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视野 | 只有荆州最湖北

作者:黄雨萱

来源:三五斗(id: vcearth)

西红柿炖牛腩

去了一趟荆州才知道自己对荆州很陌生。

这座深植于中国腹地的三四线城市,无论从哪个维度看都显得那么不起眼。大多数时候,她和中国其他小镇一样,默默无闻,默默无闻。中国历史辽阔,地跨大江南北和内陆沿海地区,自然也不乏拥有千年历史的古都和文化名城。

但细究之下,荆州的历史远比想象的要深厚。

据古籍记载,“禹先划九州后划荆州”。五六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在这里创造了大溪文化,这里是史前玉器文明的摇篮。

在周代,主流观点认为储君熊彝带领部落在荆山丛林中披荆斩棘、休养生息;公元前689年,雄人揭竿而起,在济南城(遗址位于荆州城小北门外五公里处)建立了楚国王朝,逐渐开始了称霸长江中游地区400年的辉煌历史,成就了楚国强大的政治力量。荆州也因此成为楚国的代名词和楚文化的发源地。

楚庄王夺冠的重要性,湖北人至今仍常说“不接受周”(意为不服气、不放弃),即由此而来。

“得荆州者得天下”

荆州作为兵家必争之地,是从三国时期开始的。公元207年冬,刘备三顾茅庐,终得与诸葛亮“隆中一对”,即将登上历史舞台的诸葛亮如此分析: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也。次年,曹操率大军二十万,浩浩荡荡顺江而下,试图一统中国,但终被孙、刘联军阻隔在长江北岸。一场著名的赤壁之战后,曹军溃败。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此后三年,荆州七郡被三家分而治之。根据诸葛亮的谋略“得荆州者,得天下”,刘备借得荆州,并派出大将关羽镇守荆州长达六年,终成一方霸业。今天,位于荆州城墙内东南的关帝庙,就是昔日关羽镇守荆州时的公署旧址。

《赤壁》剧照

从历史来看,无论是三国鼎立的出现,还是各自霸业的兴衰,无不与荆州息息相关。南宋官员吕祉在《东南防守便利》中说:不守江陵则无以复襄阳,不守江陵则无以图巴蜀,不守江陵则无以保武昌,不守江陵则无以固长沙。这里说的江陵,就是荆州的治所所在。对更多的人而言,让荆州更出名的可能是诗仙李白的一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准确地说,直到元朝以前,荆州一直都是古代湖北的中心,历史上先后有6个朝代、34位帝王在此建都,也吸引了大量名仕、文人墨客汇聚于此,留下了高山流水、毛遂自荐、名列前茅、龙山落帽、梦里南轲等众多脍炙人口的成语雅言;从爱国诗人屈原到盛唐的李白、杜甫,从“天下第一循吏”孙叔敖,到明朝万历首辅张居正,仅是从荆州走出去的宰相便多达138位。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荆州古城墙,饱经战火洗礼,几度被摧毁,几度又重建,历尽沧桑,依然保存完好,被誉为中国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屹立于荆江河岸。

以荆州为中心画一个大圆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荆江是长江流经荆州时的别称,荆江之险在于河道“九曲回肠”,尤其是长江出宜昌后一马平川,昼夜奔腾,冲刷出了国内海拔最低的江汉平原。滔滔江水裹挟着泥沙,汹涌而来,河床被日渐抬高,造成荆州历史上洪灾泛滥。但同时,经过上万年的有机质沉淀,也造就了荆州的沃野千里。

有史料记载,从1380年到1937年的557年中,长江荆州段发生洪灾多达101次。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大兴土木,本着“蓄泄兼筹,以泄为主”的方针和“江湖两利”的原则,1952年4月5日,一场声势浩大的治水大战打响了。30万军民日夜奋战,以75天的惊人速度修建出了荆江分洪主体工程。消息一夜之间传遍大江南北。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主体建设,令全国人民兴奋不已,在国际上也引起巨大轰动。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为广大人民利益,争取荆江分洪工程的胜利”。随着几十年后葛洲坝、三峡工程的竣工,荆州得以河清海晏。在荆楚大地上,书写了千余年的洪灾历史,终于全面终结。

荆江分洪工程施工现场,30万军民齐心合力,正在河道清淤。图源:资料图片

现如今,湖北省唯一一个长江河道管理局,还设在荆州,承担着湖北省长江河道管理、防汛工作。可以说,如果没有洪水的光顾,农耕时代的荆州,是湖北最好的区域之一。辖区内8个县市区全部依江而建,江汉平原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普遍在3%—4%以上,被誉为中国南方的“黑土地”。北纬30°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宜人,光照充足,雨热同步,粮食高产;加上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区域位置,荆州出产的粮食可以快速运往全国,是国家商品粮棉油、商品猪、商品禽、商品蛋等重要的农产品综合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历史上常说的“湖广熟,天下足”就源自这里。如果按照古人认为的战略地位去看今日的荆州,其得天独厚的地利优势依然存在:作为长江经济带和二广轴线的核心交叉点,荆州已经发展出“两横两纵”铁路网和“五纵三横”高速网,318国道和207国道,沪蓉高速和二广高速,分别作为传统与现代的陆路通道在此穿城交汇;沪蓉高铁与即将建成的襄荆高铁在此相拥,构建了北上南下、东出西进的三重十字路口大走廊。2022年6月10日,荆州—欧洲班列“长江号”满载50个集装箱,第一次从荆州发车。此外,荆州的沙市机场也已通航,从荆州市中心到宜昌三峡机场不过90公里。

2022年6月10日,中欧班列“长江号”第一次发车。图源:荆州晚报水路方面,荆州全境拥有长江483公里“黄金水道”,总长度占到湖北省的45.6%。经过多年发展,荆州港已成为长江中上游仅次于武汉和重庆的第三大综合性港口,最大可停靠5000吨级船舶,年集装箱运输能力达到60万标箱。以荆州为中心,500公里半径辐射66个地级市、3亿人口,1000公里半径辐射208个地级市、约10亿人口。水陆空全面覆盖、四通八达的交通条件为荆州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让“买全国、卖全国”成为可能。

每四只小龙虾中就有一只来自荆州。

荆州人的一天,是从一碗早堂面开始的。早堂面味道鲜美,汤汁浑厚,饭馆常常门庭若市,热闹非凡。这是荆州最为烟火气的一面。作为楚菜的发源地,荆州东联吴越,西接巴蜀,北上中原,南下湘粤,使得楚菜博采众菜之长,不仅创造出被乾隆皇帝引入宫廷“油炸藕丸”,还催生了沙市豆瓣酱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调味品。而作为江汉平原最大湖泊——洪湖的拥有者,产自洪湖的粉藕也成为荆州一张亮丽的名片,人们早已耳熟能详的是央视的宣传,“洪湖莲藕,清甜可口”。平原地带,河流交错,湖泊星罗棋布,孕育出发达的农业文明。荆州粮食、油料、水产、畜禽等大宗农产品资源极其丰富,已经拿下多个“第一”:荆州大米产量常年稳居湖北省首位;洪湖莲藕种植面积达到21万亩,居全国第一;油料作物产量连续27年居全国首位;淡水产品产量连续28年蝉联全国第一,荆州由此也被称为“中国淡水鱼第一市”。

荆州水稻产量位列湖北第一,淡水产品位列全国第一,成为湖北乃至全国名副其实的米袋子和鱼篓子。数据来源:荆州市农业农村局

除了荆州大米、洪湖莲藕、洪湖藕带等已经通过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荆州还拥有“荆州鱼糕”“监利黄鳝”“公安葡萄”等十余个全国性的农产品公用品牌。值得一提的是荆州鱼糕,在当地人中有着“无糕不成席”的高度评价。2021年4月,荆州鱼糕入选央视品牌强国工程。当然,最出名的还是小龙虾。据统计,中国人餐桌上的小龙虾,每4只就有1只来自荆州。2021年,在全国小龙虾产量排名前十的县市中,仅湖北一省就占据6席,而这6席中有4席都属于荆州。荆州小龙虾胜在产量,也胜在品质,其皮薄、肉嫩、土腥味小。在小龙虾主产区洪湖市,小龙虾的生产、销售模式已由分散经营转向规模化经营,采取的方法是“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组织模式,实现了规模化运作和抱团式发展。

菖蒲郁金汤

荆州市内养殖、生产小龙虾的合作社、家庭农场、加工企业已达到4000家之多,形成了一条完整而成熟的产业链。

多个第一背后的分销能力

春饼怎么做

秋夜,南湖的水清澈无烟

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公元759年,诗人李白秋游洞庭,夜泊湖口(今湖北松滋市境内),举杯写下这首《游洞庭湖五首·其二》。1200年后的1952年,一家名为“泰顺和糟坊”(白云边前身)的私人酒坊,在荆州市松滋开始了艰辛的创业之旅。历经70年风雨,白云边酒业从一个小小作坊发展成了一家百亿级的现代化企业集团。在《2021胡润中国食品行业百强榜》上,白云边以全国第九十、湖北第六的成绩首次登榜。作为荆州为数不多的全国性知名品牌,白云边年销售额只有五六十亿元,与其他销售收入动辄千亿的名酒相比,还有相当长的距离。这也是荆州当地食品企业的普遍特征。截至目前,荆州市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合作社、合作联社和家庭农场数量均是全省第一,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有520家,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09家,总量位居湖北第二。2022年1—6月,这520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总产值为483.52亿元,平均下来不到1亿元/家。多数企业体量较小,缺少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很多时候扮演着为大型企业或知名公司做OEM的幕后角色。比如,近两年直播带货兴起,一些网红主播的“小龙虾预制菜”就是由荆州的食品企业代工,发往全国各地的。一家400人的加工厂,一天可以生产150吨小龙虾预制菜。不夸张地说,荆州凭借产地优势,已经成为小龙虾预制菜的大本营。毋庸置疑,荆州最大的优势正在于丰富的农业资源和产业集群效应,而工业兴市的优势则是围绕这些资源进行的工业化和品牌化。如今在荆州,一产、二产农产品种养殖、加工、包装、冷链物流等各环节企业应有尽有,能为各类食品品牌提供标准化的产品或个性化的定制服务。食品从农产品变成商品,安全问题至关重要。今年3月,湖北省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通报了2021年食品安全工作考核评价结果,荆州位居全省第二,连续6年获得“优+”等级认定。作为中国淡水鱼第一市,荆州在鱼类流通上有着强大的集散能力,目前已建成6个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总建筑面积超过百万平方米。其中最大的“两湖绿谷批发交易市场”先后获批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商务部双百市场工程、农业部定点批发市场称号。过去多年里,两湖绿谷批发市场成为了周边二、三级农批市场的采买中心,辐射全国28个省400多个县市,年均交易量超过800万吨,连续多年位居湖北省第一、全国前十。

总投资60亿元的两湖绿谷小镇已开工建设,打造集现代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一体的全国农产品现代流通示范园区,计划项目竣工后农产品年交易量达到1500万吨。数据来源:荆州市农业农村局。

位于荆州西郊的高新区,是华中地区唯一一个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2020年9月,在地方政府的带动下,锦欣水产批发市场迎来了二次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新市场在一片鲜花、彩旗和掌声交织的热烈气氛中,破土动工。从正在建设的两湖绿谷小镇出发,十分钟车程就能到达锦欣水产批发市场。该市场一期投入运营不久,200个铺面很快就被抢租一空。每天早上,园区里车水马龙,热火朝天,数百工人装车、卸货。每天从这里销售出去的淡水鱼达到70万斤,节假日高峰可达200万斤。我们很难想象,来自四面八方的淡水鱼运输车会在荆州配货、周转、交易,再以荆州为圆心,发往川渝、西北、华北、华东、华南的数百个城市。一条条活蹦乱跳的鱼儿,就这样日夜兼程,奔向消费者的餐桌。

“华中预制食品之都”的构想

即便荆州的农产品产量大、质量优,但整体来看尚缺乏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基地,精深加工能力也相对薄弱;而且OEM之路并非长久之计,其利润之低、为他人做嫁衣之痛,企业主更有发言权。荆州市政府、农业农村局等相关单位自然也意识到了症结所在。改变正在发生。2021年,荆州市出台《荆州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明确提出:要按照“一县一园区、一县一主业、一县一龙头、一县一品牌”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三年倍增计划,推动龙头企业突破性发展,加工业产值大幅度增长。随着预制菜风口的到来,2022年,荆州市农业农村局将“打造华中预制菜之都”提上日程,涉及“编制一个预制菜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一套预制菜产业扶持政策、建设一批预制菜产业园区”等多项重大议题。早在荆州大张旗鼓建设预制菜之都之前,山东的诸城、寿光,广东的湛江、肇庆,重庆的梁平,四川的乐山,已经声名远扬。艾媒咨询给出的数据是: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3459亿元,同比增长19.8%,预计到2025年有望突破8000亿元,目前全国已有7.2万家预制菜生产企业,仅去年新注册的就有4031家。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发展预制菜产业正当其时,核心意义在于借助本土现有资源,盘活存量、创造增量。商业规律告诉我们,行业龙头的动作,总能引发市场的关注和竞对的研究、效仿,这并非经济学里讲的盲目从众的羊群效应,而是代表了一种经过论证的可能趋势,或者一场即将到来的危机。后疫情时代,大型食品集团如安井食品、国联水产、恒兴集团、中膳集团等在预制菜领域频频出手。

过去几个月里,中膳集团把目光瞄准华中,6月30日与荆州市文旅区签订协议,计划总投资20亿元,打造集“央厨智慧产业园、智慧**厨房园区、智能前置仓、订单智慧农业基地”等为一体的保供体系。

8月12日,安井食品(603345.sh)首个预制菜生产基地花落洪湖,设计产能10万吨,全部达产后产值将超20亿元;28日,总投资26亿元的“中国食谷·华中国际食品加工展示交易中心”,在荆州高新区正式落地,产业集群优势将得到释放。根据《荆州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显示,到十四五末,将培育年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家、过50亿元的10家、过10亿元的50家,农产品加工值达到2900亿元以上。其中淡水鱼、小龙虾全产业链产值均要超过千亿元。这份规划还郑重指出: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目标,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今日之荆州,开始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之势,重新定义这片土地。——这片土地演绎过太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遥想楚王“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屈原“清廉高洁,至死不渝”,关羽“忠、义、仁、勇”千古流传……荆州建城3000年来,这种不屈不挠、勇于开拓的精神始终影响着现代人,这也成为荆州有别于其他城市的鲜明特征。文化,总是以它独有的温和,在每一寸土地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滋养和影响着一代代人,一条条江河,一座座山川。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