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能卖6万亿,你不知道的供销社……
文:冯
来源:城市边界(ID: ishijie 2018)
半个月前,《湖北日报》一篇“湖北基层供销社恢复重建数量达到1373家,基本覆盖全省所有乡镇”的报道引发热议。此外,宁夏、重庆等省市也在不久前发布了类似消息,让淡出公众视野几十年的供销社的名字再次出现在聚光灯下。
与此同时,资本市场也开始“冒头”供销社概念。截至11月3日,其中两只龙头股天鹅股份和中农股份已经收获四连板。
供销社不仅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也代表着那段颇为艰难的岁月。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有人惊讶,有人兴奋,也有人好奇“供销社重出江湖会释放什么信号”。
事实上,供销社不仅没有消失,而且在90年代末通过市场化改革扭亏为盈,建立了从生产到加工到运输和销售的全产业链布局,默默构建了一张庞大的产业版图。
民生证券11月2日发布的研报称,“市场化改革后,县级及以上供销社以机关事业单位为主,而供销社系统中占比超过90%的基层社多为市场化企业。为此,近年来加快供销合作社发展的重点也是恢复基层合作社的发展。”
既然从未离开,又何谈重出江湖?
01
相当于50个国美零售商。
供销合作社的全称是农村供销合作社,隶属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后者100%持股的中国供销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注册资本122亿元,总资产1500亿元。旗下拥有11家全资及控股公司,其中上市公司3家,分别为中再投环、中农立华和中农联合。
截至11月3日收盘,上述三家上市公司总市值分别为69.57亿元、68亿元和36.83亿元,合计174亿元,与青岛银行、太平洋等a股知名公司市值相当。作为供销社概念股,汇隆和新力金融实际控制人均为安徽省供销联社,而同样收获四连板的天鹅,实际控制人均为山东省供销联社...
官网介绍,中国供销集团目前的业务重点是农业生产、居民消费、再生资源回收加工、电子商务和金融服务。2021年,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及全系统实现销售总额6.26万亿元,同比增长18.9%。同年,国美的商品交易总额(GMV)为1468亿元,仅为前者的1/50左右。
事实上,供销社能创造如此高的业绩,这与中国供销集团旗下11家知名全资或控股企业有关。得益于这些公司,中国供销集团不仅在化肥、棉花等传统领域长期处于领先地位,还在电子商务、冷链物流、农村金融服务等领域发力。
在传统领域,中农集团主要从事化肥批发业务,不仅拥有一个万吨级码头,而且化肥年销量超过2000万吨,占据约16%的市场份额;而控制着100多家新疆轧花厂的钟勉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棉花企业。至于中间回收公司,其2020年的营业额将超过300亿元。
此外,成立时间相对较短的中国供销冷链物流(2019年成立)2021年累计营收超过160亿元,在全国13个省市拥有31个仓储物流基地项目,而中国供销电商搭建的832平台已有2万多家供应商,累计交易额超过230亿元。
可以说,中国供销集团构建了从生产到加工,再到运输、销售的全产业链布局。将整个生产过程掌握在自己手中,不仅可以更好地控制成本,而且便于快速调配材料。经过一系列改革和发展,供销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许多老一辈人的认知大相径庭。
02
供销合作社百年发展之路
供销社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
在那个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供销社不仅承担着包括日用工业品和农副产品在内的生活必需品购销的使命,在稳定市场、保障供应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巨大帮助。无论是父亲的锄头和酒,母亲的油泼面和火柴,还是孩子们的纸、笔和糖果,都离不开供销社。
中国最早的合作社可以追溯到1922年成立的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当时,它主要出售简单的布料和日用品,它已经有100年的历史了。
然而,众所周知的供销合作社起源于中华全国合作总社,该社成立于1950年,后更名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它最早的定位是农民为自己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最基本的单位是农民,也就是成员。
当时,供销社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逐渐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流通网络,成为农民商品流通的主要渠道。到1957年,全国共有基层供销合作社1.9万个,30%的农村人口成为社员,从业人员达168万人。
在中国农村,从来没有一个组织像供销社这样拥有如此庞大而健全的组织体系。
由于各种因素,自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供销社的发展变得艰难。不仅不能在系统内成员之间形成有效的资源共享和分工,而且出现管理混乱和商品流通不畅的现象,合作社系统的特点和优势逐渐丧失。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杜曾在《合作社制度与供销合作社改革》一文中指出,供销合作社不是为社员销售农产品或购买农资,而是代表国家供应农资、购买农产品和组织农业生产。几经变迁,该制度仍未突破“国营农村商业”或为国家代理的框架。
而且,随着中国从计划经济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几十年来负责农民买卖的供销社的许多成员仍然处于原始的压价和销售商品的冷漠状态,他们一时无法改变,因此他们在市场经济和农民感情的冲击下逐渐淡出了公众的视线。“院子大房子破,看起来像供销社”的顺口溜也开始流传。
虽然不再像往常那样谈论它,但这并不意味着供销社消失了。过了一段时间,随着亏损和负债的陆续清理,供销社经过多次改革终于扭亏为盈。2000年底,供销社实现利润13.77亿元,结束了连续8年亏损的尴尬局面,2002年实现翻番,达到28.6亿元。
03
更像是一个大型连锁集团。
烩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供销社也在不断发展壮大。供销合作社的改革之路实际上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缩影。小肺筋草
鸡脚汤的做法
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新时代的供销社不仅是小商店的代名词,而且已经失去了过去的强烈行政属性,成为公司企业。这类企业最大的特点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意味着目前的供销社更像是一个大型连锁集团,将其与计划经济联系起来完全是一种误解。
对此,有网友认为,“我们可以参考邮政等快递行业的民营企业,供销社的存在无非是多了一个超市供市民选择”。“从这两年的经验来看,仅仅依靠市场解决突发事件是不够的,但完善一个国家参与的供应链,可以在危机来临时迅速做出反应,这就是供销社今天存在的意义。”
网友的看法不无道理,但这其实只是供销社存在意义的一小部分。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副秘书长唐认为,供销合作社再次发挥作用有三大优势。它们不仅可以连接新兴经营主体与市场的关系,还可以为农资供应和农产品销售提供稳定的支持,还可以为小农户提供托管服务。此外,供销社有“供”有“销”,其电商平台依托自身网络在村庄的通达性,增加农产品流通渠道。
然而,无论如何改革和改变经营模式,供销社的初心从未改变。
早在今年5月份供销社一词在网络上流行之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关伟就发表了一篇题为《你可以永远相信供销社》的文章,称无论在物资匮乏的时代还是在物资丰富的今天,人们都必须有供销社的服务,以确保农资供应和土地种植,让中国人的饭碗掌握在自己手中。你可以永远相信供销社的初心使命,为农而农。
事实上,上世纪90年代发布的《关于解决供销合作社若干突出问题的通知》指出:“供销合作社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做好‘三农’工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满足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把分散经营的千家万户与大市场连接起来,成为农民进入市场的依靠力量。”
中国供销集团也在官网透露,未来将继续聚焦主业。到2025年,成为“三农”领域的龙头企业、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和乡村振兴的排头兵,发展成为在农业社会化服务和现代农村流通体系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综合性、大型企业集团。
就这样,今天和未来的供销社都演变成了与时俱进的“大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