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卡零糖后,食品也开始零碳了?| 产业镜像

正文:肥鱼

来源:江苏,36Kr (ID: jiangsu36kr)

猪肉白菜饺子馅的做法

随着碳中和、二氧化碳峰值排放逐渐上升为国家战略,绿色可持续发展成为时代背景。根据电商平台今年发布的消费数据,5月31日至6月20日期间,淘宝天猫高能效消费电子产品订单已减少15.3万吨。然而,当人们聚焦于能源、汽车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时,很少有人把一株水稻、一袋蔬菜甚至一盒牛奶与碳减排、碳中和联系在一起。

6月,广东盒马自有品牌有机山茶油被广州碳排放交易所认定为中国首个碳中和食品。这种有机山茶油不仅把零碳食品带到了百姓的餐桌上,也打响了食品行业减排的第一枪。然而,零碳食品真的能在人民的“菜篮子”中掀起一场食品革命吗?

01

食品行业意想不到的碳排放

所谓碳中性/零碳食品,是指生产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小于或等于零的食品。一种食品是否可以称为碳中性食品,需要经过专业的碳排放交易所的认定,这有点类似于有机、绿色食品的认证。零碳认证的蔬菜不使用化肥农药。

资料来源: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

如果比较食品行业的碳排放比例,可以分为畜牧业、农作物种植、土地占用、生产供应链四个方面。排放量最高的是畜牧业,碳排放量可占农业食品企业总排放量的60%以上。其次,农业种植生产通常使用杀虫剂和化肥,会产生甲烷和一氧化二氮等温室气体。剩下的部分可以追溯到耕地扩大或集约处理造成的固碳损失和粮食生产供应阶段储存运输造成的动力和能源消耗、粮食浪费和制冷剂逃逸。

放眼全球,仅农牧业对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贡献率就占17%左右,排在能源业和建筑业之后,位列第三。食品生产企业90%以上的碳排放主要来自原料、采购、包装和物流。

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的《企业碳中和路线图》报告指出,食品摆上餐桌之前,需要经过研发、收获、加工、配送、零售、储存等层层关卡,每个关卡都会产生温室气体。这说明,一种零碳食品的诞生,意味着从产地——工厂——货架到餐桌,最后到废弃包装的回收,都必须实现零排放。牛蛙

02

各大品牌积极布局,开拓新版本的消费市场。

由于食品行业的碳排放量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四分之一,因此迫切需要推动食品行业尽快实现碳中和。

3月16日,伊利金典在百度喜让宇宙大会上推出中国首款碳中性有机牛奶,向消费者传递低碳有机生活的核心理念。

6月13日,中国首款“零碳冰淇淋”——伊利集团品牌“碳中性桃冰”进入消费市场,同时发布的还有中国首款碳中性酸奶——“常青”蛋白时光。两款产品是国内首个实现全周期相对零排放的酸奶和冰淇淋。

当然,这三种产品只是零碳食品行业的冰山一角。类似的产品还有雀巢卓纯能仁3有机奶粉和海南农垦“母山零碳咖啡”...这些新产品如雨后春笋,引领着新的消费潮流。

零碳食品标准的制定也在探索中。就江苏而言,2022年,江苏省市场监管局联合南京郭桓有机产品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食品农产品碳认证体系研究,制定了《零碳、负碳农产品温室气体排放评价技术规范》,并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获得备案认证资格,开创了我国零碳、负碳农产品认证标准制定的先河。

03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但是环保和营养可以并存。

很多消费者对此可能会有疑问。碳中性食物的味道能和正常食物一样吗?营养价值会不会大打折扣?

实际上,目前中国的碳中和食品主要是控制食品生产过程,所以对食品本身的营养没有实际影响。碳中性食品和非碳中性食品在营养价值和口味上没有明显区别。唯一的区别应该是碳中和食品应该比普通食品贵。

03

行业巨头抢占市场,减碳成为食品企业赢得未来的关键点。

从雀巢、达能、伊利、蒙牛、利乐、盒马等国内外食品巨头的发展历程来看,,我们知道他们的碳中和成就得益于企业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探索和积累,以及背后大量的精力和财力,绝非一朝一夕。

蒙牛集团旗下的圣牧高科团队从13年前开始在乌兰布和沙漠打造有机循环产业链,到2021年,已投入75亿元。现在,其每吨原奶的碳排放强度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相当于起步较早的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达能在武汉和邛崃的两座脉动工厂,在中国饮料行业率先实现碳中和。早在2008年,达能就开始追踪和计算碳排放,并用碳库存覆盖产品的全生命周期。邛崃和武汉工厂成功使用当地清洁蒸汽,进而实现100%清洁能源使用,进一步大幅降低了工厂的碳排放。

要实现一个工厂、一个产品的碳中和目标,不仅需要时间的日积月累,还需要大量的成本投入,这也是食品碳中和大部分案例集中在行业巨头的主要原因。

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表示将在2030年达到碳排放峰值,并努力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2021年,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虽然通往零碳的道路漫长而艰难,但许多企业已将其视为未来竞争的重点。

覆盆子酒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