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的性格。
本文转自:谁最中国高山峰 sara
文|“谁最中国”
封面图片| "@丁丁萧声"
第一张图|《谁最中国》
食物有性格。
如果把丰盛的餐桌看成一个江湖,那么每一种食材都是在用自己的个性在互相对话,而做菜的人当然也要了解每一种食材的个性,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和黄瓜一样,清脆爽口,夏天不可或缺。红红的西红柿娇媚可爱,有点小女生的气质,酸酸甜甜,天真无邪。葱、姜、蒜是迂腐的“老灵魂”,爱发表辛辣的见解,但心地善良。他们总是第一个跳进油锅,负责“热点”。不好惹的是那堆红的小米辣,是有名的“泼皮”。有什么菜让她掺进去,谁也不安全。
食物的性格和人一样,温顺、孤傲、乐观、低调。你以为你只是选择了你想吃的食物,其实你是在不同情绪的每一个瞬间,选择了和不同性格的食物交流。
图| @丁丁肖骁盛
在食物中,个性最鲜明的大概就是辣椒了。
佩珀的性格是快乐的,自不必说,而且往往伴随着强烈的攻击性。在长期以来有吃辣习惯的地区,辣椒已经成为当地饮食文化的一个巨大标签。30年来,花椒以一种放弃他人的姿态俘获了一大批年轻人的口味。在任何一个商圈,哪个没有火锅店,哪个没有川菜馆?走进每个城市最火的夜市,哪个没有麻辣烫和串香?想想小龙虾,新疆的炒米粉,还有近几年流行的辣火鸡面。一个小吃要想在网上出名,它的捷径就是先辣。猪八戒背媳妇
紫玉金砂
现代科学早就告诉我们,吃辣其实是一种痛觉,我们的舌头上并没有属于吃辣的集中感受器,但这恰恰说明,吃辣的感觉绝不仅限于口腔——你会从喉咙里吃火,吃得像猪一样,全身发热。其实都是辣椒在攻城略地,席卷全球。
通常与胡椒联系在一起的花椒也有类似的特性。常常是令人恐惧的——我害怕一不小心咬到之后,舌头会像触电一样麻木,嘴里那种细密的苦味似乎一时半会儿无法消失。但是,很难抗拒——辣椒放入热油锅中后,瞬间升起的芝麻直奔心脾。如此刺鼻的香味让人欲罢不能,即使是最简单的豆腐也能让人胃口大开。
辣椒、花椒等食材不在乎温柔的微风细雨,却总是直接亮出武器,让你麻、辣、痛、疯、上瘾。而且不管你怎么和他们相处,他们都是一个将军的姿态,随时准备杀四方,走到哪里都需要在你的指挥之下。
他们就是这样的性格,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很久不见的朋友聚在一起,或者失恋的时候找朋友聊聊天,总会选择吃点好吃的麻辣火锅。久未谋面的未熟,需要这样的热火迅速活跃气氛,失恋的悲伤也最容易被这样直言不讳的刺激彻底释放。占了辣的便宜,大哭一场,没什么大不了的。
这个江湖一直有个传说,就是再厉害的香水也抵不上一盒热韭菜。有网友调侃。平时在公司吃饭的时候,同事们互相约定:“有话好好说,不要轻易吃韭菜盒子。”因此,即使韭菜被中国人吃了几千年,它们仍然保持着“毁灭性武器”的地位。这种固执是显而易见的。
图| @丁丁肖骁盛
韭菜真的是恋人才有,仇人才有。讨厌韭菜味的人,光是想想就受不了,而且当浓烈的韭菜味传到public 空的时候,真的很难闻。但是,韭菜从古至今都是这个味道,从来没有改变过。或许正是因为它桀骜不驯的倔强,让喜欢它的人对它无比痴迷。讨厌的人不怎么在乎,也不给自己任何曲线救国。蒸,煮,炒,烤,韭菜完全香,不管。
和韭菜一样,是“情人要生,仇人要死”,当然还有香菜。像韭菜一样,看起来是一对青翠细腻的长条,但对于一些讨厌香菜味道的人来说,一碗撒了香菜的拉面,再香的肉汤也掩盖不了它的“臭”。不过也有人喜欢香菜,做菜的时候总会拿几个盘子来装点菜肴。更何况他们那么爱吃香菜,哪怕直接用拌饭炒,他们也会吃。
这种野性凶猛的食物和韭菜、香菜一样,两极分化极大,和水果界的榴莲差不多。榴莲也因其独特的气味而闻名,莫名其妙却稳稳地坐在“水果之王”的位置上。有些人深爱它的香味,有些人讨厌它的气味,但也许这就是那些有特殊香味的食物最独特的价值。如果有一天,它们身上这些“不可接受”的气味消失了,那么它们最迷人的特征也就消失了,所有的食物也就消失了。
图| @丁丁肖骁盛
但奇怪的是,总有人一开始并不喜欢这些味道浓郁的食物,但突然有一天,就像开悟一样爱上了它们,甚至无法自拔,就像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这样的人不在少数,汪曾祺就是其中之一。
汪曾祺本来是不吃香菜的,但是他吹嘘自己什么都没吃,所以被逼着吃香菜,但是吃了之后发现还不错,渐渐的就开始吃了。可见,有时候,人还是要给自己的口味多留点余地,吃得更广更杂,或许对生活的理解会更广更不羁。
我们谈过热闹,谈过不羁,当然还得提到那些餐桌上最常见的食物,不分季节的变化,更不要说界限了。他们几乎处处都有存在感,但又不太显眼,所以也有相似的性格,就是简单,温柔,低调,多才多艺。
这样的性格,白菜是第一个吧?
图|风一样的阿姨
白菜太有故事了。虽然看起来白白胖胖的,没什么想法,但是赢了国宴,赢了普通的一桌。虽然和其他蔬菜相比,它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味道,也不需要太多的细心呵护,但它就是这么低调平凡,最温暖。
想起以前一个人住的日子,不得不空的时候就买了很多菜放冰箱里。周末终于想做饭的时候,发现小油菜烂了,小番茄烂了,豌豆尖也老了。只有圆圆的大白菜依然充满活力,结实结实。做大白菜不需要精湛的厨艺。可以随意炒,可以加醋。没有不好吃的。如果冰箱里有冻肉汤就更好了。大白菜耐炖,不会烂。炖了一个小时,吃在嘴里还是觉得肉肉的。难怪苏东坡称赞它是“一只白发酵的小海豚,从泥土中冒出来。”
但就是这种单纯的天性,有时也会给人意想不到的惊喜。有一种说法,一次国宴叫“煮白菜”,就是拿一根上好的火腿,挂一锅清汤,配以老母鸡、老鸭、排骨、扇贝等鲜货,然后把腌制好的白菜芯小心翼翼地放在* *里,这样一个看起来很普通的杯子放在桌子上,绝对不会引人注意,但是放一块白菜在嘴里,白菜就清澈了。
这道菜极其复杂,菜品极其简单。重要的是它化笨拙为熟练,海纳百川。我想,只有大白菜这样的蔬菜,才担得起这么大的责任。
性格相同的,自然有土豆和萝卜。大萝卜忠厚,生而熟之,土豆更卑微,多才多艺。美味的土豆可以在任何地方生长。一个小小的就能换上千种口味。有空可以做零食,饿了可以吃。你不跟任何人抢别人的风头,你自己也可以当盘菜。你经常承担重大责任,从不让人失望。如果这样的秉性放在人身上,谁会拒绝和这么好的人交朋友呢?
林清玄说,一个人对食物的选择可以代表他的性格。但食物之所以能代表人的性格,可能正是因为食物本身具有不同的性质。选择食物实际上是一个愉快的过程。我们在什么样的心情下,就会想用什么样的食物来满足。
就像难过的时候需要麻辣刺激驱散阴霾,开心的时候需要酸甜爽口增添乐趣,干涩郁闷的时候最好用一些苦味来平衡心态,无聊的时候想要一点特立独行的食物来提神。食物有各种各样的个性,总有一种食物是有个性的,它能理解你现在的心情,安慰你,给你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