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价超50%,日营业额破3万,蜜雪冰城旗下又一品牌开始扩张

作者:國君
來源:咖門

繼幸運咖之後,蜜雪冰城旗下另一品牌,也開始了規模化擴張。
 
極拉圖,是蜜雪冰城投資的冰淇淋品牌,最近悄然變身:
 
全系價格下調,雙球冰淇淋從原來的26元,降至11元,升級形象打造IP開出街邊店,增設咖啡產品線。
 
作為手工硬冰品牌,極拉圖也要走蜜雪冰城的性價比路線嗎?大幅降價,對一個品牌意味著什麽?

 
01
“狠人”極拉圖:
飲品降10元,冰淇淋爆款降57%
 
開年以來,降價,是飲品界關注的焦點。
 
最近,蜜雪冰城旗下高端冰淇淋品牌極拉圖,在價格上做了大刀闊斧的變革,菜單全系降價,爆款單品降幅達57%。
 
毛利60%左右的冰飲,這麽大幅的降價,撐得住嗎?
 
周末,我專程到鄭州正弘城的極拉圖門店一探究竟,發現大多數到店的小姐姐和我感受一樣,“降價後的極拉圖,真香了”。

 
先看菜單變化:極拉圖增加了單球脆筒冰淇淋,6元/球,直接把售價拉倒10元以下,6大口味任選,而且先嘗後買。
 
其爆款小浴缸版雙球冰淇淋,直接從26元降價至11元,降幅達到57%。
 
而現場買到的冰淇淋,從外觀和口味,都呈現出了降價不減量、不降質的誠意。
 
以前賣的最好的茉莉酸奶、鹹蛋黃,都沒有因為降價而消失,今年還上新果肉含量約40%桑葚莓莓,同樣6元。

 

這一系列定價,在一根烤腸都要賣15元的核心商圈,優勢巨大。
 
再看飲品系列:賣得最好的單品“極拉圖的大橙子”,從原先的19元,降低到16元,全系飲品價格帶,從原先19~29元,降至現在的8~19元,相當於價格帶降低近10元。
 
而菜單的第三個重大改變,是增加了咖啡產品線:8款咖啡產品,美式8元,拿鐵10元,在上海賣48元/杯的燕麥杯拿鐵,僅售18元。
 
此外,令人感動的是,均價10多元的咖啡,全是使用吧台的雙頭辣媽機出品,還可以免費加濃縮。

 
原本商場裏的高端手工硬冰品牌,突然走上了大眾化路線,極拉圖大幅調價,到底要做什麽?降幅這麽高,還能賺到錢嗎?降價後生意有明顯提升嗎?
 
帶著疑問,我采訪了極拉圖總經理李增輝。
  
02
最高日營業額破3萬
降價後的極拉圖,還能賺錢嗎?
 
“我們去年年底開啟了升級,分別開出了商場店和街邊店兩種店型,一季度的日營業額看平均能達到3000~4000元,4月份天氣逐漸變熱,目前商場店最高日營業額破了3萬。”李增輝告訴我。

極拉圖鄭州大衛城店
 
在剖析極拉圖升級動作之前,先用1分鐘時間,介紹一下這個品牌:
 
極拉圖(意大利語gelato的音譯),定位專業冰淇淋與茶,成立於2017年10月,把意大利的手工硬冰與中式食材相結合,采用西冰中作的方式,研發出了茉莉酸奶、鹹蛋黃、薄荷等創新口味的手工硬冰,以20~50平米的門店,在鄭州、西安、杭州、武漢的商場開出22家門店,成為手工硬冰這一小眾領域的佼佼者。
 
“以前的客單價達到33元上下,客群相對高端,門店的業態受限,只能開在頂流商圈,否則很難生存,所以這幾年其實我們一直在打磨產品,測試店型。”李增輝說。

極拉圖“經典小浴缸”

 
極拉圖的此次升級,不僅僅是價格帶的下探,而是從品類、渠道,到商業模式的全面升級,升級後的門店數據,也讓李增輝看到了手工硬冰的規模化前景:
 
  • 品類上,產品更大眾化,平衡了營業額

成立6年,作為一個全新的品類,極拉圖一直在尋找自己的坐標,經過4次大大小小的升級,這次是第5次。
 
今年在品類定位上,極拉圖在商場店開出了“專業冰淇淋與茶”的定位,在街邊同步打出了“專業冰淇淋與咖啡”的定位。
 
“經過近半年的測試發現,‘冰淇淋與茶’的定位更大眾化,受眾群體更廣,以後我們新開的店,都會統一確定為’專業冰淇淋與茶’。”李增輝表示。
 
但咖啡產品線並不會從飲品中去掉,要以高性價比的產品,承接咖啡熱潮。
 
在飲品系列上,也做了較大調整,把以前主打的“極拉圖球球茶”(果茶+冰淇淋球)變成季節限定產品,加大了鮮果茶、奶茶、奶蓋茶等大眾化飲品品類。

 
升級後,極拉圖冰淇淋和飲品的占比基本持平。在李增輝看來,這是一個相對良性的比例,飲品可以在不吃冰的季節平衡營業額,讓門店存活率提升。
 
  • 渠道上,走出購物中心,適應街邊/社區業態

一個品牌升級最直觀的呈現,是在門頭上,無論在商場還是街邊,如果一眼看過去不能吸睛抓人,升級就輸在了起跑線。
 
極拉圖的升級門店,橙白配色的門頭,品牌名+品類+符號的高效組合,無論是在商場店,還是街邊,走過路過的消費者,都很難錯過。

 
一手在產品上做大眾化改良,一手在品牌增強識別度,極拉圖的目的是走出商場,適應街邊、社區、商業街、景區等更多的業態。
 
“在今年疫情之下,經過這幾個月的測試,我們街邊店一個月能做十幾萬(營業額),商場店最高能做到30萬以上,我們有信心在疫情結束後,能突破50萬。”

“極拉圖從0到10的門店盈利模型已經打磨好了,接下來就是10到100的規模化復制階段。”李增輝表示。
 
  • 模式上,把量做上去,價格打下來,發展零售

“降價之後,我們的平均毛利在60%~65%之間,這得益於升級之後,我們一天使用的牛奶量,是原來的好幾倍,在供應鏈上就有了優勢。”李增輝透露。

 
原來30多元的客單價,極拉圖追求的是匠心和品質,但這種模式把這個品牌困於商場,只能做一個小而美的事情。
 
依靠蜜雪冰城的供應鏈優勢,加上菜單的調整,極拉圖先把價格打下來,以價換量,走性價比的路線,做大規模,再反過來去做供應鏈重塑。“量大了,成本只會越來越低。”李增輝說。

李增輝計劃,五一後,橙子系列還要繼續降價,準備降到8元,做一個極致爆款出來。

 
極拉圖的目標是,今年在全國開出300~500家門店,成為手工硬冰領域的頭部品牌。
 
同步,極拉圖還把目光放在了零售上,推出了48元/10盒的零售冰淇淋,80g的分量,每天手工現制鮮果冰淇淋,果肉含量30%以上。

 
相比於電商平台上動輒一二十元一支的網紅雪糕,極拉圖的零售產品優勢也很明顯。
 
“零售已經有一批穩定的消費者,比較好的單店,零售冰淇淋一個月能賣2~3萬的營業額。”李增輝說。
 
03
手工硬冰,有望跑出大品牌嗎?

一個品牌能不能做大,除了基本的產品力、內容力之外,還有一個關鍵就是所在品類的寬度。
 
在李增輝看來,手工硬冰,在國內是一個十分小眾,但需求很大的品類。
 
在講這個品類之前,再科普一下冰淇淋的分類:
 
總體來說,冰淇淋分為硬冰軟冰兩大類別,我們在蜜雪冰城和麥當勞買的脆筒,都屬於軟冰。
 
硬冰領域,又分為工業硬冰和手工硬冰,工業硬冰指的是保質期相對較長,由工廠生產線統一生產,冷鏈配送的冰淇淋,我們在商場能看到的,從大桶裏挖球的冰淇淋,比如八喜、雀巢等,都屬於工業硬冰。
 
而極拉圖則是從意大利引進了手工硬冰,即每天在門店用水果、牛奶、糖等原料現制的冰淇淋。 

在意大利,手工硬冰追求的是匠心手作,一般都是以單店為主,連鎖品牌極少。
 
極拉圖把這一品類引進國內後,通過設備、原料、配方、制作流程的反復測試,提升了效率,目前在門店,基本上10分鐘就能制作出一桶4L的冰淇淋。
 
這一個需要想顧客“認真解釋”的小眾品類,但它仍值得被看好。因為想吃到更新鮮、更有品質的東西,是永不會變的消費趨勢,冰淇淋也是一樣。
 
就像飲品,從粉末勾兌到真茶真奶,從汽水可樂到現制飲品。
 
目前擺在極拉圖面前的問題,是如何快速把規模做起來,依靠大品牌做品類的市場教育,從而吸引更多的入局者,實現品類的升級和市場普及,最終把賽道做大。

阅读剩余
THE END