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学历造假”?这股歪风得治

如今零食受“高学历”欢迎,“农科院研制”“某大学研制”成为卖点。据央视12月17日报道,上海市消保委近日对一款标有“东北农业大学”的网络名人零食展开调查。不过,东北农业大学回应称,学校不进行对外生产经营,学校也没有与商品包装上标注的委托生产厂家和委托生产厂家合作。慢性咽炎食疗

网络名人食品“傍”科研院所由来已久,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今年,上海市消保委随机抽取了13种宣称由“农科院、农大”等机构研发的食品,进行了调查核实,其中5款产品被否认涉事。可见,零食“学术造假”并非个案。

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各种标榜健康的食品在网上的搜索量和销量都在上升。在许多人眼中,农科院和农业大学研发或推荐的食品几乎是原料专业化、生产工艺标准化和加工规模化的代名词,满足了人们对健康和营养的需求。然而,有关方面的反复打假揭开了零食的“学术造假”——消费者花高价购买的食品未必真的绿色健康,有些经检测不达标。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因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或者其他虚假宣传方法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问题的关键是,消费者如何知道和辨别真假?

“假学历”零食的盛行,会损害科研院所的公信力,降低消费者对正规健康食品的信任度和认可度,也会对其他品牌构成不正当竞争,阻碍市场健康发展。各地相关部门要严厉打击这类食品和广告,这是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需要,也是确保食品市场清朗环境的要求。各类科研院所要积极维护自身声誉,严格把控有合作关系企业的质量,不要盲目搞联合研发和贴牌生产;对于不合作的企业,有必要针对其相关行为及时展开维权,这既是自我保护,也是对消费者和市场负责。食品企业不应把精力和资金集中在“假学历”和“装点门面”上,而应把精力和资金集中在寻求差异化发展和产品创新与质量上。

零食“假学历”,这样的不正之风必须迅速处理。土豆炖排骨的做法狗不理包子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