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网红烘焙店铺多有相似,为什么?

文:小伊

來源:伊莎莉卡烘焙網(ID:yeslicake-v)

上周末和朋友逛街,朋友突然來了一句“現在烘焙店看起來都長得好像啊,賣得東西也差不多誒。”

作為一個圈內人,我一時之間陷入了思考。

現在的烘焙店真的很像嗎?

因為朋友的這句話,我去搜索了現在市場上熱門的烘焙店。也難怪她會覺得現在的店相同了。

提示:今天主要探討的是新中式烘焙店、網紅烘焙店鋪等。

01
店鋪都喜歡對比色、熒光色?

打開大眾點評,輸入熱門店鋪。

單獨瀏覽每家店鋪還看不出什麽,但只要把它們放在一起,似乎就能看出一些規律了。

比如它們的品牌色,幾乎都喜歡用熒光色、對比色、復古配色

像廣蓮申,它的不同主題店,品牌色都不一樣。

點心公園:綠色
點心市場:紅白藍復古配色
點心便利:粉藍綠

(截圖來源:小紅書)

但每個顏色都非常有記憶點。要麽是很亮,要麽就是像紅白藍配色,一下子就能聯想到塑膠袋。

Butterful & Creamorous ,不用多說,店鋪一般是黑金配色。然而包裝袋卻是亮“瞎”眼的熒光綠色。

(截圖來源:小紅書)

來自深圳的面包店PAOPAO bakery & cafe,去年底空降上海。憑借ins風粉色紙盒包裝走紅。

剛開業時候,只要走在徐家匯,就能看到人手一個騷氣的粉色盒子。

(截圖來源:小紅書)

還有Dikka,主打明黃色色調,門頭品牌名是白色燈牌,而包裝上則采用黑色粗體。Dikka的標誌性logo是一只可愛的水獺。

02
字越大越好?

再來看它們的包裝設計。

大面積用色的紙袋上,豪放地寫上了加粗的品牌名,logo被放大化。

去年夏天,由Butterful & Creamorous掀起了一陣綠袋子風。

成本不到6塊錢的包裝袋,轉手就能賣100元!離譜中又似乎帶著一點營銷成功的痕跡。

沒有華麗的設計元素,就用最簡單的“&”logo,超大logo搭配高飽和度的綠色,便快速搶占了消費者的視野。

(截圖來源:小紅書)

為了延續新鮮感,店家根據不同季節或聯名,推出限定的紙袋。不變的是,依舊保留大面積用色和顯眼的logo。

同樣用到熒光綠的還有廣蓮申。

其點心公園主題店用的包裝袋也是選擇了亮麗的綠色,加粗黑體的品牌名和有趣標語。

(截圖來源:小紅書)

以及店鋪內的產品也都用上了熒光綠,真的由內而外都變“綠”了。

上海鬧市南京西路地鐵站裏藏著一家叫“PH.HOUSE”的店,遠遠就能看到,是因為它的配色是對比色強烈綠色和紫色

這家店主打開心果系列,綠色開心果和店鋪的配色也呼應上了。

(截圖來源:小紅書)

還有以國風出圈的墨茉點心局,采用傳統文化皮影戲為視覺元素,整體風格是新國潮風格。

產品包裝和包裝袋的設計顏色也是高飽和度,紅色和藍色為主要色,居中加大的仿古字體寫的“茉”,透露了現代與傳統的美學。

(截圖來源:小紅書)

這幾個案例,我總結了下,雖然每家店可能用的顏色有所不同,但似乎都默默遵循了一個規律。

那就是:用的顏色大膽,logo標語夠顯眼。

人們看到後很難不留下強烈的印象。

(那天在上海吳江路,我和朋友一路上都是廣蓮申的熒光綠袋子。其他店“不發光”的袋子,與之相比之下就黯然失色許多。)

03. 烘焙店產品相似度99%,主打產品一模一樣?

之前聽到這樣一段對話

“我排隊買了惠林頓牛排包!”
“我也買了呀~”
“你買的是廣xx嗎?”
“我買的是Bxx……”

我要是說現在烘焙店賣的產品完全一模一樣,那可能有點絕對了。

但說真的,現在店鋪產品確實太相似了。(我這裏指的是點心店一類的品牌,不包括私人店主、小型門店)

基本上每家店都會有女王卷、麻薯、芝士脆、灌漿曲奇、蝴蝶酥、生酪蛋糕、惠林頓牛排包……

一旦一家做了一款新品,稍微火了,其他家在一個月內就會跟風推出相同的或者稍微改良點的同款。

品牌配色相似
產品包裝相似
賣得產品相似
……

這麽多相似,為什麽會出現這種情況?

我覺得一方面是在快速消費的時代下,店家紛紛追求以快捷的方式捕獲消費者的眼球。

像前面所提到的用色鮮艷和加大加粗logo的做法,無非就是用大膽的效果抓住人們短暫的注意力。

(截圖來源:小紅書)

而且,作為購買產品的消費者,本身就在不知情的情況成為了品牌免費的移動廣告牌。

對於品牌來說,只需用一個低成本的方式,就能達到快速的宣傳效果。

何樂而不為~

❖ 大家來思考

只不過越來越多的店都這樣做,是不是能百分百確保自己從中脫穎而出呢?

你們怎麽看?

再說產品。

我們以今天討論的網紅店、新中式烘焙店等熱門店鋪,所上架的產品相似度過高,嚴重同質化讓消費者陷入了消費疲態。

除了基本款之外,只要一家的新品火了,其他家就會跟風做一樣的。

消費者出於好奇“哪家更好吃”的想法,就會去選擇不同的店鋪購買相同產品。

(截圖來源:小紅書)

然鵝!

這樣就會導致一個問題,產品同質化越來越嚴重,品牌和品牌之間的差異化不明顯。

所以不禁又要問了。

❖ 大家來思考

究竟是跟風做網紅款,賺一波快錢。還是說自己琢磨研發一款未來前景未知的新品,自己做爆款?

店鋪之間過多相似的點對於消費者來說,消費刺激減少了,消費動力也隨之降低。

產品更新緩慢,也讓品牌陷入困局。

(截圖來源:小紅書)

就像虎頭局,雖然說主打的新鮮現做、開放式廚房等,但本質在產品這一塊,始終沒有做到及時更新迭代。

說說主打新國潮,包裝設計是國潮了,但產品呢?產品和概念之間產生了割裂,這也是品牌做不好的原因。

又加之想要依靠資本快速擴張,最終使自己陷入了困境。

~~~分割線~~~分割線~~~

縱觀國內這些店鋪,確實存在一些問題,根本原因在於產品研發和服務這一塊。

如果我作為消費者,一家店的設計可能會是吸引我進去的點。

但能不能讓我愛上這家店,在於有沒有好吃有特色的產品。

過多去蹭網紅爆款的熱度,只要熱度一過,就又被打回原形。

與其在一些表面上做功夫,我覺得國內的新中式烘焙更應該把心思放在產品本身。產品做精了,才能真正留住消費者。

我們也不能一頓說國內烘焙店不行。

像鮑師傅我覺得就還不錯,專注於做中式糕點,在爆款“肉松小貝”基礎上做口味創新,讓消費者產生品牌在不斷豐富產品口味的體驗。

(截圖來源:小紅書)

還有一些賣西式面包為主的烘焙店鋪做得也不錯,會融入一些本土化的元素,產品更新也比較及時。

小紅書)

可能是因為在產品研發制度上沒有大品牌那麽多要求。只要有想法有時間,就能做一些味道、造型獨特的產品。

那,國內烘焙店鋪難道就真的做不到麽?

我覺得不是。

你們怎麽看?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