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跨一脚≠赢“麻了”

文:雷謔謔

來源:央視網(ID:cctvcomweixin)

11月11日,保健品“腦白金”的“腦白金+Café”咖啡館落地上海。一個“有安神作用”的保健品,聯手有興奮作用的咖啡,引發業界熱議。
在此之前,咖啡賽道已經來了很多“不速之客”:
——以做鞋著稱的老字號內聯升,推出“大內·宮保咖啡”;

——中國郵政推出“郵局咖啡”;

——中國石化推出加油站咖啡品牌“易捷咖啡”;

——中國石油推出“好客咖啡”品牌;

——運動品牌李寧和特步分別申請注冊了“寧咖啡”和“特咖啡”

——“北京同仁堂”已經開了十余家咖啡店,推出了多款有養生韻味的咖啡。“今天我請你喝枸杞拿鐵”“明天你請我喝羅漢果美式”已經不是玩笑話。

這麽多業界巨無霸紛紛下場,很難說是一種巧合。

01

醉翁之意只在“人”?

“沒有咖啡我就不能工作,至少不能按照這種方式工作。”著名作家茨威格曾這樣描述咖啡對自己的重要性。這句話放在年輕人身上,也不為過。
一杯小小的咖啡,蘊含的“青年能量”不容小覷。

根據行業調研報告顯示,我國咖啡消費者以年齡20歲至40歲的都市白領為主。2021年,我國咖啡市場規模約為3817億元人民幣,預計到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到萬億級別。

保持清醒,是年輕人愛上咖啡的最初原因。一句“深夜的酒不及清晨的咖啡”,道出了咖啡被稱為“當代年輕人續命良藥”的原因。

在豆瓣上,幾十萬網友聚在“今天喝咖啡了嗎”“手沖咖啡研習社”“咖啡控”等小組裏,討論著有關咖啡的方方面面。

在星巴克的創始人舒爾茨眼裏,“咖啡就像音樂一樣,有很多種可能。”除了功能性,“一杯咖啡的邀請”,就是一種社交貨幣。到了休息日,一些年輕人會約上好友,喝咖啡聊天。

對一些愛好者而言,氛圍遠比口感還重要。翻一翻社交媒體可以發現,和咖啡有關的物品和空間,會被年輕人用來當成拍照的“背景墻”。

無論是復古風,ins風還是工業風的咖啡店,總會吸引一批年輕消費者打卡。給咖啡杯拍個照,配上一段文字,發到社交媒體上,咖啡成了記錄美好生活的道具。

咖啡自身的屬性,也容易成為投資的焦點。北京朝陽區一位咖啡店經營者告訴央視網記者,和其他新茶飲領域的產品相比,咖啡采購成本較低,設備采購也單一,容易標準化後大量售賣,連鎖經營,“消費習慣已經養成,不用再去調教。咖啡的味道,接受度還不錯,不太討人嫌。”

年輕人很愛、市場空間很大、經營容易上手,讓咖啡成了傳統商業巨頭的“天選之子”。

02

無跨界,不營銷

市場營銷學中,有一句名言:“打敗你的,不一定是同行。”現在可以再加一句:“可能是橫跨過來,你想都沒想到的對手。”

跨界營銷,指的是通過多品牌間的交叉整合,讓原來毫不相幹的經營元素彼此滲透,彼此賦能,具有用戶引流和價值共享的意義。
怎麽跨?往哪兒跨?都是學問。

商業巨頭跨界銷售咖啡,一方面提前卡位“風口”賽道,另一方面可以吸引年輕群體的關注,展示自己時尚化的一面,提升門店的用戶體驗。

逛街逛累了,渴了?那就坐下來嘗嘗店裏的咖啡。引流之外,還分流了其他咖啡商家的利潤,增加用戶的駐留時間,為銷售其它產品增加更多契機。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咖啡並不是這些企業的主營業務,賺錢在其次,跨界賣咖啡可滿足、匹配新生代的核心需求和訴求,是企業服務升級的一種體現,這只是一個服務體系,讓消費者的黏性更強。”

市場競爭中,創新不僅是創造新產品、新渠道,還包括發現自身獨有的核心競爭力,並將其與當下的市場機會有機結合。

比如,這些“跨界玩家”,大部分在各自的領域有一定的影響力與資源優勢。根據公開數據顯示,中國郵政坐擁近9000個攬投部、5.4萬個營業支局所和42萬個信息系統完善的合作站點資源。

李寧在中國的銷售點有5872個。在李寧的“寧咖啡”官網上,有這樣一段表述:“我們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消費者們前往LINING門店排隊不僅是為了服飾潮鞋,也可以是為了一杯寧咖啡NING COFFEE。”

如果這些線下點位鋪展開來,數量遠超一些品牌咖啡的店面數量。除了原有的產品,又多了咖啡作為和顧客溝通的介質,還變相分攤了店鋪租金成本,可謂是一次自我“二次挖潛”。

泡椒鸡爪的做法大全

03

跨一腳≠贏得了

但也要看到,一條腿進入新領域,踩一腳容易,紮下來難。

這些“跨界玩家”,吸引了眾多注意力,贏得了一時關注度,但要想真正做出叫得響的咖啡品牌,不能一時興起,制造噱頭,用“蠻力”強行橫跨。品牌建設,不是靠造幾個熱點,簡單復制就能成功的。

朱丹蓬表示,隔行如隔山,咖啡對於品質、品牌、場景、服務體系和客戶黏性都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吸引流量只是開始,流量的轉化才是關鍵。跨界玩家們,應該在建立品牌壁壘上下功夫,把自身特點和咖啡文化結合起來,做出更有特色的產品,爭取黏住更具規模化的固定消費人群。

“現代營銷學之父”菲利普·科特勒曾說:“在注意力稀缺和信息碎片化的時代,品牌需要為消費者創造‘哇時刻’。”

“哇時刻”,應該是驚喜,而不是驚嚇。

此前的奶茶賽道,也有過跨界熱。成功案例不少,但有的商家,過於看重噱頭和話題,盲目嫁接品牌內核,導致“翻車”。

某洗滌品牌,曾跨界聯名到奶茶賽道,推出“去油膩”的飲品。一開始大眾感到新奇,後來有網友吐槽,“感覺喝出了清潔劑的味兒,惡心反胃。”

不搭邊兒的跨界,消費者用腳投票,品牌非但沒有提升影響力,反而讓消費者失去興趣。

有人說,“新商業時代,抓住年輕人,就成功了一半”。

此話不假,但一窩蜂的湧入背後,沒有更細致的規劃和運營,很難走得遠。潮水退去,剩下的,只是一地雞毛。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