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年轻人,开始上门给别人做饭了

文: 柳丁是

來源:壹覽商業

抖音博主“軒大廚”最近因為炒菜視頻火了。

在她發布的視頻裏多是自己收費上門幫人做飯的工作成果,引發了一眾網友討論,為此還上了各大新聞媒體。章女士(軒大廚)對媒體表示,她是在10月8日第一次在社交平台上發布上門代廚的信息,消息一發布後就有雇主聯系她。

章女士上門代廚的工作流程主要是:上門前和雇主確認雇主想吃什麽菜;確認後章女士自行去買菜,她一般會選擇能提供小票的正規商超,但食材費由雇主預支;做完菜後她還會順手收拾垃圾。

章女士上門代廚的收費標準主要參考湖南湘鄉服務業收費標準:四菜一湯定價68元,6菜88元,8菜108元,即每加兩個菜多20元。對於交通費用,章女士表示她家住縣城,對於城內騎電動可去的不收取交通費用,城外則暫定10公裏以內收費20元。

上門代廚作為家政服務的一種,為什麽能夠引起熱議,相比其他家政服務,它又解決了年輕人的哪些痛點。

01
被“海克斯科技”圍剿的年輕人

忙碌是這一代年輕人的主旋律。

《2021年輕人下班行為報告》顯示,達到理想工作狀態的職場人占比小於30%,僅有22%的年輕人能在六點前下班,35%的打工人八點後還要在公司加班,8%的年輕人甚至工作到接近淩晨。

根據調查顯示,嚴格執行八小時工作制的公司不到40%,有42.22%的年輕職場人工作時長大於或等於10小時。其中,我國一線城市工作時長超10小時的打工人占比42.85%;而新一線的情況更令人堪憂,日工作時長超10小時的打工人足有44.4%。

拋去睡覺時間外,工作幾乎占了年輕人生活的全部,做飯對於他們自然成了一件奢侈事。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外賣也逐漸成為年輕人生活的必需品。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外賣使用預制菜已經成為食品行業公認的秘密。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數據顯示,國內目前有74%的連鎖餐飲企業是中央廚房做集中配送,企業對第三方代加工菜品的需求增加,與預制菜企業逐步達成合作。可以說,絕大部分連鎖餐飲企業為了成本和效率會選擇采用預制菜。

但方便了餐飲企業的預制菜對於消費者來說是一個怎樣的存在?

町芒研究院大數據中心截至2022年6月對16000余個預制產品進行測評,類目覆蓋母嬰、休閑食品、飲品、調味品等全品類食品領域。

根據町芒研究院統計發現,測評產品中43.4%的預制菜含限量添加劑;其中29.3%的預制菜含1-3種限量添加劑;13.1%的預制菜含4-6種限量添加劑;超過6種限量添加劑的預制菜占比為1.0%。

為了保證預制菜品的色香味保鮮,這些菜品多多少少會添加限量添加劑,雖然一般添加劑不超過0.1%-0.2%對人體是無害的,但長期吃類似包含多種添加劑得食品對身體到底有什麽影響,也讓人憂心忡忡。

顯然,被“海克斯科技”包圍的外賣,讓不少年輕人萌生了吃自家飯的想法。

02
吃不起的外賣

然而就算包含了“海克斯科技”的外賣,年輕人也越來越吃不起了。

打開“餓了麽”、“美團”兩個外賣APP,你會發現外賣越來越貴了。以前十幾元可以吃一頓外賣,現在通通變成了二十到三十元。

外賣漲價主要在於以下幾個原因:一、物價上漲;二、房租人工水電費;三、平台抽成。

首先,外賣漲價最大的原因大概就是物價上漲,我們日常生活買菜就能發現這個問題,所以外賣本身的成本增加,相對來說商家為了保證自身的利益會選擇提高外賣單價來維持經營,否則會陷入虧損狀態。

其次,商家成本還包括房租水電費人工等。由於疫情期間封控問題,外賣騎手流失,根據美團2021年全年財報數據顯示,美團騎手數量減少44.53%。為了留住騎手外賣配送費提高,從而導致外賣漲價。

最後,外賣餓了麽的平台抽成也是一個重要因素。有商家算出,每單外賣平台都會扣點百分之十八,但這其中不包括配送費。每單結算,低於4元的抽成按4元算,這樣算下來每單外賣起送價要在23元以上才合適。我們拿22元來計算,22×18%=3.96元,但美團需要每單抽成4元,所以商家還需要額外倒貼0.04元以供平台抽成。拿23元來算,23×18%=4.14元,這4.14元就是平台的抽成數額,商家不需要再倒貼。

而美團的配送抽傭在2021年迎來了一次調整,目前是按距離、價格、時段來計費。根據壹覽商業的了解,在這樣的抽成規則下,高單價近距離的外賣抽成降低;低單價遠距離的外賣抽成提高,有些客單的外賣抽成甚至超過90%。

畢竟餐飲傭金是美團餐飲外賣收入的主要來源,對於20%的傭金率很多微小商家難以承受,監管部門也對相關外賣平台進行了約談要求其降低傭金率。之後美團也根據一些商家的具體情況進行了傭金下調,但就行業整體來說改變不大,商家本身也存在很大的壓力。

相比一個外賣動輒二三十但卻只能吃一個菜,上門代廚四菜一湯68元相對來說更劃算,而且也滿足了外賣難以保證的健康和衛生安全問題。

03

“上門代廚”前景如何?

有網友在章女士的視頻下面評論:疫情過後上門代廚這項職業一定會越來越火,在壹覽商業來看不盡然。

觀察章女士發布的視頻我們可以看出,章女士每次上門代廚基本都會做四菜一湯以上,大部分是為了普通家庭的家宴需求。但家宴也可以選擇出門下館子這些方式,上門代廚並不是唯一的方式。

一些網友認為“上門代廚”是一個新興服務,其實早在2014年私廚上門類APP就曾風靡一時,當時也備受資本的追捧,甚至被譽為“美食界的滴滴”。可惜幾年過後這類APP都高開低走草草收場,至今未有人分析出背後的原因。

作為個體,自然會有人把“上門代廚”這份生意做得出色,但個案的成功並不意味著這項商業模式可以成功。畢竟上門代廚的市場需求有限只集中在家宴這一消費場景,行業天花板低,可替代性強。

就行業規範來說,目前行業在發展初期,各項規章制度尚未完善,雇主需要自擔風險。

行業專家認為,上門代廚服務雙方沒有合同約定和購買保險作為法律保障,所以風險是不可控的,如果服務中或後期出現問題最終損害的是雇主的利益,雇主需要自擔風險,而且維權困難。當我們保證了食品安全方面有時難以保證從業人員衛生健康問題,容易引起後續糾紛。

26歲的張女士從個人兼職開始,兩個月時間就組建起了一只代廚團隊。團隊裏有四五十名代廚人員,但大部分都是兼職。記者了解到,張女士團隊的代廚人員都辦理健康證,並會戴著口罩,持48小時核酸證明上門代廚。但由於團隊初建和兼職人員流動性大,所以在管理方面有一定難度。

存在即為合理,上門代廚是年輕人從“吃得方便”到“吃得健康”意識層面轉變促成的職業,目前會有一定熱度可以解決部分就業,但最終難以形成行業規模。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