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蝗灾频发,人们为什么不捕捉蝗虫为食?

說到吃,我國稱第二,沒有國家敢稱第一,我國不光是各種正常美食非常的多,令人膽寒的美食也非常的多,一般只有是地球上的生物,一般都難逃我國人民之手,經過我國人民的烹飪,就會成為一道美食。農田中的害蟲都難逃我們之口,比如螞蚱,這些蟲類在某些地區是人民口中的美食,雲南、廣西等地有吃蟲節,在吃蟲節這天,人們會油炸蝗蟲、酸螞蚱,糖炒蠶蛹,然後一家人聚在一起品嘗這些美食,大口吃蟲,大口喝酒。

在某寶上還有油炸蝗蟲、蝗蟲醬等食物售賣,並且銷量還不錯,有些人還戲稱我國蝗災是靠大家擼幾頓螞蚱串解決的。

既然現在很多人都吃蝗蟲,那麽古代蝗災的時候,人們會捉蝗蟲吃嗎?答案是肯定,蝗蟲再小,也是肉,也比樹皮、草根好吃吧!

蝗蟲,俗稱螞蚱、蚱蜢,全世界大多數地區都有蝗蟲,蝗蟲的種類眾多,在我國發現的就有上千種,全世界更是超過上萬種,蝗蟲主要分為土蝗和飛蝗,在我國危害最大的是飛蝗,而飛蝗又以東亞飛蝗的危害最嚴重。

現代社會,蝗災爆發的次數已經很少了,但是並不代表沒有,2008年、2014年我國的黃河流域就曾發生過蝗災,美國、俄羅斯、以色列等地也曾發生蝗災,現在社會雖然發生了蝗災,但是比古代好治理,現在有很多高科技,飛機噴灑農藥也可以驅趕蝗蟲,在古代就沒有辦法了,大規模養鴨、養雞在古代不現實,所以蝗蟲一來,百姓就流下了心酸的眼淚,蝗蟲一來就是上百萬只,人根本無法驅趕,只有眼睜睜地看著蝗蟲將糧食吃盡。

蝗災在我國出現的時間很早,在《詩經》中就已經提到蝗蟲了,蝗災的高發區是河南、河北、山東、江蘇、湖北等地,元代發生蝗災的次數最頻繁,平均1.6年發生一次。

面對這些鋪天蓋地的蝗蟲,古人幾乎束手無策,但是他們不是寧可餓死,也不吃蝗蟲的,他們也吃蝗蟲,唐德宗年間,蝗蟲將糧食吃盡,百姓只好捕捉蝗蟲為食,“蝗蟲蔽天,所至草木不留,田稼食盡,百姓饑,捕蝗為食。”後世在蝗災年間也捕捉蝗蟲為食。不光是百姓捕捉蝗蟲為食,唐太宗李世民還親自帶頭食用蝗蟲。

有人說古代對蝗蟲認知不足,認為是神的懲罰,所以不敢吃,古人雖然對蝗蟲的認知不多,也修築蝗神廟來祈禱來年風調雨順,但是這並不阻止大家吃蝗蟲,人都要餓死了,還是蝗蟲害的,賑災的糧食未到,不吃你吃誰?

古代沒有吃蝗蟲解決蝗災的記錄是因為吃蝗蟲根本解決不了蝗災,蝗蟲一來就是上百萬只,一飛而過,田裏的糧食、山上的樹木全沒了,田裏的糧食是百姓一年的口糧和賦稅,蝗蟲一兩天就吃光了,你就是吃再多蝗蟲也補救不了,而且蝗蟲吃完一個地方就飛走了,你都還沒有捉幾只,蝗蟲就不見了。

其次蝗蟲來的時候,百姓家裏面還是有點口糧的,根本不用去吃蝗蟲,古代沒有現在這麽多調料,有米飯吃誰去吃蝗蟲?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