疫情过后,人们关门了,他们开始进攻,冲上去。有点像把网上的天猫店开到线下,全城人打卡。现在商店的销售很好。目前在上海有很多门店,单店一个月能做到200万,和传统餐饮业态完全不一样。怎么用烤箱烤鱼
我们看好未来的流量模式是将线上运营和流量逻辑嫁接到线下,线下不再是传统的流量模式。传统的流量模型是指店铺流量×转化率×客单价×留存。流量越大越贵,利润越少。
现在嫁接了互联网逻辑,我们的定位就没那么决定性了。全城的红人,全城的交通通向我们的目的地,目的地有私人领地,社区运营。这家店是线下天猫店。我们未来的业态有很多形式,比如茶餐厅,韩式烤肉店,咖啡等等。以后我们就去潮流街区。一个街区有很多网络名人店铺和网络名人社区,大家互相引流会有很多流量。
04
总结
三位嘉宾都分享了对品牌基因和品牌终极意义的看法。
谈到红人对品牌的影响,李孝道先生说:“一个红人或IP在做自己的品牌时,关键是能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赛道和品类,能不能把自己的内容和举措提炼出能引起文化和情感共鸣的东西(也就是品牌基因)。”
周莹女士说:“红人向品牌演变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去红人化,就像可可·香奈儿和中国李宁一样。还有像陈蕃这样的悉尼女装品牌,正在做悉尼的布局,让悉尼更多的活在品牌背后,起到种草传播的作用。
Foodaily认为,无论是从红人/IP到品牌,还是打造网络名人品牌,背后的故事都是关于如何创造流量,并利用流量为品牌赋能。瞄准一个精准的轨迹,抓住流量红利,快速而坚定的决策,是很多新品牌成功的共性,但从长远来看,沉淀成一个品牌,与消费者建立情感上的联系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在开始研发新品、孵化新品牌时应该考虑到的。
苏承先生也说过:“品牌之外是什么?其实就是宗教。一个品牌最终要打造的是粉丝对你的爱。这里面有两个关键点,文化内涵和价值观。”
我相信所有品牌的终极愿景都是做一个华为这样的品牌。通过人们一次又一次的创造和情感提炼,逐渐成为代表中国精神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