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折扣店核心是”价格战”吗?
1元左右的礦泉水,6元的43g德芙巧克力、不到3元的加多寶涼茶......和68元單顆巧克力球、168元3顆話梅甚至一結帳動輒就5、600元的“價格刺客”相比,零食折扣店通常以超市、便利店、專營門店等渠道70%左右的定價,吸引了更多注重性價比的消費者進行購買,畢竟對用戶而言,看得見、摸得著、可預測的價格才是核心。
除了花更少的錢買到更多產品之外,近來,新興零食折扣店更是在低價基礎上針對會員推出多種福利活動,例如趙一鳴零食將每月18日設會員換購日,1積分就可以搶購到包含蜂蜜柚子茶、海苔肉松卷、蒸蛋糕等多款零食在內的大禮包,而每月8號更是打出了會員全場88折的促銷折扣。另一頭部品牌零食很忙也已在湖南、湖北、江西、廣西、廣東等多個地區上線會員系統,每月7號推出88折會員活動......
可以看到,在休閑零食賽道激戰之下,細分零食折扣門店在原本就已到達“價格窪地”的基礎上,仍試圖以更低價、更豐富、更多元的舉措來吸引消費者。行業競爭反映至用戶層面,自然可以讓其大幅受益。然而,業內卻有部分聲音認為,此舉無異於純打“價格價”,長遠來看並非一個健康的發展模式。
那麽,極度“內卷”的零食折扣業態主打低價真的是一場“純價格戰”嗎?在《零售圈》看來,似乎並不能簡單地將兩者之間劃上等號。
01、低價背後的邏輯
和傳統大賣場、便利店、電商等類似,每一次渠道的變革都會誕生一批新興業態,休閑零食賽道同樣如此。
從90年代初的散賣、批發形式到各大外資品牌進入中國市場,從本土零食品牌快速崛起到以商超為主要售賣渠道,從良品鋪子等零食專營門店到借助電商紅利迅速崛起的三只松鼠、百草味等新興零食品牌,從布局上遊端的生產型零食企業到以“高性價比、低運營成本、高運轉效率”為核心的零食折扣品牌,對渠道依賴程度更加深厚的休閑零食賽道已然經歷了數次變革期。
發展至今,以目前的市場格局來看,兼顧品類、定價、近場等多重優勢,且能夠滿足消費者價格及價值雙重需求的零食折扣業態規模持續攀升,其火熱一方面體現在高頻到店率及迅速拓張的門店數量之上,另一方面則是加盟商不斷增加及資本市場對業態自身的的高關注度。
單純就消費角度而言,在零食折扣門店以上優勢之中,“低價”自然是最關鍵因素,畢竟疫情之後,消費者的經濟行為更加審慎,但同時不想降低對品質的要求。在此基礎上,零食折扣門店贏得了更多青睞。
我們認為,這背後的低價邏輯與此前電商大戰之中所謂的“燒錢”補貼用戶不同,之所以能夠為消費者提供商超、便利店、專營門店等渠道70%定價的產品,源於其采購模式。
傳統模式通常會叠加入場費、陳列費、條碼費等一系列冗余費用,各個環節溢價空間較大,而零食折扣業態直接對接生產上遊端,通過大規模采購、貨到付款,零賬期對接等方式,促使其擁有更多議價權,最終將各個流程壓縮至“生產-倉儲-門店”三端,這一方面緩解了更多資金壓力及降低了部分運營成本。
另一方面可以在保持快速擴張的同時讓利於消費者。反映至門店端,最直接的體現自然在價格之上,最終促使零食折扣門店擁有更豐富的線下客流及更高頻次的到店率。
但低價並不意味無利。數據顯示,零食很忙單店坪效為0.3萬/平方米,而良品鋪子等高端零食門店單店坪效為0.2萬/平方米,盡管毛利及凈利潤率低於後者,但前者更注重以“量”取勝。
零食折扣業態頭部品牌相關負責人告訴《零售圈》,“這一業態更多是一門“薄利多銷”的生意,即使毛利普遍維持在18%左右,規模上升後整體盤子帶來的利潤依然是可觀的。”《零售圈》認為,這也恰恰正是大多業內品牌初期在低價邏輯之外,不斷追求門店數量的重要原因之一。
02、價格戰僅為表象 核心為重倉供應鏈
在《零售圈》看來,零食折扣業態所謂的“低價”僅僅為用戶所能看到的表象,其背後更多是為了刺激消費,品牌蘊藏的則是一個更為龐大的運營體系,核心為重倉供應鏈。
低毛利要求匹配更高效能的運營節奏,且這一步調必須要遠遠快於傳統渠道,才有制勝的可能性。這包括但不限於目標性選址、精準化選品、標準化運營模式,甚至是倉儲、物流等等,當整個鏈條極致串聯在一起時,才能更好的提升整個門店運作效率。
細化來看,頭部品牌低價引流僅僅是零食折扣店獲客的舉措之一。以目前SKU占比來看,近1500個產品中,品牌商品和白牌商品比例維持在4:6左右,同時門店還會每月保持20-30款新品上架,維持高頻汰換可為消費者帶來更多新鮮感,而最終提升毛利則更依賴於後者,即白牌商品。
另一方面,零食折扣店內40%以上品類的散稱食品可以有效提升購買率,帶來更高利潤。無論是從價格角度還是分量角度,用戶購買壓力都相對較低,自然能夠高頻進店復購。《零售圈》認為,消費者或許會追求一時的低價,他們最終想要獲取的依然是價值,這種價值或許更多意味著支出時所擁有的高品質及高自由度。
但任何行業都難以避免競爭,零食折扣業態更是如此。換句話說,所謂的“價格戰”是難以躲過的,畢竟整個賽道依然處於爬坡期,巨頭尚未出現,內部依然在加速跑馬圈地之中。因此,各大玩家也非常清楚重倉供應鏈才是制勝之本。
例如零食很忙後端著力於構建更密集的倉儲物流中心,將貨品流轉周期縮減至5-7天,覆蓋範圍擴大至周邊300公裏以內,以更加強大的供應鏈輻射能力,加速全國化進程。而零食有鳴則建設智能倉配中心,通過自動化技術進行“貨到人”揀選,實現高於傳統作業模式的6倍效率。前端之上,賽道內頭部零食折扣品牌則通過更加標準化的陳列、運營模式,促使加盟商快速上手,降低運營成本。
除此之外,持續推進與鹽津鋪子、洽洽、甘源食品等傳統零食生產企業的合作,成為了零食折扣業態夯實競爭力的重要舉措。畢竟對於消費者,知名度更高的頭部品牌更符合其對價值的追求。
《零售圈》認為,零食折扣店身為入局者,顯然比他人更明晰自身定位及突圍所要掌握的核心點,每一個競爭者也都在朝著自己的最終目標邁進。
03、上市是目標 但穩步快跑同等重要
那麽,他們的最終目標是什麽呢?
日前,有媒體報道,零食很忙擬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或籌資1億至2億美元。後續品牌方回應稱,暫時沒有明確的上市計劃和地點,也未對外披露,資訊提及的說法為不實信息。對此,《零售圈》聯系零食很忙相關負責人,其表示,“目前品牌仍在業務拓展階段,先把市場做深,然後再去思考更長遠的事情。”
事實上,現在各大零食折扣品牌都在搶時間,追求更多門店數量。整體來看,賽道的可拓空間的確不小。艾媒咨詢數據顯示,預計到2027年中國休閑食品行業市場規模將達12378億元。與此同時,下沉市場具有更多增量,零食折扣業態的低價模式也更符合其用戶需求。
長遠看來,行業內部測算開店空間有近7萬家,且格局未定,多數品牌門店數量為2000-3000家左右。因此,依托於輕量化的加盟模式,零食折扣業態的市場規模還將持續攀升,而未來誰能夠占據更多點位,進行更密布局才是展開競爭的基石。
《零售圈》認為,和電商等線上模式不同,線下拓店並非一蹴而就,全國化布局過程中選址是否精準、如何選擇加盟商、周邊人流量測算是否滿足開店要求、如何針對區域特征進行在地化運營調整等等,都需要經過仔細考量,一味追求門店數量增加而降低標準不是長遠之計,反而會埋下隱患。畢竟對於加盟商、品牌甚至是資本而言,最終的利潤及回報才是能握在手裏的果實。
上市或許是任何企業都想實現的最終目標,但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仍有更多細節需要夯實。尤其是在各方混戰之時更是如此。於零食賽道而言,下半場戰爭已然來臨,競爭自然難以避免,但我們仍需理性看待。《零售圈》認為,當渠道變革發生時做好自己,把選擇權交給消費者,才是應對“內卷”的應有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