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偷偷“上科技”?自降身价的喜茶还配得上多少估值?

文: 李珂

來源:快消(ID:fbc180

在600億估值終究得向成本和盈利模式低頭的當下,難道世界的盡頭真的是蜜雪冰城?

01

更換原料,定位“下探”

近日,有知情人士告訴快消君,為了進一步壓縮成本,新式茶飲品牌——喜茶已全面終止和某乳品原料和解決方案頭部供應商——F廠的合作,轉而采購位於山東的N廠乳品原料。該人士進一步透露,伴隨著疫情對新式茶飲盈利端的沖擊,自2021年開始,喜茶便開始逐漸減少其在F廠的采購量。

需要注意的是,F廠和N廠均是國際頭部大廠,在中國從事專業餐飲業務數十年,也都具備完善的供應鏈體系。不過,在專業餐飲原料領域,F廠產品因其純進口的定位和海外獨有的奶源優勢,品質和定價其實略高於N廠產品。

此外,由於F廠的專業餐飲部門自前幾年開始就富有前瞻性地培育新式茶飲、中式烘焙等市場,甚至主動參與到奶蓋等產品的研發中,對於這兩個版塊的飛躍式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也讓其在很長時間內都是新式茶飲企業選擇中遊供應商的最優解之一。

上述知情人士稱,“(F廠)在新式茶飲高端原料領域具備一定程度的壟斷性,根本不愁賣。”事實上,這一點,從某茶飲品牌曾將F廠產品的空包裝盒放在前台,只為了讓客戶知道自己用的是F家的產品,但後台用的卻是其他家的便宜產品便可見一斑。

以淡奶油一項原料為例。快消君獲取的兩家企業淡奶油產品的配料表顯示,F廠適用於飲品的淡奶油的配料為“稀奶油”、“乳固體”、“乳化劑”、“穩定劑”四種成分,而N廠相對應產品的配料則為“生牛乳”“水”“無水奶油”“麥芽糊精”“白砂糖”“食品添加”。從單一產品的維度不難看出,後者“科技含量更足”,不僅多出了麥芽糊精和白砂糖調味,還添加了羧甲基纖維素鈉、冷結膠等物質。

一奶茶行業業內人士告訴快消君,其實,消費者並不能喝出兩個原料之間的差距,但從產品本身來看,更少的調味劑和添加劑,必定給消費者帶來更小的健康負擔,有著更好的營養價值。同時,更幹凈的配料表也說明產品的原料更天然,工藝更先進,相應的成本也就越高。

據了解,新式茶飲的供應鏈遠比傳統奶茶要復雜,不僅覆蓋工業食品原料(如茶粉、濃縮果漿等),還包括標準化生產的農副產品(如乳制品、茶葉、果品等)。新式茶飲品牌如果要控制上遊成本,通常會拿非標準化原料或者低門檻的同質化原料來“開刀”——如水果、小料等,而不會輕易更換上遊核心原料的供應商。

其實,個中邏輯也不難理解。幾年前,老幹媽就是將辣椒醬的核心原料由貴州辣椒換成了更加便宜的河南辣椒,導致產品口味出現不小的變化,口碑、銷量隨之出現下滑。直到幾年後,老幹媽痛定思痛換回原來的貴州辣椒,還重新調配了制作配方,才遏制住了公司業績下跌的勢頭。

在上述人士看來,喜茶更換乳品供應商一事雖然對消費端的影響很小,但卻反映了在盈利壓力下,喜茶自我定位的“下放”。他表示,“如果標品原料都能更換,那麽在非標品要不要更換、如何更換等問題上,企業決策也將更充滿彈性。今年初,喜茶在降價時表示,將通過品牌優勢和規模優勢維持品質不變,但至少從乳品的角度來看、這或許是不成立的”。

02

自降身段,迫不得已?

喜茶的自我下放,不僅反映在更換供應商一件事上。

幾天前,接連傳出喜茶的兩個決策。先是子品牌“喜小茶”最後一家門店關店,緊接著便傳出喜茶開放加盟的消息。

很快地,針對公司將開放加盟的傳言,喜茶方面對外予以了確認:“喜茶確實正準備在非一線城市以合適的店型開展事業合夥業務。”隨後,喜茶在微信公眾號開通了“事業合夥”的新菜單,並宣布事業合夥費用在50萬元以內。

在喜茶宣布開放加盟的同時,喜小茶關閉了全國最後一家門店,宣告雙品牌模式的徹底失敗。究其原因,今年初喜茶降價後,主品牌喜茶與子品牌喜小茶之間的區隔越發模糊;喜茶的自降身價尚未搶走茶顏悅色、伏小桃等區域中端奶茶店的生意,卻先把自己的小兄弟給卷出局了。

在業內人士看來,率先打響價格戰後,再入鄉隨俗,開放加盟制,搶占高端品牌在中低端市場的制高點,無疑是喜茶開拓下沉市場的最便捷途徑。不過,硬幣的另一面是,失去高端化、差異化的產品和直營體系經營管控力的喜茶,將會很快地陷入存量市場的同質化競爭中。而在臥虎藏龍的非一線城市、奶茶行業中采取以價換量的策略,喜茶短期內並不是蜜雪冰城等品牌的對手。

無獨有偶。近年來,由於疫情的反復,喜茶的老對手,同樣定位高端新式茶飲的奈雪,也遭受了成本和客流帶來的雙重挑戰。快消君曾報道過,為了平衡疫情下的利益,奈雪高層喊出了“降低成本但不降低品質的口號”,但在實際運作層面,“變著法兒偷工減料”卻成了奈雪部分門店生存的手段。

曾有內部人士告訴快消君,為了控制成本,奈雪內部曾用成本、制作時間、出餐速度等維度來給不同門店打分,給出獎懲。這也導致了部分門店本來運營狀況良好,卻為了爭取成績采用包括使用過期食品等方式降低成本的行為。一位奈雪離職中層員工在與快消君交流時曾透露,奈雪客服部門曾接到多起關於食品安全的投訴。其中,甚至有孕婦消費奈雪歐包後產生嚴重不適的極端案例。

上述人士還表示,2022年以來,奈雪繼續頂著虧損壓力開店,並圍繞著“降低產品價格”開展的一系列研發和推新,但本質上很難說沒有“用低劣原材料去制作飲料”,以次求全賺更多錢的目的。

其實,往更大範圍的茶飲烘焙領域看,有類似操作的並不只是喜茶和奈雪的茶。據知情人士透露,近幾年通過半熟芝士等網紅單品“翻紅”的好利來,近期也更換了其進口乳品供應商,轉向華北某國內乳企采購。

雖然,中國乳企已強勢崛起,但不可否認的是,那是在液態奶和奶粉領域,而在奶酪,奶油等專業餐飲領域,進口品牌仍具備明顯優勢。而考慮到烘焙對乳品原料更高的依賴程度,好利來此舉的風險其實要比喜茶更大。從這個角度來看,喜茶、奈雪的一些列自降身段的操作,似乎容易被理解了一些。

公開信息顯示,從2016年到2021年的五年時間裏,喜茶共獲得了4輪5次的融資,其估值在一年半的時間裏實現了從160億元到600億元、超3倍的躍升。經過最後一次輪融資,喜茶的估值達到600億元,刷新了中國新茶飲的融資估值記錄。

不過,年輕人的狂熱追捧逐漸降溫後,伴隨著今年茶飲行業的融資事件和融資金額肉眼可見地減少,新式茶飲的高端泡沫,或許到了該破滅的時候了。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