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会被规模反噬吗?现在有答案了
来源:虎嗅APP(ID:huxiu_com)
某种维度上看,瑞幸今年的表现可以用势如破竹来形容:门店数破两万,跻身连锁餐品行业前三;联名IP持续制造热度;拿下巴西咖啡豆采购总量约12万吨大单;占掉全国咖啡烘焙已投产产能近20%的瑞幸江苏烘焙基地也正式投产。
一切似乎欣欣向荣,但质疑如影随形。
今年一季度,瑞幸由盈利转为亏损,这是其连续八个季度实现盈利后的首度亏损,同时,同店销售额下滑、营收增速放缓等财报表现,让瑞幸持续面对着“盲目拓店,被规模反噬,发展遭遇瓶颈”的声音。粤菜鸡的做法
同一个瑞幸,截然不同的两面,哪个才更接近真实?或者说,极速扩张之下,瑞幸的发展是否可持续?当下的瑞幸是只有规模的纸老虎还是真强健?
在看好与看衰的喧嚣中,围绕瑞幸的疑问迎来了阶段性的解答。
10月30日,瑞幸咖啡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在这份最新财报中,咖啡巨兽究竟要把自己乃至行业带向何方,答案暗藏其中。
01
左手扩张,右手盈利
瑞幸会被规模反噬吗?三季度财报给出的答案是:高速扩张的路,瑞幸没有走错。
在连续两个季度的利润表现均不如人意后,瑞幸在三季度强势反弹。
三季度财报显示,瑞幸咖啡第三季度总净收入为101.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4%,单季净收入首次破百亿,创历史新高。2024年第三季度瑞幸咖啡在美国会计准则(GAAP)下营业利润为15.57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率为15.3%。第三季度净利润达到13.03亿元人民币,同样创下新高。
利润创新高,是瑞幸回击市场质疑的重要武器。过去一段时间,市场将瑞幸的利润缩减乃至亏损归咎于高速扩张,而从三季度财报中可以看出,报告期内,瑞幸扩张速度未减,财报显示,第三季度瑞幸咖啡净新开门店1382家,截至第三季度末,门店总数达21343家,其中自营门店13936家,联营门店7407家,门店规模稳居中国咖啡行业首位。在国际市场方面,本季度瑞幸在新加坡净增8家门店,季度末门店总数达45家。
扩张依然在继续,但瑞幸挣钱的能力回来了,“规模反噬论”显然站不住脚。另一个可以佐证瑞幸并非盲目扩张的证据是,瑞幸来自联营门店利润分成同比大幅提升。
瑞幸门店分为直营和联营两大部分,其中,对于一线、超一线等重要城市和区域,瑞幸通常选择直营,联营是瑞幸占据下沉市场点位、扩充门店数量的重要方式。瑞幸不向联营商收取加盟费(前期会收取装修费、设备费和保证金),而是与联营商进行门店毛利的比例分成。
由于不收取加盟费,单纯的门店扩张对瑞幸并没有太大实际利益,只有联营店业绩好、毛利高,瑞幸的收入才会高,瑞幸与联营门店的利益紧密捆绑。
三季度财报显示,报告期内,来自联营门店利润分成同比大幅提升,达2.934亿元人民币(4180万美元)。这意味着,瑞幸在下沉市场的扩张得到了市场的检验。
联营门店利润分成同比大幅提升的表层原因是门店数量变多,但这不只是加法那么简单。从全局竞争的角度,联营店加速了瑞幸的扩张,能够率先占据核心位置,让咖啡覆盖更多低线消费者,同时挤压竞争对手的空间。
结合联营门店利润分成及联营门店数量,可以大致推测出瑞幸联营门店的平均营利情况,放在行业内横向对比也是有竞争力的。在完善全国门店网络、抢占市场占有率的过程中,优质加盟商是品牌争夺的重点资源。基于当前的经济状况,加盟商会希望与更稳定、更有盈利空间的品牌合作。从这个维度来看,瑞幸联营门店利润分成的大幅提升,也显示了其联营模式的稳固和可靠性,既很好地服务了现阶段的目标,也为接下来的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过去一段时间,瑞幸因规模备受质疑,而三季度,瑞幸的利润回升、联营门店利润分成增长,瓦解了质疑存在的基础,原因也正是因为“规模”二字。
从门店数量、用户数、营收规模、利润表现等硬指标来看,瑞幸是中国咖啡市场毋庸置疑的头号玩家。本季度,瑞幸收入、月均消费用户数等关键指标,都创下新高,除了创下新高的收入和利润外,本季度,瑞幸月均交易客户数也同比增长了36.5%,达到7985万,累计用户数则突破3亿大关。
规模带来的采购成本优势、品牌影响力、供应链能力,锻造了瑞幸更为强大的综合竞争力。扩容的咖啡豆烘焙产能,完善的供应链布局,以及深入源头产区的咖啡豆采购布局,是瑞幸管理两万店供应并保证品质如一的底层支撑,这些投入,在进一步提高了瑞幸全流程的运营效率和市场敏捷度的同时,也显著摊薄了相关成本。效率提升,成本降低,一增一减中,规模带来的竞争优势愈加突显。
三季度的财务表现是瑞幸规模效应的最佳说明,也是理解瑞幸为何如此重视规模的解题线索。
02
飞奔是阶段性的宿命
为了规模,为了更快速度的规模,瑞幸确实在一定时间段内牺牲了部分利润,但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飞奔可以说是瑞幸在这个阶段的宿命。
杨梅泡酒方法
规模就是市场现阶段的关键词。
过去几年,中国的咖啡市场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状态。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会发布的《2024中国城市咖啡发展报告》显示,近三年来,中国咖啡产业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7.14%,2024年中国咖啡产业规模预计将达到3133亿元,较2023年的2654亿元增长18%。
德勤调研数据显示,从市场结构来看,国内一、二线城市已养成咖啡饮用习惯的消费者消费杯数分别为 326 杯/年和 261 杯/年,但全国的平均数字只有 9 杯/年,下沉市场还有巨大的可增长空间。
同时,国内餐饮行业整体的连锁化率都在快速提升。美团数据显示,2021年,餐饮连锁化率是18%,2023年这个数字提升到了21%,与美国50%的连锁化率相比,中国餐饮市场连锁化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当前,下沉市场是连锁咖啡品牌们的兵家必争之地。与高线城市相比,下沉市场需要做更多的品牌建设和用户习惯培育,通过门店与消费者高频接触,培养消费习惯,从而加速市场培育,这是行业领导者必须做的事情。在高线市场,加密门店数量可以加强品牌在区域内的竞争力,通过锁定优质点位、足够的品牌曝光度来锁定客群。
围绕市场现状,瑞幸的扩张策略也有的放矢:下沉市场加速开新店,强调进攻;高线城市加密现有门店网络,注重防御。攻防结合,扩大生意版图。
规模足够大,意味着更大的议价权,更大的品牌影响力,这些都是企业发展所必需的无形资产。在咖啡行业,瑞幸依靠规模能够不断集聚更多优质资源,提高产业链的质量和效率,进而实现以更低的价格为顾客提供更高品质的饮品。
瑞幸之所以在第三季度的利润非常可观,同店利润率下滑也实现了收窄,正是源于瑞幸的品牌口碑、强大供应链、规模化优势。
规模是过程也是结果,但只谈规模不论内功,规模只会沦为空谈。瑞幸在三季度财报中的表现,不仅源于“规模”,更离不开其在规模背后做的一系列功课。
03
商业竞争不能刻舟求剑
今年8月29日,总投资约30亿元的瑞幸咖啡创新生产中心在青岛正式动工,中心建成后,预计年烘焙产能5.5万吨。而就在四个月前,瑞幸咖啡(江苏)烘焙基地才刚刚正式投产,这家工厂占全国咖啡烘焙已投产产能的近20%。
拉长时间线来看会发现,瑞幸不仅是开店狂魔,也是建厂狂魔。
早在2021年4月,总投资2.1亿人民币、年烘焙产能1.5万吨的瑞幸咖啡首个烘焙工厂在福建正式投产。随后,瑞幸马不停蹄开始建设江苏烘焙基地。历时四年,江苏烘焙基地于今年4月正式投产,不到半年,青岛瑞幸咖啡创新生产中心接棒动工。
对烘焙能力的建设,是瑞幸修炼内功的一个缩影。
今年,瑞幸咖啡签下大单:2024年至2025年,瑞幸咖啡计划向巴西相关咖啡产区采购总量约12万吨的咖啡豆,成为巴西在中国最大的咖啡豆采购合作伙伴。延续了其自创始以来坚持将高品质要求推进至原产地“最后一米”的战略。目前,瑞幸仍在加速在东南亚、非洲、中美洲、南美洲等咖啡产区国的采购布局。
今年3月,瑞幸首个咖啡鲜果加工处理厂——云南保山鲜果处理加工厂进入试运营阶段。此外,一直以来,瑞幸与全球优质大牌供应商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对品质的要求甚至落到了每一台咖啡机上。
这些实打实的投入,让瑞幸一块块补齐了从源头的生豆采购,到鲜果处理,再到仓储、烘焙、包装、物流到门店的全链条。正因为供应链能力的持续完善和强大,有规模化的咖啡生豆烘焙能力,瑞幸才能保持高品质且稳定的品控,闪电般的规模化扩张也才能得以实现。在支撑自身发展的同时,瑞幸也间接促进了行业发展水平的提升。
向内修的地方,瑞幸还有很多。
瑞幸平均三天就要推出一款新品,背后是瑞幸贯穿产品分析、菜单管理、产品研发、测试到优化各个层面的数字化研发体系在做支撑。庞大的门店矩阵深入市场的毛细血管,实时接收和回传着市场最新的动向,并持续反馈到瑞幸的研发和生产中。强大的供应能力又保证了密集的上新节奏下,超两万家门店仍能同步上新且品质如一。蒜蓉粉丝娃娃菜的做法
在供应链、营销、产品、运营、研发上磨练出的后端能力,让瑞幸在市场竞争中更加自如。
商业竞争不能刻舟求剑。
在市场需要扩张的时候,瑞幸选择了飞奔,当规模到达一定程度后,则要平衡好生存和发展之间的关系。基于市场趋势与自身发展需求,瑞幸选择了不同的发展策略。与此前四个季度相比,在2024年三季度,瑞幸的扩张速度开始放缓,与此同时,其在品类创新和跨品类上的尝试,又给出了其在门店网络的扩张外纵向深挖单店价值的可能性。
今年8月,瑞幸推出乳茶系列产品,其中轻轻茉莉·轻乳茶上市首月杯量就突破了4400万,轻轻茉莉·轻乳茶的成功,意味着瑞幸有能力打造咖啡之外的爆品,满足用户上午咖啡下午乳茶的需求。而优享店、快取店、外卖厨房店乃至自助咖啡机的丰富店型,更为瑞幸承接不同需求、拓宽场景,实现全时段、全场景的覆盖,提供了可能。这些,都会拓宽、做厚瑞幸的发展空间。
梳理完瑞幸每一步的动作可以发现,瑞幸正沿着先做大再做厚的路径,一面稳扎稳打地抢占市占,一面通过不断的产品研发与创新、长期复利增长,来提高企业的话语权和议价能力,最终服务于夯实市场领导者地位的目标,在长期被国外品牌统治的咖啡赛道,插上一面中国企业的旗子,在被舶来品定义的口味中,写出中国饮食文化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