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园的症结不在于价格
正文:新金融媒体领袖
来源:澳投财经(ID: The Sankei)
最近,李梓源(605337。SH)发布公告称,经公司研究,调整了李梓源部分甜乳饮料和风味乳饮料的出厂价格,提价幅度为6%-9%,新价格自2022年7月1日起执行。
针对涨价原因,李梓源在公告中解释称,是基于主要原材料、包装材料、运输、能源等成本持续上涨。鉴于价格调整对公司未来业绩影响的不确定性,李梓源还在公告中提醒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事实上,作为曾经和娃哈哈AD钙奶齐名的乳饮料,李梓源在江湖上还是有一定地位的。2017年以来,李梓源含乳饮料价格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上调,但销量仍呈正增长趋势,说明消费者仍愿意为李梓源的涨价买单。
与李梓源过去的涨价相比,这次的涨幅更大,但是在饮料行业的这一轮涨价中,娃哈哈和香飘飘(603711。SH)都有不同程度的涨价,李梓源的涨价幅度也在行业涨价的中间区间,所以危险系数不高。
那么,李梓源落选的症结在哪里?
01
与娃哈哈同名的甜牛奶
李梓源的名字取决于创始人的姓氏。
公开资料显示,李梓源食品有限公司位于素有“南方奶牛之乡”美誉的浙江金华市。随着养牛的人越来越多,牛奶过剩,牛奶价格一再下跌。李梓源董事长李国平看到了商机,于1985年开设了炼乳车间。产品供应给上海、江苏等地的奶糖厂,赚到了第一桶金。
一次,李国平出差到上海,当他看到路牌上的“李梓源”字样时,他豁然开朗。“李”代表自己的姓氏,“子”代表儿孙传承百年,“园”代表花园,充满绿色、健康、希望。就这样,1994年10月22日,浙江李梓源牛奶食品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当时饮料行业的发展速度依赖于线下经销商,李梓源也会吸引很多经销商开拓超市、餐厅、食堂等市场,很快就会在市场上火爆起来。成立不到五年,李梓源已成为金华的标志性品牌。依托甜奶系列产品,李梓源在2000-2002年的销售收入分别超过1亿元、2亿元和4亿元。在当时几乎被视为娃哈哈同等地位的存在。
“三聚氰胺”事件后,国内乳制品行业举步维艰,以甜牛奶闻名的李梓源也深受影响。为了稳定市场,全国各地的经销商大打价格战。据坊间传闻,一盒24瓶李梓源牛奶的收入不到1元。豆腐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保健品批文
无利可图,大量经销商流失。李梓源也缺乏控制经销商的能力,导致市场份额很大,这在市场上很少见。
2010年,电子商务发展进入黄金时代,李梓源通过加盟经销商继续开拓市场。随着经销商的大量增长,李梓源的业绩实现了显著增长,李梓源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2021年2月8日,“李梓源”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募集资金7.755亿元。开盘当天,其股价暴涨44.01%,三个交易日涨幅达74.3%,可见资本市场对其的喜爱。
02
增收不增利只是表象。
李梓源的发展故事非常鼓舞人心。但过度依赖经销商也反映出企业自身发展和规划的不足。
2010年,是电子商务发展的黄金时代,现在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许多乳品和饮料行业已经拥抱电子商务的大腿,并布局新的出路。李梓源仍然专注于经销商,这导致错过了电子商务发展的黄金时代。
电子商务的发展已经成为李梓源的一个痛处。2021年,公司电商渠道实现销售收入5000万元,同比增长12%,仅占总收入的3%。
未能赶上电子商务的发展,还有一个更为严峻的打击,那就是李梓源品牌的全国拓展势必更加艰难,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知成本也会更高。
深圳红酒
根据李梓源2021年财报数据,公司前三大销售区域分别为华东、华中、西南,占比分别为53.39%、19.59%、16.73%。上述地区是中国经济发达或人口密集的省份,也是李梓源一直在发展的地区。同时,公司进一步拓展华北、华南、西北、东北市场。这家公司为此投入了大量精力,但收效甚微。
近几年新茶强势崛起,各种饮品百花齐放。娃哈哈抓住机会频繁推广新产品。通过线上线下的精准发力,营养快线、提神饮料等饮品也占有一席之地,多元化的布局撑起了娃哈哈庞大的商业帝国。
李梓源近几年也在推新产品,但能拿到手的还是甜奶系列。2021年,李梓源14.65亿元的主营业务收入中,有14.27亿元来自含乳饮料产品,占比97%,较往年有所增长。
为了全国推广,打开新品市场,2021年李梓源销售费用达到1.67亿元,同比上涨66.08%。公司表示,主要原因是随着营业收入的增加,销售相关费用同步增加,公司广告费用增加。
同时,由于上游材料价格的上涨和疫情的影响,李梓源的利润开始缩水。2022年一季度,李梓源实现营业收入3.42亿元,同比增长3.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83.39万元,同比下降23.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434.46万元,同比下降33.6%。
为了应对困境,李梓源提出了涨价策略,但真正能解决李梓源症结的不仅仅是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