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店锅圈上市:一个社区餐饮零售的新范本

正文:楚不留香。

来源:灵兽(id: lingshouke)

01

一家社区餐饮零售企业,从第一家店开业到正式登陆港交所,用了不到7年的时间。

這就是鍋圈。

11月2日,鍋圈食品(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鍋圈”)在港交所正式掛牌上市,根據鍋圈招股文件來看,截至2023年10月11日,鍋圈門店總數達10025家。

鍋圈上市的速度不可謂不快。“生鮮電商第一股”每日優鮮,從創立到上市用了7年,“火鍋底調料第一股”天味食品用了10年,“水果第一股”洪九果品則用了20年。

除了速度和規模,更值得一提的是,鍋圈還解決了兩大痛點:

一是,對B端和行業而言,鍋圈為中式餐飲零售規模難做大、難跨地域發展提供了一個可供參考的“案例”,又解決了一店多個品類難兼容、人效低和坪效低的問題。

根據鍋圈公眾號,2023年9月26日,鍋圈的西藏首店在拉薩開業,自此中國內地的31個省級單位都已經有鍋圈門店開設。與此同時,鍋圈加盟門店閉店率只有3%,橫向對比整個行業,5%-10%的閉店率已經是較為優秀的水平。

二是,對C端而言,鍋圈解決了普通消費者“吃飯不會做、做不好吃、做飯麻煩、下館子貴”的四大痛點。

因為鍋圈的商品大部分都是經過預處理的“凈菜”和包裝食材,非常方便;又因為有完善的供應鏈布局,會有相對便宜的價格。

從另一個角度看,鍋圈實際上是把自己的3家工廠、1家合資工廠以及合作的266家供應商的工廠作為**廚房,完成了傳統居家餐飲需要的食材準備工作。

同時,鍋圈又將其遍布全國各地縣市社區的門店做為前置廚房,直接觸達消費者,完成了為消費者提供餐飲解決方案的工作。

以上兩個環節,把傳統居家做飯頭疼的“做什麽”、“怎麽做”、“洗切麻煩”等問題統統解決了,相當於完成了做飯近八成的工作。

更為關鍵的是,鍋圈的社區門店足夠下沉,社區周邊的消費者基本上步行五分鐘就能到達。相比傳統到店餐飲,鍋圈的業務相當於免費使用了家庭餐桌、飯廳、廚房和人員,企業和消費者真正實現了雙贏。

02

鍋圈的第一家門店就紮根在社區。

2017年1月,鍋圈食匯第一家門店在河南鄭州福元路居民區甫一開業,便火爆整個社區。人均不到50元便可吃上一頓地道的火鍋,產品比超市便宜40%,甚至比農貿市場還便宜10%-15%。更重要的是消費者第一次發現有這麽豐富的火鍋食材可以選購——超過400個SKU,覆蓋了10大火鍋品類。

關於如何服務好社區,鍋圈一直在強調三近,即“距離近”、“嘴巴近”、“心近”。

距離近很好理解。成立之初,鍋圈就錨定了業務邏輯——“先建倉後開店”,即以倉庫為中心,在距離消費者最近的社區,每2000-3000戶開設一家鍋圈社區門店,以保證冷鏈倉庫的快速配送。

建倉之初難以避免會有虧損,但鍋圈團隊認為,前期的投入是為了保證後期開店的服務量,這種戰略性虧損必須且必要。

鍋圈的做法是,在一個倉庫附近做到飽和,再去開拓其他的區域門店。因此,鍋圈的門店多為區域密集型,既保證了產品量,又保證了品質,也解決了物流倉配的成本。

在這樣的策略下,鍋圈的門店越開越多,離著消費者也越來越近。社區店基本上都開設在社區居民步行5分鐘即可到達的點位,這讓鍋圈深度融入了社區餐飲生活,正在逐步成為15分鐘社區商業的“餐飲新基建”。

“嘴巴近”即產品要味道好吃,吃起來又方便。

鍋圈從火鍋食材切入,就是因為這一品類既標準化生產,又容易保證口味,吃起來還方便。在銷售網絡逐步擴大,品牌心智形成,供應鏈搭建完善之後,鍋圈又將產品擴展至燒烤、一人食等領域。而拓品的標準始終是好吃又方便。

鍋圈董事長楊明超在今年9月份的一次演講中透露,鍋圈正依托完善的基礎設施和卓越的供應鏈能力,布局第三場景,即實現在午餐和晚餐速烹菜品類的深耕,進一步拓展高頻、低客單價的商品領域。

在他看來,中國預制菜的發展方向不應該是“預制成品菜”而是“預制食材”,鍋圈將預制菜定位為速烹菜,“這一品類有望成為菜場買菜、外賣、社會餐飲之外的第四種餐食解決方案”。

通過將預制菜拆解為預制食材,生產的標準化將更好落地,方便和好吃也能兼顧。

如上文提到的,鍋圈概念中的預制菜,實際上是讓食材工廠完成了傳統居家餐飲需要的食材準備工作,讓社區門店完成提供解決方案的工作,最後炒制完成的工序,由消費者在家完成。

我們可以用樂高積木來做類比,食材工廠生產標準化的積木零部件,社區門店提供拼接圖紙,消費者在家完成成品。

積木零部件的規格有限,但拼接方案卻有無窮多。

如此,復雜的中式餐飲在工廠打散拆解,在消費者家中重新組合。比傳統居家做菜節省近八成的時間,又讓食物具備傳統預制菜所沒有的“鍋氣”,且沒有復雜的添加劑,如此才真正實現了“嘴巴近”。

最後什麽是“心近”?

鍋圈門店紮根在社區,產品又是跟居民健康聯系最密切的食物,更需要與居民構建起情感紐帶,形成信任關系。

在鍋圈,有不少這樣和社區居民建立起良好情感紐帶的案例。比如河南加盟商鄭華,義務幫助周邊上班的鄰居照看放學的孩子。

鄭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提到,最早是一位常來店裏取貨的外賣員把孩子送到店裏,後來送孩子到店裏的家長越來越多,“前後差不多有8、9個孩子”。

這些社區門店與附近居民構成強鏈接,不僅促進了門店的生意,也拉動了鍋圈的口碑。

楊明超曾談到,“鍋圈的一家門店平均服務4-6個社區約3000戶家庭的一日三餐。社區店的模式,令我們離消費者距離近,嘴巴近,同時這種社區小店還有溫度,跟消費者心也近。”

03

鍋圈是社區餐飲零售領域為數不多的“全產業鏈”企業。

從產品研發到上遊生產,再到倉儲物流,最後到門店終端,鍋圈都有全面的掌控力,可以按照自己更為嚴格的食品安全標準進行研發、把控生產甚至調整銷售策略。

以產品研發為例,在食材選取上,鍋圈要求采購人員到食材原產地溯源,實地考察工廠,並在全球各地配備買手團隊,引進國外優質產品,比如北美小八爪、阿根廷魷魚、巴西牛肉、澳洲羔羊肉、印尼巴沙魚、泰國冬陰功醬等。

截至目前,鍋圈食材版圖覆蓋全國一百多個地市,全球十余個國家,其中不乏“地理標誌性”產品。

同時,鍋圈的研發品控團隊達到300余人,形成了覆蓋生產、包裝、運輸到門店管理的一條龍質量控制體系。在生產的關鍵階段,鍋圈會直接派品控團隊駐廠,緊守食品安全與品質的生命線。

鍋圈將這些“產品”的標準,不斷輸出給上遊260多家合作工廠,其中就有30家左右的上市公司合作廠商,比如伊利、三全、安井等。

同時,鍋圈也收購了三家食材加工廠,參股了一家食材加工廠。

根據招股書數據,肉類、丸類及滑類、鍋底這三類產品,分別占銷售收入的19.9%,19.2%和10.4%,是銷售占比最高的三類產品,其正好對應三家自建工廠。

這讓其牢牢掌控住了核心食材的生產能力。

在倉儲物流環節,鍋圈參與孵化的冷鏈物流服務商在全國建設了14座中心倉,配合成熟的數字化供應鏈和冷鏈物流,形成了常溫、冷藏、冷凍等多規格、標準化、高效率的倉儲物流配送體系,全國絕大部分的門店預定的貨品,都可以在次日送達。

在下遊,鍋圈有萬家終端門店遍布在全國31個省級行政區、1000多個縣市,擁有2240萬會員。

就這樣,“從產品研發,到上遊生產工廠,再到**倉配,最後到門店”,鍋圈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閉環,打造出了“極致性價比”的商品和服務。

同時,通過線上,消費者完全可以實現直接配送到家或到門店自提。

這也正是鍋圈產品“好吃方便還不貴”的核心所在,更是其深耕供應鏈所建立的最大護城河。

同時,在消費者端,鍋圈通過數字化深度賦能供應鏈,串聯起銷售、訂單、結算、供貨、配送、生產等環節,鍋圈從前端銷售系統獲取和分析消費者需求,並根據門店端消費者的偏好數據,支持鍋圈C2F模式,研發更受消費者歡迎、毛利更高的產品。

據鍋圈相關負責人介紹,鍋圈的產品研發從最初的用戶洞察,到最終的成品生產大約只需要35-40天。

質量過硬、價格便宜、購買方便,鍋圈用品牌贏得了消費者。

04

鍋圈一直探索在家吃飯新場景的意義和價值,並把“將全國和全球的美食,通過美食制造產業送到千家萬戶,實現“美食平權”作為自己的企業使命。

在中國有14億人,有2800多個縣(市、區)、4萬多個鄉鎮、有69.15萬個行政村,有8億多老百姓生活在縣鄉。

鍋圈正在做的,是讓最偏遠地區的老百姓也能吃上好食材。

但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目前,锅圈近50%的门店位于县级市和乡镇地区,70%以上的门店位于地级市以下的市场。

锅圈也意识到,只有在“下沉”市场完善布局,依靠、帮助、扶持更多的合作加盟商,才能实现这个目标。

鍋圈的另一個社會價值,就是為眾多加盟商提供了一個自主創業的平台。“門店不賺錢,鍋圈跑不快”——這是鍋圈負責人的原則,只有消費者、品牌和門店的三方共贏,才能走得更遠。

因此從選址、經營、選品、營銷等各個環節,鍋圈都在用自己的良好模式賦能門店,將利潤最大化留給門店。

此外,其也會通過組織線下“培訓會”、線上學習等多種方式,向加盟商傳遞門店運營和經營方法。

猪肚包鸡

從另一個角度看,鍋圈業態也更考驗加盟商的運營水平,需要消費者先消費過或品嘗鍋圈的產品,才能真正體驗到鍋圈的品質和服務的便捷,進而才會產生復購。

這就需要門店的運營者不斷觸達消費者,發展更多會員,才會有更多的消費頻次。

鍋圈的招商人員曾做過一個統計,只要門店有超過1000個會員,這家店就一定會盈利。

根據招股書,2022年鍋圈單店收入的同比增幅為29.4%;到2022年年底,有接近三成加盟商經營著至少2家門店。

這表明,鍋圈加盟商對未來發展持續看好,忠誠度也進一步提升。

也許有一天,鍋圈會成為一個“水電煤氣”樣的品牌,比如想要出去旅遊就會想到攜程,想點外賣就會就想到美團,“一想到做飯,就想到鍋圈”,讓鍋圈成為人們生活的一個選擇。

這樣,鍋圈就算“成功了”。

如今,锅圈登陆港交所,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这是一个阶段性的胜利,但业界更关心的是,会不会是锅圈又一个新起点的开始?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