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喝”仍是重头戏,国庆消费数据新鲜出炉!
文:小贝海鲜火锅的做法
来源:餐饮O2O(ID:coffee O2O)
10月4日,JD.COM消费与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了《假日消费洞察报告》。数据显示,10月1日至3日,全国各地节日消费活跃,家庭消费占比提升,服务消费成为新趋势,户外消费快速增长,带动相关品类快速增长。
美团数据显示,2022年国庆期间,线上餐饮预订量同比2021年增长87.6%,精品餐厅预订量同比去年增长49%。北京高端餐厅的订单增长了两倍,其次是杭州和上海。“十一”黄金周本地消费占比达77.4%。长假期间,本地业态日均消费较“五一”假期增长34%,较2019年黄金周增长52%。
除了线下就餐,预制菜也非常火爆。丁咚预煮蔬菜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其他媒体采访时表示,重阳节假期期间,消费者对聚餐和露营的需求急剧增加,平台增加了预煮蔬菜的整体库存,与上月相比增加了2-3倍,尤其是家庭聚餐的火锅。目前预计国庆7天预煮蔬菜整体销量将比去年增长50%-60%,双十一当天销量有望同比翻番。
据携程数据显示,今年露营订单量增长了10倍以上。根据同程旅行报告,北京、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周边热门露营地的预订量和价格呈上升趋势,一些热门露营地在节前一周就已售罄。马蜂窝旅游玩乐大数据也显示,国庆假期过去一周,各地“露营”的平均搜索量增长超过50%。
露营带动的上下游消费“凶猛”,“露营+”也成为企业争抢黄金的一招。“露营+餐饮”“露营+备菜”“露营+咖啡”“露营+剧本杀”“露营+文化旅游”等业态,可以是融合多种消费场景、具有无限想象空间的综合业态。
我们来看看全国各大城市国庆餐饮消费的情况。
01
北京:老字号经典美食受欢迎。
对于很多老北京人来说,老字号美食是过节必不可少的仪式感之一。
从假期第一天开始,护国寺小吃店的预约电话就响个不停。“今年重阳节正好在国庆假期,正好空给老人放个好假。”市民李先生说,他早早就为家里的老人预订了重阳节特色小吃。
护国寺小吃原产地店经理王新妹告诉记者,今年国庆期间,除了到店取零食外,许多顾客还会在店内寄送零食,单日最高销量超过4000盒。“这是往年没有出现过的情况。”
随着气温的急剧下降,市民们开始青睐热气腾腾的炖菜。砂锅菜中的砂锅菜和老Xi安餐厅的羊肉泡馍等经典菜肴也很受欢迎,日销量超过1000份。
双十一期间,北京华天直营店的线上收入比平时增长了18.4%。其中,同和居月坛店发货订单较平时增长19%,实收金额较平时增长76%。
此外,在三里屯、朝阳大悦城和西单大悦城也有不同形式的市场。进入万超青年咖啡节需要先买票。虽然有最低39元的门票,但等待入场的队伍并不短,80个品牌展位经验丰富。
国庆长假期间,投喂营收较9月增长近2倍,客流量增长约1.7倍。中秋节后,它再次打破了今年的最高业绩记录;颐和园和王府井等热门旅游目的地的火锅门店营业额平均增长了20%以上。
02
上海:就地过节,八成线下消费将恢复。
据消费市场大数据实验室(上海)监测显示,国庆长假七天(2022年9月30日至6日)期间,上海餐饮、汽车、家电等线下消费增长明显。假日期间消费金额分别达到69.6亿元、12.7亿元和4.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0%、76.3%和3倍。线下消费金额407.7亿元,同比恢复至80%;线上消费约254.8亿元,同比增长2.9%。
其中,上海环球港、港汇恒隆广场、五角场万达广场、比斯特上海购物村(亿欧莱)、七宝万科广场、宝山万达广场、中信泰富万达广场、上悦湾广场、青浦吾悦广场等商业综合体销售额实现了两位数以上的同比增长。
国庆前三天,海底捞门店翻台率增长超30%,客流量增长超40%,增幅高于中秋假期。9月30日至10月3日期间,海底捞全国门店接待顾客超过500万人次,外卖配送量超过8万单。
在餐饮行业从业十余年的周燕认为:“无论是连锁餐饮品牌还是个体餐饮店主,随着本地客人比例的增加,对餐食的质量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外国游客之前,他们可能不知道当地的菜肴是否正宗,但他们更多的是尝鲜者,因此基本上很难成为回头客。现在,如果我们能推出高质量和正宗的本地餐,就能吸引许多老客户,提高他们的复购率。”
03
深圳:开新店、上新菜迎客流高峰。
“开新店”一直是餐饮企业在国庆、中秋期间吸引客流、开发新客户的重要手段之一。今年的双节也不例外。无论是购物中心还是街边小店,深圳餐饮企业都在赶在国庆前夕进行装修和开业准备。
“我们在中秋节期间开始试运营。当时我们做了一些折扣,积累了一些客户。现在即使国庆正式营业,也没有多少折扣。”在深圳福田的一家购物中心,桌椅正在商店门口摆放,迎接中午高峰期的店员小吴。他说国庆节是中午12点和下午6点左右,整体上座率还不错。
还有许多知名餐饮企业积极开设门店,如呷哺呷哺火锅、何复捞面、麦当劳和全聚德。有餐饮行业人士分析,选择此时开店,客流是餐饮企业的主要考虑因素,疫情形势的逐步好转也给了餐饮企业开店的信心。
新店抓紧布局,老店如火如荼。许多餐馆在国庆节前提前准备新菜。
例如,自9月28日起,海底捞的菜单中增加了一款名为“霸气山楂和牛慕斯”的甜点,这是奈雪的茶和海底捞联合推出的第一款新品。奈雪的茶相关负责人表示,奈雪的茶还作为联名款饮品“霸气雪顶山楂草莓”在900多家门店上市。
此外,奈雪与海底捞位于北京西单大悦城的门店将改造为联名主题店,提升消费者沉浸式消费体验。
曾在疫情期间“大哭”一场的西贝,也成功挺过了疫情,在“专业儿童餐”下做出了更大的努力。
深圳西贝线下商店的店员热情地介绍了店里的四种儿童餐。这些儿童餐中的每一餐都包含主食、水果和蔬菜,以及甜点,许多大人会带着孩子去消费。此外,记者在菜单上看到了以前没有的各种新菜品。店员表示,为了迎接国庆消费高峰,这些新菜品是一个月前推出的。
然而,餐厅员工都异口同声地提到,今年双十一深圳的人气不及往年。“过去,人们必须在11点排队等候,而这几天只有中午12点才能满座需要排队等候。”一位餐厅工作人员说。
04
广州:迎客有新花样,老式预订火爆。
红豆沙酥、低糖黑芝麻酥...10月1日,位于北京路步行街的莲香楼店内,行人络绎不绝,不断有客人进店选购。两层的蛋糕不到一层就卖完了,几乎卖完了。“今天生意很好,蛋糕卖得很快!”店员说。
“从上午9: 00到现在,我们至少给一两百名带孩子的客人送了国庆气球头带和手持棒。”10月1日15时许,陶陶居餐厅北京路店前台服务员为小朋友发放节日气球。
现场取号总数超过400个,店员表示平时生意不错,节假日客流更大。16时30分,夜市开始前,有客人坐在店门口。
同样的高人气出现在广州酒家。据广州酒家负责人介绍,国庆当天,餐饮门店预订情况总体良好,包厢基本订满,尚有少量厅位可供预订。记者走访广州酒家粤华店发现,店内基本坐满了顾客。
位于小北路的北苑餐厅是一家隐藏在闹市中的中华老字号。往幽静的小路深处走,你能听到店内的每个人都在忙着国庆“倾销”——他们大多来自老广和一些外国游客。
北苑餐厅总经理雷亮说,这家餐厅很受欢迎。“疫情期间,最重要的是做好防疫工作,加强人流管理,同时保证菜品的卫生和口味。”
05
武汉:倡导喜庆、节俭、文明、健康过节。
国庆假期期间,武汉市各星级酒店、中小餐馆基本张贴放置了“节俭讲道德”“文明餐桌”“光盘行动”“不剩饭”等温馨提示,服务人员主动引导顾客使用公筷公勺、适度消费、适度点餐、剩菜打包等文明习惯,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食品消费观念。
过去几天,在餐馆就餐时发现了一些新变化:扫码时要求先填写就餐人数;推出了小份菜或半份菜;大家的包装意识更强了;可降解环保包装盒替代原有塑料盒;餐桌上随处可见各种绿色标志和环保倡议。即使在家点外卖,也尽量选择“无一次性餐具”。
“过去,店里每天至少有一桶厨余垃圾。现在,客人普遍吃得越来越多,剩菜越来越少。厨余垃圾一天最多半桶。”硚口区宝丰街张老板的说法客观证明了市民消费观念的转变。
武汉餐饮协会会长刘表示,武汉有100家倡导节约和推广健康饮食习惯的“绿色餐厅”。“未来,餐饮酒店行业将朝着绿色、健康、安全的方向发展”。
06
南京:继续发掘江苏餐饮消费需求生力军
年货节七天,南京商务部门监测的61家餐饮企业实现营业额2.1亿元,其中37家企业实现同比正增长。
淮安市重点监测的10家主要酒店国庆期间婚宴爆满,销售额同比增长22.5%。常州市重点监测的51家大中型餐饮企业同比增长3.6%。
全省商务系统持续开展第二季“江苏味道”活动,打造“江苏味道”活动品牌和地标餐饮品牌,开展内容丰富的各类餐饮推广活动,为消费者带来一张舌尖上的美食地图。
国庆黄金周前两天,南京的许多老牌酒店预订热情高涨,许多餐厅的房间全天都是空的空。10月2日,在新街口、夫子庙等景区和商圈,只要与美食有关的地方,门口都排起了长队,食客络绎不绝。
古奴都集团旗下的吕留居、马祥兴餐厅、江苏餐厅、老广东餐厅、永和园餐厅等老字号品牌结合国庆、重阳等节日元素,推出多种特色套餐和季节性活动。
小厨娘集团推出宴席优惠活动,提升国庆宴席人气。江北新区和浦口区于9月30日向所有在宁人员发放餐饮消费券。
07
重庆:餐饮一条街消费热情高涨。
国庆假期期间,重庆市江北区举办国庆“金秋购物节”,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全民共享”的方式,线上线下助力消费者:线上向市民发放超百万元消费礼券,叠加餐饮企业线下促销活动让利消费者。
好吃街负责人范增海介绍,好吃街连续7次线上直播,每天常规直播2.5小时,并邀请网络名人到店参观,点燃国庆消费热情。假期前三天,好吃街日均接待流量近17万人次。
野生灵芝
“在短视频平台上20元起就能获得优惠券,真划算!”市民戴女士告诉记者,国庆假期,她选择就地过节,晚上带着家人逛好吃街。
“在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下,浩池街道控制大宗食材,统一订购大米和食用油,以优惠价格销售给商户,并与蔬菜基地合作,每天供应新鲜蔬菜。”范增海告诉记者,“让顾客吃好,让店铺赚钱,好吃街就会越来越好。”
08
河南:餐饮消费市场稳中有升。
10月1日至7日,全省重点监测的零售和餐饮企业共实现销售额24.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0.6%。
国庆期间,婚宴、团圆宴、家宴、网络订餐成为节日餐饮市场的主角。大众化、特色化餐饮受青睐,老字号餐饮品牌仍是家庭聚餐的首选。
各地为提振餐饮消费做足了文章,成效明显。在政府发放餐饮消费券的同时,丹尼斯、新天360、洛阳郑达广场等企业纷纷推出超低价餐饮折扣套餐、餐饮团购券等活动。
据商务部反馈,10月1日至7日全省监测的餐饮企业营业收入达499万元。
09
河北:大众化餐饮消费蓬勃发展。
据河北省重点监测的41家大型餐饮企业统计,10月1日至7日营业收入2513.69万元,同比增长1.77%,较2019年同期增长9.36%。
2021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河北餐饮企业线上线下紧密融合,拉动了假日消费市场。一池春水”商业综合体餐饮消费蓬勃发展。
秦皇岛茅野综合体、万达广场、世纪港湾、乐都汇等商业综合体的餐饮店铺上座率超过90%,一些特色餐厅和知名品牌甚至排起了长队。
婚宴消费仍占“十一”黄金周期间,餐饮企业主导了营业额,廊坊部分中高端酒店的婚宴消费占营业额的60%以上。
大众餐饮消费逐渐成为餐饮市场的主角。大中型餐饮企业纷纷加速线上线下融合。许多餐饮企业通过美团、饿了么等线上平台实现了扫码点餐支付,降低了人力成本,扩大了销售额。
10
江西:国潮兴起,餐饮火爆。
来自山东的游客高庆瑞说:“我从小就看过《王腾馆序》。这一次,我在参观公园的同时以“时间穿越空”的形式观看了这场盛大的活动,非常震撼。”
江西省滕王阁文化演艺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小玲介绍,国庆假期期间每天增加一场实景演出,1日晚滕王阁景区共接待游客7000余人次。蒸芋头
其他国家的消费也逐渐回暖。“节前4天,通过开展促消费活动,其5家门店累计营业额恢复到疫情前水平。”江西千百味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营销总监李一鸣说。
“国庆长假期间,不少酒店婚宴、满月酒爆满,餐饮业呈现快速复苏态势。”南昌餐饮(烹饪)行业协会会长杨锦荣说。
11
黑龙江:外卖送餐销量增加
包装、密封、记录并出发...国庆第一天,来自黑龙江鸡西市的外卖小哥杨世兴在鸡西市鸡冠区韩翔村接完客户订单后,忙着穿梭在大街小巷。
“你看我点的菜,已经订了四五十桌了,外卖都订到初七了!”韩翔村经理江宏伟拿着酒店的预订单说,目前店里的外卖订单数量已占预订总数的40%左右,特别是我们店的特色菜,如参芪参鸡汤、乡村肘子饭、清溪糖醋猪肉等,而且每个外卖订单都是必须的。
“往年一到小长假,客流就下降,但今年正好相反,销量明显增加!”鸡西市小辣椒煎饺连锁店经理董告诉记者,餐厅已经准备好食材和人员来应对客流的突然增加。
小脚丫连锁有两家店,其中一家10月1日刚刚登陆外卖平台。董那威告诉记者,“我以为客流应该慢慢培养,但没想到销量相当可观!”
12
乐章结尾部
CBNData与美团美食发布《2022年国庆美食消费洞察》,发现以下四大趋势:
趋势一:消费热情逐渐恢复,国庆期间餐饮预订量同比增长87.6%。
趋势二:从“吃吃喝喝”到“小吃喝酒”,理性消费下人们爱上小店业态。
趋势三:“大家”变“小家”,国庆期间中型餐桌餐位预订量最高。
趋势四:火锅成为年轻人过节的首选,而中老年人更喜欢清淡的地方菜肴。
你在国庆消费中看到了哪些趋势?你贡献了多少?欢迎在留言区留言评论!
来源|经济日报、证券日报、美团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