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每到年初,红牛的“戏码”就特别多?

文本:信息

来源:快消品(ID: FBC 180)

腾讯集团和华彬集团又开始“拉到极限”了。

最近,华彬集团声称找到了50年前的原始协议。随后,腾讯集团表示已依法申请司法鉴定;同时公开表示,华彬集团的最新声明和之前的所有声明一样,只是企图混淆视听。

虽然最高法院早在2020年就已经做出终审判决,并确认“红牛”系列商标归腾讯集团所有。但华彬集团始终没有放弃,同时华彬集团所说的“50年协议”也始终没有表明自己的真实身份,因此其真实性存疑。

那么,在现在的时间节点上,华彬为什么又提起50年协议呢?业内人士如何看待此事?

01

亿元罚单曝光

法院判决华彬生产销售“红牛”饮料侵权。

就在业内人士都在讨论这份突如其来的50年协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的时候,一份沉甸甸的文件的披露,或许会让事情变得更加明朗。

根据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2020]浙民初42号)的一份判决书,2021年12月31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宣判,由华彬集团设立并控制的被告红牛能量饮料(江苏)有限公司、北京红牛饮料销售有限公司、杭州红牛饮料有限公司立即停止生产销售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并由红牛商行对天丝公司进行赔偿。

法院审理查明,合资公司红牛能量饮料有限公司商标许可期限届满(2016年10月6日)后,华彬江苏红牛厂仍在生产的“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外包装上使用该商标标识,被告三华彬在销售红牛饮料中的上述行为以及江苏厂在生产厂显著位置使用红牛商标图形的行为均构成对天丝公司红牛商标注册专用权的侵犯。

此刻再提一个50年协议真的很重要吗?关注“红牛之战”的读者可能还记得,华彬集团所谓的“50年约定”,即使在最高法商标的“生死之战”中,也始终无法表明自己的真实身份。

公开报道显示,2020年,最高法对“红牛系列商标”权属纠纷案作出终审判决,驳回红牛维生素的上诉,明确“红牛系列商标”的权属天思集团。同时,因红牛公司一直无法提供协议原件,认定该协议“真实性存疑,本院不予采纳”。

从法律专业人士的角度来看,腾讯集团于1995年12月21日与华彬集团及其他投资者签订了合资合同。1998年搬到北京后,当年就签了合资合同。上述法律文件是在华彬集团多次提到的“50年协议”之后签署的,实际上各方都在履行。因为合资合同的时效性和法律效力都比“50年协议”好,即使协议存在,也早已被明确表明合资期限为“20年”的合资合同所取代。

有法律人士甚至指出,该协议只有一页纸,即使存在,也是意向性协议,且后期签署人与实际合资公司股东并不一致,因此不具有法律效力。值得注意的是,与合资公司20年的工商登记期限不同,“50年协议”从未有过相关行政机关的公开登记记录和法院的效力。

耐人寻味的是,去年年初最高法院裁定某门球被定案时,华彬集团已经向合作伙伴发出了“争议尚未结束”的信息,从而延续了经销商的信心。如今,同样是年初,当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判决华彬江苏工厂及销售公司立即停止生产销售红牛饮料,立即停止使用带有“红牛”字样的企业名称,并赔偿1亿元时,华彬“旧事重提”。

有业内人士指出,从经销商的角度来看,红牛是个好产品,是个好品牌,做红牛的代理还是很赚钱的。但如果其仓库中的产品随时可能成为“侵权产品”,那么风险在某种程度上是经销商无法承受的。

就在这时,华彬突然发现了所谓“50年协议”的原件。华彬集团是否继续通过不断提起诉讼,不断发声“时间换空”来变相考虑红牛产品的运营权,这很难说。

此外,有业内人士指出,当下是饮料企业追求“开门红”的关键点。华彬集团突然宣布提交原协议,或许是希望带来一波经销商的回款,从而为接下来一年的销售工作做铺垫。炒菜常用调料

02

市场维权和监管在一个屋檐下。

谁才是真正的“牛”?

现在的红牛品牌会这么“拉”,可能是品类创始人始料未及的。

红牛创始人、中国企业家徐书标在20世纪70年代研制出一种含有水、糖、咖啡因、纤维素酒精和维生素B的“滋补饮料”,并将其命名为“红牛”。当时“红牛”的目标销售群体是倒班工人、卡车司机等蓝领工人,帮助他们在通宵工作时保持清醒。1993年,许氏家族在海南成立海南红牛饮料有限公司,将红牛产品推向国内市场。

为了更好地打开国内市场,1995年腾讯与华彬合作,与当时的两家中方股东共同成立了“红牛能量饮料有限公司”,开始在中国生产和推广红牛饮料。从此,这款清爽的红牛饮料开启了中国功能饮料的范畴。

多年来,合资公司为红牛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扩张做出了很多贡献,华彬集团也通过红牛获得了巨额利润,甚至目前还“来回拉”资本。公开报道显示,2020年,最高法院最终宣判该商标归腾讯集团所有后,华彬集团红牛产品销售额仍超过228亿元。红牛的爆发也给华彬集团董事长严斌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根据2021年胡润百富榜,严斌以财富1150亿元排名第37位。

然而,最高法院终审判决出来后,华彬集团的生存状况变得更加不容乐观。

水煎包

公开资料显示,从2021年初开始,主流电商平台、连锁便利店、超市开始下架停售“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以规避商标侵权的法律风险。目前,“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已经从JD.COM、天猫等B2C电商平台消失。

据了解,JD.COM、天猫、中石油、中石化、沃尔玛等主流线上线下渠道已全面下架华彬集团生产的侵权产品“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值得注意的是,拥有2万家门店的中石油旗下昆仑好客也在2021年1月发布了关于停止与华彬红牛合作的通知,随后针对华彬红牛侵权产品发布了“不购买、退库存”等措施的公函。

在“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不断从渠道下架的同时,各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也开始对销售“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的尚超进行行政调查和警示通报。近日,北方某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行政警告,称“市场上销售的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为未经天丝医疗保健有限公司授权的侵权产品”。该商品的经销构成商标侵权、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行为。“警告所有超市经营者立即停止销售侵权产品‘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如果产品继续销售,行政机关将依法严厉查处。

据悉,目前全国已有近30个省市对在华彬销售侵权产品的相关主体进行了下架、整改和处罚。各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已发出3000多份行政处罚决定书、整改决定书和警告书。

2021年4月,一个月内,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和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分别对北京某大型零售企业和湖南省某经销商作出民事裁定,禁止后者销售含有未经天丝集团授权的“红牛”系列商标的饮料产品。

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禁止销售

在软饮料中,能量饮料是近年来增长最快的类别之一。公开数据显示,能量饮料市场前五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9.2%,仅次于咖啡饮料。2020年,整个功能饮料市场的年销售额为442亿元,红牛将独自占据50%左右的市场份额。可以说,功能饮料在未来仍能保持稳定增长,也是国内少有的能与可口可乐长期抗衡的饮料品类。其中,红牛的增长势头尤其不可阻挡。

腾讯集团目前在中国市场上有点“青涩”,但在管理体系建设和基础设施投资上却不遗余力。在过去的几年里,腾讯集团的两款红牛产品“红牛维生素风味饮料”和“红牛安娜姬饮料”在销量和市场渗透率上也取得了长足的增长空。

竹荪的做法

无论从法律层面还是市场层面,“红牛之争”终将水落石出。在这个过程中,对于“红牛赛道”的企业和经销商来说,只有认清真正的“牛”,市场才能健康发展。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