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食材的冻品仓」锅圈即将破万店,宅经济下如何逆势增长?
来源:投资社区
家里冰箱不够大吗?锅圈或许能解决。
锅圈的目标是成为“家用食材的冷冻仓库”。居民家冰箱放不下的东西都放在锅圈,不够就去锅圈买。
2017年,锅圈在郑州开了一家火锅美食超市;2019年,锅圈将总部迁至上海;2022年,锅圈门店数量即将突破10000家,20000家店的进阶目标也已纳入战略规划。
在“宅经济”的帮助下,锅圈上半年的供应链和品牌故事似乎已经讲得很流畅了。锅圈的产品矩阵已经覆盖火锅、烧烤、生鲜、熟食、卤菜、西餐、一人份菜、酒等八大品类。
那么,锅子将如何在下半场的比赛中突围,力求效率,把握商品迭代?
01
五年突破9000家店,什么叫“出圈”
疫情过后,当“在家吃饭”成为主流,锅圈彻底出圈了。
2019年,锅圈将总部迁至上海无疑是明智的选择。上海不仅具有消费品潜在高地的优势,良好的商业环境和人才优势,也助推了锅圈的成长。经过五年的发展,锅圈9000+门店和线上业务已经覆盖火锅、烧烤、Aauto快菜、卤味、快餐、生鲜等,满足了社区居民的各种家庭餐饮需求。
谈锅圈所在的餐饮零售赛道,从2016年开始,Costco就是一大标杆,被业内玩家反复对标。其实从供应链实力,到自有品牌份额,再到灵活的仓储物流模式,再到全渠道模式,锅圈和Costco有着相似的原创基因。
近日,锅圈负责人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我们类似于Costco的底层管理逻辑,但更准确地说,我们应该算是餐桌场景中的Costco。和Costco的日用品一样,知名度很高,但是锅圈并没有触及日用品的品类。而Costco和锅圈是依靠供应链的深度整合,依靠门店渠道的规模效应来获得好的价格,从而在保证品类丰富、价格稳定的同时保证效率。”
即便如此,当外界把锅圈比作“中国的Costco”时,锅圈的负责人更愿意称之为“中国的锅圈”。
的确,放眼中国,没有第二家公司的商业模式和锅圈一模一样。有分布广泛但不具备零售功能的前置仓,也有广受好评但不以社区单元为主要阵地触达消费者的门店。
遍布全国的像毛细血管一样的门店网络的源头,必然是一个庞大而稳定的供应链支撑。炊具拥有强大的供应链网络和供应链管理能力,与上游食品厂深度合作,仓储、货运、冷链一站式物流运输体系。目前,锅圈销售的产品自主品牌率已达96%。除了更好地控制供应链的质量和商品价格的稳定性,高比例的自有品牌商品将具有更强的品牌潜力。
而且,锅圈在构建上游供应链体系的同时,也在为乡村振兴做贡献。每年收获季节,200多位常年奔波于全国各地的锅买手,奔赴深山老林、田间地头,采摘当季优质食材,从源头把控品质。竹笋、虾、牛羊肉、西红柿、辣椒等。,经过当地农民采摘,买家精挑细选,工厂严格生产加工,装入锅环食品店,最终作为有保障、安全的食品呈现在消费者的餐桌上。
截至目前,炊具已整合供应链上游专业食品厂近600家,并在部分地区投资农业工厂,促进了食品产区向农副产品加工和食品产业升级,直接解决当地就业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助力区域经济产业链升级。
02
从数字化到数字智能,如何渗透下沉市场?
把店开到村里不容易。
在中国,每家锅圈店都是以2000到3000个家庭为客户群半径服务的,它就像一根毛细血管,深入到每家每户。目前,锅圈不仅开拓了一至六线城市,还渗透到了中国广大的农村,农村的一些小店也开设了锅圈专柜。
锅圈做对了什么,才能这么快突破下沉行情?
一方面,锅目前都是社区店,社区店模式自然适合下沉,容易渗透。谈及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角色,锅圈负责人的期望是:“我们希望中国有多少个社区,锅圈就通过多少个社区窗口为周围的居民服务。锅圈更像是一个‘家庭食材的冷冻仓库’。居民家冰箱里放不下的东西,就放在锅圈里。如果不够,就去锅圈买。"
背景数据给出了一个有趣的发现。社区店有一个规律:开业时间越长,店铺的营业额越好。“时间长了,我们店更像是社会版的街坊阿姨。我们店长在那里待了很久,可能比居委会更了解这个小区。”
另一方面,也离不开高效的仓储配送。
据锅圈负责人介绍,“锅圈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店和仓库,店既是仓库又是店铺。虽然店铺周转率高,但不需要太多库存。我们在全国整合了17个现代化的区域中心仓和1000多个冷冻前置仓,保证了门店订单的高效送达,下午报货,第二天基本到店。”
食材送到店后,锅圈的每一家店也是以降本增效为核心的闭环运营模式。门店工作人员可以在繁忙时段灵活承担理货+切配+初加工+发货的角色。
当然,店铺的高效运营也离不开锅圈在数字化甚至数字智能化方面的努力。近日,升级后的锅圈APP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实现了门店与线上会员管理、数据沉淀的共通性,从而更有效地反哺智能补货、供应链生产、物流配送。
长期以来,锅圈线上线下融合的全渠道覆盖能力,以APP、微信商城小程序、“云信息中心”等多个平台为支撑,协同管理社区店和线上“云店”。
回顾锅炉圈的数字化进程,锅炉圈负责人认为,公司在2019年至2020年借助信息化完成了业务运营,2021年和2022年将被认为是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年份,而2023年至2025年将进一步努力从数字化向数字智能过渡。在业务完全贯通之前做太多技术,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还容易浪费人和钱。业务和管理问题都了解了,然后数字化才能真正事半功倍,提高效率;随着基础盘服务在全链路数字化加速下的逐渐稳定,未来可以通过数字化智能再次提升精准度和针对性。"
在当前的数字经济浪潮中,各行业企业纷纷向数字化转型是必然的,因为数字化系统带来的效率革命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效率和利润的提升。此外,数字经济还关系到国家发展全局,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而锅圈正是踩在了这股浪潮上。
03
利用“本土经济”逆势而上,助力“新基建”
饿了么网上订餐上海
借助“宅经济”,“在家吃饭”赛道的锅圈可以更好的借势飞翔。
约斯特·沙利文(弗罗斯特& amp;沙利文(以下简称“沙利文”)白皮书数据显示,到2020年,中国“在家吃饭”市场规模将达到29238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3.3%。据预测,2025年其市场规模将上升至35529亿元,未来“在家吃饭”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具体来说,“在家吃饭”的场景细分为:买菜在家做饭,买预制食品在家做饭,把食物带回家。
其中,相比传统的买菜、外卖方式,预制食品凭借其烹饪简单方便、口味标准化程度高、多平台购买渠道丰富等优势,成为“在家吃饭”的解决方案。尤其是随着Z世代消费力的崛起,购买预制蔬菜或半成品越来越受追捧。
绿茶有减肥作用吗
竞争的后半段,消费者不仅想在家吃好,还想在家吃好。消费者的味蕾变化非常快。SKU只能通过高效推陈出新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口味偏好,而锅圈的品类也一直跟随味蕾的变化。只要和吃饭有关,和餐桌有关的,锅圈都会做。
同时我们也看到,正是因为“住宅经济”的发展,很多城市都在布局“城市便捷生活圈”,在这种背景下,社区化的商业体系逐渐成为普通人生活圈的“新基础设施”,锅圈就是其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
绿豆汤
04
锅圈的野心不仅限于一万家店。
“店不赚钱,锅跑不快。”这是锅圈负责人一直信奉的原则。为了实现门店和品牌的双向共赢,锅圈两端都讲究效率。“一端是产品迭代效率,另一端是开店效率。如果产品迭代跟不上市场变化,只有门店开得快,门店对消费者的即时供应跟不上,用户的需求得不到满足,销售和营业额都会受到影响,加盟商赚不到钱,前端门店也不会开得快。同样,如果没有足够多的门店深入社区,中层决策和后端生产很难从全国各地得到足够多的第一手数据反馈,也无法准确捕捉消费者千变万化的味蕾变化,脱离市场需求的产品迭代无异于闭门造车。"
锅圈的目标不小,但不急。“我们不追网络名人产品,因为网络名人多是热闹的伪需求,我们更倾向于满足消费者对烟花的普通真实需求。”锅圈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