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出中国便利店TOP10,全家失速
面包的做法
文字:戈多
来源:零售圈(ID: Retail Sphere)
根据CCFA发布的“2022年中国便利店百强”榜单,全家以2666家门店排名第十,而在2023年,全家以2707家门店跌出前十,排名第11。从门店增加情况来看,2023年全家仅新开41家门店,另外两家日本便利店品牌7-11和罗森分别新增587家和689家。
事实上,从整个家族近几年的发展来看,它一直处于“失速”状态,因此在2023年跌出前十也就不足为奇了。
01
“停滞”的家庭便利
《零售圈》了解到,在2020年之前,全家一直保持着相当高的区域扩张速度,门店数量也是日本三大便利店中的第一。
利润方面,全家2008年上海店全面盈利,2012年总部实现盈利。与在中国大陆亏损了十多年的7-11相比,罗森直到2020年才在中国大陆盈利,全家也是所有外国便利店中盈利最快的。
但这一切在2020年发生了变化。2020年以来,全家新开门店数量和整体门店数量均呈逐年下降趋势。
数据显示,2020年全家门店总数为2967家,比2019年增加111家,2021年增加2902家,比2020年减少65家,比2022年减少2666家,比2021年减少236家,比2023年增加2707家,比2022年增加41家。
与其他两家日本便利店相比,罗森2021年的门店数量为4466家,2022年为5641家,2023年为6330家,平均每年增加900多家;7-Eleven在2021年拥有2893家门店,2022年拥有3319家门店,2023年拥有3906家门店,年增长率约为500家门店。
显然,全家便利已经成为日本三大便利店品牌的垫底。
《零售圈》了解到,2004年,全家在上海开设了中国大陆第一家门店,并花了十年时间完成了9个城市的布局,尤其是在上海,成为领先的便利店品牌。之后,从2014年到2019年,在中国便利店最热闹的五年里,全家也抓住机会,将门店数量和开业面积提升了一个数量级。
之后,开店速度放缓,门店数量下降。从市场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似乎并不符合惯例,那么上述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02
与日本家庭博弈还是主要原因麻辣拌
零售圈认为,全家近年来门店数量的下降可能与以下三个原因有关。
首先是内部高管的变动。2021年6月底,曾担任公司CEO的林被曝离职。公开资料显示,林蹇宏于2015年11月加入全家。
在林担任全家首席执行官期间,他改进了单店模式,并将区域渗透作为主要战略。全家首先在江浙沪地区增加市场份额,然后扩展到全国。在开店策略上,要在区域开店前先建设好自己的供应链和物流体系,然后在供应链配送范围内邀请大量加盟商开店,这样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从全家在近20年的发展来看,自林2015年11月接手以来,是全家发展最快的几年,一度成为日本三大便利店品牌中的第一名。然而,自从林离开后,全家的发展明显开始走下坡路。
正因如此,有市场人士认为,全家门店扩张放缓的主要原因在于“内部困难”:“全家的整个系统仍然运行得很好,没有任何问题。门店数量已被对手超越,扩张放缓的最大原因仍来自内部。是内部体积限制了它的外部发展,导致在同一个地方打转。”
第二是丁鑫和日本家庭之间的博弈。这可能是近年来整个家庭衰落的主要原因。据了解,日本方面给予丁鑫集团大陆全家的授权将于2021年6月到期。全家的日本方面对品牌授权有一个续约条件,就是限定指定区域。换句话说,丁鑫集团不能在整个家族的日本合同中没有授权的地区扩张和开设商店。
因为授权的约束,这也导致过去家庭发展部的工作人员无法放开手脚。有内部人士表示,自从与日本的冲突加剧以来,全家发展部的工作人员在过去两年中只能在他们进入的区域城市发展商店,其他所有新领域都无法探索。
此外,在丁鑫与日本家族的合作中,丁鑫在中国开店需要向日本家族支付两项费用,即品牌使用费和按股权比例分配的利润分成。2021年,日本家族声称丁鑫已经7个月没有支付版税(否则解释为“授权费”),并试图通过谈判将版税比例从销售额的1%降至0.3%,并拒绝向日本家族提供商业数据。
双方争论不休的“授权费”看似是导火索,实则是利益分配不均造成的。毕竟,授权费可能是便利店盈亏波动的关键,可以引发数倍的利润波动。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整个家庭在2008年获得了利润。显然,双方的争执影响了整个家族在中国的发展。之后全家更像是被按下了暂停键,以至于不断被其他品牌超越。
男性补肾的食物
第三,外部竞争加剧。国内便利店的加速崛起也给外资便利店带来了压力。回顾几年前,便利店行业涌入了数百亿资本,许多连锁品牌如便利蜂、猩红便利、好邻居、天天、X-24h、全时、苻坚、邻里和131一夜之间出现在街头。加上一直存在的日本便利店,这条赛道一度开始变得拥挤。
最明显的是罗森,它也是日本便利店品牌。数据显示,在2019年之前,全家的门店数量一直高于罗森。2019年,全家的门店数量为2856家,罗森为2707家。2018年,全家的门店数量为2571家,罗森为1973家。然而,自2020年以来,罗森超过了全家,成为日本便利店中最大的品牌。数据显示,2020年罗森门店总数为3256家,全家为2967家。
此外,罗森计划到2025年在中国开设1万家门店。此外,就连7-11也不再低调,改变策略,通过区域加盟与区域零售领导者合作,进入中国“下沉市场”,并逐步将10多个省级市场纳入扩张版图。
当然,以上三点中最重要的是内部原因。只有解决好内部矛盾,整个家庭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出应有的水平。从丁鑫和日本家庭今年3月的声明来看,这一矛盾似乎已经解决。
03
回到路上
今年3月7日,全家告诉《零售圈》,中国大陆家族的股东日本家族与丁鑫国际集团就该家族在中国大陆的业务扩张和发展达成了重组协议,双方将继续积极合作。
具体而言,双方将成立一家新的合资公司,华东地区将由合资公司运营。华南、华北和西南地区的家族企业市场将采用特许经营连锁系统来扩展业务,丁鑫集团将在保持家族品牌的同时负责门店的运营。
“零售圈”认为,在当前便利店业态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全家股东达成的重组协议将使丁鑫国际集团在华东市场以外获得更多发展空,这将使其获得更大的权限,并为全家未来在全国的扩张带来更多优势。
事实上,近年来全家虽然在门店扩张上处于“失速”状态,但在其他方面并没有闲着。例如,去年7月,全家推出了其新一代商店-第五代商店。
《零售圈》了解到,与第四代门店相比,全家第五代门店最大的特点是通过深入分析消费者需求,将一天分为早餐、午餐、下午茶、晚餐和宵夜五个不同时段,全面开放“一日五餐”供应,满足消费者日常生活中的多元化餐饮需求。
此外,在新零售时代,全家也开始试水直播。2023年2月,全家成为第一家收到Tik Tok邀请的超级品牌零售商。4月24日,全家进行了第一次直播。首秀获得了16万+的订单量和333万+的GMV,成为Tik Tok本地生活方式供应商的优秀案例。
此外,会员运营也是全家近年来重点发展的业务。全家很早就开始探索会员制模式,最初的尝试可以追溯到2013年。去年2月,全家正式将付费会员升级为“专属会员”,成为国内便利店行业首家探索付费会员业务的头部品牌。一方面初衷是让消费频次较高的顾客获得更多的福利和权益,另一方面也是增强用户粘性、提升门店日本商家的新探索。
可以预见,随着丁鑫与日本家族的和解,中国大陆家族的发展也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
根据数据显示,虽然中国大陆的便利店总数已经超过30万家,但单店覆盖的人口仍然很低。2022年,中国大陆每4751人就有一家便利店,而同期美国有2308人、英国有1395人、韩国有1127人、日本有2204人。这表明中国大陆在发展便利店方面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和空。这对整个家庭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