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的咖啡,被疫情“速冻”后的市场会凉吗

文字:栾立峰肖鑫

来源:第一财经资讯(ID: yicainews)

做菜网

近年来发展顺利的国内咖啡行业,第一次尝到了“焦虑”的滋味。

2022年4月,新一轮疫情袭击了中国咖啡市场的重要城市上海。作为全球咖啡馆数量最多的城市之一,上海不仅是中国咖啡消费的核心市场,也是国内咖啡豆进口和烘焙加工的枢纽,这也给国内咖啡行业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冲击。

更重要的是,2020年以来,国内咖啡行业迎来了新一轮投资热,大量资本涌入各类咖啡新品牌和连锁咖啡企业。继Luckin Coffee之后,中国最大规模的一轮咖啡店圈地运动也正在进行。持续的疫情影响增加了行业面临的不确定性。

01

焦虑的

我什么时候可以回去工作?这成为上海咖啡师张雯最近最关心的事情。

张雯在上海愚园路经营着一家独立咖啡店。因为对咖啡品质的高要求,他近两年名声大噪,拥有一批忠实的老顾客。然而,随着疫情的加重,他的咖啡店已从4月初开始暂停营业。

暂停营业意味着收入大幅下降,但租金等支出并未暂停。据张文介绍,租金约占其咖啡店总运营成本的70%。随着日子的不断积累,他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其实在解封之后,张文就已经做好了自己的打算。疫情之前,他已经积累了一些喜爱他产品的客户。在为疫情做好准备后,他进一步专注于产品质量。封街期间,他为解封后的销售做了一系列准备,但至今没有收到街道何时能解封的通知,这也让他感到焦虑。

张文的咖啡店只是上海众多关门咖啡馆中的一家。根据上海咖啡消费指数显示,截至2021年1月,上海共有6913家咖啡馆,也是全球咖啡馆数量最多的城市。

咖啡不是保底商品,在这轮疫情中也没有得到特殊的“照顾”。随着疫情的逐步控制,近期外卖平台上出现了一些咖啡馆,但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恢复营业的咖啡馆数量仍然较少。

自4月22日以来,Seesaw、Nova和Manner等一些连锁咖啡馆已恢复营业,但仍无法接待散客。跷跷板回应称,目前上海两家门店已经复工,但仍为团购模式,其余门店还需等待相关街道的安排。Tims咖啡也回应称,目前上海9家保障门店已经复工,这主要是针对社区团购订单。

蓝瓶咖啡还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他们的彭浦烘焙工厂在“五一”期间已经恢复了部分产能,目前正在闭环生产,为城市提供社区团购业务的咖啡豆,微信商城的门店运营和物流仍在等待进一步通知。

疫情之下,Manner、瑞幸等品牌做起了团购。

剖腹产后的饮食

感到焦虑的不仅仅是暂停营业的咖啡店。上海疫情也影响了全国咖啡行业。

4月11日,巴比特咖啡创始人裴欧丽在微信官方账号发布了一篇名为《不吃东西》的文章。开篇,他用大号黑体字写道“绝望,成年人的崩溃往往是一瞬间。”

在文章中的视频中,坎·欧丽无奈地说,他无法送货三天,因为他无法进入烘焙工厂和仓库;目前,国内主要的生豆商家也都封在了上海。此外,现在是咖啡豆生产季的尾声,市场供应青黄不接,生豆商的库存也很少。因此,他们只有一个多月的库存,而在疫情之下,“支付几十万的货款,无论是漂浮在海上还是无法上路,都无法入库。”最终,它不得不被转移到云南德宏的烘焙工厂恢复生产。

长期从事咖啡豆烘焙的叶放咖啡创始人福临最近几天一直在忙着“找豆”,但这种效率并不高,因为许多小豆商的咖啡豆会被大客户直接买断,所以他们只能无奈地“到处打听”。

“过去,咖啡豆可以在3-7天内到达中国,所以一般没有人会准备大量储备。”福临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小厂普通咖啡豆的库存将是10-20袋(60公斤-70公斤/袋),这大约是1-2个月的储备,如果疫情继续这样下去,一些品牌确实会断货。

相比之下,拥有更完整产业链的“大厂”在疫情中的日子更好过。

新消费咖啡品牌永璞咖啡创始人铁皮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2020年疫情之后,他意识到疫情可能会反复,所以永璞咖啡刚好完成了产业链布局的调整。除了在上海的两个仓库外,永璞在中国的青岛、昆山和镇江都设立了仓库,因此它“相对幸运”。疫情的影响没有那么大,但永璞仍同比损失了10%的销售额。

铁皮表示,永璞咖啡在上海的自动化工厂主要生产挂耳咖啡产品。目前,这家工厂和仓库已经暂停生产,未能复工。虽然其在上海的第三方合作仓库仍可运营,但效率较低。

“我们已经提交了复工复产申请,目前正在审批中。能够提早申请肯定是好的,但我们也非常明白,咖啡不像粮油,可能排不上第一梯队。”锡说。

02

失去

上海在咖啡行业的重要性与其在中国和世界咖啡贸易中的枢纽地位密切相关。众多咖啡豆进口商和全球供应链仓库汇聚上海,延伸出咖啡豆烘焙、加工、零售等相关产业。因此,在新一轮疫情中,中国咖啡产业链上下游均受到冲击,但冲击程度却大相径庭。

对于上游的咖啡豆生产商来说,更多的是担心疫情对整个产业链的影响。

尽管被关在家里,咖啡绿豆交易平台的拉丁美洲业务发展经理毛利西奥·佩雷斯的工作很辛苦。他一直忙于协调新的海运和通关路线。由于上海的送货和运输服务暂停,无法进行咖啡进口的报关和清关,他打算转移到广州等地的港口,并与当地的仓库和物流合作。

幸运的是,在5月初,情况有所好转。毛利西奥告诉记者,新到港的一批生豆可以清关,清关程序仍在进行中。

不过,由于物流尚未完全恢复,大部分生豆将在通关后先存放在保税区。对于一些急需的豆子,他和同事已经联系了市里的合作仓库接收,然后再找机会运输给客户。

另一家咖啡豆进口商、宝荣咖啡总经理朴忠雄担心库存风险。正常情况下,朴忠雄将在4月份进口200-300万美元的咖啡豆,但货物仍在合作保税仓中,无法运出。

“(公司进口生咖啡豆)通关速度慢。虽然部分滞期费会减少,但无法第一时间确认货物状况。如果启封后发现商品有质量问题,如果过了退换货时间,只能自己承担损失。”朴忠雄说。

更让他担心的是,咖啡豆在购买前需要进行抽样检测,以确定是否符合需求。然而,目前国际物流航班的取消以及海关和国内物流业务的缓慢进展也导致了产区无法及时将样品送往上海。朴忠雄也急于寻找对策,比如直接通过外国机构参加cup考试。同时,尽量提前装运日期并安排从其他港口入境,以避免进口延误。“去年期货上涨后,大部分贸易商原本都是保守下单,现在广州和青岛的库存已经见底。”

中游的咖啡烘焙工厂虽然也受到疫情冲击,但通过团购仍能维持生计。

李震是一名资深咖啡烘焙师。2021年,他从北京来到上海,创立了自己的咖啡品牌Coffee Buff,主要从事咖啡豆烘焙、销售和培训。虽然目前Coffee Buff的所有业务都暂停了,但六名员工的工资必须全额支付。多亏了朋友的帮助,李珍转而通过社区团购卖咖啡豆来弥补损失。但他没想到的是,在4月中旬左右,他已经将3月底烘焙的咖啡豆全部售出。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轮疫情中,处于下游的咖啡店受到的伤害最大。

有咖啡从业者表示,四五月份原本是咖啡品牌的新春旺季,但现在时间过去了,不知道六月份能否恢复正常。

尽管接受采访的连锁咖啡馆品牌对谈论疫情影响“讳莫如深”,但上海飞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振东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咖啡馆员工和租金的损失实际上更直接,因为疫情防控导致无法运营,特别是在2021年第一季度和2022年。

2021年上半年融资时,Seesaw在全国运营了33家精品咖啡店;Manner在2021年9月初拥有198家门店,其中169家位于上海;M stand在2021年初获得融资时,只有10家门店。

根据平安证券的研究报告,截至2022年4月11日,上述三家门店数量增长迅速,分别为75家Seesaw75门店、391家Manner391门店和113家Mstand门店。其中,三家门店大多集中在新一线和一线城市。上海作为咖啡的核心消费市场,门店数量众多。同期,外国品牌Tims咖啡门店数量也迅速增长至381家。

此外,在上海拥有相对完整门店体系的门店不在少数,如Luckin Coffee和星巴克。据不完全统计,星巴克和瑞幸在上海分别拥有900多家和500多家门店。

近日,星巴克发布的2022财年第二季度财务报告显示,受疫情影响,中国市场仍有约三分之一的星巴克门店暂时关闭或仅提供送餐服务。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同店销售额下降23%,同店交易量下降20%,导致中国市场单季收入7.4亿美元,同比下降14%。

第一财经记者整理,数据来源:天眼查

03

可变的

近两年,国内咖啡赛道在资本的助力下日渐火热。在过去的一年里,精品速溶咖啡和连锁咖啡品牌的新品牌相继获得了一轮甚至数轮融资,并欢呼雀跃地涌入市场。

不过,相比之下,连锁咖啡赛道在本轮更受资本青睐。从2021年上半年开始,Manner、Seesaw和M stand等新连锁咖啡品牌都获得了许多新融资,并开启了新一轮扩张。外资品牌中,Tims Coffee、Peets Coffee、蓝瓶咖啡等国际知名咖啡品牌也加快了在中国市场开店的步伐,以抢夺咖啡市场。连锁咖啡品牌上一轮大规模“圈地运动”正处于乐金咖啡的快速扩张期。

咖啡连锁热潮的背后是资本更加关注中国现磨咖啡的市场增长潜力。

根据约斯特沙利文的数据,2013年至2018年中国咖啡市场保持高速发展态势,年复合增长率为29.5%。预计到2023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将达到1806亿元,五年后复合年增长率仍将达到26%左右。

然而,从整体市场结构来看,中国咖啡市场仍以速溶咖啡为主,但现磨咖啡的市场份额已从2017年的15%增长到2020年的36.5%,但与日本和美国的63%和87%相比仍有很大增长。

尤其是近两年,新咖啡连锁品牌的崛起,成功通过咖啡的“新茶饮”取悦了更多消费者,而通过这种方式,在降低咖啡消费门槛的同时,也解决了一直困扰国内咖啡行业的消费扩张缓慢问题——因为“没有人会拒绝一杯咖啡味的甜水”。

不过,在这一轮开店计划中,或许是为了避开Luckin Coffee的优势,类似星巴克“third空风格的门店不在少数。因此,受制于单家咖啡店的天花板问题,新咖啡连锁品牌不得不开设更多门店来进一步提高收入和估值。

以Tims咖啡为例。在公开报道中,Tims曾表示计划到2026年在中国市场开设约2750家门店,但外卖“小店”TimsGo仅占其中的20%左右。

然而,随着新一轮疫情的发展,包括上海在内的中国多个省份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当地也采取了更加严格的防控政策。新咖啡连锁企业的开业策略是否会因此而调整?截至发稿前,多家受访咖啡连锁企业均未对此作出回应。

然而,随着北京和郑州新一轮疫情的爆发,包括五一节后北京暂停餐饮,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也迅速增加。

一位在上海经营一家中小型咖啡连锁品牌的投资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他的挂耳咖啡在今年疫情中卖得相当不错,但疫情下门店的经营挑战很大,这也让他考虑收缩线下咖啡店业务,增加家庭或便携式咖啡产品等品类的投入。

疫情爆发前,作为从业者的王振东从办公室拿回了一公斤咖啡豆作为“谷物储备”,但一个月后,咖啡豆所剩无几。王振东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餐厅食品受到疫情冲击,恢复会相对滞后,这将对第三空模式咖啡馆造成一定压力,但外卖咖啡和居家消费咖啡产品可能迎来新机遇。未来,如何将咖啡的体验和增值部分从空转移到外卖上,也是连锁咖啡品牌面临的新挑战。

中投顾问咨询总监张陈开认为,third空的优势在于能够抓住商务人士对咖啡和办公的需求,具有强复购、高粘性的特点。在新的疫情下,风险是提高初始成本投资和租金,降低门店效率。预计新兴咖啡品牌将更加注重门店类型和销售渠道的多元化,以实现门店高效率和低成本,并确保门店扩张速度。

然而,与已完成产业链和全国门店布局的咖啡行业“价格屠夫”Luckin Coffee竞争,如何体现自身的差异和优势,也是许多新连锁咖啡品牌面临的新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之下更加理性的消费也成为新消费领域的一大特点,这在咖啡赛道也有所体现。

最近,青山资本刚刚向中国速溶咖啡新品牌华天萃投资了数百万美元。不过,记者注意到,花田翠并不属于此前资本重点关注的连锁咖啡和精品速溶咖啡领域,而是“中国风味”创新型茶香速溶咖啡。更重要的是,它的单价低于精品速溶咖啡。

青山资本投资者的回应也反映了这种合理性,他们表示,投资这个项目的原因之一是,它是传统速溶咖啡的升级产品,具有健康、平价和独特风味的属性,但它“保持了中国大多数消费者经常可以购买的价格”。下一步,国内咖啡行业需要更丰富的产品,更适合各类消费群体的价格体系和产品体系。

与此同时,青山资本还认为,由于国内一线城市受到密切关注的客户群和需求的高峰期,新的精品速溶咖啡和连锁咖啡的受欢迎程度已逐渐消退。疫情之下,咖啡赛道仍有更长远、更值得关注的方向有待探索。一个行业的繁荣必然需要全产业链的协同。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不同背景的VC、PE、产业和战略投资者,他们会逐渐关注咖啡领域更多环节的投资,包括种植、咖啡豆研发、加工和生产,以及更多下游咖啡深加工产品。

04

乐观的

近年来,每当我们谈论中国咖啡市场的长期趋势时,业内都有乐观的预期。即使在新一轮疫情之下,这种乐观情绪也没有被改变。

张认为,中国消费者仍有巨大的咖啡消费潜力,未来购买力将增长空。

“通过这次疫情,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人对咖啡的需求实际上非常旺盛,很多消费者会更多地了解咖啡浓缩汁等咖啡产品。”铁皮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疫情过后,消费者可能会有囤货的习惯,这实际上对便携式咖啡产品有利,市场将进一步增长。

贴皮的乐观还包括疫情对中国咖啡产业发展的推动。

肉皮冻的做法

长期以来,咖啡之所以以上海为中心与其进口地位密切相关,而中国咖啡产业长期处于产业链低端。

在铁皮看来,疫情影响减弱后,上海作为国内外咖啡贸易枢纽的地位不会改变,但许多品牌应该在供应链方面做出一些灵活的调整,就像永璞咖啡也准备在国内原料基地和合作工厂做更多扩张一样。

有这样想法的公司不在少数。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疫情过后,由于国际咖啡贸易受到一定影响,许多咖啡品牌转向云南咖啡产区寻找替代品。

目前中国98%的咖啡产自云南省。但根据《云南咖啡产业报告》显示,云南省咖啡以种植为主,企业以咖啡豆购销为主,速溶咖啡和即饮咖啡的终端消费较少。尽管国内咖啡消费量逐年增长,但大多数消费者接触的是终端产品,对国外咖啡品牌更加认同,因此很难摆脱原料产地的身份。

疫情的推动,可能为云南乃至中国的咖啡行业带来更多“露脸”的机会。据云南当地咖啡从业者介绍,受国际期货影响,今年云南咖啡豆价格较高,原生豆销量也不算太好。然而,自4月以来,来云南寻找生豆源和烘焙师资源的大大小小的咖啡品牌比往年多了很多。

青山资本还认为,中国咖啡行业未来的增长并不是深度咖啡消费者喝得更贵、更好,而是如何让中国咖啡品牌脱离小众,进入千家万户,这需要一个“从土豆到马铃薯、从苏尔奈到唢呐”的进化过程。目前,中国的大部分咖啡市场仍掌握在廉价的速溶咖啡手中,但在中国种植和加工的咖啡、中国风味和美学以及中国的咖啡品牌都在建立和发展,这也给云南咖啡和中国咖啡带来了更多的机会。

然而,在乐观之余,也有一丝焦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行业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中国咖啡行业的长期增长与近年来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和人口结构的变化有关。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仍在继续,许多行业受到了新一轮冲击。因此,下一步如何稳定就业、刺激消费也决定了国内咖啡行业的发展前景。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