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下舌头才能喝奶茶,这智商税忽悠了多少年轻人?

来源:厨房人力(id: chufangrenlei)

大家好,我是小梁飞。

平时生活在广州,如果我感到有点生气,我会去路边的凉茶店买一杯凉茶喝。

一般店主不会直接给你凉茶,而是让你先伸出舌头,然后根据舌头的症状决定给你煮什么凉茶。

但尽管如此,在90%的情况下,店主会说你是湿的,我们不知道为什么…

本来我以为“喝酒前读舌”只出现在凉茶店,没想到最近连茶店都开始做了。

在南京,有一家名为唐缺郁芳的奶茶店,不仅出售奶茶,而且消费者在喝奶茶之前必须进行一系列“检查”,这也吸引了许多年轻人前来打卡。

那么有些朋友会问:

“这家奶茶店看完之后请几个老中医坐在诊室里喝奶茶很难吗?”

当然不是。这家奶茶店推出了智能舌面诊断仪和脉诊仪,通过AI模拟中医的“视、听、问”。

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到店顾客先通过AI图像识别中医舌象和人脸图像5秒钟,然后进行体质测试,得到推荐茶;

第二步:根据推荐下单。在制作饮品的过程中,顾客还可以让智能脉搏检测仪把脉,进一步了解身体状况;

最后可以下载舌诊和脉诊的结果,顾客可以边喝奶茶边看报告。

比如有记者去检测,结果显示他的体质是“阴虚”。AI自动给他倒了一杯玉竹保湿茶,里面有玉竹、枸杞和桑葚等食物/草药。

除了南京的这家奶茶店,还有很多奶茶店也在推行这种“先测体质,再喝奶茶”的形式。

例如,一家名为“小九草药”的茶叶店推出了九种体质调理饮料。根据中医原理,每款产品都针对特定体质的特点和需求,为消费者提供精准的养生保健方案。

的确,这个事情听起来是这么一回事。刚刚,AI和其他事物蓬勃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健康。那么用AI代替老中医好像也没什么问题吧?

只是我仔细一想,好像哪里不对。

因为我认为中医的诊断似乎不是通过向AI输入一些数据来实现的。

例如,脉搏是一个不断变化的东西,具有许多方向性和复杂性。如果纯粹是机器的话,我觉得局限性还是太大了。

此外,脉诊依赖于积累的经验,这与患者的表现、肥胖、体质、呼吸频率、肤色、发量、舌苔颜色等有关。即使机器人设置了再多的程序,也无法与经验相比,没有可比性。

说白了,中医是有一些人情味的。这些也是诊断的一部分,显然机器人永远不会有这些。

况且我已经来喝奶茶了,还是在乎健康的。低糖是我的极限。好吧。

也有老中医表示反对,认为这种检测非常不严谨,“中药奶茶”不适合长期饮用,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饮用,比如孕妇。

总的来说,我还是不太看好这种“喝奶茶前先测体质”的新形式,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以前男厕所里的验尿机。你可以花19.9元得到一份自己的尿液报告,这一直被贴上智商税的标签,慢慢消失了:

我在网上查了上面提到的喜鹊堂羽毛工坊,发现对方已经表示欢迎加入。我只能说,如果你对投资感兴趣,让我们拭目以待。智商税的味道太浓了:

如何食疗补肾

人参菜图片

抛开人工智能被用来提问的事实不谈,真的有奶茶店合理利用人工智能进行营销,赢得了很多好感。

例如,今年4月,包朱功推出了一款由人工智能开发的饮料:人工智能陈翔纯牛奶。

产品的配方、命名、广告设计和视频脚本都由AI完成。原料是藜麦,纯牛奶是用包朱功定制的。

虽然包朱功想在包装上生存,它在包装上写着“不要高估”,但许多朋友在品尝后意外地发现它很好吃(只是不知道它是否正好适合食用):

19年,百度AI还与老舍茶馆合作,打造了第一家“AI茶馆”。豆腐箱是哪里的菜系

通过刷脸交互,AI结合中国传统茶文化,并利用百度的人脸识别和人脸检测技术识别消费者的面部特征,并迅速获得与他们气质相匹配的茶推荐,然后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生成专属的茶诗。

今年,帝喾新创立的“茶猫”品牌在北京开了第一家店,最大的噱头是“人机合作店”。

在分工方面,茶猫的产品主要由两个机械臂生产,两个机械臂可以协作完成破雪、封杯、搬家和送货等工作。门店员工负责包装、答疑等辅助工作。

据悉,喜茶和奈雪于2021年正式成立专业团队,招募机电工程师设计和开发智能设备,旨在功能规划、硬件设计和软件开发。

2022年,米雪冰城成立雪王星科技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智能机器人研发。

看来AI智能对茶和咖啡消费的渗透和深度远超我们的认知。

老实说,人工智能帮助人类是没问题的。如果你想让它扮成老中医给人“把脉”,还是算了吧…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