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概念”掀起咖啡赛道新风口?

文:蘇蘇

來源: 餐飲O2O(ID:coffeeO2O)

最近,中式咖啡再次成為餐飲熱點。

據相關生活服務電商平台數據透露,今年以來,用戶對“特調咖啡”的搜索量同比增長207%,“中式咖啡”搜索熱度同比提升4713%,爆火趨勢非常明顯。

當下市場對咖啡賽道的探索五花八門,中式咖啡到底是什麽?它是當下中國咖啡賽道的未來嗎?中式咖啡這門生意是噱頭還是風口呢?

01

“中式”咖啡火了

目前,咖啡賽道似乎正分裂出兩種趨勢,一是專業派,堅持烘焙、萃取、虹吸、手沖等這些代表咖啡專業度的元素。

一種融合派,倡導拋棄傳統,用各種大膽、好玩、古怪的新創意融合咖啡元素,玩出中國咖啡新花樣。

而在融合派中,加入國潮元素以及中式口味的“中式”咖啡,是當下的主要潮流。

小紅書搜索“中式咖啡”有近6萬+相關筆記。抖音搜索中式咖啡相關話題,也有超140萬播放量。

據某咖啡店負責人所言,自己的門店頂峰期一天能賣400多杯,基本涵蓋全天營業額的90%以上。把一些中華元素、文化,跟咖啡進行結合的產品,越來越受消費者的喜愛。

2022年4月,一家名為“花田萃”,定位“中式風味咖啡”的速溶咖啡品牌獲得青山資本百萬融資。8月左右,茶顏悅色進軍咖啡賽道,推出中式咖啡品牌鴛央咖啡。

11月末,奈雪的茶更是出手百萬投資中式咖啡品牌“怪物困了”。近日,仲毅文化旗下的中式茶咖新品牌,“如此多嬌”宣布獲得千萬元天使輪融資,由啟賦資本領投,華高軟件跟投。

從以上數據以及投資風向來看,中式咖啡正成長為當下咖啡賽道一個極具潛力的賽道。

當下咖啡品牌來看,當下中式咖啡正呈現兩種表現形式:

第一,狹義的中式,即將咖啡店整體“中式化”。

從場景、菜單設計,到產品全部融合“國風元素”,走純粹的中式風。

典型代表就是茶顏悅色的鴛央咖啡,佛山用老物件設計場景的網紅“角落咖啡”,天津用蓋碗和青花瓷杯和咖啡的來喜兒咖啡。

今年7月份,深圳還出現了一個國風咖啡網紅紅盞咖啡,店面風格以中式元素為主,亮眼的中國紅,紅色屋檐、百子櫃,灰巷紅瓦,杯盞蒸籠,店員也是身著中式服飾。

產品上更是加入了許多中國元素,“一根綠豆冰棍兒”、“黑芝麻糊你一臉”、“吃我豆腐花”、“一杯黑糖山水畫”,通過咖啡與經典綠豆、黑芝麻糊、豆腐花等中式原料結合,從而打造中國人熟悉的口感。

第二、廣義的中式,即單純咖啡產品的“本土化”。

這種產品的中式化表現在多個層面,比如,材料的中國化,即采用中國雲南咖啡產區的咖啡豆。或者技藝的中國化,比如缶樂咖啡利用中國傳統的高溫隔水燉煮方式來代替咖啡機進行咖啡萃取。

不過,當下大部分廣義中式咖啡,做的都是同一件事,即咖啡“奶茶化”,用作奶茶的思路去做咖啡,打造各種花式喝法。

比如,星巴克曾經推出的龍井茶酥漾拿鐵、山茶花漾拿鐵等。怪物困了推出的大菠蘿冰萃美式”、橄欖話梅美式等。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湯力咖啡、酒釀咖啡、黃油咖啡、微醺咖啡、花茶咖啡、辣味咖啡等創意嘗試。

過去消費者喝咖啡喝的是專業,但今天消費者喝咖啡,喝的是“好喝”。

隨著新茶飲競爭走向下半場,賽道的增長速度放緩,越來越多的茶飲品牌正將目光從新茶飲轉向咖啡,用新茶飲的思路在咖啡賽道創造新細分潮流。

02

中式咖啡是噱頭

還是風口?

在餐飲O2O看來,當下的中式咖啡潮流絕不是噱頭。

《中國現磨咖啡行業白皮書》顯示,截至2021年,中國一線城市的咖啡的滲透率已經達到67%,人均咖啡消費杯量更是達到驚人的326杯,接近美韓等成熟咖啡市場的水平。

隨著咖啡賽道的飛速發展,曾經傳統專業度、儀式感、商務風的咖啡文化早已不適合當下,咖啡賽道需要更年輕,更能被大眾接受的玩法而中式咖啡,恰好不管是門店場景設計,還是產品創意,都更適合當下年輕人的審美。

喝咖啡,對當下的中國消費者而言,早已不再是曾經的“精英行為”,而成為了當下年輕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喜愛喝咖啡,但我喜歡的絕不是咖啡的苦味,而是它的芳香。”一個咖啡愛好者說道。

正如筷玩思維所言,過去人去喝咖啡大多是因為“需要”,而今天消費者喝咖啡的理由很簡單:因為咖啡就在那裏,不是我需要咖啡,而是咖啡需要我

咖啡在當下已經不再是洋飲品,而是大眾飲品的一部分。

用“中式”將咖啡本土化、將咖啡真正融入當下年輕人的日常,這是咖啡賽道能在未來保持高速發展,真正實現大眾化必須走的道路。

都說茶咖不分家。我們或許可以通過中國茶飲的發展來看,間接看出中國咖啡未來的“發展”趨勢。

早期,茶雖然早已成為中國普及性飲品,但在餐飲這個賽道,除了成都、廣州等少數城市,中國茶大部分都隱藏在高檔茶樓、小茶館內的小眾文化,標榜著中式的格調與檔次,滿足人們的商務會談等需求,和曾經的“精英”咖啡幾乎一樣。

新茶飲的出現將茶從儀式感中解放出來,摒棄了曾經喝茶的講究,改用便攜式的茶杯,同時加入水果、牛奶等各種元素改變茶原本的單調口味,讓喝茶變得更加好玩有趣,茶才真正實現了年輕化普及,成為當下日常飲品。

如果我們將新茶飲出現這一階段套入咖啡品類,對應的正好是當下咖啡賽道的“本土中式化”階段。當下人們對咖啡的本土化創新,正如新茶飲對中國茶的顛覆性創新,是咖啡想要實現在中國的大眾化,不可避免要經歷的過程。

而隨著新茶飲的發展,結合了經典飲茶文化的新中式茶飲又再次崛起,成為當下潮流。未來,隨著咖啡“中式化”的不斷發展,對經典咖啡文化的回歸與升華,或許又將成為其中一波新潮流。

不過,雖然咖啡“中式化”是咖啡賽道未來必然趨勢,但在餐飲O2O看來,如何做好咖啡“中式化”依然是當下的難題。現階段咖啡品牌對咖啡中式化的探索依然處於初步階段,大部分創意產品都曇花一現難以長久。

比如,上文我們講到的新中式咖啡品牌代表紅盞咖啡。據悉,這家咖啡店新開業時候賣出去八、九百杯,但三四個月過去,日銷量回落至100-150杯。目前,該咖啡店已經暫停營業。

當下品牌們要想真正實現咖啡“中式化”,品牌們或許或還需要在以下幾個層面多下功夫:

1、技藝層面

所謂中式咖啡絕不是僅僅國潮風場景+調制性咖啡產品,要想真正打造出中國咖啡自己的特色,技藝層面的創新不可缺少

正如缶樂咖啡的主理人劉厚軍所言,要在傳承的基礎上有所創新;要有基於本土化的創新;要有屬於中國的獨特技術;要做到中西合璧、利於普及。

美國有滴漏咖啡技術、意大利有半自動咖啡機、越南有滴漏壺、土耳其有熱沙萃取,中國有什麽?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烹炒煎炸技術能否嫁接到咖啡這個品類呢,這也是值得當下很多咖啡品牌們思考的問題。

2、口味層面

口味創新,是當下咖啡品牌一直在做的事情。

但無論是前段時間曾火爆一時的咖啡配油條、咖啡配煎餅,咖啡配包子,還是後來的酸奶咖啡、涼茶咖啡、辣味咖啡,在餐飲O2O看來都是流量噱頭大於產品,具備新鮮度,但缺少文化內涵。

未來,咖啡想要真正在中國實現大眾化,或許在口味層面需要結合更多的中國元素做更顛覆性創新絕不是咖啡“添加”上一些中國口味原料那麽簡單。

一千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人眼中也有一千種咖啡喝法,但總有一種喝法適合所有人,並且具備中國人自己的文化特色,它就是未來真正的中式咖啡。

未來,中式咖啡是怎樣的?它又將如何發展?我們目前無法預測。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隨著越來越多“中式”咖啡的湧現,獨屬於中國的“中式咖啡”必將並列成為世界咖啡版圖的一部分。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