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府捞面做咖啡,IPO前来一杯?

文字:林萍

来源:新零售(ID: ixinlingshou)

日前,和府捞面旗下新品牌“Pick MEの咖啡&热食”门店已经在上海外滩SOHO落地,具体位置位于外滩SOHO B1层。

官网信息显示,“Pick MEの咖啡&热食”主打咖啡消费新搭配,为年轻族群与上班人士提供一杯好喝不贵的咖啡,让一杯咖啡成为年轻人的流行生活主张。

心脏病人吃什么好

从官方小程序上看,Pick ME目前售卖的产品主要有面食、拌饭、小食、咖啡等。其中,咖啡品类有6款SKU,分别为Pick Me美式、Pick Me拿铁、浓浓榛果风味拿铁、大白梨特调生椰拿铁和微醺桑葚拿铁,售价在12-20元之间。

图源大众点评

Pick ME主打写字楼白领人群,更像是一家鲜食便利店。在大众点评上,不少用户评价其价格比较实惠。

9月27日,和府捞面运营主体江苏和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新增一条商标注册信息,商标名称为“HF PICK ME咖啡便利店”。早前,和府捞面还申请注册了多个“和府一杯咖啡”“和府一杯拉面”商标。

据了解,和府捞面咖啡食材与便利店咖啡没有太大差异,其选择的阿拉比卡咖啡豆与邻几等便利店为同款原材料。

实际上,和府捞面卖咖啡并不稀奇。咖啡产品的利润率较高,消费场景更偏向于写字楼场景,可以看作是和府捞面品牌多元化的业务补充。而从面食跨界到咖啡,门槛并不高,已有渠道、供应链等能够与咖啡场景业务进行协同。

据了解,在业务布局方面,创立于2012年的和府捞面旗下拥有“和府捞面”“和府到家”“Pick ME咖啡&热食”“一杯拉面”“阿兰家兰州牛肉面”“财神肉串”等多个业务模块。

官网信息显示,和府捞面业务遍布超60座城市,拥有各类门店超400家,主要集中在一线、新一线城市。

01都来做咖啡,谁能更长远?

麻油鸡块

石油大亨战咖啡、地产大佬战咖啡、服饰巨头战咖啡、百年老字号战咖啡……近段时间的咖啡市场,热闹非凡。

中国邮政、万达、李宁、狗不理、同仁堂、华为、中石油、中石化都先后宣布卖咖啡,不难看出,这些入局的玩家都是行业巨头。

在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看来,跨界业务对于传统企业自身业务服务体系的升级、用户黏性的增强,以及新利润点的增加,才是巨头们更看重的。

实际上,从这些巨头入局时间来看,基本正处于咖啡赛道的红利期,正好搭乘上了赛道的东风,还避开了新品类开发带来的市场教育成本。

据招商证券数据显示,2020年,一二线城市咖啡人均消费量分别为326 杯、261 杯,接近日、美、韩等成熟咖啡市场消费水平。

近两年来咖啡赛道发展势头迅猛。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为3000亿元,到2025年有望突破万亿元,总体呈持续扩大趋势。但与此同时,各品牌之间的竞争程度也越来越激烈。

巨头们也各有算盘。如中石化、中石油、邮政、李宁等入局咖啡赛道,自身有着很强的渠道优势,可以瞬间铺开形成规模化优势。而狗不理入局则是为了寻求增长可能性,藉品牌影响力寻找业绩增长第二曲线。

和府捞面与狗不理的情况相似。在主营业务承压之下,和府捞面希望借助供应链优势和多品牌策略,寻找的新的业务增长点。此前,和府捞面已经试水拉面、小酒馆等多个领域。

不过,这些巨头们“群魔乱舞”之后,究竟有几分胜算?

有业内人士表示,这些巨头们当前的模式能否与消费者消费习惯相匹配,是挑战之一。比如,国外集餐饮加油等多场景于一体的加油站模式已经成熟,但国人的习惯程度并不高。

咖啡的消费场景包含两个条件:一是舒服的空间,二是高质的产品,两者起码要具备其一。如果巨头们在咖啡品质、技术、服务等方面缺乏差异化能力,很难有所收获。

红烧鱼做法大全

对于对于多数跨界咖啡品牌而言,实际上并没有深入挖掘卖点,走出个人风格和特色,而是在不断消耗品牌自身影响力或咖啡赛道的热度来获取短期利益。

如何将咖啡与自身品牌调性相结合,推出消费者喜爱的咖啡产品,是一个重要课题。

02做咖啡背后是上市焦虑?

和府捞面咖啡聚焦的是写字楼白领人群。

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35.2%白领群体每天至少喝一杯咖啡,43.5%的白领一周会喝二至三杯咖啡,10.1%的白领每周一杯咖啡或者更少,也有11.2%的白领表示自己喝咖啡没有规律。

从实际来看,咖啡搭配各种小食,能够带来更多销售。Pick ME也推出了套餐,将咖啡和简餐搭配出售。可以看出,和府捞面的想法是,把咖啡+鲜食便利作为一个直接触达大众消费者的端口,推广至更广泛的客群,从而覆盖更多消费场景。不过,实际效果如何,仍有待观察。

今年1月28日,绝味食品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深圳网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参股的江苏和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和府捞面),拟实施境外上市计划。一时间,和府捞面将要上市的消息不胫而走。

据公告披露,根据发展需要,和府捞面拟实施境外上市计划,拓展更多融资渠道推动其业务的发展。

从2015年8月完成3000万元的A轮融资起,不到六年时间,和府捞面获得6轮融资,总计融资16.45亿元。2021年7月,和府捞面完成新一轮融资,近8亿元的E轮融资由CMC资本领投,新股东众为资本、老股东腾讯投资、Longfor Capital跟投。和府捞面的E轮融资创下面食行业年内最高融资纪录,此轮融资后和府捞面估值更是高达70亿。

公开信息显示,和府捞面自成立起便主打差异化定位,开创性地引入“捞面”品类和“书房”场景,走的是高端化路线。据悉,2020年下半年起,和府捞面店铺平均营业额55万元/月,坪效4800元/月,人效5.5万/月,客单价则为45元,一碗面卖20-40元。

这些数据,让张拉拉、马记永等一众面食新贵望尘莫及。

和府捞面方面曾表示,在第一家门店开业之前,曾花费了整整三年时间进行产品和品牌基础模型的打磨,又建立了一座占地一万五千平米的**厨房,可满足未来1000+门店的基本运营支撑。

不过,由于高端化定位,和府捞面在选址上要求较高,主要聚焦一线、新一线城市核心地带,难以在下沉市场突破。和府捞面曾定下2023年开店1000家的目标,但目前门店尚未突破400家。与和府捞面类似定位的上市企业味千拉面,自2007年上市后多次提到千店计划,但截至2021年上半年,其门店数为707家,距离千店还尚有较大空间。

在冲刺IPO之下,和府捞面需要不断寻求规模化和增量。不过疫情之下,随着居民消费能力下滑,人均40元的面食已经处于较为尴尬的境地。从门店布局来看,疫情打乱了扩张步伐,而在千店计划未完成前,和府捞面的规模化瓶颈是否越来越近?

餐饮企业的日子整体上也不好过。2022年上半年,海底捞实现营收167.64亿元,同比下降16.57%;上市公司拥有人应占净亏损2.66亿元,同比下降381.67%,同比由盈转亏。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海底捞新开129家门店,关闭291家门店,净减少162家门店。

而就和府捞面来看,此前和府捞面完成E轮融资时,绝味食品曾披露,和府捞面2020年营收为11.07亿元,净利润亏损2.15亿元。直到2021年上半年,和府捞面的业绩扭亏为盈,上半年营收8.46亿元,净利润为1385万元。

目前,餐饮业整体连锁化程度较低,不少品牌的打法是用规模换市场。而就目前来看,和府捞面的想象空间还在于一碗面,其它新业务尝试尚未成气候。

今年5月,和府捞面在江苏南通低调新开了一家“阿兰家兰州牛肉面”,正式进入牛肉面赛道。此前在2021年4月,和府捞面推出子品牌“小面小酒”,增加风味小吃和酒水品类,将其视作第二曲线,计划开出50家。除此之外,和府捞面还尝试了“财神小排档”“烧菜坊”等项目,但并未激起太大水花,始终需要靠和府捞面主品牌拉动。

对于冲刺IPO的和府捞面来说,一碗面显然难以撑起一家上市公司。

餐饮行业的一个重要趋势变化是标准化和可复制化,这背后既有行业数字化变革带来的赛道优势,也有细分领域模式创新迎合了消费者的需求。如不少品牌从店面设计、产品、供应链上中下游已经实现高度标准化,通过社交平台种草、爆品引流、新营销玩法,也在不断讨好消费者。

而企业要想提高抗风险能力,除了需要供应链优势,还需要有着更多扛打的品牌输出。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