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播的嘴,闭上了

12月17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反对食物浪费工作方案》,明确禁止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音视频服务提供者制作、发布、传播宣扬大吃大喝、暴饮暴食等浪费食物行为的节目或音视频信息。

随后的媒体报道,主题是“吃饭播种就是爽”

“大胃王”的吃播限制,并不是今天才有的。去年8月,继央视两次批评大胃王吃广播后,Aauto Quicker、Tik Tok等平台随即发布“可以直接给大部分吃的人封号”等规定,并在吃广播等栏目附上“珍惜粮食,合理饮食”等提示。

2020年8月,央视批评大胃王误导消费,浪费严重。

两三年前,以巨量美食为主的《大胃王》吃货直播在国内火了起来,吸引了一堆人津津有味地观看,但也给清醒者带来了困惑:到底为什么会有人喜欢看别人暴饮暴食?

这样说的一种方式就是很解压,不必太认真的看待价值问题。

的确,看到别人像狼一样往嘴里塞食物,不合理的食物量会在短时间内突破视觉和心理的双重界限,引起一种好奇心。

这种惊喜确实能在瞬间带来某种发泄的快感,类似于喜欢动作冒险片的人看简化版的《速度与激情》,喜欢恐怖惊悚片的人看《魔咒与寂静岭》的合集。经过纯粹的视觉和感官刺激,只剩下恐惧和一点点情绪释放,甚至有点恶心。

那种恶心并不是出于身体上的恶心,而是除了惊骇之外,从直播间的“大餐”和掌声弹幕中感受到了一种鲜活的痛苦。

一个

谁的饥渴

中国人对饥饿有着历史记忆,饥饿甚至与一种尊严和骨气联系在一起。我们老一辈也会为苦难文学的代表人物孙少平在《平凡的世界》里偷黑包子流泪,然后告诫子女千万不要浪费粮食。就算不看袁隆平的脸色,也要看爷爷奶奶的脸色。

《平凡的世界》剧照,图为孙少平偷偷吃黑包子

近代以后,人类在文明层面赋予了“吃喝”太多的文化审美和社会学价值。正如钱钟书所说,“辩味”已经取代了“充饥”,成为吃饭的主要目的,舌头取代了胃成为最高裁判。

然而,吃和播简单粗暴地抛弃了一切现实生活价值,把吃变回了纯粹的功能性生物行为。一位艺术家曾经在一次展览中展示了一台自己制作的机器,把好吃的东西倒进去,一堆臭烘烘的粪便就出来了。通过模拟人类的肠道,讽刺的是人类只是“造粪机器”——如果他们不追求意义的话。吃广播就是把人“还原”到这样的机器上,但不是生物行为,而是社会行为,目标是流量。

吃饭播种是网络名人的一种,对于网络名人来说,流量是生存的血液。

为了生存,我们不得不疯狂的博眼球,而这几年我们也做了很多丑恶的行为,比如无视热点新闻事件主角的操守,剥夺骚扰无下限,甚至利用灾难病毒为直播造势。大众的心不是一天建成的。

所以,作为网络名人的吃和播的博主,从荧屏来到现实,可能不太受欢迎。

上个月在湖南长沙,一个吃广播的博主被食堂黑了。博主前几次走进这家餐厅的时候,带了3斤多的猪蹄,七八斤的虾,还有桌子上所有的羊肉串。店主忍无可忍,明确表示:“我们不接受直播的人。”

这不是市场行为。除了浪费食物,也是害人又肥己。老板的拒绝更符合常理。

顾客因为吃得太多而被自助餐厅拒之门外。

从受众的角度来看,这几年有太多的心理分析,一般集中在减肥者的虚拟补偿、单身者的陪伴需求、社交需求等概念上。,而这些统称为“解压”。

在“现代人压力大”的政治正确下,没有人会去抨击一种既能减压又能促进就业的商业模式。

看着别人把食物放进嘴里,咀嚼,吞咽,这个动作的重复可以使人获得一种发泄的刺激,从而放松神经,获得快感。

视频中的进食者制造出一种无法满足的饥饿感,仿佛自己的胃是一个无底洞,没有饱腹感、支撑感、腹胀感等。,才无限享受美食。

观众的“饥渴”接近于一种好奇和好奇:我这样吃,要么胖,要么死,要么生病死,但他为什么不会?

我也想无限满足自己的胃口,但我无法尝试。恰好视频里的人给我试。这叫“补偿”。

似乎早就发现,看其他类似的食物——甚至是奇怪的、奇特的、恶心的食物,几乎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心理怪癖。

目前“竞吃”仍然是Youtube上非常受欢迎的节目类别。延续了早些年国外一些真人秀的模式,邀请嘉宾吃一些很难被大多数人接受的食物,比如味道比较重,特别是麻辣酸涩,味道比较难闻的食物。

就像具有挑战性的冒险和体育直播一样,大众观看的动力来自于一种对人类生理极限的猜测和赌注:我就是想看看你什么时候越过那条线,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恶)。

所以不怕炒作,很多人口口声声说吃饭看吃播,但真正能引起食欲的吃播视频有几个?

有多少人在刷弹幕“666”,一边不由自主地皱眉撅嘴,带着微微的惊讶感和恶心感,眼睛牢牢锁定在视频中一点点消失的食物上,一边怀疑自己是不是不正常。

脑海中浮现的可能是一个动画场景:在《千与千寻》,父母变成了猪。

《千与千寻》·斯蒂尔斯

当然,业界也有自己避免“极限”的办法,比如吃广业就被曝出很多吐槽和假吃。

但当这种“作弊”方式被曝光后再被嘲讽时,似乎有一种难以安放的尴尬心理:批评那些博主欺骗观众似乎有点太“恶意”了。

毕竟如果一个食客真的有一个普通的胃,一口气吃了十碗面,也不保证真的会被憋死。

毕竟还有一条:作为观众,你所看到的都是经过精心裁剪的,你的视觉感官得到了满足。为什么要揭开面纱才能看到真正的乔比罗?

2

反人类实验

进食是维持和延长生命的长期必要活动,但暴饮暴食或饥饿是加速生命死亡的充分和不必要的行动。

2020年5月,孙狗子和拥有3.7万粉丝的吃播博主刘老虎意外泄露了他们的“商业秘密”:可能是因为吃的太笨,也可能是技术剪辑失误,上传了假吃假嚼的视频,立刻引起一片唏嘘和轩然大波——没有什么大胃王,只有欺骗观众的骗子。

之所以说看吃看播是一种“猎奇”,不仅仅是因为博主吃的多,还因为吃的多却不胖,属于一种对“不正常人”的猎奇。吃了假的不胖是什么不正常?

一个美食博主曾经讲过一个大胃王的视频是如何通过亲身实践完成的。

哔哩哔哩在网络名人“梨涡迷你女孩”中拥有数千万粉丝,曾经大胃王收割流量,比如一口气吃下35公斤烤全羊和50个狮子头。但有一天,她突然被粉丝质疑视频经过特殊剪辑拼接,一直在“暴饮暴食”。

龙伟贤、大牙陈辰、米子君等百万吃直播的博主,这两年都被质疑假吃假吐。对于靠流量生存的人来说,质疑是一把尖刀和石头,会让他们的门面不完整,不干净,这是必然的。

吃播的世界很“滚动”,每个人都不容易达到百万粉丝。当单纯的量的比拼不足以拉开与同行的差距时,吃的不同、嗜食如命等噱头就成了博主们争相比拼的绝技。比如上面名单中的“米子君”,曾经当众生吞8斤大米。

为了流量,魔爪甚至伸向了孩子。2020年8月,一个名叫“派奇”的女孩被父母按照远超常人需要的食量喂养。她只有三岁,体重70磅。但她的父母依然视而不见,开心地贴上女儿吃饭的视频,贴上“食量惊人”、“几秒钟就吃完”的标签。

3岁女孩被喂到70斤。

人的胃有非常强的放松能力,通过反复的训练和刺激,可能确实会越长越大,但强行训练会使胃的蠕动变得异常脆弱,带来不可预知的健康风险。

2017年,《柳叶刀》发布的《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2017年,饮食风险导致全球约1100万成年人死亡,而在中国,与饮食相关的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死亡率最高。

当然也有不出轨不自残的博主,真的是“异于常人”。

目前,世界第一食量,日本女孩木下由纪夫,可以在3分20秒内吃完8斤炒面,7分钟内吃完62个汉堡。根据她在医院的检查,木下的胃袋有着数倍于常人的承载能力,还有着异于常人的血糖升值功能、耗电量和食道结构。吃饭前后胃容量差距可达66倍。

如果把吃和播看作是一个可持续的生意,那就恰如其分地把它看作是上帝的赏赐。

但是,大多数人都是正常的人类,并没有天生过人的体格。如果他们坚持要来,就只能在镜头前继续化妆,变脸。小黄花鱼

继续欺骗,愤怒,虚伪,自残…直到死亡。

2021年1月,19岁的吃广播博主孙也因突发脑溢血去世。在他的一生中,孙奕譞的饮食和广播有两个主要卖点:要么吃碳水化合物,要么吃奇怪的食物。

两个月后,在哔哩哔哩拥有263万粉丝的博主泡泡龙在吃饭时突发脑溢血去世,年仅29岁。

《泡泡龙》深受观众喜爱。据网友说,因为它憨厚的外表和有趣大胆的个性,当然很重要的一点是“龙哥一直是个真正的吃货!”100盘肉,10盘虾,不含糊,敬业。

那么,当死神出现的时候,已经投向他的掌声和喝彩会颤抖吗?会不会有自我实现和后悔的一刻?

但是“顿悟”、“遗憾”这两个词也不合适,好像又在批评观众。

毕竟作为观众,就算我不看播,别人也会看,博主也不会因为我不一个人看就不吃了。

这种典型的网络时代的冷漠综合症,类似于“地球离开后我会转”的陈词滥调,像是一句没有逻辑内容的废话。

孤独的美食家

但是,还有一种吃广播的形式,不愿意批评,更不愿意被封杀。

日剧《孤独的美食家》中的五郎是个独行侠。只有当他享受美食的时候,他才会突然生出孩童般的活力和热情。他深吃的时候,会忍不住感叹一些人生感悟,可爱又治愈。

日剧《孤独的美食》丁香鱼

这样的电影很多,日本一直拍的不错。比如午夜食品店,用温暖的食物连接城市里孤独的人;小森林的四季四部曲把食物变成了一帧一帧的视觉享受,让人流口水,刺激人的食欲,但这种对食物的渴望是温柔的,积极的。

我不想浪费一米一小米,因为他们都有真实而充实的灵魂。

这时,食物就成了真正的舒适和生命能量的来源,成了人类灵魂的调节器,“吃”就成了一种艺术活动。

这些艺术有的被拍成了真正的节目,美食综艺,比如《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人间》等等都算。

风味世界

按照这个定义,李这个田园女神,也是当代博主的一个变形。

一个在哔哩哔哩有200多万粉丝的博主“地里的繁华”,记录了他以车为家的旅途中吃过的美食,把路上的生活揉进了“人是铁饭钢”的吃喝内容。

与浓妆艳抹在镜头前吃喝不同,这位大车司机吃饭简单粗暴,食物多为简单普通。方便面、午餐肉、面包等。在高速公路服务站买的颜色不鲜艳,看起来也不好吃,但在他嘴里却变得酣畅淋漓,因为那些食物真的很想支撑他继续漫长的旅程。他一边舔着口水,一边继续分享自己的旅途生活,美食,路程,沿途的人,达到了一种互相尊重,互相陪伴的平衡状态。

18毕沅二哥火烧蔡佳

其实“吃播”这种形式的初衷是为了重建人与食物的联系。就是给人一种良性的互动,重新产生对食物的欲望。好胃口是用泉水滋润田地,而看饕餮的变态饥渴是破坏森林,淹没土地的狂躁洪水。

但目前来看,在被反复整改直至封禁后,那些尊重食物生命,重建食物与人之间联系的博主们,是熬不过这个冬天的。希望他们能在寒冬过后迎来一个温暖的春天。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