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啤酒,终于有了新故事

文:楊偉
來源:斑馬消費(ID:banmaxiaofei

中國啤酒市場,此前10年,沒有新故事。

當行業大並購隨著增量時代的終結而結束,占據八九成市場份額的五大巨頭,忙著擺脫2013年開始的行業逆周期,其他中小型玩家夾縫生存,幾乎沒什麽存在感。

當這一輪以高端化為主線的啤酒行業復蘇逐步見效,啤酒行業的高溢價,讓“旁觀者”們看到了市場機會,紛紛投身其中。

精釀啤酒站上C位,鮮啤借場景消費崛起,海底撈、海倫司、盒馬鮮生等渠道商以供應鏈模式切入,啤酒市場呈現出了小規模的“百花齊放”。

啤酒中的精釀,能否達到白酒中醬酒的地位?鮮啤如何突破自己保質期和銷售半徑的天花板?供應鏈模式會不會重構啤酒行業生態?

這些新故事的輪番上演,雖然短期內無法改變行業格局,但它們,正在試圖影響啤酒業潮水的方向。

01

精釀崛起

精釀啤酒是一個與工業啤酒相對的概念。純麥芽長時間發酵,形成較高的麥汁濃度,保證啤酒濃郁的風味。

精釀概念在中國的普及,始於2012年前後。這是一個特殊的時期——中國啤酒產量2013年登頂後連年下滑,給精釀騰出了部分市場。

那時候,消費者們厭倦了國內工業化“啤水”的口感,市場需要一條鯰魚來激活,精釀啤酒和進口啤酒的小高潮降臨了。

行業數據顯示,2013年-2020年,精釀啤酒消費量的復合年均增長率高達35%,與啤酒行業大盤背道而馳。最近兩年啤酒行業復蘇,也是精釀一馬當先。

最近幾年,數千家企業湧入精釀賽道,跑出了眾多精釀品牌,如牛啤堂、熊貓精釀、高大師、大躍等,其中,最出圈的,當屬精釀+新零售概念的優布勞。

資深啤酒愛好者李慶遊歷歐洲,被當地啤酒的口感折服,在全球知名啤酒生產企業克朗斯的支持下,2013年底在河北邯鄲創立優布勞。

短短幾年,優布勞以“精釀啤酒屋新零售開創品牌”的姿態,席卷全國的燒烤店和小龍蝦館,已在全國800個城市及區縣開設2000多家門店。

這幾年,一級市場消費投資相對低迷,但精釀啤酒仍是為數不多的幾個熱門賽道。僅2021年-2022年,至少有20多個精釀啤酒品牌獲得融資,包括碧山村、AB藝術精釀、慫人膽、梵波精釀、十七門等。

面對持續深化的精釀化趨勢,原本被視為對立面的工業啤酒大廠,也紛紛加入其中。2019年,嘉士伯投資精釀廠牌京A,百威陸續收購鵝島、拳擊貓,燕京啤酒在V10精釀白啤的基礎上,又推出高端精釀品牌獅王。

甚至於,國內精釀啤酒市場的火熱,還帶火了啤酒設備制造商樂惠國際,在此前幾年的啤酒行情中,這家公司意外入局。

02
鮮啤當道

如果你經常去宵夜,大概率遇見過泰山原漿這款鮮啤產品。雖然價格貴、保質期短,但鮮啤的口感濃郁而豐富,還因為富含多種營養物質和活性酵母,被稱為“養生啤酒”。

啤酒圈流行這樣一句話:一入鮮啤深似海,從此工啤是路人。

就像現在的消費者接受不了濃縮果汁而選擇NFC,鮮奶的勢頭蓋過常溫奶,很大一部分啤酒愛好者會優先選擇鮮啤——它大概率會成為僅次於精釀的熱門概念。

這種趨勢,直接造就了泰山這家老牌啤酒廠商的復興故事。

泰山啤酒前身為1979年成立的國營泰安市啤酒廠。在中國啤酒“一城一啤”的草莽時代,這樣的啤酒廠,少說也有幾百家。

華潤啤酒、百威英博等行業巨頭不斷跑馬圈地,再加上省內就有無可撼動的青島啤酒,泰安啤酒廠境況艱難,2000年賣身給虎彩集團。

走老路,必定是死路一條。泰山啤酒引進德國技術,做出了國內第一支原漿啤酒,在此基礎上推出了鮮啤這一新鮮品類,又擯棄了傳統的經銷模式,通過加盟自建渠道。差異化產品+自有渠道+自有物流,讓泰山原漿做到了“30分鐘新鮮送達”。

重新崛起後,市場傳言泰山啤酒正在謀劃港股IPO,募資2-3億美元。如果順利敲鐘,這將是十幾年來,唯一能突破傳統啤酒五大巨頭封鎖的行業新貴。

泰山原漿等鮮啤產品在終端市場的火爆,不僅觸動了青島啤酒等傳統廠商,還吸引了一大批創業公司入局,最近兩年,銳恩、鯨都鮮釀等品牌相繼拿到融資。

03
供應鏈模式

燕京、青島啤酒等品牌,借助啤酒館這個新渠道,實現了產品價值和公司業績的飛躍。

各種新零售渠道們,火鍋店、啤酒館甚至是超市,也盯上了啤酒,特別是精釀啤酒這個成長型品類。

很多人難以相信,海底撈12塊錢一瓶的自有品牌啤酒,每年能賣好幾個億,再加上較強的盈利能力,已經成為這家餐飲企業的穩定贏利點之一——類似於電影院的爆米花。

海底撈是不太可能自己建啤酒廠的,這些產品基於其他行業司空見慣的供應鏈模式,由精釀啤酒廠代工貼牌。

同樣的故事,也發生在盒馬鮮生這裏。這家新零售巨頭2018年試水精釀啤酒,截至去年已推出10款精釀產品,2021年初就達到單月近億元的銷量,此後更是連年維持高增長;今年五一期間,其精釀鮮啤銷售環比假期前一周增長108%——盒馬鮮生如果把精釀業務單獨拎出來,絲毫不遜色於中小型啤酒廠商。

行業數據顯示,相較於工業啤酒40%左右的毛利率,精釀啤酒的毛利率高達70%-80%,接近高端白酒的盈利能力,即便是像海底撈和盒馬鮮生這種供應鏈模式,也能獲取50%-60%的毛利率。

在這種高回報的激勵下,就連啤酒廠商們的下遊,也開始背刺啤酒品牌。

小酒館海倫司,早年主要對外采購品牌啤酒。當這家公司逐步站穩腳跟,熟悉了啤酒行業的運作模式後,便開始借助供應鏈推出自有品牌,不僅在自己的700多家門店中銷售,還進入電商等新興渠道。自有品牌啤酒,不僅能獲得更高的盈利,還能深化品牌效應,何樂而不為?

04
消費分層

當然,中國啤酒市場已經相對穩定,而且馬太效應只會越來越明顯。所以,無論是精釀、鮮啤,還是多贏局面下的供應鏈模式,仍然只能爭奪五大巨頭夾縫中那不到10%的市場份額。

即便如此,新玩家們更具創新性的商業化嘗試,還是為持續多年死水一片的啤酒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們短期內無法改變行業格局,但可以影響潮水的方向。

如果不是泰山啤酒,我們可能無法如此方便地暢飲鮮啤;如果不是借助精釀化+新渠道,已經掉隊的燕京啤酒,怎麽可能以傳統模式成為增長王?

總之,全民“啤水”的時代,將一去不復返,未來的中國啤酒市場,消費分層將會更加明顯。

中國市場,幾個億的啤酒人口,是其他市場所無法比擬的。在這個全球最大的啤酒市場,中低檔的流通產品,永遠有其存在的價值。未來,這部分市場將由華潤雪花、青島啤酒、燕京啤酒、重慶啤酒這些傳統品牌包攬。

華潤啤酒、青島啤酒、百威英博這些中高端啤酒市場的主流玩家,這幾年一直在試水超高端產品。如果啤酒市場能出現茅台這種標杆性的超高端品牌,一定來自這三家頭部企業。

在啤酒這個典型的金字塔形市場中,中部的中高端市場,兼顧規模與盈利,最是誘人,競爭也最為激烈。傳統啤酒巨頭們期待在這個市場穩住基本盤,啤酒新勢力們則想在這裏尋求突破。

當然了,最重要的是,水大魚大,魚大水活。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