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吃饱到健康均衡饮食,鲜食玉米为何被越来越多消费者选择?

來源: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ID:CBNData)

在消費者健康意識不斷提高下,健康飲食趨向日常化,成為全民消費新趨勢。消費者更加偏好低脂、少油,高纖維、高蛋白等具有健康營養成分的食品。鮮食玉米因其膳食纖維含量高、低熱量、易飽腹等特點成為熱衷健康飲食的消費者日常主食和代餐的選擇之一。什麽是鮮食玉米?是指在玉米乳熟末期采摘果穗,水分含量在55-75%,可用於直接食用的玉米。通常,鮮食玉米在采後通過真空包裝等技術鎖定玉米剛摘下時的形態及口感,相較於傳統玉米,其口感、風味更勝一籌,常溫下更易貯存與攜帶。

目前,鮮食玉米的消費市場是怎樣的?消費者的偏好及習慣又有哪些?近日,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聯合北緯47°、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以及天貓美食,發布《2022鮮食玉米消費趨勢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點擊閱讀原文查看完整版報告),依托CBNData消費調研數據,展現線上鮮食玉米市場現狀,洞察消費者概況,並深挖三大消費趨勢,對鮮食玉米市場乃至整個行業進行展望。

01
後疫情時代推動鮮食玉米消費水平
消費者對原產地關注度較高

從2019年開始,疫情發生後,消費者對米類、面粉、玉米、雜糧,這四大主糧的消費需求呈明顯上升態勢,據《白皮書》顯示,4年內整體銷售額同比增長了53%。玉米作為健康均衡飲食的重要品類之一,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而鮮食玉米在整體玉米中的特殊地位,使得4年來其銷售總額連年攀升,《白皮書》顯示,MAT2022年(2021.7.1-2022.6.30統計數據)鮮食玉米銷售占比已高達87%。相較疫情前,超過一半的受訪者表示鮮食玉米的花費有所增加,近4成的消費者傾向選擇單根價格相對較高的鮮食玉米。疫情後,隨著人們對健康生活的愈發關注,對農產品的品質要求不斷提升,鮮食玉米消費水平持續高漲,鮮食玉米未來向高端化發展具有強勁優勢。

在種植培育技術的升級下,鮮食玉米品類愈發豐富,呈細分化發展趨勢。《白皮書》顯示,黃糯玉米在白、花、黑糯玉米中,脫穎而出成為最主要的消費品類,黑糯玉米因富含天然花青素正逐漸成為消費者關注的新品類之一。

產地對農產品的品質至關重要,氣候、土壤等環境條件促成了鮮食玉米的先天基因。消費者對鮮食玉米的品質要求,特別體現在對原產地的重視上。以黑龍江為代表的地區成為消費者最關注的重點原產地,因為其特有的黑土地有機含量高、晝夜溫差大提高營養物質積累等天然因素,促成了更高品質的鮮食玉米生長。北緯47°鮮食玉米產業帶位於黑土地核心地帶,黑土層厚達1米,歷經4萬年形成,寶貴程度堪稱“熊貓土”,其黑土有機含量7%,高達全國均值2倍。

經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權威研究發現,東北鮮食玉米對比其他地區的鮮食玉米,其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纖維含量更高,且含有維生素E、葉酸、花青素、原花青素、類胡蘿卜素等多種營養成分。獨特的環境優勢造就了東北鮮食玉米更高、更全的營養價值。

02

日常代餐是其主要食用場景

女性成為主力消費軍

調研數據顯示,絕大部分的鮮食玉米消費者有經常食用玉米的習慣。“鮮甜口味““食材新鮮度高”“食用便捷”是越來越多消費者由普通玉米轉向選擇鮮食玉米的主要因素。超過一半的受訪者將鮮食玉米作為日常代餐,而“佐餐”“主食替代”,成為近一半的人群的食用需求。高纖維、易飽腹的鮮食玉米越來越多出現在健身黨的食用場景,成為減脂瘦身和主食替代的好幫手。消費者在健康飲食意識的增強下,比較在意主食攝入的控制,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將鮮食玉米作為重要的主食替代品。

《白皮書》顯示,80、90後中青年與高線級消費者對鮮食玉米的消費需求旺盛,女性成為當仁不讓的消費代表。近6成的鮮食玉米消費者處於養育期,鮮甜口感、高微量元素成為媽媽群體的購買關鍵因素。據調研數據顯示,近一半年輕群體有著每周食用鮮食玉米的習慣,作為潛力消費人群,TA們更加偏好將其作為水果或代餐食用,價格、口感/口味成為選購的重要因素。

03

食材品控為本、鎖鮮技術加持、多元場景探索
線上鮮食玉米的三大消費趨勢

《白皮書》顯示消費者更關心鮮食玉米食材的安全性,無農藥殘留、無化學添加、天然非轉基因是消費者關注的重點,也成為鮮食玉米品控的重要關鍵點。

食材新鮮度作為消費者第二大關注的品控要點,這對農產品廠商及品牌提出了更高的鎖鮮技術要求。真空保鮮、速凍保鮮、冷藏保鮮三大重點保鮮技術使鮮食玉米達到抑菌防腐、降溫減緩生理代謝的作用,通過化學調控防老化等途徑,降低食材營養流失,以達到風味口感俱佳,果皮柔嫩的新鮮狀態。

比如北緯47°的3小時鎖鮮技術可以做到把鮮食玉米從采摘到出品不超過3小時,有效鎖住鮮食玉米營養和水分,保留玉米原滋原味的新鮮風味。

圖片來源:品牌

在食用場景方面,日常居家仍是消費者最主要的“戰場”。作為日常家庭餐桌的常客,鮮食玉米更多出現在早晚餐時間段。不同時間下,消費者選擇鮮食玉米的細分品類也有所不同。水果鮮玉米更多出現在家庭早餐場合,晚餐時間段則更多湧現黑糯玉米及白糯玉米的“身影”,而在午餐及下午茶時間段消費者更偏好食用黑糯玉米。

從食用方式上來看,蒸煮被消費者選為最主要的食用方式,除了開袋即食方式外, 鮮食玉米成為“煲湯神器”之一。因鮮食玉米對比普通玉米擁有更高的營養價值與水分留存,使其在煲湯時發揮獨有風味與營養優勢。

《白皮書》顯示,在“鮮食玉米營養價值關注程度”的調研中, “大量膳食纖維”排在首位,成為消費者最關注的營養價值。鮮食玉米自帶的低脂肪、高纖維、多營養等屬性,加上其方便易攜帶的特質,食用場景可衍生至露營、健身、戶外旅行等運動休閑領域,甚至商務辦公場合也是消費者經常食用鮮食玉米的生活場景。

自2003年至2020年,我國鮮食玉米的種植面積從200萬畝增長到近2200萬畝,位列世界第一,消費體量600億穗,整體市場規模達到700多億。在巨大的市場發展潛力下,鮮食玉米商家及品牌更需針對不同消費者需求,進行細分品類的探索;從原料到技術多維度把控升級,滿足消費者的高品質食材要求;深挖多元消費場景,將鮮食玉米高度滲透進健康飲食生活的方方面面。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