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大品牌,更需“立圈”

文:楊不壞  

來源:楊不壞(ID:yangbuhuai01)

當“破圈”成為營銷熱詞時,我們談談如何“立圈”。

我遇到一些成熟大品牌的項目,他們也在思考破圈的問題。但當我開始思考後發現,這些成熟品牌的問題不是破圈,早已經破無可破,他們更需要思考的問題是,如何“立圈”。

對於成熟品牌來說,建立並守住品牌核心用戶圈,與一批品牌粉絲建立強連接,作為品牌代言者持續向外圍消費者詮釋品牌,這更重要。

“立圈”讓品牌保持活力與銳度,更多消費者也會“入圈”,我想這應該是成熟品牌的解法。

比如百年品牌可口可樂,如果所有人都覺得只是一瓶可樂,喝別的也一樣,那麽這個品牌將會喪失活力與銳度,逐漸消退。一定有一群人是可樂的死忠粉絲,必須只能喝可樂,他們讓百年可樂持續有活力。

我們從品牌策略層面,思考品牌為什麽要立圈,以及怎樣入圈與破圈。

以下、enjoy:

01

面向會員,建立核心用戶圈

當下所有品牌與產品快速迭代,人的注意力也隨時轉移,社交內容碎片且分散,這是個快速變化的時代。

當無數新品牌躍躍欲試顛覆老品牌時,那些經典品牌除了保持自身產品更新,更重要的是品牌活力與銳度,品牌文化在核心用戶圈中的濃度。

所謂立圈,就是樹立對品牌文化擁躉的核心用戶圈,這些人是粉絲,也是品牌文化的創造與傳承者。

這個核心用戶圈,將會成為品牌在大眾流行中“代言者”,持續向大眾詮釋品牌文化與價值,同時吸引更多人“入圈”。

然後是“立圈”的路徑問題,面向什麽樣的人群,如何溝通,以及持續運營。

成熟大品牌,大概都會沉澱一批復購率比較高的忠實消費者,或者我們統稱為“會員”,不同品牌對待會員的方式不同,但基本都是長線消費者被稱為會員。

那麽問題就變成,品牌如何更好經營會員價值。

首先在品牌端,要更有意識的,面向會員做品牌溝通。

至少從我觀察到的現狀,雖然很多品牌有會員體系,但基本就是發優惠券搞促銷用。大多數品牌營銷都在拉新,以新用戶為主流群體做營銷,很大程度上冷落了老用戶。

從品牌文化塑造的視角理解,老用戶對品牌有一定的理解基礎,且都是已經消費過產品的消費者,在品牌價值溝通層面,要明顯易於新用戶。

所以首先錨定的立圈人群,是品牌會員群體。

針對會員群體,進行品牌文化引導,你的品牌基因,品牌文化是什麽,要從品牌端輸出,並與會員群體共建。當品牌與核心會員在品牌文化層面具有強共識時,圈層也隨之形成。

然後是會員用戶端,形成良性循環的創造性社群。

用戶與品牌端共創品牌文化,在品牌內容,價值塑造層面,持續向外發聲,成為品牌文化最具價值的代言者,或者可以比喻成“品牌文化”在用戶群體中濃度。

比如10年前的小米,那時候還叫發燒友,核心用戶很關心產品,會提意見,講使用感受,米粉節被擠爆。那時候的小米發燒文化在用戶中的濃度很高。但現在再看,小米逐漸成為普通甚至有點廉價的手機,不再是發燒的電子產品,那麽品牌文化的濃度也就低了。

對於成熟大品牌,經營一群高濃度用戶很重要,他們是品牌文化堅定的踐行者與創造者。

這種“內行圈”形成良性循環後,也會吸引更多普通用戶“入圈”,那麽入圈也成為另一種破圈。

02

Vans年度會員日,成為品牌文化ICON

原創極限運動鞋服品牌Vans,是街頭文化的重要參與者與創造者,從創始之初就具備鮮明的品牌文化基因。

現在,他們在會員營銷上玩出了新花樣。

Vans聯合“天貓品牌年度會員日”IP,剛剛舉辦完今年在中國的年度會員日,這次不是常規的發放優惠券,也不是以賣貨作為首要目標,而是成為品牌文化的集中呈現,將年度會員日塑造成為品牌文化ICON,向更多大眾展現。

以會員的力量塑造品牌文化,實現文化圈層的鞏固。

在我看來,這是成熟大品牌做會員營銷的正確方式,可以給到更多品牌啟發,我們展開講講:

03

傳承品牌文化

首先品牌要有文化,然後要有傳承,繼而在傳承中創造與創新。

1966年3月16日Vans開出第一家門店,從一開始,Vans就是街頭文化的支持者,“of the wall”即成為Vans的品牌信仰,並聚焦滑板、藝術、音樂、街頭文化四大領域作為品牌文化基因。

創始人Paul van doren曾說:“Vans不是一家制鞋公司,我們是一家鼓勵創意自我表達又剛好生產鞋子的公司。”

“一代人終將老去,但總有人正年輕”,對於Vans品牌,需要最新一代的年輕人與品牌文化進行呼應,與核心會員圈層共建品牌文化,並持續引領青年文化。

這也正是Vans Family會員忠誠度計劃的初衷,去年開始在中國地區開啟這一計劃,今年是第一次在中國舉辦年度會員日。

此次以天貓作為連接消費者的陣地,聯合“天貓年度會員日”IP,但並非以優惠賣貨作為活動主旨,而是在中國地區更強的連接年輕人,與消費者共創品牌文化,以建立Vans品牌文化圈為首要目標。

04

聚焦成為節日

在傳播過程中,要將品牌文化外顯為更具儀式感的內容,成為傳播ICON。

此次會員日的策略,從兩個層面進行聚焦,一是以天貓為陣地的會員經營;二是Vans與消費者共創,品牌內容輸出。

天貓品牌年度會員日,是品牌每年只能合作一次的會員IP,定位“品牌給會員的年度告白”,以天貓旗艦店作為陣地,聚集起品牌會員,給到他們最特別的產品、最特別的祝福、最特別的經歷,成為品牌會員的節日派對。

同時,年度會員日有一整套會員觸達工具,基於品牌在天貓歷年的數據沉澱,幫助品牌更好的驅動生意。可以全鏈路支撐品牌激活、轉化會員資產,輸出會員營銷的解決方案。

對於Vans來說,先找到那些已經消費過,懂Vans文化的會員人群,然後再針對性溝通與共創。

整個會員活動打造成品牌生日大派對,以“生來有範兒”主題展開,邀請品牌會員在線上線下多渠道參與互動與共創。

在活動期間,推出Vans x Crayola新品系列,作為給到品牌會員的特別禮物,同時在旗艦店推出年度限定禮與會員限定禮;在會員互動層面,推出互動遊戲叠蛋糕小遊戲,同時邀請會員創作UGC生日賀卡;3月16日當晚,在天貓直播間進行在線爵士音樂會,進一步體現Vans的音樂文化。

另外在線下邀請會員互動,在精品門店舉行316碼大鞋塗鴉活動,吸引超過千人參與塗鴉;舉辦創意工作坊“Vans有樹了”;與天貓基於“範大滑”滑板項目進一步合作,廣受會員群體歡迎。

這些內容在我看來,有些是有理解與介入門檻的,知道Vans文化的人會很喜歡,而不理解Vans文化的人,或許沒那麽熱衷。

這也正是“立圈”的原則,設置門檻篩選忠實會員,讓真正理解品牌的人先進來。

05

品牌文化代言者

核心用戶圈的價值,是成為品牌文化大眾代言者。

對於Vans來說,會員的價值是持續創造品牌內容,詮釋品牌文化,成為品牌文化的代言者與輸出者,保持品牌核心圈層的穩固,持續吸引更新一代年輕人“入圈”。

我們看Vans品牌,從1966年到現在,已經50多年的歷史,仍然吸引每一代年輕人的參與,這是非常不容易的。而這一驕傲成就的背後,在我看來就是始終維持住一個由核心消費者組成的“Vans圈”,他們是自己人,是內行,是品牌文化的創造者。

像Vans這樣的品牌,我們發現他們歷久彌新,盡管有很長時間的歷史,但仍然不是“老品牌”。

他們通過對基於品牌文化的“立圈”,讓新消費者“入圈”,保持品牌的銳度與活力。

06

總結展望:立圈-入圈-破圈

當品牌越來越久,更加大眾化之後,品牌忠誠濃度會降低,這是大概率事件。

到最後成為一件普通商品,不愛也不恨,能用就行,如果有替代品隨時也可以替代,這會讓品牌處於淘汰的邊緣。

很多中國本土老品牌,正在慢慢變得不年輕,從而喪失競爭力。單從品牌策略層面理解,我看見很多品牌在抓耳撓腮的年輕化,不斷推出新視覺,新口號,新廣告,試圖讓自己看起來更年輕,或者實現破圈。

我的思考是針對會員營銷的升級,讓已經有消費記錄的會員用戶,承擔起品牌文化的建設者。

今天談到Vans與天貓的案例,Vans作為成立之初就具備鮮明品牌文化的品牌,而天貓作為成熟的消費平台,兩者的跨界案例,完全可以作為會員營銷升級版的樣板間,用作參考。

很多本土老品牌,品牌文化並不鮮明。但作為有時間沉澱的成熟品牌,從過往的品牌歷程,消費者印象,品牌調性等多個層面,可以梳理提煉品牌文化價值,作為與消費者溝通的著力點。

以品牌文化為著力點,以消費平台作為會員經營陣地,聚集起核心會員人群,與之共創品牌內容,建立品牌核心用戶圈。

今天我試圖講清楚的邏輯是——通過立圈,吸引入圈,實現破圈。

重點是立圈,讓品牌重新“發燒”。

在會員群體中,通過新產品的迭代,文化的輸出,互相更深入的溝通,將核心用戶與品牌更緊密的連接,建立有一點門檻的發燒用戶圈層,或者叫他們品牌內行用戶。

這將使得品牌重新先鋒,重新具有活力。

而一旦做到立圈,勢必吸引更多人“入圈”,加入這個有一點品牌優越感的“內行圈”,成為品牌內行人。

持續良性循環的最終結果,是品牌再造,實現“新”品牌的破圈。

以上。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