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倒掉的牛奶

政治课本上只能发生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怪事,现在就在我们身边。谁能解释这个秘密?

牛奶倒进了海里

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在1929年至1933年的美国经济危机期间,美国普通民众饥寒交迫,缺衣少食,而农民生产了大量牛奶,却坚持维持牛奶的高价,宁愿将多余的牛奶倒入大海,也不愿低价卖给穷人。人们用这个故事来抨击资本家,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内在矛盾。

晓芹海参加盟

按照这个思路,似乎没有当时的资本家和资本主义制度,牛奶的倾销就不会发生,美味的牛奶就会被“保存”下来。然而,倒奶在今天仍然会发生。例如,在中国,曾经发生过一些养牛的农民在卖不出牛奶时流泪并将牛奶倒入农田的案例。

看来倒奶的故事背后应该另有原因。为了挽救溢出的牛奶,我们应该从经济角度仔细分析原因。

生产过剩并不罕见。

在自由贸易市场中,有买方和卖方。当商品供大于求时,就形成了买方市场,买方在商品价格中占有主导地位,商品价格就会下跌。当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到一定程度时,将激发更多买家进入市场,扭转供过于求的局面。反之,当生产的商品供给小于需求时,就形成了卖方市场,卖方在商品价格中占有主导地位,商品价格就会上涨。当商品价格上涨到一定程度时,将激发更多的卖家进入市场,这将扭转供小于求的局面。

简而言之,在买方和卖方两种力量的影响下,商品的价格稳定在合理的范围内,从而导致商品的供应和消费相对稳定。这个时候生产出来的商品基本上可以销售出去,不太可能浪费资源。

然而,市场总是处于动态之中,买卖双方的力量也在不断变化。市场供求信息很难把握,总会有一些时刻。由于生产过剩,商品的供应明显超过需求,商品价格的下降将导致生产者的损失。这时,生产者会考虑如何处理多余的商品。

假设商品是牛奶,一种解决方案是降低牛奶的市场价格,这样可以出售更多的牛奶,但我们应该知道,每出售一公斤牛奶,农民就会损失一部分钱。另一个解决办法是减少牛奶的市场供应,维持牛奶的市场价格。这样,卖出去的牛奶是盈利的,而剩下倒掉的牛奶是亏损的。两者之间的平衡就是农民的得失。

让我们给农民算一笔账。如果标准包装的一袋牛奶的成本是2元,正常的市场价格卖3元钱,那么农民总共生产了10万袋牛奶,总成本为20万元。由于市场需求不断变化,他只能销售5万个销量为15万元的包,以将价格维持在3元左右。此时,如果他选择维持价格并按照第二种方案倾销多余的牛奶,他将损失5万元。糖醋鲤鱼的做法

按照第一种方案,他把价格降到每袋2元钱来卖牛奶。如果他能卖出8万袋牛奶,销售额为16万元,亏损4万元,这比第二种方案要好。而如果他只能卖出7万袋牛奶,那么销售额将为14万元,亏损6万元,这比第二个方案更糟糕。

因此,农民有必要计算采用哪种方案。如果第一种方案的损失较小,则采用第一种方案;如果第二种方案的损失较小,则采用第二种方案,并发生将牛奶倒入大海的场景。

生产过剩并不是资本主义制度独有的现象,它是经济领域经常出现的现象,因此倾销牛奶的戏剧经常上演。这并不意味着制片人是黑心的。作为商人,他们的行为在经济上是合理的。有些人可能会对白白倒掉的牛奶感到遗憾,但如果农民本可以通过倒掉牛奶来使他们的损失更小,但在政府或公众的压力下,他们选择了损失更大的第一种方案,他们最终可能会破产。养殖户的破产意味着牛奶的产量减少,相应市场的牛奶供应也随之减少。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牛奶的价格还会继续上涨。

阻止农民倾销牛奶不仅伤害了生产者,也伤害了消费者。消费者可能会贪便宜,但他们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承受更高的牛奶价格,他们将支付更高的价格。

牛奶的差别定价

以合理的方式或不合理的方式倾倒营养牛奶总是令人不舒服。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既能让农民和消费者满意,又不会浪费牛奶?

消费者对牛奶价格的容忍度不同,这就是为什么当牛奶价格上涨时,买家会减少。对于农民来说,如果能根据消费者的不同承受能力进行差别定价和差别销售,损失就会小得多。

例如,农民可以在牛奶的包装上写文章。包装好的牛奶保质期长,质量好,成本高,价格可以定得更高。包装差的牛奶保质期短、质量差、成本低,价格可以定得低一些。这样,那些能够承受高奶价的人更愿意享受好牛奶,他们被农民锁定了,而那些能够承受低奶价的人自然不会购买高质量的牛奶,而是被锁定在低价牛奶中。这种市场细分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市场需求,因为它满足了不同档次的消费者,农民在市场上更加活跃;同时,农民也更容易掌握市场信息。即使某一种牛奶不小心生产过剩,也不会影响其他品种牛奶的销售,对业务的影响较小,因此损失和浪费比以前少。绿豆汤做法

垄断企业也倒奶。

生产过剩导致“倒奶”现象,垄断也会导致类似现象。

例如,一些国家的电信企业垄断了全国市场。为了寻求高价格带来的利益,他们不会扩大业务规模以增加供应,而是试图限制供应并制造供小于求的局面,以便他们可以寻求高价格和高利润。

在这些国家,不仅电话费昂贵,而且垄断企业还可以利用其垄断地位设立各种收费项目,如座机费、转话费、转号费、换号费、延期费甚至查询费等。,而提供服务为1分钱,却收取1毛钱甚至1元钱。反正全国只有一家公司,消费者只能任人宰割。即使垄断企业的通信能力完全能够满足整个国家的需求,他们也会故意闲置一些设备,从而剥夺穷人享受通信消费的权利,迫使富人支付更多的钱。

那些闲置的设备实际上就像一桶桶倒入大海的牛奶一样,都白白浪费了。与倒奶的故事不同,农民在生产过剩时倒掉牛奶,并根据市场调整生产规模,使市场上的买家和卖家逐渐趋于平衡,提高生产效率并减少资源浪费。然而,垄断电信企业长期故意“倒奶”,不仅生产效率低,还浪费了大量资源。

垄断企业对资源的浪费只能打破垄断,使市场成为众多企业竞争的局面,进而拯救那些被浪费的“牛奶”。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