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波中的阿斯巴甜:生产销售未受影响,企业静观其变

文 :王子揚

來源:綠松鼠(ID:xjbxinshipin)

世界衛生組織旗下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7月或宣布阿斯巴甜為“可能致癌物”一事,引發廣泛關注。阿斯巴甜作為甜味劑,已廣泛應用在無糖飲料、口香糖、酸奶等產品中,與人們的日常生活關聯緊密。

目前含阿斯巴甜的產品、阿斯巴甜生產商的銷售是否因此受到了影響?新京報記者近期走訪發現,許多飲料品牌、口香糖品牌使用了阿斯巴甜,包括百事可樂、可口可樂、娃哈哈、益達、炫邁等。一些飲料品牌客服對新京報記者稱,目前暫時沒有接到調整銷售的通知,產品是安全合規的。

中國是阿斯巴甜最大的生產國,有80%的阿斯巴甜是出口的。新京報記者了解到,一些阿斯巴甜的生產廠家目前正靜觀其變,稱目前對阿斯巴甜的生產銷售沒有影響,“相較於國外,國內阿斯巴甜的使用量仍然不算大”。

事實上,圍繞著阿斯巴甜健康風險一直爭議不斷,並非新鮮事,而權威機構一直未予認可。專家認為,不要被所謂的“致癌物”嚇倒,除中國外,目前全球還有90多個國家和地區允許使用阿斯巴甜,包括美國、歐盟、澳大利亞、新西蘭、英國、日本、韓國等,阿斯巴甜在合理範圍內目前還是安全的。

01
暫未影響產品銷售

在食品行業中,阿斯巴甜是最常見的甜味劑之一。6月30日,新京報記者走訪市場,多個知名飲料、口香糖品牌均使用了阿斯巴甜。可口可樂零糖飲料、百事可樂零糖產品,以及大窯、天府可樂等國產品牌的無糖飲料中,阿斯巴甜較為常見。娃哈哈旗下的多款產品也含有阿斯巴甜,包括娃哈哈營養快線、娃哈哈AD鈣奶、爽歪歪、鈣多多酸奶飲品、生氣啵啵奶氣乳味飲料等。

娃哈哈爽歪歪使用的有阿斯巴甜。新京報記者 王子揚 攝

零糖可樂中添加的是阿斯巴甜。新京報記者 王子揚 攝

新京報記者以消費者名義詢問可口可樂與百事飲品客服,天貓Coca-Cola可口可樂旗艦店客服稱,此事已反饋相關部門核實處理,待有結果會回復。百事飲品旗艦店客服則說,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糧農組織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以及包括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歐洲食品安全局等90多個國家的監管機構對阿斯巴甜進行了審查,均認為阿斯巴甜作為已廣泛使用於各種食品中的甜味劑是安全的。消費者可以放心地選擇,產品是安全、合規的。

天府可樂客服告訴新京報記者,添加食品添加劑的目的是改善食品品質,其公司產品是按照國家食品安全要求的品種範圍和使用量添加的,對人體健康無害,消費者可放心飲用。大窯旗艦店客服稱,目前沒有接到相關通知,自己的產品是符合質檢標準的。

阿斯巴甜另一常見使用品類是糖果類。新京報記者在超市看到,酷滋無糖維C含片中使用了阿斯巴甜,知名品牌如炫邁、益達、好麗友等的無糖口香糖也均使用了阿斯巴甜。炫邁旗艦店、益達所屬的箭牌旗艦店客服稱,會將該問題記錄,有回應時再回復。截至發稿,上述客服仍未回復。

此外,當阿斯巴甜登上熱搜時,一些不使用阿斯巴甜的飲料企業則快速做出反應。元氣森林就在官方微博表示,其全線產品不含阿斯巴甜。

02
生產廠商靜觀其變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甜味劑生產國。根據三元生物招股書援引市場咨詢機構沙利文數據稱,2015年至2019年,中國阿斯巴甜的產量分別為3.3萬噸、3萬噸、2.7萬噸、2.3萬噸、1.8萬噸,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4.1%。赤蘚糖醇、甜菊糖苷、羅漢果甜苷等新一代天然甜味劑,在滿足人們減糖需求的基礎上,以“綠色”“天然”為亮點,產量增長速度明顯高於傳統阿斯巴甜、安賽蜜等甜味劑。

部分甜味劑產品。新京報記者 王子揚 攝

阿斯巴甜可能被列入致癌物的消息傳出後,其銷售是否受到了影響?新京報記者聯系銷售阿斯巴甜的電商店鋪,客服均稱,目前暫時沒有接到下架或者停售的消息,阿斯巴甜是正常銷售的。一家河南生產企業告訴新京報記者,目前銷售的阿斯巴甜是食品級的,添加在食物中是沒有致癌作用的,所有產品都有相關質檢報告。如果不放心,可以選擇其他甜味劑。

江蘇某阿斯巴甜生產企業的一位銷售人員對新京報記者說,阿斯巴甜作為較常用到的甜味劑,已經有多年的使用歷史。目前來看,全球市場上,阿斯巴甜的產能超過2萬噸,中國是阿斯巴甜最大的生產地,其中80%左右的阿斯巴甜是用來出口的。“從國內市場來看,阿斯巴甜目前作為代糖廣泛添加在超過4000余種食品和飲料中,但相較於國外,國內阿斯巴甜的使用量仍然不算大。阿斯巴甜是一個很成熟的產品,市場前景比較穩定,其他甜味劑爆火,對阿斯巴甜也沒有造成沖擊。這次的‘致癌’事件,目前也沒有影響到行業的穩定。”

一些甜味劑上市公司也就阿斯巴甜爭議作出回應。據中新經緯報道,晨光生物表示,公司主營植物提取,都是天然產品,不涉及阿斯巴甜等人工合成產品。保齡寶表示,旗下產品不涉及阿斯巴甜。與可口可樂等公司的合作也不涉及化工類產品。

湖南華誠生物資源股份有限公司市場總監周展向新京報記者表示,近幾年阿斯巴甜處於穩定狀態,保持2%左右的速度增長。得益於整體代糖市場持續增長的大環境,不管是人工合成甜味劑,還是糖醇類甜味劑或更安全健康的天然甜味劑,都有增長。就普通消費者而言,阿斯巴甜在安全範圍內,適量攝入不會有問題。“消費者對市面上流行代糖的健康性、安全性擁有更多的認知,也會推動、倒逼甜味劑企業不斷升級配方和相關技術,研發、改善羅漢果糖、赤蘚糖醇等各種甜味劑產品,滿足市場對更健康的代糖需求。”

03
阿斯巴甜的前世今生

作為一種人工合成甜味劑,阿斯巴甜的甜味高,但比普通蔗糖熱量低,被廣泛應用於低熱量食品,如飲料、口香糖等。許多糖尿病患者、減肥人士以阿斯巴甜作為糖的代用品。

阿斯巴甜的代糖功能被發現於1965年的一次實驗。當時,塞爾公司一位叫James Schlatter的化學家品嘗一種藥品時,無意間發現了它的甜味,從此開啟阿斯巴甜的工業時代。

阿斯巴甜1974年首次在美國被批準用於幹制食品,但圍繞其安全性的爭論在美國不時傳出。當時,就招來一些神經學者、律師和研究者的反對,導致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宣布暫停批準。直到1981年,美國重新批準阿斯巴甜用於幹制食品。1985年,阿斯巴甜被批準使用於碳酸飲料,開啟碳酸飲料的新時代。在歐洲,阿斯巴甜1994年獲準作為蔗糖的替代物添加到食品中。

1995年,美國Hull博士開展了一項“戒除阿斯巴甜癮”的治療項目,稱有超過92種不同的健康副作用與食用阿斯巴甜有關。

歐洲拉馬奇尼基金會2006年發布的研究顯示,實驗鼠長期攝入每公斤體重100毫克的阿斯巴甜,可引起多種癌症,包括淋巴細胞瘤、白血病、神經鞘瘤。但美國和歐盟委托有關機構審核評估了這項實驗的原始數據後,否認其結果解釋,不認可阿斯巴甜有致癌作用。

盡管不乏爭議,但阿斯巴甜卻被視作“研究最徹底的一種食品添加劑”。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下的聯合食品添加劑專家委員會(JECFA)曾兩次對阿斯巴甜的安全性作出評估,確立每公斤體重40毫克為安全攝入水平。

2011年,歐盟食品安全局曾證明阿斯巴甜是安全的。2013年,該機構再次發布一項針對阿斯巴甜的全面風險評估報告,稱普通人在安全劑量內食用阿斯巴甜對身體無害,同時排除了導致基因損害和致癌的潛在風險。

04
理性看待不必恐慌

事實上,在阿斯巴甜或被列入可能致癌物的消息傳出後,6月29日,國際飲料協會委員會(ICBA)就在官網發文,其執行主任凱特·洛特曼表示,公共衛生主管當局應警惕這一觀點,因為它與數十年來高質量的科學證據相矛盾,參考低質量的科學研究得出的結論可能誤導廣大消費者,期待對阿斯巴甜更廣泛、更全面的食品安全審查。

國際飲料協會稱,甚至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自己也承認,該機構並不是根據阿斯巴甜的實際攝入量進行風險評估的合適權威機構,同時也“不提供健康建議”。鑒於壓倒性的科學證據和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食品安全部門早已得出的“阿斯巴甜是安全的”這一結論,“我們一如既往地確信,阿斯巴甜是安全的”。歡迎由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糧農組織的聯合食品添加劑專家委員會(JECFA)對阿斯巴甜進行更廣泛、更全面的食品安全審查。

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鐘凱對新京報記者表示,關於阿斯巴甜是否安全(包括致癌性),40年來已經有上百項高質量研究可以證明。美國、歐盟都多次評估過,沒有問題。“在正式發布結果前,還不清楚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是依據什麽樣的研究證據和論證邏輯下的結論,但可以預知的是,充其量是找到了某種‘相關性’,而非因果關系。以我的判斷,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捕風捉影、刷存在感的可能性較大。

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中華預防醫學會食品衛生分會、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傳播分會4家專業機構曾發布《食品甜味劑科學共識(2022)》,幫助公眾全面了解甜味劑,以便根據自身需求選擇合適的食品。

該共識指出,甜味劑的安全性基於嚴格的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已得到多個國際組織、國家和地區權威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機構和食品安全管理機構的肯定,按照相關法規標準使用甜味劑都是安全的。對於有人認為的天然甜味劑比人工甜味劑更安全或健康的說法,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表示,無論是“人工”還是“天然”的甜味劑,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接受科學和嚴格的風險評估,從專業的風險評估標準來,二者並沒有本質區別,天然甜味劑並不會比人工甜味劑更安全或健康。

同時提到,阿斯巴甜是從兩種常見氨基酸(天冬氨酸和苯丙氨酸)生產而來,這兩種氨基酸天然存在於食物中,包括水果、蔬菜、肉類和蛋類。患有罕見遺傳病苯丙酮尿症的患者不能代謝苯丙氨酸,因此添加了阿斯巴甜的食品和飲料的標簽上會提示消費者該產品含苯丙氨酸。

鐘凱向新京報記者表示,從安全性上講,只要是通過審批的添加劑,都是安全的。聯合食品添加劑專家委員會是真正的添加劑安全性的權威,他們同步發布的評估結果更具備可信性。“讓子彈飛一會兒,等待專業人士的評價。”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