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替”战场中,超800%同比增速的果子熟了,是什么来头?
文:Bale
来源:iBrandi品创(ID:ibrandi)
新的一年,包括无糖茶、养生水、果味饮等在内,“水替”的战争将会继续。
据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无糖茶市场规模已突破百亿,同比增长 110%,全国铺货点增加86%,即饮茶品类首次超越碳酸饮料成为市场份额第一(占比 21.1%)。
事实上,伴随着健康需求爆发、消费场景扩展,无糖茶这一品类已经逐渐成熟,变为为用户手中的“水替”之一。
而当这一小众品类成长为饮料行业 “顶流”,其增长逻辑也会变成从单纯的健康诉求转向消费习惯的全面渗透。
如此之下,当下的市场也已成为“头部集中化 + 长尾差异化”并存的格局。
比如,除了农夫山泉、元气森林、三得利等这些头部玩家,果子熟了、茶小开、让茶这些品牌近年来成长速度同样很快,尤其是,果子熟了。
去年,一则“统一被指要求经销商禁售果子熟了产品”的消息引发关注。究其原因,这家成立于2019年的品牌,已经在近两年默默成为了“水替”市场的黑马。
据马上赢情报站发布的“2024年(夏季)无糖即饮茶类目CR13集团及排名”显示,4-5月统一位列排名榜单第六,果子熟了则位列第三。显然,如此之下,不仅统一要忌惮果子熟了,大部分搞“水替”玩家也都可能要被果子熟了“拉下马”。酸菜白肉
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水替”市场,果子熟了是怎么成为“黑马”的?新的一年,这匹马又能跑多快?
01
0-10亿只用两年
走新老结合之路,果子“熟”了
早在2023年7月,微木资本创始人兼CEO吕晓彤便在小红书表示,果子熟了“从0到10个亿只用了两年”。
此外,据公开数据指出,2024年,果子熟了在无糖茶市场的份额从2023年同期的0.32%跃升至3.03%,同比增长851.07%,成为仅次于东方树叶、三得利和康师傅的第四大品牌。其核心单品“栀栀乌龙”在2024年4-5月同比增速超750%,成为细分市场TOP15中唯一非头部品牌的sku。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果子熟了的黑马之路,那就是“差异化”,但并非是和传统饮料品牌的差异化,而是和一些“新锐品牌”的差异化,或是说走出了一条“新老结合”之路。
先看看“新”。
比如在产品层面,虽然聚焦的都是“水替”这一大品类,但果子熟了高速成长那几年,正好也是东方树叶“回春”与其他饮品巨头加码无糖茶的时刻。
因此,为了避免与传统巨头硬碰硬,果子熟了并没有像东方树叶那样笼统的进行茶饮料推新,而是更加细分,选择花香+茶这一品类,如栀子花乌龙、金桂乌龙、茉莉龙井等产品。
另一个“新”,则是指,果子熟了的产品布局策略也与大部分新消费品牌不同,即,区别于类似元气森林等新锐品牌在成长初期押注气泡水这一“大单品策略”,果子熟了最初的策略是“多品类押宝”以及“懂得取舍”。
成立之际,果子熟了率先推出产品其实是一系列果味的气泡水,但因“竞争过于激烈”而退出,2021年左右上线了果味茶以及熟奶茶等产品。2023年8月,果子熟了推出“茉莉乌龙”正式进军无糖茶市场,据公开数据显示,果子熟了2023年上新了近10款产品,通过甜味创新和花香引入迎合着年轻人口味。
而除了无糖茶系列成功跑了出来,多品类布局之下,果子熟了旗下的由杨紫、檀健次代言的多多柠檬茶同样有着亮眼表现。
至于“旧”,则是果子熟了的渠道布局策略。
与大部分新锐品牌早期大部分通过通过线上电商平台快速积累用户,发展到一定阶段再在线下“亡羊补牢”不同,果子熟了早就深谙饮料品牌的重点战场是线下渠道。
比如,在唐彬森最新的那封内部信,其强调公司要“日拱一卒”,不再走捷径。“这一年……基本化解了过去几年渠道上累积的隐患。”唐彬森所指的“隐患”,高峰期在2022年,当时元气森林渠道库存大量积压,时任销售1号位还曝出贪腐丑闻。
大头菜的做法大全
事实上,自线上起家的元气森林,在近两年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在为自己的渠道填坑。2023年,元气森林投入了比往年更多的经费用于经销商开拓、培训及市场推广,对经销商支持力度前所未有。
反观果子熟了,在成立之初,便选择了线下便利店为核心渠道,深耕一二线城市的便利店和食杂店。如此一来,既能通过高密度铺货和显眼陈列提升品牌曝光率,另一方面,正是由于其渠道策略更聚焦于小业态(如便利店),也能避开与大品牌在商超渠道的直接竞争。
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果子熟了在便利店市场份额领先于可口可乐、农夫山泉和元气森林,食杂店份额也明显提升。
与此同时,在线下层面,果子熟了会通过加购、第二件半价等活动来进一步提升性价比并提升用户购买频次。对于吸引用户初次下单方面,“首单 0.1 元”“任意消费加 3.5 元换购” 等策略也能快速吸引尝鲜用户,以便有机会让用户形成消费习惯。
02
无糖茶、养生饮、植物饮料……
“水替”的战争永不停歇
作为“水替”战场的主力军,无糖茶的竞争俨然已是红海。据公开数据,2023年,中国无糖茶市场规模同比增长超过 100%,总铺货点增长86%,预计到 2025 年,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市场竞争也早已进入白热化阶段,且头部效应其实已经很明显了。
农夫山泉旗下的东方树叶自不必说。作为农夫山泉旗下的核心产品,东方树叶在2023年实现年增长超 100%,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达90% 。其市场份额稳居行业第一,对三得利等竞争对手形成挤压。
业内预测称,按当前这一增速,东方树叶有望在2026年成为农夫山泉首个200亿级大单品,甚至可能提前实现目标。
东方树叶也确实对三得利形成了“挤压”。2023年,三得利无糖茶市场份额接近 20%,位居行业第二。2024年,根据尼尔森及线下监测数据,2024年上半年其市场份额从 21% 降至 12%,7月后进一步跌破10%。东方树叶则凭借 50% 以上的份额稳居第一,三得利与东方树叶的差距逐渐拉大。
最后来看看统一,虽然市场份额和东方树叶、三得利没法儿比,但是作为一家传统企业,再硬实力的加持下,其茶饮,以及无糖茶的增速也还算可观。
3月5日,统一企业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末期业绩。报告期内,统一企业实现收益303.32亿元,同比增加6.09%;归母净利润为18.49亿元,同比上升10.9%,实现了两连增。
分品类来看,统一饮品分部收入在2024年同比增长8.2%至192.41亿元,贡献比重达63.4%。茶饮料表现亮眼,收入达85.75亿元,同比大增13.1%。2023年,统一绿茶低糖系列销量占比超40%,2024年推出“零卡糖”版本,进一步抢占无糖茶市场份额。
显然,作为“水替”最代表性的产品之一,无糖茶的战争不会停止,但除此之外,包括养生水等在内的“无糖即饮”品类同样也想在战场上分到一杯羹。
尤其是,去年,元气森林养生水的爆火与盒马HPP红心苹果汁的爆火等也已经证实,大家都有成为消费者手中“水替”的基因。
因此,相较于无糖茶的“百家争鸣”,或是“一超多强”,以及包括像果子熟了这些“黑马”不断涌现的局面,养生水和植物饮在当下来看,是那个更加细分且尚有入局空间的赛道。
据公开数据,中式养生水(瓶装即饮类)2023年市场规模仅为4.5亿元,但同比增长超 350%,预计2028年将突破百亿元,复合增速超 88%。
iBrandi品创了解到,好望水的照顾系列养生水上市半年即突破亿元。
2024年10月,果子熟了也推出了“有气草本”系列植物饮料,口味包括五指毛桃薏米水、红豆薏米水和黑米决明子,成为该赛道的主要玩家之一。
1月初,三得利在经销商大会上曝光了面向中国市场的10余款新品,而这些新品,除了无糖茶还有养生饮。值得注意的是,三得利将在华推出两个定位为养生饮的全新子品牌。
虽然据公开数据,元气森林的自在水以58.6%市占率领跑养生水市场,但显然,“一超”虽然已经有了,但“多强”还有一些位置留给品牌们。
至于植物饮,除了植物蛋白饮品,近两年,果蔬汁、椰子水、玉米汁等也已经走进消费者视野。盒马的红心苹果汁,凭借其红心苹果富含的花青素成分,迅速走红市场。相关负责人透露,红心苹果汁上架首周销售便超3万瓶。最火的那段日子,消费者甚至只有“定闹钟才有可能抢到”。
事实上,在NFC、HPP这些技术加持下,无论是健康程度,还是功能性以及口味方面,包括果蔬汁在内的植物饮同样未来可期。
牛肉丸子的做法大全
03
结语
正如开篇所说,“水替”的战场,已经从小众品类成长为饮料行业 “顶流”,其增长逻辑也变成从单纯的健康诉求转向消费习惯的全面渗透。
如此之下,对于品牌来讲,供应链效率、品牌本土化能力与心智渗透已成为关键竞争壁垒。
以及,市场需要的永远都是优质的产品供给,而在食品饮料行业,抛开流量,去伪存真之下,围绕优质产品供给所建立起来的系统是唯一护城河。
去年年底,果子熟了(湖南)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3596万元底价竞得株洲市石峰区一宗工业用地,该地将建设成为果子熟了的生产基地。这也意味着,当该基地建成竣工并正式投产后,果子熟了将不再仅依赖代工,而将迎来拥有自建产能的新阶段。
作为长期发展最重要的“护城河”,持续加码供应链布局投入,果子熟了显然是在为未来增长“打地基”。
成立于2019年的果子熟了显然已经完成了0-1阶段的成长,也已经从“黑马”成长为了“水替”战场中的种子选手。
一个可以预见的事实是,“水替”的战争一时半会儿不会停歇,甚至会愈演愈烈,而果子熟了能否真正“成熟”且健康成长,还需要时间与消费者来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