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风俗
1、燃燈:中秋之夜,有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如今湖廣一帶仍有用瓦片叠塔於塔上燃燈的節俗,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的節俗。2、賞月:賞月的風俗來源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歡娛。據說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圓最亮,所以從古至今都有飲宴賞月的習俗。3、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實際上是古人對“月神”的一種崇拜活動,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習俗。4、吃月餅:月餅又叫月團、豐收餅、宮餅、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供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一大象征。
中秋節起源於什麽
中秋節起源於天象崇拜,普及於漢代,定型於唐代。在秋分時節,是古老的“祭月節”,中秋節則是由傳統的“祭月節”而來。在傳統文化中,月亮和太陽一樣,這兩個交替出現的天體成了先民崇拜的對象。中秋節起源自古人對月亮的祭祀,是中華民族祭月習俗的遺存和衍生。
中秋節是秋季時令習俗的綜合,其所包含的節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淵源。祭月作為民間過節的重要習俗之一,逐漸演化為賞月、頌月等活動。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托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中秋節的寓意
1、團圓慶賀:中秋節的寓意是團圓幸福,中秋節是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月亮圓滿象征著團圓,為寄托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也有祈盼豐收、幸福的意思。
2、感恩:中秋節從其最早的含義來看,就是一套禮儀,它體現了當時的人們對於自然界的崇敬,但就更深層次而言,它也表明了人們對於人與人之間關系的一種認識,體現了一種對於家庭的重視。
3、和諧:中秋期待著豐收,也期待著和諧,“和”是我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追求,中秋佳節闔家團圓、鄰裏和睦、階層和合、社區安定、民族團圓、家國和諧、世界大同,其樂融融。正如蘇東坡說的“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
民族特色風俗習慣 少數民族怎麽過中秋節
中國一共有56個民族,在這麽多的民族中,每個民族都有著自己的民俗特點以及風土人情,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少數民族的人們是怎麽度過這一天的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在廣西侗族過中秋,有著“行月”的習俗。仡佬族在節前的“虎日”,全寨合宰一頭公牛,將牛心留到中秋夜祭祖靈、迎新谷,他們稱為“八月節”。黎族稱中秋節為“八月會”或“調聲節”。
中秋節有哪些習俗中秋節四大傳統習俗
中秋節,人們最主要的活動是賞月和吃月餅了。在中秋節,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那麽除了傳統的節目,中秋節多還有哪些習俗呢?中秋節的習俗
國外中秋習俗 外國人也過中秋節
中秋節就要到了,中國人每到中秋就會吃月餅,賞月,觀潮等等。日本傳統的中秋節被稱為十五夜,也叫中秋名月、芋名月。對新加坡的華人來說,中秋佳節是聯絡感情,表示謝意的天賜良機。菲律賓首都馬尼拉的唐人街熱鬧非凡,當地華僑華人舉行活動,歡度中秋節。伊朗人稱中秋節為“麥赫爾幹節”。老撾稱中秋節為“月福節”。
標簽: 中秋節 風俗
【聲明】本文由用戶大叔18歲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